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2篇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20-09-14 点击: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 发展党员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既是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近年来,xxxx 市 xxxx 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年轻优秀分子进入到党员队伍,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在农村发展党员问题比较突出的今天,xxxx 市 xxxx 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 区农村党员发展现状 xxxx 市 xxxx 区现有 2 乡 2 镇 36 个村,共有农村党员 2816 名,其中 35 岁以下 476 名,占 16.9%;60 岁及以上 732 名,占 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714名,占 25.4%;初中及以下 2102 名,占 74.6%。

 近年来发展党员及递交入党申请人员情况如图 1 所示:xxxx 年-xxxx 年,吸收预备党员人数逐年递增,xxxx 年开始,由于适度控制发展党员规模,吸收预备党员人数有所下降;xxxx 年-xxxx 年,确定的积极分子人数和递交入党申请人数逐年递增,增速迅猛。在 xxxx 区吸收的预备党员中,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人数逐年增加,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也逐年增加(图 2)。

 二、吸引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因素 1、惠农政策的实施,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农民人均收入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期。中央连续十一个一号文件,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等政策,形成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xxxx 区在中央及地方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实施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三农”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农民收入不断增加。xxxx 区四个乡镇依托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

 户,积极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花卉、奶产业、蔬菜、劳务输出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目前,xxxx 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7803.8 元,年均增长 14%左右,人均纯收入位居自治区各县区前列。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扩大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比例,目前已达 90%以上;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村级活动场所等。党的惠农政策和惠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对党有了更深的感情,认为跟着党走有奔头,对党组织和党员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从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的人逐年增加。

 2、党组织设置的多元化,拓宽了发展党员工作的入口 xxxx 年以来,xxxx 区尝试探索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把合作社会员、农民经纪人、党员大户等联合起来,先后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 2 个,党小组 65 个,聚集党员 1200 余人。先后成立了大新镇塔桥花卉园区党支部、xxxx 镇奶牛养殖园区党支部、通贵乡、月牙湖乡劳务合作社等,xxxx 区初步形成了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支撑、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目前,xxxx 区花卉、奶牛养殖、劳务输出等产业党支部或党小组在 xxxx 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中随处可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新镇塔桥村紧紧围绕发展花卉产业,发挥花卉园区功能党小组的作用,积极发展和培养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涌现出了王林、陈山等“双培双带”典型团队。近年来,已培养出了数十名优秀年轻党员,充实到村队的各个角落,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不断增强。党组织设置的多元化,克服了以往村级党组织发展党员视野不宽的问题。各个产业或功能党小组,全面关注收集农村各类人才的思想动向,将技术能手、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教育引导,把他们吸收进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富、带民富的本领得到不断加强。

 3、党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增强了党对群众的吸引力 随着 xxxx 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不再拘泥于读读报、看看电教片的

 固有模式,而是发挥远程教育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声画兼备、传播便捷的优势,开设“理论课堂”, 把党的理论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事迹、时政要闻送进寻常百姓家;开设“实践课堂”,组织高等院校成立专家服务团,把实用技术培训办到“田间地头”, 让党员群众“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得实惠”;开设“网络课堂” ,由大学生村官担任培训指导老师,按照 “五会”培训目标教授计算机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技术网上共享、信息网上发布、难题网上会诊;开设“悦源课堂”, 开展了卡拉 ok 歌咏比赛、老年健身操培训等活动,让党员群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熏陶,提升了思想境界。加之城乡互动、村居结对、村企互动范围的扩大,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xxxx镇农民文化艺术团,每年自编自演节目十余个,为当地村民送上精神食粮;大新镇的威风锣鼓队,足迹遍及 xxxx 市各个角落;街道社区党组织专门为移民村送去文艺演出。党组织和党员的这些活动,深深吸引了当地的群众,加入党组织、早日成为一名党员,已经成为年轻优秀农民的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经济收入较好的大新镇、xxxx 镇,每年组织党员外出观摩,学习种花技术,开阔党员的视野,丰富党员的精神世界,增长党员的致富本领。

 4、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党员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好、“党员不党员,就差两块钱”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前的党员教育管理中非常突出。如何解决党员发挥作用的问题,让党员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xxxx 区通过多年的探索,确定了以设岗定责、开展星级党员评定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按照行业分布及党员个人能力特长等,设岗定责,党组织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指标,党员认领岗位、公开承诺。党组织按照十颗星的标准,根据行业的不同分别定星,十颗星的前五颗为底线考评星,底线考评是评选优秀党员的基础。各级党组织按照“一诺两评一公示一定星”的要求,每年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先锋指数考

 评,并确立等次,对评议结果进行公示。今年,通过评星定格,507 名农村党员被评为优秀,36 名党员被定为不合格,并通过“红黄蓝”进行了公示。通过设岗定责和党员评星定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大新镇新渠稍村书记周正清,工作途中突发疾病,这位深受群众信赖和爱戴的村支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忙碌在为民办事的路上。当选村支书 9 年来,他用行动兑现了诺言。xxxx 年,新渠稍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7600 多元,比 xxxx 年翻两番,彻底脱掉“最穷村”的旧帽子。这“穷帽子”是怎样扔掉的,村民们的心里最清楚,是周书记带领“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上下一心,真抓实干,辛辛苦苦干出来的,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离开后,500 多乡亲父老夹道相送,用最质朴、最崇高的仪式,送别这位为民书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新渠稍村的年轻党员都掌握了 1—2 门农村实用技术,80%以上的农户都有了致富项目。根据全村产业发展状况,设置了劳务产业、养殖、蔬菜种植、粮食种植、花卉种植五个功能党小组,使党组织更加贴进产业发展,党员更好服务群众。新渠稍村党支部还采取“递进培养”措施,把群众中有奉献精神、威信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既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党员培养成村民小组干部。仅 2011 年,新渠稍村党支部就有 9 名致富能手发展成了党员,有 7 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队干部行列。党员的模范作用强了,群众的看法变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一天天树立起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5、党员“政治福利”的不断提升,吸引着优秀青年的加入 每月的 25 日,是 xxxx 区农村各基层党组织确定的“民主议政日”,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放在这一天集体讨论决定。以前,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缺乏沟通、彼此不信任,多年来造成农村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与发展。xxxx区自推行“民主议政日”制度以来,村集体财产和财务收支、征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救灾救济款物及低保金发放等重大事项,都在这一天向党员、村民代表公布,接受公开监督,党员、村民代表可以就其疑问当面质询,并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村上有个蔬菜园区的路不好,就是众人开会后决定整修的。”xxxx 区大新镇塔桥村老党员杨永山说,有了“民主议政日”后,村里新上经济项目、种植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都纳入议政日讨论,“同意了再干,不同意的不能干!”民主议

 政日制度推行七年来,大多数党员、乡镇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积极参加,党员参加率高达 92%。党员在村级事务管理中有了话语权,有了决定权。党员的“政治福利”越来越好,政治地位越来越高。随着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优秀青年都想进入党组织,依托党组织这个平台,使自己各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党组织对患重病党员实施的党内关爱资金、对发展产业需要资金的党员小额担保贷款以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慰问救济,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使许多优秀青年产生羡慕、仰慕之心,加快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步伐。

 三、xxxx 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倾向严重,结构不够合理。从前面的统计来看,60 岁及以上的党员 732 名,占 26%;初中及以下 2102 名,占 74.6%,党员整体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发展党员问题上存有“私心”,总想依靠老党员队伍为自己在工作或选举中获利,不愿意发展优秀青年为新党员,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后备力量不足。

 二是“人情党员”问题依然影响发展党员质量。在农村,发展党员靠人情、靠关系还在个别村存在,不利于党组织民主化管理,群众意见较大。

 三是对不履行职责、表现较差的党员缺少硬性处理办法。基层一些党员不参加组织活动,不缴纳党费,党性观念很弱,对这些人的处理仅仅停留在警告、诫勉谈话等轻度处理上,达不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严重影响党组织的公信力和战斗力。

 四、对策建议 以学习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重点,抓好制度规范化建设,抓好发展党员过程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真正把政治上优秀、思想上可靠、群众认可的人选进党组织,使发展党员成为各级党组织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梯队建设。建立城乡优秀青年档案库,制定长期规划,通过功能党小组引路、党小组长推荐、骨干党员帮带等方式,为基层党组织培养党员后备力量。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入

 党积极份子的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后备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坚持发展党员全程化监管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实验区的推广范围,把评判权交给党员和群众,以开放的模式让广大群众在推荐中看表现、在评价中找结论、在培养中抓教育、在公示中强监督,切实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提高新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运用设岗定责、评星定格、党员承诺等手段,力促党员发挥作用。实行激励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对作用发挥不好的党员进行引导、帮助、带动,对经帮助仍无改正的党员进行诫勉谈话、警告、开除等严格处罚措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今年我部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找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破解问题的对策,为今后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一、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委十分重视农村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效规范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四个多样化”的影响,党员发展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从发展对象上看,存在“近亲繁殖”倾向。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宗族观念严重,专门发展沾亲带故的人员,对其他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青年拒之于门外。

 二是从发展数量上看,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些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甚至个别村党的事业后继乏人。而有一些村支部发展党员则搞“批量发展”,凡提出申请的照单全收,一年就发展新党员十几名。

 三是从发展质量上看,存在“良莠不齐”状况。一些村支部发展党员时不讲标准或坚持标准不严,谁对自己有利就发展谁,谁给好处就发展谁,甚至把一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参与赌博、搞迷信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也发展为党员,严重降低了党员质量。

 四是从发展程序上看,存在“暗箱操作”情况。有的村党支部发展程序上走“跳棋”,规定程序没有走到,有的对预备党员到期不研究转正,有的甚至搞“瞒天过海”入党,通过伪造会议记录、入党材料的方式发展党员,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

 二、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一)乡镇党委认识不到位,党员发展工作“缺管”。一是思想不够重视。一些乡镇党委没有认识到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深远意义,平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政绩工程,没有把党员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业务指导不到位。一些乡镇党委组织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平时对村级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指导不够。一些驻村联片干部只想把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抓好,对党员发展工作不闻不问。三是责任追究难落实。虽然县委每年都跟乡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各乡镇也结合实际跟各村党支部、驻村联片干部签订责任书,但对达不到工作目标要求的责任对象,在责任落实和追究上没有落到实处。

 (二)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党员发展工作“偏轨”。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业务掌握不熟练,导致发展程序不到位。支部书记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原因,不熟悉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不知道如何发展党员,造成党员发展时程序不到位或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常有发生。二是思想境界不高,民主意识不强,导致人为降低党员质量。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发展心怀疑虑,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主动、也不愿意去发展党员,个别支部书记宁愿被乡镇党委免职,也不愿培养发展不属于“自己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

 (三)农村青年流动频繁,发展对象难选“苗子”。特别是山区农村受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难选。同时,外出青年务工地点不固定、流动频繁等原因,给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增加了难度,加上本人又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行踪,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难上加难。

 (四)党员先进性不强,优秀青年入党愿望“降低”。近年来,一些村党支部放松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忽略党员作用的发挥,使一些党员的先进意识淡化、组织观念弱化、服务意识淡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个别党员甚至

 出现了“拉山头”、“搞派性”等不良行为,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些优秀青年对入党缺乏真正意愿。

 三、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竞争有序、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责任明确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真正把最优秀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完善责任机制,着力强化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保障。

 一要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共同负责制。做到县委领导包乡镇、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村支委联系一至二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建立党员发展定期督查、定期汇报、定期研判等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党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发展工作网络。

 二要健全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要把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列入乡镇党委班子及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分管组织的党委副书记和党委委员的目标责任制中,并作为政绩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乡镇要将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落实到驻村联片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身上,并作为年度工作考核、定档和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倒查机制,对今后发现对象存在把关不严、程序违规等问题,实行发展党员“谁审核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要实施党员发展双重否决制。明确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党员发展双重否决制。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由乡镇党委给予书面预警;连续两年不发展的村,由乡镇党委进行黄牌警告,并对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三年不发展的村,对支部书记作出组织处理,并实行党建考核双重否决制,既对村级组织实行否决,又对驻村干部和支部书记等个人实行否决。

 四要明确组织员发展党员责任制。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落实组织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明确组织员抓党员发展的工作职责,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到

 县委组织部挂职等方式,不断提高组织员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真正实现党员发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检查、有落实。

 (二)创新培养方式,全面激活党员发展源头。充分利用在外商会、流动支部、行业协会、现代科技等载体,建立一个跨区域、全方位、内外结合的党员培养机制,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展,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全面激活党员发展源头。

 一是利用流动支部外围培养。各乡镇结合本地人员流动去向情况,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选配办事公正、有威信、有能力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为多年不发展党员村物色优秀人才,在临时支部内培养成熟后再输送到原村,由原村进行发展。

 二是依托行业协会多方培养。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分别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引导他们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注意从行业协会中发现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并逐步把他们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三是利用现代科技跟踪培养。充分利用信函、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党建网站等方式,对外出务工经商且有入党意向的优秀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并明确专人跟踪培养,及时掌握他们在外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有意识地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地共产党员。

 (三)强化整顿治理,努力解决党员发展空白点。要建立以思想教育为主、组织措施为辅的整顿机制,切实加强对支部书记不想发展村、家族化、派性村及软弱涣散村的整治力度,努力解决党员发展软弱点和空白点。

 一是实行“思想沟通法”。通过个别谈话、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进行沟通思想,引导各支部书记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主动党员发展;对仍拒不发展党员的支部书记,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采取免去支部书记职务、整顿支部等组织调整措施,直到党员发展为止。

 二是实行“联合组建法”。对家族化、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经整顿仍不能转化发展党员的,可就近并入邻近强村、企业建立联合支部,打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基础,待全面改善后,再单独组建支部。

 三是实行“下派选调法”。对那些宗族化、内部派性严重、多方势力均衡的村党支部,采取下派干部到村挂职,或选派本地有素质、有能力的党员到村任职,打破支部内部各派势力分布格局,通过几年的努力,改变支部内党员队伍结构,为党员发展打下基础。

 (四)严格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建立可以量化的党员发展标准,防止简单地用生产力标准或文化素质的标准来代替党员的政治标准,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有培养发展潜力的人吸收到党内来。

 一是建立党员发展定期分析制。每年年初,由各乡镇党委组织人员对辖区各村党支部的发展对象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各村发展对象的文化素质、水平能力等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提出当年度党员发展的数量指标。在发展党员指标分配上,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做到科学分配下达但又不“死抠”指标。如对经调查确实没有合适发展对象的村党支部,就不予下达当年度党员发展指标,以免这些村党支部发展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对象“凑数”,降低党员质量。

 二是建立党员发展量化积分制。为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分别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设置项目与分值,对符合项目要求的给予相应加分,最后根据每个对象的得分情况,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对象。

 三是建立入党对象资格预审制。凡是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对象,所在村支部书记必须在了解日常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及时向当地纪检、政法、公安、计划生育等部门征求意见,做到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了解。各驻村干部也要切实把好标准关,实行党员发展全过程参与、监督和审核,一旦发现党员发展有问题的,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切实防止“带病”入党。

 四是实行发展近亲入党汇报考察制。对支委会成员发展自己亲属入党的,事先必须向乡镇党委报告,乡镇党委根据村党支部的报告,派出考察人员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经考察确属优秀的,再按有关程序办理,否则不予审批。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 发展
上一篇:商场出租合同书范本标准版
下一篇:逆作法施工技术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工程论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