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钢铁项目建议书及实施方案

来源:四六级 发布时间:2020-10-19 点击:

 浙江钢铁项目

 建议书及实施方案

  仅供参考

  报告说明—

 据特钢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特钢企业生产钢材 1.14 亿吨,同比增长 6.98%,其中特殊钢材 3021 万吨,同比增长 8.5%。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材产量为 2207 万吨,同比增长 14.9%。2017 年,特钢企业生产粗钢 1.27 亿吨,同比增长 9.74%,其中特殊钢 3315 万吨,同比增长5.69%。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产量为 2494 万吨,同比增长 11.56%。

 该特钢项目计划总投资 6292.7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935.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8.43%;流动资金 1357.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57%。

 达产年营业收入 10313.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8195.23 万元,税金及附加 110.93 万元,利润总额 2117.77 万元,利税总额 2520.81 万元,税后净利润 1588.33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932.4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65%,投资利税率 40.06%,投资回报率 25.24%,全部投资回收期 5.46年,提供就业职位 174 个。

 据特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 5 家特钢生产企业的特钢产量占比在 35%左右,略高于普钢行业,而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该数据在 70%以上。且我国特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特钢行业中小企业多,技术研发投入少有关。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

 第三章

 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市场分析、调研

 第五章

 产品规划方案

 第六章

 项目建设地分析

 第七章

 项目工程方案

 第八章

 工艺可行性

 第九章

 环境影响概况

 第十章

 项目生产安全

 第十一章

 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项目节能方案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说明

 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据特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 5 家特钢生产企业的特钢产量占比在 35%左右,略高于普钢行业,而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该数据在 70%以上。且我国特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特钢行业中小企业多,技术研发投入少有关。

 在良好的产业政策引导下,美国与日本钢铁行业实现了从“量的提升”到“质的转变”这一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普钢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快速发展,特钢依托于普钢逐渐发展;第二阶段,经济疲弱,需求下滑,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普钢步入成熟阶段,而特钢进入迅速发展期。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和钢铁行业的发展与 70 年代美日两国有类似之处,因此以美日经验为鉴来探讨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浙江钢铁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工业示范区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 118°01"~123°10",北纬 27°02"~31°11"之

  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 10.55 万平方千米。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优越。截至 2018 年底,浙江省下辖 11 个省辖市(其中两个副省级市),20 个县级市,32 个县,1 个自治县,37 个市辖区。2019 年,浙江生产总值(GD)为 62352 亿元(合 9039 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97 亿元,增长 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 亿元,增长 5.9%;第三产业增加值 33688 亿元,增长 7.8%。人均 GD为 107624 元,合 15601 美元。2019 年 10 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18969.48 平方米(折合约 28.44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78.23%,建筑容积率 1.2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7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73.54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18969.48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14839.82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2953.07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16253.8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1771.10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82 台(套),设备购置费 2318.80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421557.25 千瓦时,折合 51.81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6221.98 立方米,折合 0.53 吨标准煤。

 3、“浙江钢铁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421557.25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6221.98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2.34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16.53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7.0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工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工业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

  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6292.7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935.4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8.43%;流动资金 1357.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1.57%。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0313.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8195.23 万元,税金及附加 110.93 万元,利润总额 2117.77 万元,利税总额 2520.81 万元,税后净利润 1588.33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932.4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65%,投资利税率 40.06%,投资回报率 25.24%,全部投资回收期 5.46年,提供就业职位 174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科学组织施工

  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工业示范区及某工业示范区特钢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工业示范区特钢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浙江钢铁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工业示范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174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932.48 万元,可以促进某工业示范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3.65%,投资利税率 40.06%,全部投资回报率 25.24%,全部投资回收期 5.46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5.46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 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 90%。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

  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 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十三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增材制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和重要战略机遇。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8969.48

 28.44 亩

 1.1

 容积率

  1.21

  1.2

 建筑系数

  78.23%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73.54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14839.82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2953.07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771.10

 绿化率 7.72%

 2

 总投资

 万元

 6292.73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935.48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1809.84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28.76%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2318.80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6.85%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806.84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2.82%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78.43%

  2.2

 流动资金

 万元

 1357.25

  2.2.1

 流动资金占比

  21.57%

  3

 收入

 万元

 10313.00

  4

 总成本

 万元

 8195.23

  5

 利润总额

 万元

 2117.77

  6

 净利润

 万元

 1588.33

  7

 所得税

 万元

 1.21

  8

 增值税

 万元

 292.11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0.93

  10

 纳税总额

 万元

 932.48

  11

 利税总额

 万元

 2520.81

  12

 投资利润率

  33.65%

  13

 投资利税率

  40.06%

  14

 投资回报率

  25.24%

  15

 回收期

 年

 5.46

  16

 设备数量

 台(套)

 82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421557.25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6221.98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52.34

  20

 节能率

  27.07%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16.53

  22

 员工数量

 人

 174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说明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

  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一直秉承“坚持原创,追求领先”的经营理念,不断创造令客户惊喜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完善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项目承办单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依法独立核算、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趋势,项目承办单位全面建立和实施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核算、库存到售后服务的物流电子网络管理系统,使项目承办单位与全国各销售区域形成信息互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为项目承办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二、公司经济效益 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494.29 万元,同比增长 27.42%(2043.07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特钢生产及销售收入为8327.41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7.71%。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1993.80

 2658.40

 2468.52

 2373.57

 9494.29

 2

 主营业务收入

 1748.76

 2331.67

 2165.13

 2081.85

 8327.41

 2.1

 特钢(A)

 577.09

 769.45

 714.49

 687.01

 2748.05

 2.2

 特钢(B)

 402.21

 536.29

 497.98

 478.83

 1915.30

 2.3

 特钢(C)

 297.29

 396.38

 368.07

 353.91

 1415.66

 2.4

 特钢(D)

 209.85

 279.80

 259.82

 249.82

 999.29

 2.5

 特钢(E)

 139.90

 186.53

 173.21

 166.55

 666.19

 2.6

 特钢(F)

 87.44

 116.58

 108.26

 104.09

 416.37

 2.7

 特钢(...)

 34.98

 46.63

 43.30

 41.64

 166.55

 3

 其他业务收入

 245.04

 326.73

 303.39

 291.72

 1166.88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2188.27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80.26 万元,增长率 21.03%;实现净利润 1641.20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10.41 万元,增长率 23.3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9494.2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8327.41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7.71%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27.42%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2043.07

 利润总额

 万元

 2188.27

 利润总额增长率

  21.03%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380.26

 净利润

 万元

 1641.20

 净利润增长率

  23.33%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310.41

 投资利润率

  37.02%

 投资回报率

  27.76%

 财务内部收益率

  29.60%

 企业总资产

 万元

 10498.89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28.11%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2951.07

 资产负债率

  41.25%

 第三章

 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特钢项目背景分析

 据特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 5 家特钢生产企业的特钢产量占比在 35%左右,略高于普钢行业,而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该数据

  在 70%以上。且我国特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特钢行业中小企业多,技术研发投入少有关。

 随着我国废钢积蓄量的不断增加,废钢回收利用量逐渐提高,钢铁行业取缔“地条钢”也使废钢资源逐步增加。此外,环境限制不断增强,电力价格不断降低,发展电炉炼钢相对优势将会愈发凸显。

 目前国内特钢的生产大部分采用电炉钢。我国约 70%的特钢及 100%的高合金钢由电弧炉产生。电炉钢的原料一般为 70%的废钢加上 30%的铁水,根据特钢协会统计,目前我国电炉钢生产成本大约有 55%来自于废钢;而基于冶炼的实际要求,很多高碳、高合金钢种必须通过电炉才能冶炼,因此废钢是决定特钢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电炉炼钢是依靠电能感应的物理热进行冶炼的,可在炉内熔化大量合金和废钢铁,电炉钢在合金化等方面较转炉炼钢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其缺点是冶炼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电价昂贵、成本高和炉容小等。又由于特殊钢产品有合金含量高、多品种、小批量和附加值高等特点,因此早期用电炉冶炼特殊钢达到了扬长避短之目的。

 另外,近些年来,国内特钢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不少特钢厂已达到国际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技术装备水平;新产品开发受到政府支持和企业重视,已建立起完整的

  特钢产品体系,部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另一方面,从 21世纪国际特钢发展新趋势,即提高特钢产品质量已从洁净钢冶炼转移到对大型夹杂物控制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增大。

 我国特钢产量占比偏低,但未来消费增长空间较大。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特钢产量在全球的占比高,一方面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特钢消费高,另一方面也是粗钢消费减少带来的结果。2019 年我国的粗钢表观消费量有望达到 10 亿吨,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我国的特钢消费量理论上最高可以达到 1.9 亿吨,增长空间高达 300%,增量主要来自于汽车、飞机高铁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

 在具体的特钢产品构成方面,我国与国外发达经济体亦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特钢企业产品中,合金钢和不锈钢产品比重只有 31%左右,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主要特钢企业的产品一般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和不锈钢,国内高附加值的合金钢,尤其是高合金钢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

 据钢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重点优特钢企业共产钢材1.2 亿吨,比 2017 年同期上升 0.062 亿吨,同比增长 5%。其中非合金

  钢产量 4647 万吨,同比上升 7%;低合金钢产量 3731 万吨,较上年稍有下降;合金钢产量 3457 万吨,同比增长 11%。

 截至 2017 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特钢行业的集中度较低。我国纳入特钢协会统计的 32 家特钢企业产量占特钢总产量的比重在60%~70%,前 5 大特钢企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特钢产量占比在 35%左右,略高于普钢行业,但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该数据在 70%以上。我国特钢企业集中度较低,行业中小企业居多,大型专业化生产企业相对较少。

 二、特钢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据特钢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特钢企业生产钢材 1.14 亿吨,同比增长 6.98%,其中特殊钢材 3021 万吨,同比增长 8.5%。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材产量为 2207 万吨,同比增长 14.9%。2017年,特钢企业生产粗钢 1.27 亿吨,同比增长 9.74%,其中特殊钢 3315万吨,同比增长 5.69%。特殊钢材中,特殊质量合金钢产量为 2494 万吨,同比增长 11.56%。

 以 2017 年 1 月-11 月份为例,特钢协会成员单位累计利润总额为306.0 亿元(2016 年同期为 79.1 亿元),利润率为 4.84%,吨钢盈利达

  300 元。净利润为 234.0 亿元(2016 年同期为 58.7 亿元),同比累积增利 175.3 亿元。30 家协会成员单位中累计亏损企业有 5 家,比 2016 年同期减少 5 家。在 5 家亏损企业中,同比减亏的有 3 家。

 进出口方面,特钢企业出口量持续回落,出口压力加大。以 2017年 1 月-11 月份为例,我国钢材出口 6966 万吨,同比下降 30.8%;出口均价为 711 美元/吨,上涨 43.5%。其中,棒材出口 895 万吨,下降68.9%;出口均价为 525 美元/吨,上涨 59.8%。主要特钢企业棒材、管材、线材出口 161 万吨,同比下降 10.6%;出口均价为 706 美元/吨,上涨 31.7%。2017 年 1 月-11 月份,我国进口钢材 1210 万吨,同比增长0.6%。

 目前,我国轴承钢消费量为 350 万吨。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以及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等行业对轴承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钢水洁净度,延长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十三五期间,国内轴承钢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目前,我国轴承钢消费量为 350 万吨。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以及航空航天工业、核工业等行业对轴承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钢水洁净度,延长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十三五期间,国内轴承钢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对于弹簧钢的话,当前我国合金弹簧钢棒材消费量达 220 万吨以上,其中汽车和铁路两大行业使用合金弹簧钢材占总消费量的 80%以上。同时,适应汽车轻量化需求的高强度、优良的抗弹减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汽车悬架用弹簧钢、气门弹簧钢、汽车稳定杆用弹簧钢等产品需求将增加,适应铁路车辆提速、重载需求的高安全性、长寿命、经济性良好的弹簧钢产品需求也将增加。

 此外,我国非调质钢的年消费量为 90 万吨左右,其中汽车行业年用量为 70 万吨,作为资源节约型材料的非调质钢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高精度、表面无缺陷的银亮材产量较少,仅占优质钢棒材的 2%左右,其中又以冷拔材为主,精密银亮材很少。未来,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还将推动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特殊钢银亮材市场需求量的增长。

 且十九大上已明确了我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针,为特钢行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创造了新的机遇,这是特钢行业发展的“纲”。同时,特钢行业还要将《中国制造2025》《钢铁工业调整升级“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作为特钢行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规划,抓住“一带一路”为我国特钢参与国际市场发展建设带来战略机遇。

  在随着特钢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特钢行业还在逐步完善中国特钢价格指数体系建设、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推动行业企业重组、鼓励特钢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构建和培育配套产业链、推动建立特钢行业信用长效机制等方面将持续发力。

 第四章

 市场分析、调研

  一、特钢行业分析

 据特钢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前 5 家特钢生产企业的特钢产量占比在 35%左右,略高于普钢行业,而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该数据在 70%以上。且我国特钢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这与我国特钢行业中小企业多,技术研发投入少有关。

 随着我国废钢积蓄量的不断增加,废钢回收利用量逐渐提高,钢铁行业取缔“地条钢”也使废钢资源逐步增加。此外,环境限制不断增强,电力价格不断降低,发展电炉炼钢相对优势将会愈发凸显。

 目前国内特钢的生产大部分采用电炉钢。我国约 70%的特钢及 100%的高合金钢由电弧炉产生。电炉钢的原料一般为 70%的废钢加上 30%的铁水,根据特钢协会统计,目前我国电炉钢生产成本大约有 55%来自于

  废钢;而基于冶炼的实际要求,很多高碳、高合金钢种必须通过电炉才能冶炼,因此废钢是决定特钢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电炉炼钢是依靠电能感应的物理热进行冶炼的,可在炉内熔化大量合金和废钢铁,电炉钢在合金化等方面较转炉炼钢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其缺点是冶炼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电价昂贵、成本高和炉容小等。又由于特殊钢产品有合金含量高、多品种、小批量和附加值高等特点,因此早期用电炉冶炼特殊钢达到了扬长避短之目的。

 另外,近些年来,国内特钢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不少特钢厂已达到国际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技术装备水平;新产品开发受到政府支持和企业重视,已建立起完整的特钢产品体系,部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另一方面,从 21世纪国际特钢发展新趋势,即提高特钢产品质量已从洁净钢冶炼转移到对大型夹杂物控制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增大。

 我国特钢产量占比偏低,但未来消费增长空间较大。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特钢产量在全球的占比高,一方面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特钢消费高,另一方面也是粗钢消费减少带来的结果。2019 年我国的粗钢表观消费量有望达到 10 亿吨,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

  提升和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我国的特钢消费量理论上最高可以达到 1.9 亿吨,增长空间高达 300%,增量主要来自于汽车、飞机高铁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

 在具体的特钢产品构成方面,我国与国外发达经济体亦有一定的差距。国内特钢企业产品中,合金钢和不锈钢产品比重只有 31%左右,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主要特钢企业的产品一般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和不锈钢,国内高附加值的合金钢,尤其是高合金钢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

 据钢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重点优特钢企业共产钢材1.2 亿吨,比 2017 年同期上升 0.062 亿吨,同比增长 5%。其中非合金钢产量 4647 万吨,同比上升 7%;低合金钢产量 3731 万吨,较上年稍有下降;合金钢产量 3457 万吨,同比增长 11%。

 截至 2017 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特钢行业的集中度较低。我国纳入特钢协会统计的 32 家特钢企业产量占特钢总产量的比重在60%~70%,前 5 大特钢企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特钢产量占比在 35%左右,略高于普钢行业,但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该

  数据在 70%以上。我国特钢企业集中度较低,行业中小企业居多,大型专业化生产企业相对较少。

 二、特钢市场分析预测

 在良好的产业政策引导下,美国与日本钢铁行业实现了从“量的提升”到“质的转变”这一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普钢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快速发展,特钢依托于普钢逐渐发展;第二阶段,经济疲弱,需求下滑,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普钢步入成熟阶段,而特钢进入迅速发展期。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和钢铁行业的发展与70 年代美日两国有类似之处,因此以美日经验为鉴来探讨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首先,为什么选择美国和日本?在 1973 年粗钢产量见顶时,美国和日本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而 2014 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峰值时,我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3 年前,美国和日本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繁荣期和工业增长期,这与我国在 20 世纪末至 21世纪初经济高速增长情况类似;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率也迅速提升。

 第一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带动普钢快速发展。在20 世纪 70 年代前,两国均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城市化率迅速提

  高,工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普钢作为原材料支撑,因此普钢产量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而迅速扩张。其中日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其钢铁产量从二战结束时的 55.7 万吨跃增至 1973 年最高峰时的 1.19 亿吨,在规模上长期位居世界第二,同期日本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3 年日本城市化率也达到 74.22%。

 第二阶段,经济衰退,需求见顶,普钢渐入成熟期。1973 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给过度依赖石油进口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带来重创。1974 年美国和日本的 GDP 增长率分别仅为-1.75%和-3.25%,美国和日本的工业生产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化进程也出现停滞,整个 70 年代两国城市化率都在 75%左右徘徊不前。因此,工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衰退导致两国钢铁产量均在 1973 年见顶,普钢发展逐渐进入到成熟期。

 第三阶段,普钢发展见顶后特钢产量。占比迅速提升。在普钢迎来发展的峰值后,美国和日本的粗钢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两国特钢产量占钢材总产量比重却整体呈加速增长趋势,特钢迎来快速发展期。以日本为例,1973~1983 的十年间,日本粗钢产量下滑约18.6%,而特钢产量则大幅增长 41.46%,特钢产量占比从 7.96%增至13.82%。

  1973 年美国和日本粗钢产量见顶之后,美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就业人数整体呈下滑趋势,1973~2003 年的 30 年间,美国和日本两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分别减少 22.71%和 31.19%,而同期两国制造业产值却分别增长 80.81%和 161.54%,制造业人均产值分别大幅增长 133.92%和281.60%。美国和日本制造业产出和效率持续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进步和雇员素质提升导致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以及制造业整体向高附加值产品结构转型。美国制造业在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密集的化工、宇航、军工、机械、医疗和半导体领域占据着全球领导者的地位,而日本制造业则在汽车、精密机械、电子元器件等领域首屈一指。

 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基建房地产投资放缓。近几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衔接不畅的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受此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根据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由 2011年的 23.76%快速下滑至 2016 年的 6.14%,房地产企业开发完成投资额增长率从 2010 年高峰时的 33.16%回落至 2016 年的 6.88%。

 普钢下游需求相对疲弱,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见顶。基建和房地产需求在普钢下游需求中占比达 55%,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导致普

  钢下游需求相对疲弱。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增长率自 2009 年以来震荡下行,绝对值分别于 2014 年和 2013 年达到阶段性高点。2016 年我国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微增 0.57%和 1.29%,初步扭转了下滑态势,但是否是阶段性拐点仍有待确认。

 我国钢铁行业粗钢产能仍然严重过剩。根据数据,2009~2014 年,我国粗钢年度新增生产能力增速仍波动上升,2014 年累计新增生产能力达到 4015 万吨,创历史新高。全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也从 2010 年前的 80%左右下滑至 2015 年的 67%。

 2015 年我国钢铁行业出现巨额亏损。受宏观经济及需求疲弱影响,叠加钢材价格下行,2015 年我国钢铁行业出现巨额亏损。根据数据,2015 年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89 万亿元,同比减少19.05%;实现利润总额为-645.34 亿元,而 2014 年钢铁行业则实现利润总额 304.44 亿元。

 目前我国特钢产量占钢材总产量比例较低。根据数据,2016 年我国特殊钢产量约 3725.51 万吨,仅占我国 2016 年粗钢总产量的 4.61%;根据统计数据,2016 年日本特殊钢产量达 2403.40 万吨,占同期日本粗钢产量的 22.94%,是我国特钢占比的近 5 倍。根据 2012 年科技部编制的《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显示,工业发达

  国家的特殊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普遍较高,2011 达年美国和韩国已达 10%左右,法国和德国达 15~22%,瑞典则高达 45%左右。

 第五章

 产品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特钢,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10313.00 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营销队伍,利用多媒体、广告、连锁等模式,不断拓展项目产品良好的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18969.48 平方米(折合约 28.44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18969.48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28.44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22953.07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16253.85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22953.07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1809.84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82 台(套),设备购置费 2318.80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6292.73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10313.00 万元。

  第六章

 项目建设地分析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工业示范区。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 118°01"~123°10",北纬 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 10.55 万平方千米。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条件较优越。截至 2018 年底,浙江省下辖 11 个省辖市(其中两个副省级市),20 个县级市,32 个县,1 个自治县,37 个市辖区。2019 年,浙江生产总值(GD)为 62352 亿元(合 9039 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97 亿元,增长 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 亿元,增长 5.9%;第三产业增加值 33688 亿元,增长 7.8%。人均 GD

  为 107624 元,合 15601 美元。2019 年 10 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园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在新起点上整装再出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打造发展升级版。用 5 年时间,全面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更稳健、产业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显著、创新实力更雄厚、生态环境更优美。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各个工艺流程的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始终走在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

  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用地控制指标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系数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系数≥3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系数≥40.00%”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78.23%,建筑容积率 1.2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7.7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73.54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8969.48

 28.44 亩

  2

 基底面积

 平方米

 14839.82

  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22953.07

 1809.84 万元

 4

 容积率

  1.21

  5

 建筑系数

  78.23%

  6

 主体工程

 平方米

 16253.85

  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771.10

  8

 绿化率

  7.72%

  9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73.54

 四、节约用地措施

 投资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项目承办单位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五、总图布置方案

 1、达到工艺流程(经营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建设场区道路网呈环形布置,方便生产、生活、运输组织及消防要求,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场区道路布置满足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

  要求,使货物运输顺畅,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

 2、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

 给水系统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直供;场区给水网确定采用生产、生活及消防合一系统的供水方式,在场区内形成环状,从而保证供水水压的平衡及消防用水的要求。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消防水源采用低压制,同一时间内按火灾一次考虑,室内外均设环状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00.00 米,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 2.00 米。

 3、投资项目生产给水的对象主要是各类清洗设备,其余辅助设备、空压机及厂房内水冷制冷机组等均采取冷却循环用水。

 配电系统采用 TN-C-S 制,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接地电阻 R≤4.00 欧姆,高压配电设备采用接地保护,低压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穿线钢管均应可靠接零。

 4、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

  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该项目由于需要考虑项目产品所涉及的原辅材料和成品的运输,运输需求量较大,初步考虑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场外运输全部采用汽车运输、外部运力为主。

 工业电视部分:在场内主要场所进行重点监视,适时录像并存储图像,不仅可以了解工作人员及场内来往人员的情况,还可通过查询录像资料,为事故鉴定、责任划分提供法律认可的视频图像证据。项目承办单位设计提供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系统配置的详细清单及安装、辅助材料待确定系统成套供货商后,按技术要求由成套厂商提供;系统应由资信地位可靠、具有相关资质、有一定业绩、服务良好、具有现场安装调试、开车运行经验、能做到“交钥匙”工程的成套厂商配套供货,并应对项目承办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六、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产品制造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行业产品生产经营的需要。

  第七章

 项目工程方案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建筑立面处理在满足工艺生产和功能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主体工程的特点,立面处理力求简洁大方,色彩组合以淡雅为基调,适当运用局部色彩点缀,在满足项目建设地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项目承办单位企业精神,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经营环境。建筑物平面设计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前提,力求生产流程布置合理,尽量做到人货分流,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undefined

 本次设计充分考虑现有设施布局及周边现状,力求设施联系密切浑然一体,总体上达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的效果。

 二、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根据建筑物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性来划分的,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为Ⅰ级。砌体结构应按规范设置地圈梁及构造柱,建筑物耐火等级为Ⅱ级。

 三、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的建筑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定,特殊建筑物按专门的技术规范、标准执行。项目总体布置要按照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做到人流、车流路线通畅,空间布置和周围环境协调,同时,应符合相应满足噪音控制、采光、透视、日照、温度、净化等及其他特殊

  要求;所有建筑物设计应满足防火、防空、防腐、防盗等要求;环境美化、绿化要同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别致新颖有特色;所有建筑物设计,应尽可能采用布置一体化、尺寸模数化、构件标准化,以便于施工和降低成本。该项目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贯彻工业厂房联合化、露天化、结构轻型化原则,并注意因地制宜。对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防火、防腐、抗震等均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定执行,努力做到场房设计保障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适用,同时方便施工、安装和维修。

 四、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 22953.07 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53.07 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 1809.8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76%。

 第八章

 工艺可行性

  一、技术管理特点

 投资项目的成品及包装材料分别贮存于各分类仓库内;仓库应符合所存物品的存放条件、建立责任体系、保证存放安全;项目承办单位建立健全 ISO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和检验手段,确保项目所需物品存储

  纳入这一体系统一管理。项目所需原料来源应稳定可靠,建成后应保证原料的质量和连续供应。

 投资项目将通过 PDM 与 ERP 系统的结合,把设计项目承办单位生产工艺、原材料定额预算、原辅材料仓储、生产制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承上启下信息共享,通过 MES 系统实现原辅材料需求分析和准确调配和管理,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技术支撑。ERP 及 PDM 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在投资项目中的充分应用,将有效提高项目产品的制造成本控制能力及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项目产品制造过程中,根据客户需要直接或间接将产品的生产、检验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制造质量的稳定。项目承办单位“倡导预防、健康安全、遵纪守法、持续和谐”的质量方针,实现持续改进。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以生产项目产品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前提,在充分考虑经济条件以及生产过程中人流、物流、信息流合理顺畅的基础上,优先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的生产技术工艺。

  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undefined

 三、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承办单位在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努力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82 台(套),设备购置费 2318.80 万元。

 第九章

 环境影响概况

  打造绿色供应链方面,按照产业结构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的要求,以产业集聚、生态化链接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行园区综合资源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

推荐访问:浙江 实施方案 钢铁
上一篇:海南医疗器械项目申报材料(申请报告)
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精品范文35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