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哲学反思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哲学反思

 第lO卷第3期

 2008年6月

 武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

 J.ofWuhanUni.ofSci.&Tech.(SocialScienceEdition)

 Vol.10,NO.3

 jun.2008

 "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哲学反思

 梅珍生张俊程伟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要: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

 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这样

 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关键词:主客相分;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

 中图分类号:B502.121;B516.31;B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8)03—0033—04

 "主客相分"作为西方思维方式的内核,是从

 古希腊时期初步确立起来的."柏拉图的'理念

 说'把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对立起来,破坏了'物

 化论',在一定意义上分离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

 客体.近代以降,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

 人的主体性得到高扬;同时,西方近现代科学与技

 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

 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

 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融合和整合西方

 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要素,才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

 转型.

 一

 ,实现"天人合一''到

 "主客相分''的转换

 主客相分是西方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和灵

 魂,它以古希腊文化为背景和前景,把世界与人分

 离开来.世界由神掌管,人的灵魂在宗教里得到

 拯救."从这个神谱,以后发展出伊奥尼亚派的学

 说来.伊奥尼亚派的学说乃是以后西洋天文学,

 气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始祖.伊奥尼亚

 派和它的后继者作理论方面的研究,不再涉及人

 的行为,管理人的行为的任务交给宗教去."Ez]也

 就是说,西方传统哲学从起点上就是以主客相分

 为表征的.

 从诞生之日起,西方传统哲学就把主客相分

 与认识相融合在一起.人既在与自然的二元分割

 下成为主体,也在与社会的二元对峙中成为主体.

 毋庸置疑,人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对自然和社会主

 宰的双重预设而最终确立起来的.正因如此,"人

 升格为自然的主宰,而自然沦为人的奴仆","把人

 就是最高目的推广到人类共同体之外而及于人与

 自然之关系,就会滑向人类中心主义,就会认为宇

 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应听

 任人类自由意志的摆布,,_.

 西方传统哲学"主客二分"关系的基本思想直

 接导致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随着近代科学

 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主客之间的对立;与此同

 时,反过来也促进了近代科学的长足性的发展.

 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的思想,不仅提

 升了源于宗教,神话向度上的主客相分观念,使之

 凝固化,理性化,合理化并更加充实和丰富,而且

 使之成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相对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言,主客二分的理念通过铸就主客关系的理智主义而为之打下了

 坚实基础,并提供了概念上的基础和前提.西方

 传统哲学立足于主客二分基础之上的关于人与自

 然分离对立,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具有主体性的思

 想,无疑成为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

 力与思想基础.西方人在这种哲学的麾下,以主

 体,自然与宇宙的主宰自居,征服和统治自然,使

 自然从人属世界,自在世界向属人世界集聚转化,

 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与技术

 收稿Et期:200803—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ZX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5038104).

 作者简介:梅珍生(1965一),男,湖北蕲春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主要从事

 中国哲学与科技文化研究.

 34武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的巨大进步,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跃迁.

 概而言之,西方现代化的标志和表征为科学与技

 术.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主要的或关键的就在于吸取西方文化中科学与技术的要素和特

 质,即现代性.当然,首先要明白融合的条件和基

 础是什么,然后弄明白应该吸取什么以及如何吸

 取,同时还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潜在

 的以及可以利用,改造,吸纳和融合的"现代

 性——后现代性"思想资源的要素或成分.

 从现代化的标志——科学与技术的哲学维度

 看,西方传统文化和哲学主客相分的观念,正是中

 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最为需要,也是最为匮乏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天人

 合一".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日:"儒者则因

 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得天而未始遗人."因对"天"的不同阐释,"天人合

 一

 "又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周易》为代表的人顺从

 于自然,人与自然调和的"天人合一"说;道家无道

 德意义的"道"与人合而为一,即"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有道德意义的义理

 之天与人合而为一说.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表

 征亦即"天人合一".《周易》中的"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易经?系辞上传》),"天地氤氲,万物化

 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经?系辞下传》),

 描绘了一种天人同构的模式.可以说,中国传统

 文化和哲学一开始就未把自然作为认识对象,从

 而阻塞了对于外部自然界的探求,更无对自然界

 探究的科学态度和兴趣.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不仅缺乏"主客相分"关键

 点的"科学——知识"文化要素,而且还制约了理

 性思维的高扬.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与"主客

 相分"相对接的思想资源是苟子的"天人相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

 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

 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

 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

 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

 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

 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

 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

 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

 矣."(《荀子?天论篇第十七》)为人要知晓"天行"

 独立于人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不可否认,荀子

 追求的是政治伦理.王夫之日:"境之俟用者日

 '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日'能'.……乃以俟

 用者为'所',则必实有其体;以用乎俟用而可有功

 者为'能',则必实有其用.体俟用,则因'所'以发

 '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

 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尚书引义》卷

 五)"能"指人的认识;"所"指外界事物.其要义表

 明主客相分的认识关系依然是以伦理为关怀的.

 科学知识即是人对于外于己的物的认识.张

 载的"见闻之知"对于主客二分的认识关系是绝好

 的回应."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

 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篇》),明确强

 调了"德性之知"是高于"见闻之知"的更高的人生

 大智慧.宋明时期也正是中国古代技术达到高峰

 之时,社会上开始形成以技术人结盟的群体,这种

 社会群体已进入哲学的视野."见闻之知"已凸现

 了科学哲学意义.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道家

 用"道"规范外部世界,强调"道法自然";同时,又

 主张"无为".如此,道家把人和世界割裂开来并

 对立起来.道家哲学是延续原宗教文化而发展,

 老子却彻底褪尽了"天"的人格色彩,将天道诠释

 为天性天意的自然世界."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

 狗"(《老子》),认为自然界按其本身的方式运行,

 人力并不能对它产生影响,人要生存就只能顺从

 自然.因此,道家"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多多少

 少含有反思技术的思想观念.

 二,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观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要包括本体论和存在论

 两部分,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本质联系.假如说

 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那么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宇

 宙观)则规定了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就是面向

 大自然求知,求理;同时,还决定了科学文化的科

 学品格.无疑,相对科学文化而言,本体论对于西

 方文化具有普照之光的意义.尽管其他文化也包

 含对自然求知,求理的价值取向,但却未能产生科

 学,其根源是缺乏西方文化的本体论,即形而上的本体论.

 始于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年)的古

 希腊哲学,最初研究的就是宇宙论和宇宙演化论,

 随后发展到追问"何物存在",进而把世界分为现

 象世界和本质世界.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见

 世界和可知世界";同时他又把"可知世界"进一步

 划分为可见事物的"影像"和理念."这个世界划

 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面,灵魂把可见世界

 中的那些本身也有自己的影像的实物作为影像;

 研究只能由假定出发,而且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

 理,而是假定下降到结论;在第二部分里,灵魂相

 2008年第3期梅珍生,等:"主客相分"与"天人合一"35

 反,是从假定上升到高于假定的原理,不像在前一

 部分那样使用影像,而只用理念,完全用理念来进

 行研究"[4].在柏拉图看来,存在即"理念";而何

 物存在?超越事物经验作为事物本身的理念,则

 以概念而存在;理念世界由各事物的理念构成.

 柏拉图的理念论奠定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在亚里

 士多德的各门具体科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对概念

 形而上学是以范畴即最高概念建构超越的本质世

 界.他在《形而上学》中指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

 学)专门研究存在本身,因存在凭本性具有的各种

 属性.存在本身即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

 在的存在"是对自身,也就是对整体而言的存在,

 即实体.形而上学本体论是以"实体"来建构世

 界,如此,在主客相分所凸现出来的理智主义和客

 观主义精神基础上,缔造了理性主义精神.这样,

 亚里士多德是以"实体"和"性质"为核一fl,的逻辑范

 畴体系来构建实在的,从而使逻辑在理念世界有

 了主心骨.换言之,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才有真正

 的概念形而上学.

 康德(公元1728~1804年)则把概念形而上

 学推向顶峰.他也是从逻辑来发展概念形而上学

 的.康德对形式逻辑判断作了本体论的探究,得

 出概念."譬如说由量的判断有三种:全称,特称

 (fa称)和单称,构成全称判断的逻辑学为一切

 (al1),特称的为有些(some),单称的为一个(a,

 an).一切,有些,一个,这就都是属于量的逻辑学

 ……

 由此等逻辑学,通过一超越的原则,可以引申

 出知性中的先验概念,康德称为范畴,也即纯粹概

 念(pureconcept).由全称判断引申出'总体性'

 (totality),由特称判断引申出'众多性(plurari—

 ty),由单称判断引申出'单一性(singularity),这

 些是量方面的范畴,即总体,众多,单一,简称一,

 多,总.这些量方面的范畴,先验概念,一定涉及

 对象,对对象有所决定,决定'对象之量的范畴,

 以哲学词语言之,即为存有论的概念(ontological

 concept)之属于量者.这些是实的,此不能当作

 逻辑学看,逻辑学是虚的.我们知道外在的对象

 大体有量,质,关系等三方面的特性,这些都是存

 有论的概念所决定的".而康德强调的比亚里

 士多德的范畴既广且深,而且把存有论范畴建成

 一

 个体系.只有建成体系,范畴才成为本体论上

 的范畴,这样,范畴才能决定客体和感觉经验对象

 的概念.

 概念形而上学作为本质世界的存有论,主要

 是用概念给人们认识主体规定和构建了对象世

 界.这是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首要前提和基

 础.同时,概念形而上学的主要表征在于"超越",

 它所建立的世界超越感觉经验,而且事物内在的概念必须由人用内心去把握.诸如人囿于感知,

 是无法去认识的,而最根本者,这概念世界原本也

 是人心创造的.因此,西方哲学的概念形而上学

 的主要表征为:超越,范畴,体系,人心创造.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观念的中国传统主流文

 化(包括哲学),无疑不可能产生像西方那样的概

 念形而上学,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缺乏"作为事物

 本质规定之综合的概念"这一西方概念形而上学

 的核心和灵魂.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不可能

 产生作为科学的生命和灵魂的知性概念的原因,

 进而也就无法形成以概念体系为支撑的分门别类

 的科学来.因此,"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也难凸

 显人心的创造力.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现代性转型问题之一,即

 在中国文化中构建"作为事物本质规定之综合的概念"这一西方文化概念形而上学的灵魂.因此,

 必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去寻找可与西方文化这一

 灵魂会通的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和"道器合一"不

 可能有超越感性的概念世界.但"道器合一"之中

 的"道"对"器"多多少少有某种超越的因素."形

 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上传》)."器,皿也,象器之口"(《说文》).段玉裁

 注日:"皿,饭食之用器也,然则皿专谓食器,器乃

 凡器统称.""器"与"械"有莫大相关性,"械,器之

 总名.有所盛日器,无所盛日械"(《说文》)."器"

 本义人造之物,进而转化为哲学范畴.孑L颖达在

 《周易正义?疏》中说:"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

 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

 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

 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

 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

 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已经很明确地说,形是

 物质,形在器不在道.由此可见,形就是物.然

 而,形由道而立,道就是阴阳流转的规律,一切物

 都是阴阳构精而生,这就是"凡有从无而生"的意

 思."器",有形,有质,又有体."道器合一"是从

 形而上学上表征的.道存在于世界一切有形质的事物之中."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

 耳.子归而求之,有馀师"(《孟子?告子下》).

 也就是说,道器不二.正如王夫之言:"天下惟器

 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

 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无其器,则无

 36武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周易外

 传》卷五).因此可知"道器合一"更加偏重于人事

 上的伦理之道和伦理实践,也就是说,"天,人,道,

 器"皆合一.如果认为西方文化概念形而上学的超越是"外在的超越",那么"道器合一"则无疑包

 含有"内在的超越".这种超越姑且可以作为与西

 方外在的超越会通的平台.不可否认,中国传统

 文化重天人合一,重生存,生活.人作为知,情,意

 的整体生存于天地万物之中,与万物融合为一体,

 人在这种"一体"中所体验到的不可能是外在于人

 与外在于物的东西,而只能是内在于人和物之中

 的东西,因此,人通过体验所寻求到的本根,虽然

 是超越的,但它仍在具体事物之中.缘于此,即使

 像朱熹那样断裂道与器为二,比较明确地承认有

 超时空的世界,我们仍应肯定他的道或理之超越

 是内在的,断裂道与器为二不等于是西方的分裂

 本体与现象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既不

 是确定的逻辑范畴,更不可能成为概念体系,"有

 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

 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也就是说,"道"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若要用

 "道"去同西方文化概念形而上学会通,融合,那么

 "道"自身必须经过彻头彻尾的改造.超越假若仅

 仅停留在内在向外在的转换上,那将永远无法实

 现现代性的转型.因此,只有实现传统文化中追

 求"德性之知"的人生理想,向具有知性精神的"见

 闻之知"致思趋向的转型,才有可能重构与现代性

 相一致的概念形而上学,从而跳出传统的道德形

 而上学的圈子,实现道器不二,天人合一的德性思

 维向知性思维的转换.

 哲学反思,思考的根本就是人的创造力表征.

 张载日:"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若只以闻见为心,

 但恐小却心.今盈天地之问者皆物也.……穷

 理,则其问细微甚有分别.至如礼乐,其始亦但知

 其大总,更去其间比较,方尽其细理."(《张子语录

 下》)这也就是中国传统主流哲学之中的天下事

 物之"理",需要进一步充实"见闻之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康.论希腊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69.

 [3]卢凤.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236.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510.

 [5]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7:140—141.

 "Separationofsubjectfromobject''and"harmonybetweenheavenandman":

 phil0s0phicalreflectionsonmoderntransformation

 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

 MeiZhenshengZhangI,ChengWei

 (School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430063,China)

 Abstract:Whenexamining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modernscienceand

 technology,itcanbeseenthat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ischaracterizedbvtheabsenceofmo—

 dernityandmustbetransformedfromthe''harmonybetweenheavenandman''to''separationofsub—

 jectfromobject"inthemodeofthinking.Onlybyreconstructingtheconceptofmetaphysicsofmod

 erncharacteristicsintheontologycanmoderntransform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cuitureberea1一

 ized.

 Keywords:separationofsubjectfromobject;harmonybetweenheavenandman;traditiohalCUiture:

 rooderntransformatjon

 [责任编辑李:gJ-葵]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现代性 天人 中国传统
上一篇:手术室巡回护士职责
下一篇:优秀学生事迹材料例文两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