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觅仙方觅睡方/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不觅仙方觅睡方

来源:软件设计师 发布时间:2019-05-05 点击:

  不觅仙方觅睡方   文/王庆      午睡,古称昼寝,指人在中午或午后的短暂睡眠或休息,时长从一刻到几小时不等。   早在春秋时期,便有昼寝的记录。
  《论语》中记载“宰予昼寝”,孔子责备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也定下了后世大部分学者对于昼寝的基调。明代朱熹更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晚上都不应睡觉,昼寝就更不可原谅了――是连鬼神都要惊动的。明代陆粲的《庚巳编》中便记载“史鉴公……尝昼假寐,恍惚若有呼之者,曰:‘速起读书,子御史也,努力自爱。’遂惺然寤”。中医学中也有午睡会伤气的说法,如《普济方》中提到“又不得昼眠,令人失气”。
  但后世多有学者、医家对午睡持赞同态度。诸葛亮的“草堂春睡”便是昼寝,害得刘备苦等半日。北宋蔡确诗曰:“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又是多么优雅闲适的意境。明代李渔则在“午餐之后,略逾寸晷,俟所食既消,而后徘徊近榻”,只待睡意忽至,便要倒榻而寝。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谈到:“余少时,见先君子于午餐之后,小睡片刻,灯后治事,精神焕发。余近日亦思法之,午餐后,于竹床小睡,入夜果觉清爽。”如此,则午睡当为养生一大法门。
  午睡究竟是利是弊,关键在于是否掌握“睡方”――午睡的时间与方式。午睡首先强调一个“午”字,即要在午时(11点到13点)让人体静下来,因“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老老恒言》)。如果此时不休息,一味工作,阳气就会过于耗散,伤及自身。有人认为夏季午睡比较重要,其他季节便有所忽视。其实任何季节的午时都是阳气减退、阴气渐盛的时段,都应进行午睡。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睡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的意义。
  其次午睡宜短不宜长,一刻钟到半小时便足够了。中医认为“久卧伤气”,长时间卧床午睡,难免耗伤人体正气,《普济方》中“又不得昼眠,令人失气”即是此意。如能控制午睡只是小憩片刻,则无伤气之虞。也有人认为,午睡时间短会起不到休养的作用,其实不然。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正午时分打坐三分钟,等于睡两小时。可见好的午睡不在于睡的时间长,而在于能够宁心定志。
  最后午睡并不要求真的睡着,只要不进行活动,闭目养神即可。《老老恒言》中也提到:“然有坐不能寐者,但使缄其口,闭其目,收摄其心神,休息片时,足当昼眠,亦堪遣日。”
  午睡除了要注意上述三点外,还需注意午睡虽坐卧均可,但以坐位为佳。“坐而假寐,醒时弥觉神清气爽,较之就枕而卧,更为受益”(《老老恒言》)。但不宜图方便趴在桌子上午睡,这样不仅会使手臂受压,也会使脏腑受压,导致气血不畅。同时午睡时应关闭电脑和屏幕,防范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冬日午睡时,要用薄被覆盖身体,因为冬季微阳潜长,必温暖以养之。
  《半山翁诗》曰:“花竹幽窗年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掌握一个好的午睡方,主动午睡,无锱铢之费而可延年益寿,不亦乐乎?
  
  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文/张湖德
  
  俗话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进入冬季,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对头颈部位进行重点保护,因为头颈为“诸阳之会”、保暖不当会引起全身不适。现代医学认为,头颈部接近心脏,血流量大,向外发散热量多,保暖不及时,易诱发脑卒中等严重问题。一般老年人都比较注意冬季戴好帽子,但是用围巾护颈的意识就没有那么强了,所以有必要在这里提醒一下。
  老人冬季戴好围巾,好处有三。第一,能预防感冒和颈肩部疾病。颈部是人体的“要塞”。研究证明,当受冷患感冒、咽喉炎时,除鼻咽黏膜易发生局部小血管炎症,使血管功能紊乱、血流淤滞外,还会引起颈后部、肩上区,肩胛区疼痛。有的还会产生肌肉组织的纤维化,使血液循环更加闭塞,出现头痛、头晕,反复落枕等问题。
  第二,颈部保暖能消除脑疲劳、补充脑组织代谢时产生的消耗。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头颈部血管继续收缩。这种刺激长期持续,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症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
  第三,颈部保暖可以预防颈椎病。松紧适宜的围巾能将老人颈部固定住,不会出现因动作过于剧烈而伤害颈椎的状况。
  不过,老人戴围巾不要连脖子带嘴一块儿捂住,否则围巾上脱落的纤维、灰尘会进入体内,侵害呼吸道。除了白天要在颈部围围巾外,晚上可以用热水袋做颈部热敷。

推荐访问:棉帽 棉袄 冬季 不觅仙方觅睡方
上一篇:【把家变成健身房/搓腰眼延年益寿/胃下垂病人的体育锻炼】延年益寿
下一篇:[古代流氓窃贼奇闻录]流氓之流花剑录 下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