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_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来源:三支一扶 发布时间:2019-04-29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和康复训练。方法 对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各项常规检查、皮肤准备、术前有关训练;术后对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做好体位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给予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在护理指导下,术后14天,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出院时患肢无疼痛及肿胀症状。 结论 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68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75-0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是最常用的成人髋关节重建手术,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并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1]。术后良好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科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对5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康复护理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37岁至90岁,平均年龄64.5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6例,髋关节炎1例,股骨颈骨折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均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病史。术前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患者因被动地限制了活动,使正常的生活秩序发生了改变,手术创伤较大,使患者产生心理负面刺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我们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疏导,与患者及家属耐心交谈,一方面交谈施行手术的重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术后恢复过程,消除顾虑;另一方面介绍典型病例,让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使其对手术有信心和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备血、留置导尿、围手术期用药。
  2.1.3 皮肤准备 骨科手术是无菌手术,所以对手术区的皮肤准备要求很严格。去除手术区域的毛发和污垢,减少细菌污染,预防切口感染。备皮范围上至腰部,下至膝部以下,前后过中线,包括会阴部皮肤。人工关节是异物,一旦感染将导致手术失败[2]。
  2.1.4 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 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吹气球锻炼,加强肺功能;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练习在床上仰卧,并做腰肌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和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如肢体颜色及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2.2.2 体位护理 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髋关节脱位。术后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不要卧于患侧,两膝之间置软枕。为预防髋关节脱位,手术完毕回病房,因麻醉作用未消失、肌肉松弛,如搬运不当或患者躁动易造成髋关节脱位,使手术失败,所有搬运或翻身等护理操作都应保持髋关节外展,患肢中立位,避免屈曲和内收[3]。
  2.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预防切口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渗血量较多时,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并查找原因,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严防大小便污染,定期换药。术后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与无菌,妥善固定,防止脱落,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低于50ml时,可拔管。
  2.2.4 术肢血液循环的观察 严密观察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肿胀情况。为预防下肢DVT的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我科常规术后12小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天,疗程7-10天。均无DVT发生。
  2.2.5 疼痛护理 手术后伤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不利伤口愈合,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因此应重视术后疼痛控制,评估患者疼痛性质、时间、程度,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遵医嘱使用镇痛剂,保证患者休息。
  2.2.6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患者因伤后疼痛不愿意翻身,加之老年患者多因体质差而懒于活动,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术后给予充气床垫保护骨突出处,经常按摩、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患者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翻身时应注意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旋转中立,两腿之间夹一大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收引起假体脱位[4]。同时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做扩胸运动,有效排痰。留置导尿管者,定时尿道口专项护理和膀胱冲洗。为预防便秘,饮食方面指导食营养丰富、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忌烟酒,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指导患者每日对腹部顺时针按摩数次,保持大小便通畅。
  3 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耐力,接受能力,遵循持续、缓慢,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患肢的康复。
  3.1 术后早期(术后1-7天) 术后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的情况下,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髋膝关节不动,绷紧大腿和肌肉1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保持肌肉张力;踝关节及足趾主动屈伸运动,练习时注意踝关节屈伸范围要大,每次3-5秒,每日3-4次;坚持抬臀运动,健肢膝关节屈曲,足底用力,两肘关节为力点,将臀部抬起,保持20秒,每2小时抬臀一次。
  3.2 术后中期(术后8天-2周) 开始体位转移:先由卧位到坐位,由坐到站,由站到行走的训练。被动曲髋屈膝运动。早期遵医嘱使用CPM机,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最小角度(一般30-40o)开始,以病人能耐受为宜,逐渐增加活动强度,每日2次,每次0.5-1小时;坐位运动,术后指导和协助患者将患肢移床边,屈健腿伸患肢,利于双手和健腿支撑力坐起将患肢自然垂于床边,每天2-3次,髋关节屈曲度不超过90°;床旁站立运动和步行练习,坐起无头晕等症状后,可练习由坐到站的位置,并进行扶拐立位和步行练习。在床边坐下,先下健肢再下患肢,站立时患肢外展,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动作。扶双拐支撑时,身体重心在健侧,患肢不负重,扶双拐行走时健腿先迈,患腿跟进,拐杖随后。专人保护,每次20秒,每天2-3次。
  3.3 术后晚期(2周以后) 继续加强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指导,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患肢不负重,拄双拐行走,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由双拐→单拐→手杖,但必须避免屈患髋下蹲。
  3.4 生活方式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的睡姿(睡眠时两腿之间放一大软枕头,勿交叉双脚),正确的更衣(如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进行)、穿鞋(穿无需系鞋带的鞋);下床方法:患者先保持坐立位移至患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助行器站立。上床时按相反程序进行。
  3.5 出院指导 给每位患者发放科内编制的人工髋关节康复病友手册一本。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做到“三不”,即不坐矮凳子或软沙发,不翘“二郎腿”,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弯腰,以免发生关节脱位。遵医嘱定期复查,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复查X线片、向医师随访。指导院外继续加强肢体功能练习,注意安全,严防跌伤。宣传坚持锻炼的意义,保证康复护理的连续。
  4 讨论 对于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除了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术后康复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三者相互结合才能使患者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树立了独立生活的信心,从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220-221.
  [2] 于金秀,赵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66-67.
  [3] 罗凯燕,喻娇花主编.骨科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30-140.
  [4] 戴燕,裴福兴,沈彬等.人工全关节置换病人的门诊康复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1-32.

推荐访问:关节 护理 指导 康复训练
上一篇: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的探索和体会_老年糖尿病综述丁洁
下一篇: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抗生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吃桂枝茯苓胶囊慢性盆腔炎多久能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