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

来源:计算机等级 发布时间:2021-03-30 点击:

《说“木叶”》导学案(教师版)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概括介绍教学内容 《说“木叶”》一文借“木叶”及相关的“树”“落木”“落叶”等诗歌常见意象,形象地阐述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理论,文学色彩较浓,对于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分析教学内容特点 《说“木叶”》要阐释的是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理论,却以“说木叶”为题,显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

3.分析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章节(课)的联系 《说“木叶”》所在的人教版必修模块五第三单元是全套模块中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也是唯一的一个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或者评论某种美学现象,或者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而《说“木叶”》一文,就是咬文嚼字的范例。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阅读诗歌的艺术体验,去探讨与课文相关的某些问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篇课文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普遍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2.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新课改背景的指引下已经阅读了不少的文艺作品,也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体验,而刚刚接触过的《咬文嚼字》更让他们回味不已,加上身为青年的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有条件从感性到理性,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说“木叶”》。

3.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诗歌,懂得一定的诗歌鉴赏技巧,但是还不太懂得与诗歌有关的理论知识,在写作技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三)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本课教学适合多媒体教学环境,而学校刚好具备这一条件,因此,选定多媒体教室环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和“树”等意象的反复品味,理解“落木”“落叶”等意象的区别,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特征,进而领会本文说理议论时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能说出2——3个古典诗歌中某些意象相对稳定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诗歌意象的赏析能力。

3.懂得“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1.通过对“木”和“树”等意象的品味,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特征;

2.利用所学,概括出古典诗歌中某些意象相对稳定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诗歌意象的赏析能力。

四、课时 一课时 预 习 案 一、了解作者  林庚(1900-----2006),字静希。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清华园“四剑客”之一,他与另外的三位“剑客”-----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主要研究唐诗、楚辞、文学史等内容,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二、预习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

袅袅( )
寒砧( )
不落言筌( )
窸窣( )
迢远( )
万应锭( )
2.认真阅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并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木”在形象上具有的艺术特征。

3. 从课文4——6段来看,古典诗歌中“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在意味上分别有什么异同? 4. 课文的中心就是为了阐明“木”“树”“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这些词语的区别吗?如果不是,那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又为什么要以“说‘木叶’”为题? 教 学 案 一、导入课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在读诗的时候,看到一些意象会马上捕捉到一种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不光出现在一首诗中,它甚至会在许多诗歌中反复出现。(课件展示和柳有关的图片、诗句。)比如,我们看到“柳”,马上就会想到离别,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告诉了我们答案,一起去探个究竟吧!!(教师以PPT课件形式展示课题、作者)
二、展示预习成果1及2。

1.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注音情况,并加以点评。

2.展示预习题2的答题情况,并加以点评。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写“木叶”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段),写“木”被人喜欢的原因有两个,也就是“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并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些特征。“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第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三部分(7段),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关键语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阅读技巧,比如注意每一段的中心句、起始句或结束句。

三、合作探究 1.吴均《答柳恽》有“寒风扫高木”的诗句为何诗人在这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曹植《野田黄雀行》有“高树多悲风”的诗句,为什么诗人在这里用“高树”而不用“高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从课文4——6段来看,古典诗歌中“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在意味上到底分别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想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知。

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就上述问题进行交流。

师生交流:从课文4——6段来看,古典诗歌中“木”与“树”在意味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又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进而使人联想到秋天,联想到微黄的颜色。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能借此表达饱满的感情。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弄清古典诗歌中“木”与“树”在意味上的异同,教师可展示跟“树”“木”有关的图片以及“木”与“树”二者给人的一连串的不同的暗示,加深学生对“木”与“树”的理解。

师生交流: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在意味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明确:就“树叶”而言,“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这也就是我们在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一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木叶”而言,“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因此,“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师生交流:“落叶”与“落木”在意味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哪一段点明了答案?请大家带着问题一起朗读相关段落。

学生一起朗读第六段后明确:“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提醒学生阅读理解的时候不能凌驾于教材之上,一定要立足于文本本身,在朗读中明确答案。

追问:如何理解第六段末尾提到的“迢远而情深”的“木叶”“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明确:传说中,舜南征,死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得知消息后,千里奔丧,相与痛哭,泪下沾竹,遂成竹上斑纹。泪尽之后,二妃投湘水殉情。后楚人将舜妃之事附于湘江之神,以舜为湘君,二妃为湘夫人,让他们的神灵出没于洞庭之间——因为在地理上,湘水汇于洞庭。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就是由此延续而来。在这一神话背景中,《湘夫人》中的洞庭之“波”,还隐喻着娥皇、女英翻涌不息的情爱,但这种情爱是如此的无望,没有结局,因而,纷纷的木叶,恋恋不舍地从空中不断地坠下。这是一种何等凄美而执著的爱情!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又何尝不是湘夫人迢远而又情深的美丽形象?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屈原笔下的“木叶”为何那么有魅力。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请熟悉相关典故的学生讲述娥皇、女英的传说(也可由教师自己加以解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屈原笔下的“木叶”所传达出的湘夫人的“迢远而情深”的形象。

2.课文的中心就是为了阐明“木”“树”“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这些词语的区别吗?如果不是,那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以“说‘木叶’”为题? 讨论后明确:不是。文章的中心是为了阐明诗歌所具有的暗示性特征。以“说‘木叶’”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中,以小见大,显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如果以“谈谈诗歌的暗示性”为题,那么,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理论上的表述就应该多一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提醒学生注意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一特征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本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写作特点。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提醒学生写作时要尽量选用言简意赅且能吸引读者的标题。

四、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的“木叶”,在我国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暗示性?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具有什么暗示性? 秋 萧瑟凄凉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雨 惆怅伤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
梅 坚贞高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梅 》)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古典诗歌加深对本文中心的理解。学生说出诗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所涉及的意象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意蕴。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可以树形课件形式出示练习,以增强师生的互动性。

2.在我国诗歌中,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往往被诗人们用来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是不是所有的意象都只表现一种感情呢?下面诗词中“梅”这一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加以辨析。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明确:陆游的词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与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它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乐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豪迈自信,振奋人心。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打破定势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至于为什么所咏对象相同,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教师可提醒学生,这显然与诗人们所处时代和经历分不开。

小结:在我国诗歌中,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往往被诗人们用来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只表现一种感情,有的时候,诗人甚至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

3.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
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那么,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这是不是一种“流弊”呢? 明确: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一用再用”,不是“流弊”。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出“落木”等意象,才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总之,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永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息的主旋律。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提醒学生把前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作更一步的探究。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教师不提,也会有喜欢探究的学生问。教师可在学生探究之后加以小结,并请学生关注第二段末尾的文字:“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五、总结本课所学,布置作业。

巩 固 案 1.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提醒学生结合文本归纳引用的作用。

2..列出含有“月”的诗句(不少于5句),并体味“月”这一意象的大致内涵。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问题,主要是想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将诗歌鉴赏中的暗示性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推荐访问:
上一篇: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点梳理
下一篇:XX区组织开展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农村过期食品和“三无”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