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电子警察系统施工规范--改版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20-08-05 点击:

 K K GL- - 智能交通电子警察系统施工规范

  修订记录

 日期 版本号 描述 作者 2015-4-28 C/0 初稿完成

 2015-5- C/0 批准发布

 目录 1 目的 ........................................................................................................................................................ 1 2 适用范围 ................................................................................................................................................ 1 3 定义 ........................................................................................................................................................ 1 4 职责 ........................................................................................................................................................ 1 5 基础施工 及设备安装 ............................................................................................................................ 3 5.1 场景布局................................................................................................................................. 3 5.2 设备定位................................................................................................................................. 8 5.3 杆件安装............................................................................................................................... 10 5.4 线圈检测器的制作规范 ....................................................................................................... 14 5.5 设备安装............................................................................................................................... 16 5.6 设备接线............................................................................................................................... 18 5.7 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 23 6 设备调试 .............................................................................................................................................. 25 6.1 国标要求............................................................................................................................... 25 6.2 设备调试............................................................................................................................... 26 7 相关附件、文件、记录 ...................................................................................................................... 27 7.1 附件 ...................................................................................................................................... 27 7.2 文件 ...................................................................................................................................... 27 7.3 记录 ...................................................................................................................................... 27

  第 1 页 共 30 页 1 目的 为项目经理和项目开通工程师提供智能交通电子警察系统的工程安装规范,提高项目的交付质量。

 2 适用范围 项目经理和项目开通工程师 3 定义 无 4 职责 项目经理和项目开通工程师必须严格遵循工程规范要求,确保我司交付的项目达到客户验收标准以及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5 现场作业安全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喇叭裤、裙子等进入施工现场。在确有必要的施工现场和时段,提供照明、警卫、护栅、警告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 严禁乱扔乱抛工具材料,野蛮装卸,野蛮施工; 高空作业必须实行专职安全检查员制度,由班组长指定一名施工员或自己兼任安全检查员,承担高空作业开始时的安全检查工作,和对周边闲杂人员疏散工作; 规范摆放指示牌、警示灯、安全桩、放光锥等道路施工安全装置,确保施工现场车辆行人安全。

 附: : 公路施工安全装置摆放示意图

  第 2 页 共 30 页

  第 3 页 共 30 页

 6 基础施工及设备安装 6.1 场景布局

 前端抓拍单元作为“电子警察”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对监测区域的通行车辆进行监测,优 秀的工程设备布局设计也是保证设备良好的应用效果的关键,“电子警察”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布 局:

 路口总体设备布局示意图:

  第 4 页 共 30 页

  向 单方向 1 车道 “电子警察”布局

  向 单方向 2 车道 “电子警察”布局

  第 5 页 共 30 页

  向 单方向 3 车道 “电子警察”布局

  第 6 页 共 30 页

  向 单方向 4 车道 “电子警察”布局

  第 7 页 共 30 页

  向 单方向 5 车道 “电子警察”布局

  第 8 页 共 30 页

  6.2 设备定位

 6.2.1 摄像机定位 摄像机最佳安装位置在监控断面正中央。一个高清摄像机监控三条车道安装位置如图所 示:

  第 9 页 共 30 页

 其它车道类型摄像机安装参照各布局示意图中所示。

 6.2.2 补光灯定位 补光灯与摄像机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3 米。在条件允许前提下,补光灯最好正对车道安装。

 3 根车道补光灯布局如下:

 其它车道类型补光灯安装参照各布局示意图中所示。

  第 10 页 共 30 页 6.3 杆件安装

 6.3.1 地基结构要求  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沙、石或卵石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品种与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批水泥除必须取得出厂合格证明外,尚应有出厂日期。每批水泥除必须取得出厂合格证明外,尚应有出厂日期。当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补做标号试验,并应按试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

  基础的具体结构、尺寸参见设备安装图。下面列出的《基础结构示意图》仅供参考。(地笼高度及基坑混泥土立方数请参照当地招标及设计文件要求或者考虑当地抗风等级要求)

  基础结构示意图中具体材料:8mm 钢板、20mm 钢筋、C25 混凝土、碎石、3 英寸 PVC 弯管。基础钢板上钢筋按 M20 标准攻丝,须配镀锌螺丝两个、平光垫圈和弹簧垫圈各一个。

  混凝土制作用水,应使用饮用水、塘水。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可只进行外观检查不做化验。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其上游亦无有害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不得使用海水。

  基础混凝土浇灌后需用振捣棒振捣;

  基础浇筑混凝土使用 C25 混凝土;  一般情况下,基础立杆前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 天;  养护时应用麻袋、草席、锯末或沙石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

 6.3.2 杆件选型的要求:

  立杆高度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求杆件立柱离地面净高度为 6.5 米; 740 800 500 500 300 300 Ф120 Ф250 460 碎石 100 钢板σ=8 C25 混凝土

 600 基础结构示意图

 ( 单位:mm)

  第 11 页 共 30 页  杆件横臂长度必须满足摄像机与补光灯的安装距离要求,保障抓拍效果;  有该批产品的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  有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各项质量检验资料; 根据车道的数量不同,结合车道的宽度,杆件横挑长度的选型参考如下表:

 监控车道数量

 杆件横挑臂长度(米)

 说

 明

 1 6 存在右转或者非机动车道 2 8 存在右转或者非机动车道 3 10 存在右转或者非机动车道 4 12 存在右转或者非机动车道 5 14 存在右转或者非机动车道 6.3.3 杆件的安装要求:

  杆塔组立时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时,应该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或垫板。

  当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螺杆应该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以与螺杆相平;必须添加垫片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螺杆和螺母均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通常采用抹黄油或水泥浆覆盖;螺栓的穿入方向水平方向时应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穿入方向可以变动。

  杆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 3mm。当扩孔需超过 3mm 时,应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

  杆塔组立允许偏差:立柱的倾斜度小于 0.3%(全方位);横挑杆不得低垂,宜略微上扬,上扬角度小于 5°。

  第 12 页 共 30 页 杆塔具体的安装位置参见施工图。以下给出杆塔安装场景示意图:

 6.3.4 接地体安装要求:

 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接地体顶面从基础坑底部向下不宜小于 0.6 米,接地体引出线应选用 30×5 扁钢,其长度须高于基础坑深 0.3 米。钢筋、角钢或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的残留物; 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 2 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 5m;  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操作和化学腐蚀。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车道 绿化带 杆件 杆件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 表示成 180 O 夹角腰形孔中心连线应与道路走向平行 杆塔安装场景示意图 手工井 表示穿线铁丝

  第 13 页 共 30 页 线遭受损伤处,均应使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 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 接  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减小接地电阻:如单套设备有多个接地装置,可使用硬导线将各个接地装置并联;如单套设备只有一个接地装置,可在其附近再制作若干接地装置并联。

 6.3.5 接地设计 接地棒棒尖要求离地面 2.5 米的深度距离,接地棒一般多为直角槽钢。立杆和机柜都应接地,如两者离得较近(小于 2 米),可共用接地桩。否则,应分别在各自的基础内打入接地棒。接地电阻理论上要求小于 4 欧姆,一般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达到,会放宽要求到小于 10 欧姆。接电线至少是 6 平方规格的线缆。

  第 14 页 共 30 页

 红圈标出的为接地桩,周围的 8 根钢条为地垄。

 6.4 线圈检测器的制作规范

 6.4.1 线圈规格  500 万闯红灯线圈规格

 如上图,线圈的尺寸为 1(m)*2(m)的长方形,线圈与线圈的中心距为 2m,线圈缠绕匝数为 3匝,线圈要有 30 公分*30 公分的倒角。

  第 15 页 共 30 页 6.4.2 切割要求  按施工图标注位置在路面画出线圈图形。注意倒角误差小于 1cm,直线误差小于 1cm;  用切割机沿画出线圈切槽,槽宽 8mm,深 10cm(对不平整路面,切槽深 12cm)。对切割机无法到达的角落,用冲击电锤或榔头破去路面,确保线圈敷设时不致线缆外露;  线圈槽切割完后用凿子将槽的各锐角钝化,以减小因热胀冷缩而造成的线圈线受力不均现象。

 6.4.3 填充材料  腊克线,用于制作检测线圈;  沥青路面选用柏油浇注,即用柏油密封路面的线圈切槽。建议使用 75#柏油。

 6.4.4 敷设工艺  清理线圈切槽。首先用水冲洗已割好的线圈切槽,然后用空气压缩机吹出切槽内残留杂质并吹干切槽;  敷设线缆。沿顺时针方向在切槽内放置三圈腊克线。其中注意以下几点:

  线圈一的两条引出线经 A 点后,相互缠绕沿 ABC 一线及线圈延伸槽放于井内,缠绕密度为每米 15~20 转,后面附加说明中有介绍双绞方法;  线圈二的两条引出线经 B 点后同样相互缠绕沿线圈延伸槽进入井内,缠绕密度同上;  线圈馈线如需经过路沿石到井,在路沿石区间馈线必须穿管,推荐使用标准 6 分钢管;  井内的线圈馈线长度至少大于 1 米;  不同线圈的馈线在井内应按规定做好线缆编号标记以便区分;  槽内的线圈线应拉直且紧贴槽底; ! ▲

 在施工时,为了尽少破坏路 面 ,我们允许把一个车道的所有线圈 引 出线放在同一个槽 切槽 ABC 内,这样 做 的前提是每个线圈的引出线必须双 绞 。

 线圈引线双绞示意图  密封切槽。用加热的柏油注满切槽,切槽密封后用铁铲将高于路面的柏油铲掉;  用水泥修补被冲击电锤损坏的路面。

  第 16 页 共 30 页

 6.4.5 线圈的引线示意图

  ! !

 ▲

 线圈 1 1 和线圈 2 2 的引线要分别做好标记,防止混淆。同一车道 2 2 个线圈可以从一个线槽内引出,不同车道的线圈引线必须分槽引出。

 6.4.6 线圈与馈线绞接 一般环形线圈需要通过馈线引到车检器中,当环形线圈线和馈线绞接在一起时必须加倍小 心,以便确保良好的连接。连接环形线圈和馈线有两种可取的方法:1.缠绕并焊接;2.紧 压并焊接。焊接所产生的阻抗最小并且不大容易因腐蚀而衰变。当金属线被绞接好以后, 应对接头进行防水处理,先用防水胶带将各接头分别包裹,然后四个接头一并包裹,注意 胶带缠绕一定要紧密。

 6.4.7 线圈的测量 线圈接入检测器机箱后,需要对线圈线及馈线进行检测:用万用表的欧姆量程对线圈馈线 的两端测量,测到的电阻应小于5欧,一般在1~3欧姆。若电阻过大,则线圈线的铰接可 能有问题。

 6.5 设备安装

 6.5.1 机箱安装规范  控制机箱的安装位置尽量靠近信号机箱、交警岗亭、变电箱等方便获取电源、光缆资源的

  第 17 页 共 30 页 地方;  当机箱安装在路边绿化带时,机箱门面向机动车道;  当机箱安装在机非隔离带时,机箱门面向非机动车道;  与其它机箱并排时,要求做到整齐、一致,包括机箱门的开关方向;  车道机箱一般采用抱杆方式安装,安装高度不得小于 1.5m。

 6.5.2 摄像机安装规范 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摄像机要正对监控断面中央;  车道摄像机安装位置不得偏出监控车道的分道线;  要求使用配套的摄像机支架与抱箍,摄像机抱箍安装要紧固,摄像头大致对准抓拍位置,不允许摄像头下垂或者抬头;  闪光灯安装位置应远离摄像机,并且安装遮光装置,减少光污染。

 6.5.3 线缆敷设 线缆敷设时严格遵照线缆配置表进行放线,线缆的根数、型号、线径、路由必须和线缆配 置表一致。敷设时必须注意:

  杆件出孔处线缆预留 1.5 米~2.0 米,绑扎在杆件上;  手工井内线头预留长度为 0.5 米~1.0 米;  机箱内预留长度:机箱内预留 1.5 米~2.0 米;  中间井内预留长度不得超过 1.0 米;  线缆的两端做好标记,特别是线圈线、线圈馈线、信号传输线缆必须按车道、按方向进行标记,缆线上的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防高温性;  强电(220v)电源线统一采用三芯电源线,弱电(低压)信号线采用四芯或者二芯电源线;  线缆路由中间不得出现接头,必须一根线缆敷设到位;  敷设多条线缆的位置必须用扎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带应保持相应间距,线缆扎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第 18 页 共 30 页 6.6 设备接线

  6.6.1 设备安装接线 目前,比较常用的线缆主要有以下几种:

  RVV(3×1.5)或 RVV(4×1):用于电源信号、控制信号的传输;  RVV(3×1.5)、RVV(3×2.5)或 RVV(3×4.0):主要用于主机箱电源进线,根据信号机与主机箱距离远近选取相应规格的主电源线材;  室外六类网线:用于摄像机通讯信号传输。

  总电源进线 机箱总电源一般从信号机箱、路灯机柜等用电设施获取,根据取电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线缆线径,保障供电品质。强电电源传输线缆要求采用(红-蓝-黄绿)三芯线。机箱内电源接线必须使用空气开关,不得直接缠绕,取电距离与线缆选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线缆名称 传输路由 线缆作用 RVV(3×1.5)

 信号机箱-主机箱 主机箱 220V 供电 RVV(4×1) 信号机箱—主机箱 红灯控制信号线缆

  第 19 页 共 30 页 表 表 2.3

 取电距离与线缆选型关系对应表

 取电长度(米)

 线缆规格 说明 d ≤ 80 RVV(3×1.5) 3 芯 1.5mm²线缆 80 < d ≤ 250 RVV(3×2.5) 3 芯 2.5mm²线缆 250< d ≤ 500 RVV(3×4.0) 3 芯 4.0mm²线缆

  6.6.2 总电源进线及红灯信号线 控制主机箱总电源和红灯信号一般从信号机箱获取,在设计时尽量让主机箱靠近信号机 箱。

 信号机箱与主机箱线缆路由表如下:

  第 20 页 共 30 页

  6.6.3

 控制机箱与车道机箱间的连接 主机箱与车道机箱之间使用 220V 电源,一般选用 RVV3×1.5 线缆进行供电传输; 红灯控制 信号一般选用 RVV4×1 线缆进行传输;摄像机视频图像传输使用室外网线。机箱间的线缆连接表如下:

 车道机箱 220V 及红灯信号接线图如下:

 线缆名称 传输路由 线缆作用 RVV(3×1.5)

 主机箱—车道机箱 机箱 220V 供电 RVV(4×1) 信号机箱—车道机箱 红灯控制信号线缆 室外网线 主机箱--摄像机 摄像机图像传输线缆 当 超五类双绞线 的传输路由超过 0 100 米时,需要改用光缆传输及增加光纤设备

  第 21 页 共 30 页

 6.6.4 机箱与摄像机间的连接 车道机箱或主机箱与摄像机之间使用 220V 电源,一般选用 RVV3×1 线缆进行供电传输, 线圈信号控制一般选用室外超五类网线,抓拍数据信号一般选用室外网线连接。机箱间的 线缆连接表如下:

  第 22 页 共 30 页

 线缆名称 传输路由 线缆作用 RVV(3×1)

 机箱--摄像机 摄像机 220V 供电 室外网线 机箱--摄像机 线圈控制信号线缆 室外网线 机箱—摄像机 摄像机数据传输线缆 控制机箱至摄像机的数据传输路由大于 80 米时,需要通过光纤传输,需要在车道机箱内安装光纤通讯设备进行中继,再通过室外网线与摄像机连接。

 机箱与摄像机的线缆连接示意图如图:

 6.6.5 补光灯连接 补光灯工作电压为 220V,一般选用 RVV(3×1)电缆进行供电传输。补光灯的控制信号 采用 RVV(4×1)线缆进行控制。补光灯的控制信号由摄像机提供,每个补光灯需要 2 芯线缆进行控制,补光灯的线缆连接表如下:

 线缆名称 传输路由 线缆作用 RVV(3×1)

 机箱—补光灯 补光灯 220V 供电 RVV(4×1)

 摄像机—补光灯 补光灯控制信号线缆 为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设计时,补光灯与摄像机均采用独立线路供电,防止干扰每个补光灯用 2 芯电源线进行控制,灯与灯之间可采用线缆跳接的方式进行控制线连接

  第 23 页 共 30 页 6.6.6 系统接线 摄像机、补光灯等部件组成高清成像系统,,具体接线方法以现场设备的说明书为标准:

 6.7 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6.7.1 线缆管道的制作  管道的材质

  对于需要穿越机动车道的管道,选用镀锌钢管;  其他电缆管可选用 PE 材质的塑料管;  地面引上管道低于 3.0 米以下,必须采用镀锌钢管。

  管道的规格

  电缆管的内径与穿管电缆束外径之比不得小于 1.5。

  常用的 PE 管的规格有ф50、ф75、ф90、ф110 几种;常用的镀锌钢管有ф100、ф150 几种。使用时尽量在以上规格中选取。常用线缆外径尺寸对照表:

 线缆规格 外径上限(mm)

 RVV(3×1)

 8.4 RVV(3×1.5)

 9.8 RVV(3×2.5)

 12 RVV(3×4.0)

 13.2 RVV(4×1)

 9.4 RVVPS(2×1)

 8.2 RVVPS(2×1.5)

 9.2 RVVPS(2×2.5)

 10.9 RVVPS(4×1)

 9.7 RVVPS(4×1.5)

 11.1 RVVPS(4×2.5)

 12.8 室外超五类网络线缆 7  电缆管制作规范

 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或者在受力较大的地方直埋时,应采取足够强度的管材。

  第 24 页 共 30 页  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 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状并加装护线帽;  电缆管在弯曲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 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的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 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上防腐漆。

 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3 个,直角弯不应超过 2 个。

  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撑点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3m;  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 30m 时,宜加装伸缩节。

  电缆管的联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 2.2 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 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 1.1-1.8 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上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密封。

  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 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缆管的埋深程度不应小于 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 0.5m; 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 0.1%的排水坡度;  电缆管连接时,管口应对齐,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 手工井的制作规范

  手工井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

  手工井的深度至少大于电缆管深度 10cm。

  手工井规格:0.5(长)*0.5(宽)*0.6(深)(单位米);  内壁水泥粉刷,底部敷设 10mm 碎沙石;  手工井的设置原则:每 30 米电缆管之间至少设置 1 个手工井;在电缆管出现转弯角度大于电缆管直径的 10%时必须设置手工井;2 个手工井之间的电缆管不得多于 2 个转弯。

  手工井的开口大小确定以便于线缆敷设、杆件穿线及系统检测维修为依据,如:敷设光缆或手工井深度过大则应选择开口较大的手工井。

  第 25 页 共 30 页

 6.7.2 通讯线缆制作 568B 网线(俗称平行线)

 网线中有 8 根 22-26 号绝缘铜导线,以不同的颜色区别, 不同 颜色的绝缘铜导线代表着的不同的编号。这些线缆都会 遵循 一定的排列顺序。本系统采用 568B 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 平行线(B 型):

 568B——568B 标准 568B 标准线序:橙白--1,橙--2,绿白--3,蓝--4, 蓝 白--5,绿--6,棕白--7,棕--8

 制作步骤 1) 首先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一根双绞线、两个 RJ-45 水晶网络接头、剪刀、网线钳; 2) 用剪刀将准备好的双绞线的保护层剪去,留出其中的 8 根铜丝(大约 20mm),用剪刀将 8 根铜丝多余的部分剪去,致使 8 根铜丝在水平线处于平齐; 3) 将弯曲 8 根铜丝的拉直,按顺序排列(T568B); 4) 插入 RJ-45 水晶网络接头中,插至顶端,顶住水晶网络接头; 5) 检查线头插入的方向是否正确,网线头的金属片在上,网线在下,从左往右察看; 6) 确认无误后,用网线钳将水晶头用力挤压,致使水晶头中金属片压住双绞线中的铜丝; 7) 用手捏住 RJ-45 水晶头,用力轻微拉扯双绞线,观察是否松动; 8) 进行最后的检测工作,检查制作完成的线缆运行是否通畅。

 网线测量 使用网络测线器进线网线通断测量,将网线的两个水晶头插入测线器的 RJ45 接口,打开开关, 若测量指示灯按照 1-2-3-4-5-6-7-8 依次闪烁,且两端的闪烁顺序一致,则说明网线通讯正常, 可以使用。

 注意事项 当将双绞线中的 8 根金属铜丝插入 RJ-45 水晶接头的时候,应将部分双绞线保护层(10mm)插 入 RJ-45 水晶接头前部的突起处,再用网线钳压接固定,这样做使得双绞线与 RJ-45 水晶接头 的结合处不易松动,保证双绞线更加长期稳定地运行。

 7 设备调试 7.1 国标要求

 GAT 833-200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和 GAT 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

  第 26 页 共 30 页 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部分技术参数要求:

 7.1.1 识别的号牌字符包括:

  数字:0~9;  字母:A~Z;  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京、津、晋、冀、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渝;  军队用汉字:军、海、空、北、沈、南、兰、广、成、济、京;  号牌分类用汉字:警、学、领、试、挂、港、澳、超、使;  武警号牌特殊字符:WJ、00~34、练。

 7.1.2 车辆图像记录 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应能准确记录通行车辆的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并在全景图像中标明车辆信息。

  在监控区域内对 5km/h~120km/h 行驶的车辆图像捕获率应达 99%以上。

  车辆图像捕获时应不受雨、雪、雾等天气、环境光和相临车道通行车辆的影响而出现误记录。

 7.1.3 车辆号牌识别  号牌识别结果应包括号牌号码、号牌颜色、号牌结构。

  号牌颜色识别率应不低于 90%。

  号牌结构识别率应不低于 95%。

  白天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 90%;夜间车辆号牌识别准确率应不小于 80%。

 7.1.4 图像分辨率  所记录的全景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720×288 像素点,特征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720×288 像素点。

 7.1.5 图像清晰度  特征图像的号牌图像水平分辨率一般应不低于 100 个像素点, 清晰度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号牌信息认定的要求。全景图像应能满足人工对车辆类型、颜色和轮廓及装载情况认定的要求。

 7.2 设备 调试

 7.2.1 设备上电检查

  断开摄像机、补光灯的保险丝,闭合双联开关,用万用表检查 220V 进线电源是否正常;

  第 27 页 共 30 页  合上单联开关,查看辅助控制器、车检板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 合上保险丝,观察摄像机、闪光灯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7.2.2 调试要求 设备调试依照合同标书的要求将设备性能调试到最佳效果,确保项目正常交付和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8 相关附件、文件、记录 8.1 附件

 无 8.2 文件

 无 8.3 记录

 无

推荐访问:改版 施工 智能交通
上一篇:【降水方案】轨道交通线工程中间站降水施工方案
下一篇:识别交通标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