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县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几点思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产品生产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20-03-13 点击:

   

 关于对我县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几点思考

  

 “十五”以来,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玩具制造企业落户我县,初步形成纺织服装、玩具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但自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对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冲击是比较大。据统计,仅广东省就关闭破产搬迁企业4900家,当中涉及到的失业人员大概是59万。这些企业的相继倒闭使我们的焦点再一次聚集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面,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坚持发展高新科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要下大力气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纺织服装和玩具制造作为我县的两大主导产业,如何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和玩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将我县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玩具制造出口基地、江西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状

 (一)纺织服装产业

 我县金塘工业小区主要以纺织制衣制造产业为主,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目前基地已集聚纺织服装企业21家,其中规模企业14家,累计完成投资5.68亿元,从业人员7500多人。我县纺织服装行业属典型的加工型企业,主导产品为女性内衣、成衣、袜子等。女性内衣、针织毛衫等产品主要由外商(港资)企业生产,产品主销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原料也多来自于国外,产销两头在外,仅在国内或省内市场采用少量的辅料及配件,其它服装生产企业多为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加工生产,主要销售市场是国内各大中城市百货商场专柜或专卖店,原料也基本上从广东、浙江等纺织专业市场购进。

 截至2009年底,全县有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14家,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5亿元,利税总额0.8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54%、11.66%、13.72%。

 (二)玩具产业

 我县大罗工业小区主要以玩具制造产业为主,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基地已集聚玩具制造企业11家,其中规模企业8家,累计完成投资6.62亿元,从业人员8500多人。我县玩具产业主要产品为塑胶、五金玩具及布绒玩具,产品大部分出口。全县有玩具制造规模以上企业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1亿元,利税总额0.4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0.2亿元,税金总额0.26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46%、10.48%和7.26%。2009年出口交货值6.07亿元,占全县出口交货值14.41亿元的42.12%、全省玩具出口额的96%以上。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产业结构上,仍处于低级化。主要表现为高附加值的加工业增长缓慢。我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基本停留在初级产品的加工阶段,在我县大部分的生产制造中,许多企业生产同类型、同品种、同出口地采购商的产品,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同时由于缺少自主品牌,多数企业处于国外贴牌生产的下游地位,属于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附加值较低,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以自创品牌出口的玩具企业几乎没有,只能挣取少量的加工费。同时,由于制衣产业因为工序多,难于形成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只能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缺乏。

 (二)在技术结构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都表现为工艺水平低、技术开发和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换代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1) 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置产品研发部,企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自主研发的基础,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模仿生产上,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弱;(2) 劳力技术相对较差,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同时许多人难于适应制衣的高标准严要求,纷纷转向技术含量相对较小的企业,这也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出现“技工荒”。

 (三)在产业组织结构上,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依赖大量外来投资不同,我县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规模小、组织分散,个体经营、家庭经营等生产方式仍占很大比重,尤其是在现行用工条件下,我县城区出现了许多的家庭式作坊,同时经济技术开发区许多企业纷纷在各乡镇设立分厂,比如关西镇虽然人口只有7000多人,但在圩镇已经开了6家家庭式作坊,既有为本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的,也有为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产品的。同时,虽然我县也有部分形成了围绕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等产业组织形式,但仍未能形成集群内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未能形成产业链,缺乏创新企业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艰难。就玩具产业来说,玩具上游产业涉及石油化工业、纺织业、机械制造业,下游涉及到印刷包装、物流等行业。目前我县玩具产业相关配套产业还是很不完善,模具制造、纸箱、布料等多数原、辅材料和配件需要到浙江、广东等地采购,物流运输也需要将空集装箱从广东拉过来再装货到口岸转运,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在劳动力供需及劳资关系上,矛盾进一步凸显。当前我县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农民工队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招工难,二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农民工队伍高流失。

 如果说“招工难”是因为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缺乏技能、部分农民工年龄偏大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话,那么农民工的“高流失”则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而这当中,激励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激励既包括了内在报酬,同时也包括个人发展的激励。随着社会的发展,80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陆续进入务工队伍,从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来看,我县企业用工的主体是16至40岁的员工,占总人数的76.8%;16-30岁的务工人员约占总员工数的38%;大量的报道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爱体面、追求时髦,工作上不能吃苦、对工作挑三拣四,对自己的权益更加重视。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摆脱了老一辈农民工只要能挣到钱,其他都可以忍受的习惯,不单纯把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了,而更加看重自己的这份工作能否得到尊重,能否在挣钱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名声、地位,这种变化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①。 但现实是,在我县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没有构建起以员工为核心,工作指标、完成数量和质量、薪酬、精神激励等多元化的绩效考核体系。管理人员对工人的管理基本上是“高工作,低激励”,管理层只关心工人能否完成任务,完成了多少任务,完成任务是应该的,完不成则要扣钱,而且扣钱的力度远远超过超额后的奖励部分。甚至在我县的某些企业中,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大相径庭,如规定无论什么事情,要请假都必须提前一周,否则就视为旷工而加倍扣除工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孩子生病等,最终只能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抵触感进一步增强。

 三、建议及对策

 (一) 注重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及时转变观念,从低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品牌竞争。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现有条件,

 在已成功打造“质顶”、“漫多姿”等一批服装自主品牌的基础上,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吸纳优秀的设计人才充实到科研队伍中去,使劳动密集型产品与先进设计接轨,为品牌市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围绕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如IT业和新兴家电业,此外,还要鼓励发展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或对精湛手工艺品的追求必须采用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个性化服装和用品以及采用电脑设计的陶艺、雕刻、刺绣等生产。

                                                                                                                                                             

  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二)强化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供应,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比较优势素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我县应充分依托职业中等专科学校这个平台,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培训, 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并稀缺的专业,如稀土冶炼、机械制造、服装缝纫等专业,力求达到职业教育培训的优质化和实用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近年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和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搞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富余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完善产业配套,打造产业集聚优势。针对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我县综合商务成本相对较低、区位优势便捷的优势,围绕建立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来招商引资,立足于当前,重点引进规模大的项目和与之配套的企业,做大产业规模。

 目前我县玩具产业已有针车配件等玩具产业配套企业,仍要引进和鼓励民资兴办化工油漆、模具制造、纸箱、彩盒、IC板、布料等玩具产业链配套企业或专业市场,形成链式效应和产业集聚,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信息产业在改造和转化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作用尤其突出,传统产业通过实施信息化改造,结构可以显著地得以优化和提升,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变为智力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员工的归属感是指员工经过在企业一段时期的工作后,在思想、心理、情感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将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融合、相统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为达成个人及企业目标而不断强化自我并对企业产生强烈责任感。首先,员工的归属感首先来自待遇,具体体现在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上。在收入上让每个员工都满意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事情,但是,人力是资本,而不是成本,更不是包袱,所以待遇要能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才能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留住人才;其次,企业应营造促进活性化的企业文化。在组织中营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才能够促进活性化的实现,如公开的沟通、信任、职业稳定性、绩效考核与训练等,还应对员工进行不懈的培训和教育。针对青年员工更注重自己未来价值的提升和发展需求,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培训计划,企业提供机会帮助员工增强个人能力,是企业增强魅力、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第三,应建立促进活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人们的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考核评价制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必须有助于对员工的积极强化

 ;最后,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树立企业用工的标杆企业。从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打造几家标杆用工企业,使其他企业看到善待员工给企业长远发展、持久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

 纺织服装和玩具制造产业作为我县的两大主导产业,对于我县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时期,我们既不能因要实现赶超,就片面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能固守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条件具备再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片面强调比较优势的做法;而是要立足于我县现状,坚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要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劳动密集型 我县 纺织服装
上一篇:参观解说词范文 ***纺织品有限公司参观解说词
下一篇: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情况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