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金英杰医学教育网app

来源:入党申请书 发布时间:2019-03-30 点击:

  整形美容   1缺乏白介素10的小鼠伤口愈合迅速   关于局部炎性反应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事实上,关于进入伤区的巨噬细胞与粒细胞是否能促进或阻碍组织的修复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发现,缺乏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小鼠,其伤口的愈合速度迅速。与IL-10不缺乏的对照鼠相比,IL-10缺乏的鼠伤口愈合较早。其机制是由于使上皮化加速,并使伤口的收缩增强所致。IL-10缺失鼠其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增强,促进了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反映在其伤口收缩力加大。IL-10缺乏鼠伤区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提示这些细胞介导了促伤口愈合的过程。结果表明IL-10是一种阻碍伤口愈合的细胞因子。
  [Am J Pathol,2007,170:188-202]
  
  2组织蛋白酶K在瘢痕形成中更新真皮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组织蛋白酶K是一组半胱氨酸蛋白酶,它能影响细胞外基质的更新,在骨质吸收以及肺基质内平衡调节方面,组织蛋白酶K的溶胶原活性起关键性作用,但是,它对皮肤的影响还没有资料报道。为此,作者研究了人皮肤和培养的新生儿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查明,正常皮肤中只有组织蛋白酶K低表达,相反,手术瘢痕中真皮的成纤维细胞中则有极强的表达,最明显的表达是在年轻的瘢痕组织中,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其表达强度逐渐减小。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儿成纤维细胞中,有组织蛋白酶K的高表达,在瘢痕疙瘩的真皮纤维中也有强表达。但在硬皮病的硬化组织中则未见有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以上资料提示:组织蛋白酶K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平衡真皮细胞外基质的更新方面起重要作用。
  [J Ivest Dermatol,2007,127:293-297]
  
  3用三维图像显示法客观定量评估瘢痕疙瘩接受皮质激素注射后的疗效
  瘢痕疙瘩治疗难度很大,评估治疗的效果或对瘢痕疙瘩进行研究,应当依据客观的、正确的、可以重复的方法进行判断。然而,现今的评估方法基本上是主观的评估或需使用繁琐的测量方法。本文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了一种有效的客观评估技术―定量三维显像法,来评估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对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治疗8周的12例瘢痕疙瘩患者,用三维小斑点模式立体摄像仪测定治疗前、后瘢痕病灶的容积。结果:治疗前,瘢痕疙瘩平均容积为0.730cc±0.701cc(0.12~2.15cc),经向病损内注射去炎舒松治疗后,其容积平均缩小至0.140cc±0.302cc(0.007~1.080cc),治疗8周获得50%的效果。不过,也有少数效果较差。结论:三维立体摄像法用于评估瘢痕的容积变化,迅速而又无损,而且结果客观、可信。因此值得推广。[Plast Reconstr Surg,2007,119:556-561]
  
  4在活体伤口模型上通过表面电容查明培养的自体角质形成细胞悬液加速表皮成熟的情况
  人的表皮组织对机体起着保护性覆盖作用,使之防止体内液体的丢失,并阻止外来微生物的侵袭。培养的自体表皮悬液曾被应用于改善瘢痕区的修复质量。表面电容(surface electrical capacitance)记录法作为经表皮丢失水分的指示器,曾被新生儿学者、皮肤学学者应用于查明表皮细胞成熟的状况。本文将它以双盲法、随机性、对比性地应用于研究培养的人表皮悬液及活体断层取皮区创面促上皮化愈合及促上皮成熟化的效果。作者用双盲、随机、对比法选取8个对象,评估培养的自体表皮悬液,在标准的断层取皮创面上,伤区上皮化及表皮成熟的速度。应用表面电容对比16处断层取皮区应用培养的自体表皮悬液处理者(n=8)和不用上术处理者(n=8)的结果。发现:在处理后第5、7天两者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通过表面电容记录证实,利用培养的自体表皮悬液可以加速创面上皮化的速度,并促使表皮的成熟。
  [Plast Reconstr Surg,2007,119:495-499]
  
  5取出隆乳41年的乳房假体
  假体隆乳从1950年后就逐渐见用于临床。在过去的15年间,关于乳房假体对人体的影响及隆乳效果引发了许多争议,尽管现在已经证实,植入假体是安全的、并且效果良好;但同样也得承认,假体不会是永久性的。关注的焦点是假体在人体长期存在带来的影响。这方面的资料还不够多。本文报道一例双侧乳房用海绵假体隆乳41年后取出假体的病例,并结合此例对长期假体隆乳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名74岁的女性,在她33岁(1961年)时,用聚乙烯乙醇海绵假体(Ivalon海绵)进行双侧隆乳。多年来未发生异常,近年,乳房变得较硬。但近4个月来,右侧乳房逐渐明显增大,体积几乎为左乳房的一倍,因此,要求取出假体。就诊时未发现外伤史,但患者有糖尿病、关节炎及青光眼等疾病。右侧乳房明显增大,有相当于Baker 4度的包膜挛缩。诊断时考虑排除恶性肿瘤、假体破裂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MRI检查,只见右侧假体未破裂、外有厚的包囊,并有高蛋白含量液体包围,没有其他可疑病变,两侧乳房都施行假体取出术。手术切开后,发现右侧乳房有一个大的血肿块和一些血浆液体,假体未破,外包1cm厚的纤维包囊;左侧同样有厚的纤维膜包绕着假体。取出假体、血肿,冲洗后分别关闭双侧乳房,置以引流管。术后恢复良好,随诊2个月,患者感觉满意,双乳情况良好。
  Ivalon海绵假体隆乳始于1950年后期,有时在植入前假体外包以塑料性膜。由于包膜挛缩发生率较高、其化学性不稳定,加之硅凝胶制品的出现,而被淘汰。通过此例,至少可以指出以下几点:①这可能是所见到过的这类植入假体在体内存留时间最长的病例。据来自一个内部资料,Lindsey是首例接受硅胶假体隆乳后,在体内保持43年的病例(1962~2005);②本例假体长期存留体内,而取出的理由并非其他原因,如肿瘤等,而只是由于血肿发生引起的;③尽管发现有大的血肿及厚重的包膜挛缩,而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后患。隆乳假体需要取出的原因有多种,而迟发性血肿发生的机制还不甚清楚。类似的报道也曾见过,有3例迟发血肿分别发生在植入假体后的9、12及22个月。可能的原因是:钙化的包囊中的小血管破裂、血管受到腐蚀、炎性反应或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等。包囊挛缩在假体植入后比较常见,纤维化、钙化也不少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发生几率也增加。
  [Ann Plast Surg,2007,58:91-9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 李荟元 摘译]
  口腔美容
  1上缘固定技术在单侧下颌角骨折中的应用:50例患者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角移位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术和单独上缘内固定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的大小。患者和方法:对有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特殊记录,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进行口腔分区和颌面部情况的记录。记录患者的人数、骨折发生的原因、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否拔除第三磨牙及术后的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的下牙槽神经功能也记录在内。对患者进行问诊及客观的感觉功能检测,以估计术后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小。结果:研究对象为50例有下颌角骨折的患者,6例(12%)有并发症需要取出固定的板子。这些并发症不严重,一般都发生在骨折愈合后。4例患者发生(8%)伴随骨板的表面软组织的感染,口服抗生素有效;1例(2%)骨板暴露,2%的患者有骨板折断。6例患者(12%)均在全身麻醉下取出骨板。39例(78%)进行长期的感觉功能随访,平均时间37个月(2~84个月)。其中4例发生永久的下牙槽神经功能障碍(>12个月)。26例患者,有5例(占19%)在损伤后或术前有感觉功能,术后丧失感觉功能。该组所有的患者在6个月内均恢复了正常的感觉功能。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上缘固定技术治疗移位的下颌角骨折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12%),且并发症不严重,4例患者(8%)发生永久性(>12个月)的下牙槽神经感觉功能障碍。[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7,65(8):1544-1549]
  
  2自体骨移植物与牙槽骨牵引成骨术治疗无牙嵴垂直向不足的比较:一项2~4年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比较自体骨移植物(ABG)与牵引成骨技术(DO)在纠正下颌嵴垂直向不足的能力以及种植体植入前后随时间变化对所获得的垂直向骨的维持能力,比较植入重建区或牵引区的种植体存活率及成功率。材料与方法:2年(2001~2002)内对17例部分牙槽嵴垂直性萎缩的下颌无牙颌、需要种植体支撑修复来重建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8例,采用下颌支ABG修复;第二组:9例,采用牵拉成骨技术修复。第一组种植体在重建术后4~5个月植入,而第二组是在摘取牵引成骨器后植入(即在牵引术后3个月左右)。第一组共有19个骨内种植体,第二组共21个。两组的义齿重建均在3~5个月后进行。结果:第一组种植前骨吸收高于第二组(P=0.01),但两组间种植体的存活率/成功率以及义齿负重后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技术均可有效地改善无牙嵴的垂直性吸收所造成的缺损,骨移植重建区和牵引区的种植体的存活率/成功率与植入自体骨的种植体是一致的。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07,18(4):432-440]
  
  3评估牙槽骨外形三维体积变化的新光学方法:一种方法的体外研究
  目的:体外模拟局限的牙槽残嵴缺损,应用三维光学系统对其体积进行测量,评价该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材料与方法:共有8对样本用于测量(其中5对是立方形的,3对是几何复合形状),每对标本均模拟了外科矫正术前的牙槽嵴缺损以及相应的术后情况。应用机械学三维坐标测量仪(3D)或计算机来计算相应标本的真实体积差。使用携带新型体积显像软件的光学三维系统测量方法为测量方法,获取标本的体积并对其资料进行数字化。将所模拟的术前术后情况的数值相减作为体积差,测试值和对照值进行比较来评价3D系统的精确性。这些值的差异反映了测试方法的系统误差,以重复测量的体积值的变异系数来反映其可重复性。描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学三维系统的精确度非常高,测试组和对照组的测量结果差异未超出1.5%,测试组的系统误差始终低于2.5mm,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显示变异系数较低(0.05%~0.50%),表明该测量方法的重复性很高。结论:光学三维系统对体外模拟的局限牙槽残嵴缺损矫正术前术后标本体积变化的测量具有很好的精确度及很高的重复性。[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07,18(5):545-551]
  
  4非埋植即刻种植体的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临床结果和美容效果
  目的:评估即刻穿粘膜种植体边缘缺损的治疗,并对修复后3~4年的粘膜情况及X线片结果进行评价。材料与方法:30位患者的下颌前端拔牙区共有30个即刻穿粘膜种植体,他们分别随机接收了三种处理:BioOss移植组(N=10,BG),BioOss联合可吸收胶原膜移植组(N=10,BG+M),未移植组(N=10,对照)。结果:BioOss组,BioOss联合可吸收胶原膜组及对照组的垂直缺损高度(VDH)分别减少(81.2±5.0)%,(70.5±17.4)%和(68.2±16.6)%,水平缺损深度(HDD)分别为(71.7±34.3)%,(81.7±33.7)% 和 (55.0±28.4)%,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水平吸收在对照组[(48.3±9.5)%]较BG组[(15.8±16.9)%]和BG+M组[(20±21.9)%]有显著增加(P=0.000)。其中10例(33.3%)在6个月后表现出粘膜退缩,8例(26.7%)因粘膜退缩而致美观不甚满意。与舌向位的种植体[HDD(2.3±0.6)mm]相比,粘膜退缩与颊向位的种植体[HDD(1.1±0.3)mm]具有显著性的关联(P=0.032)。修复后19例患者平均随访(4.0±0.7)年,种植体边缘粘膜和骨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结论:BioOss能显著减少面颊骨的水平吸收。即刻移植体的植入具有引起粘膜退缩和影响软组织美观等风险,但可以通过避免使用拔牙窝内颊向位的移植体来减少这种风险。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07,18(5):552-562]
  
  5种植体直径对周围骨的影响
  目的:种植体的骨整合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骨质和种植体的表面类型。同时还存在对骨代谢和咀嚼力传导的适应性改变。明确长期生理调节是预防骨整合潜在丢失的关键,尤其是过度的咬合力会导致骨整合失败。为了验证这一问题,引入宽直径的种植体以期较大的移植物表面可以提供机械阻力。然而很少有证据表明种植体直径的变化可以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反应的不同。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种植体直径对周围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应用动物模型植入20个标准种植体(3.75mm)和20个宽种植体(5mm)。采用组织形态测定术来确定原始骨密度(IBD),移植接触骨密度(BIC)及邻近骨密度(ABD)。结果:标准和宽种植体的BIC分别为71%和73%,相反ABD为65%和52%,这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IBD的关联性分析显示:BIC与IBD无关联,标准移植物的ABD与IBD也无关联(r2=0.126);但宽种植体的ABD与IBD有相互关联(r2=0.82),且二者呈1:1的比例。由此可得出在该实验范围内,ABD可能受到种植体直径的影响,这也许是由于力分散不同造成的结果。
  [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earch,2007,18(5):563-568]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 王正辉 李丽霞摘译]

推荐访问:最新动态 国外 医学 美容
上一篇:【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621例】 来月经可以做假体隆乳术吗
下一篇:【双牙合垫矫治器\功能调节器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效果比较】 安氏II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