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

来源:三支一扶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研究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P1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则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的根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所凸现出来的重要价值,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框架下来实现,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时代需要,并且实行现代性的转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文化是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积淀。若将文化当做概念来解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即文化,“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方式”。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2]P685-686这种分疏是当下有关文化概念的典型分类。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系统,而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认识和实现现代转换的“文本”。因此,可将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为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经过历代筛选积淀下来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和精神信念等的文化综合体。

   人们已经达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认识上的一种共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自足的、圆形的文化,欠缺某种向外超越的维度,没有对无限的神秘向往。或者说,是在一种有限中体会无限,天人不分,有无不隔;这种文化基本没有个人独立的意识,人们更愿意属于一个自然的、神圣的整体。比如,原始儒家是一种中庸文化,中庸即是合宜、时中,不偏不倚,就是一种行为的情境化。在特定的情境中,人总能保持行为的恰如其分和周到。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圆形文化具有超强的融合力和亲合力,如果没有压倒性的时代变迁,如果没有外界的强行介入,它会一直保持自己的节奏与气质,并因容纳新质而变化自我。不过,圆形文化或圆形哲学由于不固守界限和原则,没有一以贯之的形式逻辑,没有对同一化秩序与原则的无限追求。这种特性造成了特殊的优点与缺陷,一方面,它们灵活多变,总能在开放中吸纳异质的要素为我所用,并且在有无之间、虚实之间保持均衡,显现出某种天然的自足;另一方面,这种柔性的、灵活的文化或哲学缺少批判性或反思性,它们的内涵在具体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容易被利用,往往容易被政治的、经济的权力所利用,成为驯服的工具。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挖掘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气质品格的民族精神。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P1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契合点,具体体现三个方面:

   (一)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唯物论成分。中国最早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哲学家老子把“道”作为万物的起源。“道”不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是事物存在、变化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充分体现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性作用;韩非子、王充等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虽然这些观点与唯物史观相距甚远,但它们之间已有一些相同之处。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马克思认识到了物质的第一性,物质基础的重要性。

   (二)在社会理想方面的契合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在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这种追求基本是儒家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儒家追求“天下有道”、“天下为公”,宣扬“大同”理想。“大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平等、有爱、和谐的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各尽其能,按需分配,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推翻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虽然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上的“大同”理想与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理想有质的区别,但是仅就二者都着眼于道德上的理想态势而言,它们确有相通之处。

   (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较为崇尚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人生哲理,主张积极人世,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坚持人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又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积极入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有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实践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主张使得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希望,更愿意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改造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实践去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联系而存在,强调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确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兼顾的原则。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富民强国的重要保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实现自觉转型,以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也只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风向标和引领者。

  (一)保护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众多的文化传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文化软实力,由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更需要对文化传统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当然,现实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和谐之音,比如,任意篡改传统文化经典;为了经济效益大拆文化遗址而大建旅游景点等等。传统文化传承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宽厚平和、注重和谐、爱国统一、勤劳勇敢、诚信友爱等,”一种“民族的标志,如语言、姓氏、习俗、建筑、美术、文字、音乐、舞蹈等,”“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力”,一种“民族文化的传人,”各种“学术资源,”各种“知识系统”,各种“情感宝库……人情味、亲情味、友情、爱情。”[4]P111-119在某种程度上看,保护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否则文化现代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用马克思主义提升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时起就肩负着变革、创新中国文化的神圣使命。看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总体上讲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到如今,良莠不齐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规范等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因此,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去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改造,赋予其时代内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吸收、改造、创新等过程,逐步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发挥其现代价值,并形成新的中国文化形态。比如: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以民为本”转化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尤其强调要尊重人、重视人并全面发展人;从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小康”社会理想转换为当今内涵丰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追求;从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朴素的“和谐”思想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等等。

   (三)面向世界,回应现实问题

   “最佳的思考和著述的角度,不是着眼于这个或那个国家,而是着眼于整个世界。”[5]P70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个开放的体系,各民族的文化也从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优劣之分。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回应现实问题,都必须在全球化视野下才有可能。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无论是哲学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关注这些变化、不汲取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会失去应有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就会囿于自身的思维定势而迈不出步子,就容易沉浸于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无所作为。

   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能积极回应现实,不能对现实问题作出自身合乎理性的解释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出路,那么它的合法性就难免受到质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深入,现实中的一些新生事物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预料到的,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回应现实问题,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核形成挑战的问题,必须及时作出回应。面向现实,不断从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中丰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更高层面、更为科学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共荣。

   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一)注意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华,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给二者的结合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的继承,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很难完全区分,并非泾渭分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当中,要想完全摆脱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是有很大难度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既要防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运用马克思主义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要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使得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光辉,使得中华民族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源泉,要用中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中国的文化来融合世界的优秀文化。

   (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中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群众特色,使其成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国家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在目前的融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是大众化发展还很欠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密不可分,也由于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总是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比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更为重要。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转变教育、宣传模式,让马克思主义深入民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生活。

   (三)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互补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人生哲学方面,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人生哲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做人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孝道观、生死观、人生境界观、人性观等。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详细阐述上述问题,如果把它们纳入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能使其穿上了中国民族的服装,具有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结构,进而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次,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认识主体的道德修养,即把道德的修养作为取得“真知”的前提。虽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全面阐述了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过程以及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但是它却很少论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道德修养对于获取正确认识的重要性,对此,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补充。

   此外,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悟性思维,这种思维与理性思维一样,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重大的科学创造、实验发明中,起着比理性思维更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充分挖掘悟性思维的宝贵资源,以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思维,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21.

   [2]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5][美]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主编,郝名玮译.保卫历史――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冷 波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 研究
上一篇:2014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下一篇:背影——郝树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