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进课堂实践与研究

来源:软件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0-08-19 点击:

  器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

  器乐进课堂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我校选定“器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后,在“编写校本教材——教有所依、建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开发教学资源——持续发展”等几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通过研究,逐步形成了我校的“以琴传声”艺术教育特色之一;探索出“口风琴进课堂”新的教学活动模式;以“器乐进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器乐进课堂 课堂器乐 音乐素养

  一、问题解读

 (一)课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音乐素养、开发其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由此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器乐演奏并不等同于器乐进课堂,正如国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的那样:“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有了理论支撑,“课堂进什么乐器”、“器乐怎么进课堂”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问题即课题”一直以来是我校科研兴校的基本策略之一,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让我们明白: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分析,我校音乐教研组确立了“器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并依托课题开展相关活动。

 (二)概念的界定

 “器乐进课堂”是指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器乐演奏这一辅助性手段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

 “课堂器乐”:《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对课堂器乐有明确的要求:是指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吹奏乐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音质纯正,音高准确。注意避免过大音量和噪音对学生听力和健康的损害。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课堂器乐”对学生而言,既是“乐器”——学习掌握一种乐器,更是“学具”——通过乐器演奏拓展音乐学习。

 “音乐素养”一般来说包括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1.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情况的研究:通过对学生目前参与音乐学习、实践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需求,以便能够选定适合我校学生的乐器,为实验研究提供基本保障。

  2.影响器乐进课堂因素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再研读课标,把握“器乐进课堂”的内涵,为我校开展“器乐进课堂”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使课题组成员坚定研究的信心。

  3.“器乐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器乐演奏走进课堂,要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如何让课堂器乐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同时又借助课堂教学拓宽学生音乐实践的渠道,围绕这两点,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器乐进课堂”不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是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4.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特色的研究:开发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对校本资源进行有效地拓展、利用和整合;优化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整合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带动学校艺术教育整体发展,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

 二、成果的意义与价值

 1.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广阔而自由的空间,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发展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现“教”与“学”的转变。通过课题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将器乐教学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器乐演奏促进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沟通了学生和音乐的桥梁,逐步实现“先学后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形成课题研究习惯,提升科研水平。

 4.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通过课题的研究,寻找到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突破口,给其他艺术类学科的特色发展提供范本,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有了课题做依托,我们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读《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支撑转化为行动的自觉,首先解决“课堂进什么乐器”这一基本问题,然后围绕“器乐怎么进课堂”这一重点问题,在“编写校本教材、建构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解决基本问题——“课堂进什么乐器”

 调查分析,科学选用

  课堂乐器多种多样,使用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在选择时要“以生为本”,结合学情进行筛选。那么在当前的音乐学习中,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造成了阻力呢?基于此课题组设计了《小学生音乐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针对二至五年级的学生组织了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不难发现,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是音乐课上的知识太难,也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困难,而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目标是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何来音乐素养的综合提升。

 我校音乐教师结合对学生的调查和对自己课堂的观察,综合分析,发现课堂中存在如下四个问题:(1)音唱不准——演唱环节的难点;(2)个别参与——演奏环节的冷场;(3)枯燥抽象——识谱读谱的现状;(4)缺少创作——创编环节的尴尬。而要解决这几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要选择一种有固定音高、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的乐器作为学具,走进课堂。

  综合考量,口风琴成为首选。它除了具备上述基本要求外,还具有管乐器的某些特性,因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又与其它键盘乐器不同的是采用立式演奏,它能像小号那样演奏同音持续的曲调;是课堂器乐中唯一的键盘乐器,其直观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视唱教学十分有利,为学习其它键盘乐器奠定基础。

 2.宣传发动,家长助力

 学生家长会不会支持“口风琴进课堂”这项活动,舍不舍得投资做好后勤保障,这也是我们推进课题研究不能绕过的一环。为此,我们召开家委会,将推进“器乐进课堂”的目的意义做了阐述,由于前期的调查工作细致充分,家委会的20名成员全票通过。紧接着通过家长会做好宣传发动,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也考虑实际,为个别家庭贫困生免费提供口风琴。有了家长的助力,“口风琴进课堂”就顺利地在二至五年级学生中推广开来。

 解决重点问题——“器乐怎么进课堂”

  1.编写校本教材——教有所依

  “器乐进课堂”的真正目的在于辅助音乐教学,丰富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形象的艺术思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演奏乐器。如果引进的乐器再多,课堂再热闹,形式再多样,到时候学生不会演奏,不但没能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反而是噪音不断,何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呢?因此“口风琴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这样才能将乐器的作用发挥极致,才能使学生对美的体验更加深刻。

 为解决这一问题,音乐组的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研发,编写了适用于二年级学生的口风琴演奏入门教程。包括“和口风琴交朋友”、“常用指法”以及对应指法练习的小练习曲和精编独奏曲,编写结构如下:

 

 学生学习口风琴演奏的目的不是要成为“口风琴演奏家”,而是借助口风琴演奏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于学生而言“口风琴”就是一种“学具”。因此编写中我们注意做到两点:(1)教学案例为载体——便于教师实施教学;(2)曲目短小简练——易于学生学习演奏。有了教材就有了依托,我们在二年级开设了“口风琴”校本课,间周一节,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演奏技巧,扫清“口风琴进课堂”的技术障碍。

 2.建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

 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们稳扎稳打,引领课题组一步步夯实研究基础。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我们开始将课题研究向纵深推进。在此阶段,课题组制定了细致的磨课计划,按不同年级、不同课型(唱歌、欣赏)逐级推进。每个年级选定课题,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反复打磨。打磨中做到凸显“三个作用”、解决“四个问题”,即利用口风琴在对调性的认知、音准的掌握、音程的感知中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音唱不准——演唱环节的难点;个别参与——演奏环节的冷场;枯燥抽象——识谱读谱的现状;缺少创作——创编环节的尴尬”四个突出问题,把口风琴演奏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尝试建构“唱歌课”和“欣赏课”新的教学模式。

 (1)“三融入” ——口风琴走进唱歌课

  前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音唱不准是学生演唱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我国老一辈的音乐家贺绿汀曾说过:“儿童少年时期是培养绝对音高概念的最佳时期,具有绝对音高概念的人可以说已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而教儿童少年学习固定音高的乐器,正是培养其绝对音高概念(至少是良好的音准)的最佳途径。”这一论断,也让我们寻找到了口风琴走进唱歌课的突破口,以“自主演奏聆听”为主线,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融入导入部分,为后续活动做铺垫,培养“音乐的耳朵”

 口风琴有固定音高,其键盘有鲜明的直观性,学生在吹奏中能直接感知音的高低,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音准感。我们依据导入环节“吸引兴趣、知识铺垫”的作用,以开发的 “快乐音阶”系列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演奏聆听。游戏包括“培养音准”类、“技法练习”类、“乐理知识”类。通过3-5分钟的小游戏,在吹奏、聆听、视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足多种器官参与进来,尤其是培养了耳朵对音乐的敏感度;同时也给学生架起通往新知的桥梁,使之迅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后续的学习活动中。

  第二,融入活动部分,解决教学重难点,提升演唱技能

 根据研究的需要,课题组老师进一步解读教材,尤其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确定用口风琴演奏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对比聆听、合奏辅助合唱。以两种基本形式为主,结合不同年级、不同歌曲灵活处理。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课《在祖国的怀抱里》,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中前两个小节旋律相同,后两个小节“阿佤的小兄弟”对应的“苗家的小姐妹”旋律则有变化,音准上学生很容易混淆。如果让学生借助口风琴吹奏,反复对比辨听再来演唱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短板,面对合唱教学的困惑我们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小学生合唱学习情况调查汇总表

 题号 内容 百分比最高的选项 百分比 1 你知道什么是合唱吗? 知道 91% 2 你喜欢教材中的合唱歌曲吗? 一般 54% 3 你喜欢演唱合唱歌曲中的哪个声部? 高声部 85% 4 你认为唱好合唱歌曲最重要的是什么?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93% 5 你在合唱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不能控制自我声音、音准 76% 6 你能和伙伴们唱好几首教材中的合唱歌曲呢? 1—2首 48% 7 你在合唱学习时快乐吗? 偶尔 49% 8 学习合唱过程中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反反复复地练唱 58% 通过汇总分析我们发现,“不能控制自我声音、音准”以及“反反复复地练唱”是学生无法体验到合唱快乐愉悦的重要原因。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合奏辅助合唱”的策略,借助口风琴吹奏来引导学生把握音准,解决合唱教学中学生相互串调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时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吹奏两声部的曲谱,接着合奏,相互聆听,然后把合奏的感觉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部分同学演奏,另一部分演唱,交替练习,学生能充分体验到合唱中的和谐美,也培养了学生合唱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合唱能力。

  第三,融入创编部分,拓宽音乐实践平台,展示个性和才能

 口风琴演奏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创编音乐。以往教学中的创编演奏环节基本是以打击乐为主,形式单一,加入口风琴这样能够演奏旋律的乐器之后,学生又多了一个参加音乐艺术实践的机会,参与的热情更高,乐曲的表现更丰满,更动听。音乐老师通过调查各班学生,把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合理安排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小老师”帮助组内同伴,在小组合作展示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或给整首歌曲伴奏或配上和弦,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以二年级下册《大钟和小钟》一课为例解读“三融入”:

 【教学片断1】——复习导入,演奏聆听F调主音

 师:(小小口风琴,快快摆放好!)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上节课,我们借助口风琴认识了F大调,还记得F大调1 3 5的位置吗?好,准备——速度是:1 3︱5 -︱,预备,起!

 生吹奏。

 师:好,来!对照老师的指法,注意要找准位置,气息均匀,手腕端平,手心握拳的感觉。再来一次!

 生吹奏。

 师:很好!下行,速度是:5 3︱1 -︱,预备,起!看来大家已经记得很熟练了。小小口风琴,轻轻摆放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F大调的歌,想听吗?听完要把自己的心情说给大家听!听听歌里边唱的是谁。

 ……

 【教学片断2】——突破难点,合奏辅助合唱

 师:你能用口风琴来演奏小钟的声音吗?自己试一试!停!谁来展示?还有谁来展示?现在你们两个用口风琴来演奏,其他同学来唱!速度是——1-2-预备起!

 师:我们再听大钟的声音!谁能用口风琴演奏出来?这位同学演奏,我们一齐来唱一唱!预备起!

 师:下面我们男女生合作。女孩子的声音适合扮演——小钟,男生——大钟 。准备好一起来。

 男女生合作

 师:同学们,合唱的声音应该相互配合,优美和谐。我们用口风琴来感受一下——男生用口风琴吹奏“大钟”部分,女生吹奏“小钟”部分。

 师:明白自己的角色了?先自己练习练习。

 生练习

 师:这排女生吹奏,这一排唱谱。(然后交换)男生,我们也像女生这样来一遍,开始。

 师:现在男生用口风琴吹奏“大钟”部分,女生吹奏“小钟”部分,要相互配合。

 师:有了口风琴的帮助,下面我们来完整演唱。

 ……

 【教学片断3】——自主创编,合作中展示个性

 师:今天还有一对好朋友也来到了这里,想一起唱歌给大家听!他们是谁——呢?(很神秘)

 生:大鼓、小鼓

 师:谁来敲敲试试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生敲)你告诉大家大鼓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鼓呢?谁还想试一试?谁来当小鼓手?你还有什么好注意?我们合作演唱一遍?

 学生进行角色分工:乐队——演奏大鼓、小鼓、碰铃、口风琴;合唱队——男女生合唱。

 …..

 “三融入”唱歌课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借助口风琴自主演奏聆听,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有了良好的音准,提高了视谱、视奏、视唱的能力;也让高年级学生利用口风琴吹奏,自主学习演唱简单歌曲变成了可能,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生本理念。

  (2)听奏结合——口风琴走进欣赏课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将口风琴吹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中,适合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学生吹一吹、听一听,在愉悦的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理解音乐。例如三年级上册欣赏课《 哆来咪》,导入部分设计“小音符找家”的游戏,随着老师出示的“do、re、mi、fa、sol……”小卡片,学生吹奏口风琴,“按力度找家”“按速度找家”“按节拍找家”三个有梯度的小环节,将口风琴吹奏和后面的欣赏活动结合起来。欣赏时就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演奏:“do是小鹿多灵巧”学生就吹奏“do”,“re是金色阳光照 ”就吹奏“re”....... 实践证明:听奏结合的欣赏形式改变了单一欣赏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感觉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了学生欣赏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耳朵对音乐的敏感度,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 开发教学资源——持续发展

 (1)挖掘教材资源

 口风琴进课堂用于辅助音乐教学是基本目标,其次就是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样乐器”,两者相辅相成。“如何利用现有的音乐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口风琴演奏水平”成为课题组成员第三阶段研究的重要任务。我们在现行音乐教材基础上,保留要求口风琴演奏的曲目,继续精选出部分曲目进行改编,充实学生自主练习口风琴演奏技能的曲库。筛选曲目符合一下要求:一学生熟悉喜爱;二流畅优美;三简单易学易奏、四C、F、D大调为主。因为这种具有美感的“无障碍学习”,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还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便于开展互学和自学。

 上册:

 二上——第二段元唱歌课《小红帽》、 第三单元唱歌课《理发师》

 三上——第二单元唱歌课《老爷爷赶鹅》、第五单元欣赏课《阿细跳月》

 四上—— 第二单元活动课《捕鱼归来》、第六单元唱歌课《红蜻蜓》

 五上——第三单元欣赏《小步舞曲》、第六单元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下册:

 二下——第一单元唱歌课《山谷回音真好听》、第五单元唱歌课《大钟和小钟》

 三下——第三单元唱歌课《卖报歌》、第三单元欣赏课《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四下——第二单元欣赏课《天山之春》、第六单元唱歌课《雪绒花》

 五下——第二单元欣赏课《嘎达梅林》、第四单元唱歌课《送别》

 开发“快乐音阶”系列游戏。

 在开发游戏时我们以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指导,遵循四个原则:一音乐性;二趣味性;三游戏性;四适龄性。按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素养基础,我们开发了三大类九种游戏,但结合具体内容又可以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小音符找家”可以用于认识调性、可以自主练习发声、又可以感知音程;“手拉手”小游戏主要训练学生的左右手配合,如发出指令“左2右5”,学生左右手的相关手指同时触键,到了高年级再增加难度,如“左2、4右3”,主要是训练手指的灵活度;“找邻居”则是手指在键盘当前位置上按规定指法找到下一个音,如“穿指6”,二三年级以右手指法训练为主,四五年级则为左手;“破解密码”是在创设的情景中,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出看到的各种音乐符号;“乐谱接龙”是借助老师提供的旋律,继续编创2-4小结的旋律,通过口风琴吹奏检验效果;“小蝌蚪回家”主要针对五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而开发设计的。

 这些游戏的开发,成为“口风琴进课堂”的“营养小点心”。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教材、注重实效,夯实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亲身参与、感知体验,使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为学生拥有学习音乐的持续能力奠定基础。

 四、取得的成效

 自我校开展“器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以来,我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用细致严谨的科研态度,脚踏实地,将课题研究做实做细,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落实“器乐进课堂”以及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

 1.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实现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目的。

 器乐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技巧性,是诱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口风琴进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体验、参与音乐的新途径;同时也给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开辟了新途径,成为学生音乐创作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认为:手指运动越复杂,越能使人聪明。由于口风琴的演奏必须是五官和手能协调运动,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进行听辨、模仿、合奏、歌唱、欣赏、表演等活动,手、耳、眼、口、脑整体参与活动,视、听、唱、动协调发展,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平衡左右大脑中枢神经,促进多向思维的发展,实现“以艺启智”的目的。

 “口风琴进课堂”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学生能亲身体验音乐所传递的美,在音乐实践中,心理、人格、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也获得提升,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2014年我校学生有近百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演奏两种乐器;其中口风琴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在山东省课堂器乐大赛中获一等奖,详见附表(一)。

 2.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为实现专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学力。

 器乐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音乐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陈雪原老师在“荣成市中小学器乐进课堂暨音乐教学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以琴传声 乐享课堂》的典型交流,林国蓉老师执教了公开课《大钟和小钟》,周剑武老师指导二至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口风琴演奏展示。我校实施“口风琴进课堂”的做法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详见附表(二)

 3. 形成了实施器乐进课堂的有效方法。

 (1)建构了“口风琴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唱歌课和欣赏课),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乐器技术训练课,口风琴教学与唱歌、鉴赏、创造、表现等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回到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本位上,同时也为其他乐器走进课堂提供了范本。

 (2)开发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针对教师,我们编写了口风琴演奏教学指南;针对学生,我们选编了适合学生使用的口风琴演奏曲目,把音乐教材歌曲有效地与器乐学习结合了起来;针对师生,我们开发了“快乐音阶”系列小游戏,以口风琴演奏为载体,用游戏创设情景,赋予知识技能以活力,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活动。“三类九种”导入小游戏,成为音乐老师课堂教学的“小策略”,更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小妙招”, 寓教于乐。

 (3)形成了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开放、包容互补的学习氛围。在小组成员间,大家互帮互学、互奏互听、互相激励、彼此促进。具体合作方法有:结对子——“生帮生”的形式来学习口风琴的演奏技法,有效地解决了指导时老师无法照顾到全体的问题;合奏表演——利用学生的不同特长组成小乐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4.形成我校“以琴传声”艺术教育特色之一。

 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口风琴进课堂”成为我校艺术特色的有力抓手,学校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2015年的元旦,我们成功举办了“实小新年音乐会”,展示我校器乐教学的丰硕成果,其中口风琴演奏是一大亮点,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山东省少儿频道做了报道。器乐进课堂实践研究取得的成效,也引领带动了其他艺术学科走上科研之路。2014年5月我校被评为威海市特色学校,同年12月被评为威海市特色活动优秀单位。我们正以以科研兴校的战略,践行着我校提出的“用艺术点亮生命,让艺术温暖生命”的教育理念。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继续深入开展器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尝试让民族乐器走进课堂,体验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以器乐教学为龙头,开拓学校其它艺术领域,促使艺术特色之路走得更远。

 2.探索评价方式,构建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在器乐进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缺少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做支撑。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力求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方面做进一步探索,推动器乐进课堂深入落实。

 3. 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开发的各种资源,不断进行修改、完善、补充,形成序列,使之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研究实践证明,器乐教学引进到音乐课堂中,对整个音乐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发展,砥砺前行。

 附表一: 一年来学生获奖情况

 级别 奖项 姓名 时间 发证单位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曲艺比赛二等奖 于浩楠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曲艺比赛二等奖 褚舒扬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曲艺比赛二等奖 张怡文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曲艺比赛二等奖 王荟茹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器乐比赛一等奖 周晨杰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器乐比赛一等奖 林英俊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器乐比赛一等奖 宋姝雨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器乐比赛一等奖 胡海露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舞蹈比赛一等奖 宋晟瑜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舞蹈比赛一等奖 于舒敏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舞蹈比赛一等奖 高垚尧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舞蹈比赛一等奖 周玉涵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声乐比赛一等奖 肖佳怡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声乐比赛一等奖 曲东宁 2014.6 荣成教育局 荣成 2014年文艺汇演声乐比赛一等奖 黄小恩 2014.6 荣成教育局

 附表二:

  一年来教师获奖情况

 姓名 日期 类别 题目 级别 林国蓉 2013.12 课程资源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威海市一等奖 林国蓉 2013.12 “说课标,说教材” 《劳动最光荣》 荣成市一等奖 林国蓉 2014.3 优质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荣成市一等奖 林国蓉 2014.5 优质课 《大钟和小钟》 威海市二等奖 林国蓉 2014.1 编委 教学设计《大钟和小钟》

  省级《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下册 林国蓉 2014.6 荣誉称号 中小学文艺汇演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荣成市 林国蓉 2014.10 荣誉称号 教学能手 威海市 林国蓉 2014.10 编委 教学设计《快乐的do re mi》 省级《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 周剑武 2014.6 荣誉称号 文艺汇演优秀指导教师 荣成市一等奖 周剑武 2014.10 课堂器乐比赛 《拉德茨基进行曲》 山东省一等奖 周剑武 2014.10 器乐比赛 《超越梦想》 威海市一等奖 周业玲 2014.6 优秀指导教师 文艺汇演 荣成市一等奖 周业玲 2014 .11 课程资源 《赶海的小姑娘》 荣成市一等奖 周业玲 2014.11 舞蹈比赛 《美丽的日子》 威海市一等奖 周业玲 2014.12 微课资源 《魅力四三拍》 山东省二等奖 周业玲 2014.6 课程资源 《美丽的夏牧场》 威海市一等奖 曲彩玲 2014.6 说课标,说教材 《动物音乐会》 荣成市一等奖 曲彩玲 2014.6 文艺汇演 《炫舞飞扬》 荣成市二等奖

 口风琴演奏教学指南

  (二年级)

  初识口风琴

  常用指法

  精编独奏曲

 37键口风琴介绍,使用口风琴注意事项。

 顺指法

 穿指法

 跨指法

 扩指法

 缩指法

 换指法

  8首经典儿歌

  与指法对应的小练习曲

 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融入导入部分

 融入活动部分

 融入创编部分

 演奏聆听

 拥有“音乐的耳朵”

 提升演唱技能

 发展个性特长

 演奏聆听

 演奏欣赏

 “培养音准”类

 小音符找家 (适用于二至五年级)

 飞舞“科尔文 ” (适用于二、三年级)

 视唱大闯关 (适用于四、五年级)

 “技法练习”类

 1. 手拉手(适用于二至五年级)

 2. 找邻居 (适用于三、四年级)

 3.美妙和弦 (适用于四、五年级)

 “乐理知识”类

 1. 破解密码(适用于二至五年级)

 2. 乐谱接龙 (适用于三、四、五年级)

 3.小蝌蚪回家 (适用于五年级)

 “快乐音阶”系列游戏

推荐访问:小学音乐器乐进课堂论文 器乐 课堂 实践
上一篇:2020县委办公室 工作总结
下一篇:安吉游戏把游戏还给孩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