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的体质学说(二)】中医体质学

来源:程序员 发布时间:2019-08-30 点击:

  (三)体质的标志 评价一个人的体质状态不能单看某一方面,而是要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等作综合考虑。换言之,体质的标志是通过体质构成的要素得以体现的。因此,评价体质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具体指标。
  1.体质的评价指标 大体有如下几方面:
  身体的形态结构,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型、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协调状况。
  身体功能的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
  心理的特征,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性格、意志等。
  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刺激、心理压力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及疾病损伤的修复能力等。
  2.健康体质的标志 健康的体质是指形态结构、重量功能、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也即中医所说的形神一致的状态。如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形匀称,体重适当;面色红润,耳聪目明,须发润泽,肌肤有弹性;反应敏捷,动作灵活,体能良好;声音洪亮,食、眠、二便正常;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抗病力强,机体修复能力强等。
  (四)体质的特点 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体质是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基本特征的反映,它是存在于人类每个个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人群以及人群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机能和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体质不仅具有普遍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且还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2.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人的体质禀承于先天,培养于后天。一般情况下,个体体质一旦形成,在一定时间内不易发生太大的改变,但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营养状况、疾病损害、治疗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又会使体质发生变化。所以,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体质状态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具有可变性。体质的可变性使提高体质、防病治病成为可能。
  3.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体质的特性不仅是始终存在的而且也是不间断地在演变中的,这种演变是可以预测的。体质的特性在生理状态下可表现为生理反应。如阳虚体质的人逢冬季可出现四肢清冷、畏寒喜暖的反应性。体质的特性也可以在病理状态下表现为发病的倾向性。如《灵枢・五变》篇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阐(即消渴)。”体质的这种可预测性,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早在公元前377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由于组成的比例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并据此解释疾病发生的机制及个体的差异,说明当时对体质的观察和研究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已有许多关于人类体质特征的描述,而作为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则是源于《内经》一书。在此基础上,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研究和发展,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重视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在中医学史上,关于体质的用语有过不同的表述。如《内经》中常用“形”、“质”、“气”等表述体质。唐代《千金要方》以“禀质”言之;宋代《妇人良方》称“气质”;明代张景岳称“禀赋”,并最早应用了“体质”一词。如说“矢引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到清代叶天士、华岫云始直接称“体质”,并被普遍接受。以下将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作一简介。
  《内经》是体质理论的渊源,它首先提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关,不同的个体间体质存在着差异性。如《灵枢・寿夭刚柔》篇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论痛》说:“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说明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体质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先天,同时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详细论述了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居民的饮食居处习惯等对人群体质特性的影响。《内经》还指出,人体年龄的不同阶段、性别,都能使体质有明显的差异性。如说:“老壮不同气……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等等。
  《内经》通过对人群中个体的形、色、体、态、神诸方面的观察,以“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为研究方法,对人类的体质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动用阴阳五行学说,根据人群中的个体形态特征、生理功能、行为习惯、心理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倾向性等,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等五种体质类型。每类中又以五音结合经脉的归属与特性,再分出五个亚型,共计二十五种体质类型。《灵枢・通天》则根据阴阳的比例不同,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并指出其在形态、功能、心理及对外界适应能力、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此外,《内经》尚有年龄分类法、勇怯骨肉分类法、脏腑形态特征分类法等等。由于角度不同,标准不一,故分类方法多样,表明了体质现象的复杂性。
  《内经》还论述了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体质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关系等等。在《内经》体质理论的基础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体质与外感病、内伤杂病的发病、传变、治疗相联系,认为证的产生以体质为基础,因人立法处方用药,将体质与辨证论治有机结合,从而为体质治疗学奠定了基础。宋代医家不仅明确提出体质形成于胎儿期,而且还将小儿的体质概括为“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药证直诀》)。对老年人的体质特征从心理及其机理方进行了阐述,强调体质的食养和食疗(《养老奉亲书》)。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科自成体系,其理论更加深化成熟,治疗上不断丰富,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体质理论也成为温病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关体质的分型及其临床脉症,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用药关系等,都有详尽论述,使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虽然历代医家对体质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中医理论整体研究的深入,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从文献整理转向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从单纯的传统方法研究转向了与现代科研手段综合运用的研究方法,涉及了体质与人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流行病等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继有《中医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中医心理学》、《体质食疗学》、《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等著作问世。目前,对体质问题的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医体质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中医临床学的发展。
  (未完待续)

推荐访问:漫谈 学说 体质 中医
上一篇:男性性功能障碍挂什么科 [男性性功能障碍有哪些表现]
下一篇:【紫苏全身入药】紫苏入药部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