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20-08-09 点击:

 海阳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2016—2020 年)

  海 阳 市 人 民 政 府 2016 年 12 月

 海阳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

 ( 2016 —0 2020 年)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

 长:梁

 勇

 国土资源局局长 副组长:由成功

 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成

 员:王

 云

 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李

 沁

 规划站副站长

  张海燕

 地矿科科长

  姜

 辉

 征地办副主任

  邱敦明

 土地利用科科长

  邢鲁艳

 测绘管理科科长 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

 长:王 云 副组长:张永海 成

 员 :于伟

 刘凯

 徐朝领

 张镇

 目

 录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基础测绘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发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夯实测绘基础,提升保障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探索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支撑转型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拓展测绘 服务新领域,服务发展大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加 强联动机制,实现协调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重点工程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维护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保障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地图服务保障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应急保障建设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基础测绘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政策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科技兴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加强共建共享,推进资源开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加强市县统筹,推动协调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概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以崭新面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动力转换的关键期、赶超进位的机遇期。海阳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构绘出我市未来五年基础测绘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基础测绘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推进基础测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依据。

 基础测绘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主权、国防安全和国家秘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面对新时期基础测绘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贯彻“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市”的新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的测绘事业发展迅速,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空间定位基准、高程控制系统,构建了海阳市测绘基准框架。围绕城市发展战略,采用测绘新技术新方法,生产了大批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相继建立了一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为海阳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测绘保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和《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 年)》、《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烟台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市域,期限为五年(2016-2020 年)。

 2 2

 基础测绘发展现状

 2.1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完善

 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基础测绘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新测、更新了海阳市区、建制镇大比例尺地形图;建设了部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立了较完善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为政府决策、国土、规划、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1.1

 基础测绘 发展环境不断 优化

 ——基础测绘政策环境日益完善。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 年)》,明确了中长期基础测绘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4〕2 号文件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发布了《海阳市“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

 ——基础测绘管理体制不断完善。2008 年 5 月,海阳市国土资源局加挂了海阳市测绘地理信息局牌子,全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进一步落实,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基础测绘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市级基础测绘形成了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 2005 万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 100%。基础测绘经费财政投入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资源共享更加广泛。与规划、水利、农业、住建、民政等部门实现了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结合数字城市推广应

 用与其他市直部门开展了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探索并形成了全市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支撑力量不断增强。全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测绘资质单位 3 家(丁级),测绘专业技术人员 53 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2.1.2 基础地理信息资 源 不断丰富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2015 年组织完成了 1980西安坐标系与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取,完成了现有基础测绘成果向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完成了全市域内分布的 145 座测量标志的普查和维修维护。

 ——遥感影像数据逐步丰富。2012 年 11 月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得西安路以西至海阳边界青威路以南至海边,0.1 米分辨率,220 平方千米航空遥感影像;2014 年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得城区 0.05 米分辨率,100 平方千米航空遥感影像;2014 年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得核工业园、丁字湾 0.1 米分辨率,300 平方千米航空遥感影像;2015 年 10 月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得覆盖开发区(棚户区改造)0.05 米分辨率,30 平方千米航空航空遥感影像;每年卫片土地执法检查用 SPOT5 覆盖全市域影像一套。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一是省市统筹获取了全市域1886平方千米的1:10000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和 1:10000数字线划图,并配合省厅、烟台市局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

 集;二是 2012 年 11 月完成了西安路以西至海阳边界青威路以南至海边 220 平方千米 1:1000 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生产;三是 2012 年完成郭城 20 平方千米 1:2000 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四是 2014 年完成核工业园、丁字湾 300 平方千米 1:1000 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城区 100 平方千米1:500 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并建成“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五是 2015 年 10 月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得覆盖开发区(棚户区改造)0.05 米分辨率数字航空影像,制作 15 平方千米 1:500 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并建设了数据库;六是 2015 年完成了城区 3700 千米地下管线普查及数据库建设。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本建成。“十二五”期间:“数字海阳”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移动应用系统、海阳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城市应急指挥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移动监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执法监察地理信息系统、地税地理信息系统先后相继建设完成并运行,并建立了常态化运维和数据定期更新机制。“天地图•海阳”正式接入市级节点,海阳市天地图节点建设完成并和省、市节点互联互通,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和服务聚合。

 2.1.3

 统一的空间定位体系形成

 2015年组织完成了全市域 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 1980西安坐

 标系与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取,并完成了现有基础测绘成果(D、E 级控制点、1:500、1:1000、1:2000 等比例尺地形图)向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实现我市平面坐标系统一至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统一至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完成了海阳市域 145 坐(其中:B 级 GPS 控制点 1 个,C 级GPS 控制点 11 个、D 级 GPS 控制点 81 个;一、二、三等水准点11、3、14 个,二等三角点 9 个,三等三角点 15 个)测量标志的普查和维修维护。

 2.1.4 基础测绘 成果 保障服务 成果显著

 ——基础测绘成果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基础测绘成果为城乡规划设计、审批、管理提供规划测量服务;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等提供工程测量服务;为国土部门的地籍测量、房管部门的房产测量等项目提供基础测绘资料保障和专业测绘服务;为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公共应急服务等提供强力支撑。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方式渐成主流。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在市国土资源管理局、住建局、农业局、水利局等单位开展应用。

 ——公共地图产品更加丰富。

 “十二五”期间,编制完成了《海阳市行政区划挂图》、《海阳市旅游导图》,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地图产品。“天地图•海阳”互联网地图上线运行和

 实现了定期更新,并在天地图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位置的相关便民应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编制完成了《海阳市测绘应急保障预案》,设立了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起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强化了同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测绘应急队伍。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我市基础测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了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随着全市借势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城市精细智能管理、新兴产业布局优化、繁荣突破海阳服务,基础测绘成果的通用性、适用性、现势性、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服务模式、基础测绘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对基础测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下,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基础测绘发展环境尚需优化

 基础测绘财政预算经费基本能够保障常规基础测绘项目的顺利实施,但基础测绘仍然存在成果种类不够丰富、覆盖范围不足、数据现势性不强等问题,经费投入不足,“十二五”规划项目不能完全开展,亟需建立稳定的基础测绘投入机制。市基础测绘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基础测绘经费投入水平偏低,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更新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础测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从而影响到我市经济建设和政府科学决策。

 2.2.2

 地理信息资源 供给仍 需 优化

 现有地理信息资源供给不能很好满足政府精细管理和高效服务的迫切需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从空间范围、尺度、类型、要素、属性等方面未实现有效覆盖,规划区范围遥感影像亟需提高时空分辨率,重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需要年度更新,更新方法、技术标准、组织模式等也需要结合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进行调整。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应当纳入基础地理信息范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标准亟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2.3 “数字 海阳 ” 地理空间框架有待转型升级

 “数字海阳”地理空间框架的建立,使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有了很好的平台。但随着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数字海阳”开始向“智慧海阳”转型升级,传统的地理空间框架无法与泛在网络相互感知联系,按需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开发接口和功能软件服务的能力尚有不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亟需升级为时空信息数据库,“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亟需升级为“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

 4 2.2.4 基础测 绘应急保障 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基础测绘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尚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新要求,信息化测绘体系需加快建设,应急测绘保障队伍的建设、应急测绘设备的配置、技术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地理市情常态化监测机制亟待建立。

 3 3

 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3.1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地下管廊建设、农房确权、政府管理和社会公众日常出行等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的各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的“互联网+”行动全面实施,将对基础测绘的管理方式、生产组织模式、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等提出新的需求。

 3.1.1 传统基础测绘 向新型基础测绘 转型 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测绘技术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基础测绘的工作范围从室外延伸到室内、地上拓展到地下、陆域扩展至陆海统筹发展;数据维度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乃至四维;产品形式从单一媒介向多种介质、多

 种形式发展;服务方式从单方面提供逐步上升为共建共享。传统基础测绘向以陆海统筹、分工采集、联动更新、按需测绘、综合服务、开放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发展。

 3.1.2 单一 的传统服务向空间地理大数据综合服务发展

 随着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数据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服务已不能满足各类应用需求。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应用水平显著增强,必须建立空间地理大数据分析和服务机制,发挥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一站式海量、便捷、定制的综合地理信息服务。

 3.1.3 3

 数字城市 地理信息平台 向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发展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智能传感等高新技术的涌现,城市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地理空间数据在支撑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需要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持续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打造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3.2

 需求 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以崭新面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跨越提升

 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基础测绘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3.2.1 转入驱动创新发展新轨道的需求

 地理信息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模式和新技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精细智能管理城市、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都需要基于新一代卫星定位、地理信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支撑。紧密结合地理信息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顺应服务需求旺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态势,加快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建设,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3.2.2 构建 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

 立足海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一体三带”的空间发展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原则、强化“大城区”发展理念,集中各类生产要素,提升市区同城融合水平、突破中心城区重点板块、壮大中心城市、形成一个和谐的产城互动综合体,辐射带动北部三条特色小城镇集聚带,形成产城一体、三带协同的市域空间发展布局。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基础测绘提供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生态体系等空间信息辅助决策和建设。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继续推进地理市情

 监测,准确客观评估区域战略实施效果,科学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强化主体功能区理念,实施“多规合一”,推进各类区域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3.2.3 提高 政府治理能力的需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化改革目标。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必须准确掌握资源、生态、国土空间格局等市情信息,这离不开地理市情监测和地理信息采集提供客观、准确的基础数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信息化水平,实现重大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需要基础测绘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支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灾情评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决策,也需要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来支撑。

 3.2.4 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的需求

 海阳市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秀丽、资源环境丰富、气候条件宜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等称号。开展针对生态环境的专项地理市情监测是我市地理市情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绿色化建设、海洋环境保护修复,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发展道路,牢固树立“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新家园建设,让海阳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3.2.5 建设 “ 智慧海阳 ” 的需求

 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全市信息化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城乡发展全面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配合市局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海阳”基本框架。构建“智慧海阳”支撑体系、构建“智慧海阳”政务体系、构建“智慧海阳”生活体系等,都需要更先进的理念来统筹规划和建设实施,对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高效处理和快速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信息可视化方式表达所有事物天然具备的位置特征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性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需要丰富适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服务;实施数字城管、数字惠民、电子政务等也都需要地理信息提供在线服务支持。

 4 4

 指导思想 、 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

 4.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针,以打造“一体三带”的市域空间发展布局为服务对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依法治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打造智慧海阳、和谐海阳、美丽海阳、活力海阳、成功海阳提供有力支撑。

 4.2

 基本原则

 4.2.1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把基础测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和推动,统筹规划全市基础测绘工作,统筹协调公益性测绘事业发展。不断优化基础测绘组织结构,注重与烟台市基础测绘规划的衔接,合理安排基础测绘项目,避免重复测绘;注重统筹政府各部门的测绘需求,加强与其他规划的衔接。

 4.2.2 需求牵引、 保障重点

 坚持以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一体三带”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优化主体功能区、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的需要,按照 “急用先测,保证

 重点,兼顾储备”的原则,开展全市基础测绘建设。

 4.2.3 3

 资源共享、高效利用

 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公益性的特点,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机制,推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各部门提供有力的基础测绘保障。

 4.2.4 定期更新、 确保 投入

 稳定市财政对基础测绘的财政投入,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定期更新机制,扩大覆盖范围,缩短更新周期,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海阳”地理空间框架向“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转化,进一步完善测绘公共服务体系。

 4.2.5 科技投入,转型发展

 坚持科技行测、人才强测,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构建过程中,加快测绘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以集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转型发展强力引擎。

 4.3

 发展 目标

 健全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完善基础测绘政策法规体系;统一现代测绘基准,保持现代测绘基准高精度服务能力;完善地理信

 息数据定期更新机制,扩大覆盖范围,缩短更新周期,进一步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完成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支撑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开展地理市情常态化监测工作,拓展测绘服务新领域;健全应急测绘保障体系,显著提高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测绘保障能力。至规划期末,初步构建起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先行性的强力支撑。

 5 5

 主要任务

 5 5 .1

 加强 法规制度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紧密结合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政策法规建设,加强对地理国情监测、遥感影像统筹管理、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全面提升全市基础测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支撑队伍和装备建设,落实基础测绘组织实施、测绘成果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运维职责。加大基础测绘经费落实力度,强化应急测绘保障机制,提高应急测绘实时响应、协同服务能力。

 5.2

 夯实测绘基础,提升保障能力

 ——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落实《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要求,衔接烟台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配合省、市开展市域内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工作,升级改造我市现有测绘基准基础设施,逐步建立海阳市

 北斗卫星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实现北斗导航的社会化应用。全面启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引导市域内各行业测绘成果完成向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加强对辖区范围的测量标志的普查和管护,管护职责要落实到乡镇国土所,并定期开展测量标志的维修维护,确保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使用效能完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精度的测绘基准保障。

 ——统筹获取全市遥感影像。通过统筹共享获取省级年度更新的全市 0.5 米、2 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和优于 2 米网格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高精度地形数据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扩展遥感影像的覆盖范围、缩短更新周期,用于大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和城市精细三维建模数据生产。

 ——动态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采取基于数据库的分要素更新和增量更新模式,创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式,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 1:500 等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范围和更新周期,加快市域内城市建成区及镇驻地 1:500 数字线划图(DLG)更新频率,结合农村农房确权、不动产登记工作,生产覆盖农村居民点的 1:500 数字线划图(DLG),不断扩大 1:500 数字线划图覆盖范围。拓展我市基础地理信息内容,整合城市地下管线、地名地址、三维地理信息产品等基础数据资源。

 ——扩大三维城市建设规模。采用机载激光雷达、倾斜影像数据生产数字表面模型(DSM)、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持续开展城市三维模型建设,逐步实现主要城区全覆盖,满足三维地理信息产品在规划、国土、水利、交通、防灾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丰富近海及内陆水下地理信息资源。拓展基础地理信息对近海海域的覆盖范围,配合省市实现全市潮间带地形测绘全覆盖,并适时开展近海海底地形测量,为海岸线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近海海域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等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优化升级地名地址数据库。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建立适合海阳市现状且具有一定扩展能力的地名地址分类和编码标准体系,改造升级现有地名地址数据库,为“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和不动产登记系统提供支撑。结合 1:500 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和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整合民政、统计等部门数据,定期更新维护地名地址库。

 5.3

 探索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支 撑转型发展

 ——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

 伍。

 ——加强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研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平台,整合基础测绘、地理市情监测、人口管理、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数据资源,实现多尺度、多类型、多版本、多数据集的地理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分布式存储、快速浏览检索。着力进行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地址匹配、存储、处理、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与挖掘等方面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

 ——构建“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有效整合基础测绘、地理市情监测、数字城市及其它部门的专业数据资源,不断更新、丰富完善“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做好“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配合市局,将“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成效突出、影响力大的智能化应用,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规模化、多元化、智能化。利用多源数据集成融合、专题应用快速构建、泛在网络互联等技术,开展“地理信息+”行动计划及典型智慧应用示范,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智慧地理信息服务,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在各领域的深化应用。

 5.4

 拓展测绘服务新领域,服务发展大局

 ——健全应急测绘保障体系。有效整合利用测绘资源,提高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健全我市高效、有序的应急测绘保障体系,组建应急测绘保障网络市级节点,健全应急测绘装备配置、资料

 储备、队伍快速反应的全方位保障机制,加强定期演练,为海阳市公共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提供高效有序的测绘保障服务。

 ——加强公共地图编制服务。编制《海阳市党政机关行政管理用图》,精准扶贫地图、会议保障用图等各类专题地图服务政府决策。开展公益性特色创意地图编制,进一步丰富地图公共产品,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地图的需求。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紧紧围绕政府决策、社会公众对地图服务的需求,加强对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综合分析和高效利用。推动基础测绘和地理市情信息成果在全市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国土、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多规合一”等领域的深入广泛应用。

 5.5

 加 强 联动机制 ,实现协调发展

 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烟台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依法编制《海阳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与烟台市地理信息局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基础测绘协调发展。根据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由海阳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城市建成区一年获取1次0.05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同步开展1:500地形图更新。

 6 6

 重点 工程 项目

 根据海阳市基础测绘的现状、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要求,提出海阳市在 2016-2020 年期间基础测绘的重点工程项目,并明确具体的项目内容和安排 6 6 .1 现代 测绘基准体系维护工程

 6.1.1

 全市 基础控制网的管护 工程

 做好各等级测量标志日常巡查及管护工作,每年对全市域分布的 145 座测量标志进行维护,严格落实测量标志管护经费和责任,确保测量标志完好使用。

 6.1.2

 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建设与维护 工程

 配合省市基础测绘规划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工程,对全市原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行改造,加装并配置北斗卫星信号接收装备和处理软件,建成覆盖全市的北斗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选取部分重点部门和热点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以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和位置云为支撑,加快位置服务的创新,开展基于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6.2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工程

 充分利用国家、省、市航空、航天对地观测系统,建立我市新型多源航空航天遥感获取处理、加工与服务体系。结合我市实际需要,为配合“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将我市经济

 社会发展所需大比例数码航空摄影资料,遥感数据获取纳入基础测绘更新计划。

 6.2.1

 省市统筹获取

 统筹共享省级、市级遥感影像资源,实现全市域 0.5 米、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每年更新,满足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对高分辨率影像的需求。

 6.2.2 2

 市辖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 工程

 根据“一体三带”城市发展布局,不动产登记、地下管廊建设等需要,对城区(新城区、老城区)及周边范围进行数码航空摄影。2017-2020 年,利用无人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每年获得城区(新城区、老城区)地面分辨率 0.05 米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对城区(新城区、老城区)120 平方千米航空遥感影像数据更新;同步开展 2 次倾斜摄影测量,利用倾斜摄影获取资料,建设中心城区 20 平方千米实景三维模型。

 6.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工程

 6.3.1

 数字 正射影像图更新 工程

 每年统筹获取全市域(1886 平方千米)1:10000 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2017-2020 年,利用 0.05 米分辨率航摄影像数据,对城区(老城区,新城区)120 平方千米 1:500 正射影像图(DOM)更新,实现按需更新。满足智慧城市三维建设应用、基础

 地理信息地貌要素更新和防灾减灾的需要。

 6.3.2 2

 数字 线划图 更新 工程

 每年统筹获取全市域(1886 平方千米)1:10000 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2017-2020 年,利用 0.05 米分辨率航摄影像数据、原有 1:500 地形图,每年对城区(老城区,新城区)120 平方千米 1:500 数字线划图(DLG)及数据库更新,每两年对 11 个建制镇30 平方千米 1:500 数字线划图(DLG)及数据库更新,根据需要缩编成 1:2000 比例尺数字线划图。2018 年,对全市域 732 村庄 100平方千米 1:500 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及数据库更新。

 6.3.3 3

 地名地址库更新升级 工程

 结合 1:500 大比例地形图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更新成果,对现有地名地址库进行定期更新;利用现有地名地址库数据,整合公安、编办、民政、工商、质监、地税、国税、统计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海阳市地名地址标准体系,满足城市管理部门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共享整合的要求,为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四库合一”提供技术支撑。

 6.3.4 4

 城市三维 精细 建模 工程

 2017、2019 年,利用立体化、实时化的信息获取手段,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技术,分期分批完成中心城区 20 平方千米城市精细

 三维建模建设,并建立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与实景三维模型结合,总体反映中心城及周边建筑体量和分布状况,为智慧规划、智慧社区等智慧城市建设及不动产登记、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提供三维地理信息支持。

 6.4 4

 数字 海阳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保障 工程

 健全数字海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对平台软硬件定期升级和维护,为地理空间框架的资源管理、服务调度、运行监控及适时更新等提供有力的保障。结合基础测绘项目,及时更新平台数据,保障数据的现势性。继续深化“天地图·海阳”市级节点建设,完善天地图市县一体化建设机制,持续更新和丰富节点数据,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现势性强的公众地图服务。

 6.5 5

 地图服务保障工程

 编制《海阳市党政机关行政管理用图》、《精准扶贫地图》等地图产品,满足政府决策、行政管理、社会事务管理需求;强化专题地图保障,利用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结合多类型专题业务数据,运用大数据和空间分析工具,根据各部门实际需求编制业务专题地图和领导工作专题用图、专项保障用图等;定期开展公益性地图更新,丰富各类公共地图产品,研制满足公众应用需求的各类衍生产品,提供可定制、多种类、多形态的公共服务产品。

 6 6. .6 6

 应急保障建设工程

 完善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健全市级应急测绘保障机构,依托市地理信息中心,组建市级应急测绘保障网络节点,测绘应急保障专业队伍、配置相关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影像快速获取以及快速纠正、地图数据快速更新和应急图件快速出图的能力,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应急、安监、防疫、公安、消防等部门搭建应急业务系统,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各方面应急信息的快速整合集成和共享应用。

 7 7

 基础测绘保障措施

 7 7 .1

 加强组织领导, 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要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出现;加强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将《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本级基础测绘规划并严格实施,全面提升基础测绘能力和水平。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建立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合理安排重点项目,确保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进一步建立完善基础测绘法规政策,营造依法测绘、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法制环境。

 7.2 加强财政投入,构建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强化基础测绘的政府职能,加大基础测绘统筹规划、建设和监管力度,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海阳市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更新、地理市情监测、不动产登记、农房确权、“智慧海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地下管廊建设、应急测绘体系建设及测绘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基础测绘工作顺利实施。

 7 7 .3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科技兴测

 构建新型基础测绘,强化测绘科技创新,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开展对智慧城市、不动产登记和地理市情监测的专题研究;加强基础测绘生产、服务、质检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机制,建设一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过硬、保障有力的基础测绘队伍,为实现新常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7 7 .4

 加强共建共享,推进资源开放

 转变观念,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利用智慧海阳建设、农房确权启动、地下管廊建设和不动产登记项目推进的契机,探索机制创新,建立广泛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快数据融合,不断提高地理信息开发程度,实现地理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

 7.5

 加强市县统筹,推动协调发展

 逐步建立计划统筹、分级投入、联动实施的省市县基础测绘规划体系,加强海阳市基础测绘年度计划与烟台市基础测绘年度计划的衔接。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遥感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地理市情监测、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等方面实行协同联动、成果共享的项目组织实施模式。通过项目支持,加大对海阳市基础测绘的扶持力度,实现海阳市基础测绘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7 7. .6 6

 加强 安全 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事关国家安全,属国家密级成果,基础测绘成果的应用必须以保障国家安全为首要前提。为了有效解决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面向用户的认证与授权、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安全审计及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等信息安全,在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的进程中,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病毒、防黑客入侵、密码审查、灾难恢复、异地保存等安全措施,确保密级数据安全,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广泛应用。

 ——构建地理信息资源的管理机制,制定测绘成果管理、储存、传输、查询等管理办法。

 ——加强测绘成果保密处理技术的研究。

 ——完善测绘成果保密科学管理的政策法规,重点加强涉密测绘数据在传输、加工、等环节的监管。

 ——强化涉密基础测绘成果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规范涉密测绘成果提供使用行为。

推荐访问:海阳市 测绘 规划
上一篇:空港综合配套区(Q分区)次支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隧道结构计算书
下一篇:亚琛联合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零部件加工与设备制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