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汁淤积【中西医联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疗效观察】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关键词]中西医;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4.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01-01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是妊娠期特发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瘙痒、胆汁酸增多为特点,其主要危害是易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产后出血,使围生儿死亡率增多。由于以上因素,剖宫产率亦有增高。据我院近年门诊确诊及住院治疗及分娩的100例Icp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院治疗及分娩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年龄20-38岁胎龄24-39周,皮肤瘙痒出现最早在孕24周,最晚在产前2周,共100例,排除肝胆系统疾病及糖尿病。
  1.2 诊断标准(1) 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2) 实验检查:肝功转氨酶异常,胆汁酸增多。
  1.3 治疗方法孕20周以后产检时,查胆汁酸或肝胆酸,一旦确诊,收住院治疗。治疗如下(1)休息、补充维生素c、口服消胆安。(2)能量合剂:10%GS500ml+三磷酸腺苷40ml+辅酶A100u静点7-10天。(3)思美泰1g+5%GS 500ml 静点7-10天。(4)金酸萍糖浆10ml一日二次口服疗程 15天 。(5)对症状突出,胆汁酸及肝酶异常增高者接近孕35周者,地塞米松5mg次/日 静点3天。
  1.4 观察指标察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肝功、胆汁酸及肝酶值)下降程度。
  2结果
  经治疗的100例ICP孕妇中,28例(占总数的28%)皮肤瘙痒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有所下降,孕周延至34-35周;54例(占总数54%)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生化指标有所下降接近正常值,孕周延至36-37周;18例(占18%)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生化指标下降至正常,孕周延至38-39周.分娩方式中,剖宫产(因胎儿因素)75例,顺产25例。羊水污染32例,产时出血>400mI 7例,低体重儿28例。
  3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以皮肤瘙痒伴肝功不同损害,高胆汁酸血症为特点的产科疾病,有家族史和多发倾向。因对胎儿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母婴健康,被列入高围妊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ICP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肝脏对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高度敏感和反应异常有关,另外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而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胆汁酸水平在孕妇及胎儿体内蓄积致胎盘功能下降,氧的储备能力下降,造成胎儿缺氧,同时影响胎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使胎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而生长发育受限。由于缺氧造成胎粪污染羊水,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发生率高。因而剖宫产率也随之增高。而明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是降低围生不良结局的关键。
  我们采取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能量合剂能加速蛋白质合成,增加胆汁酸代谢过程中一些酶的活性,使胆汁酸转代和排泄。思美泰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而提高对胆酸的通透性,从而使胆汁酸的排泄增加,回流减少,防止肝内胆汁淤积。消胆安可阻碍胆酸的重吸收,阻断胆酸的肝肠循环,达到胆汁酸排泄增多,而降低血清胆汁酸浓度,减轻瘙痒。而地塞米松能通过胎盘抑制胎儿肾上腺分泌硫酸去氢表雄酮从而降低雌激素水平,以降低胆汁淤积的病理变化。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金酸萍糖浆,中西联合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并能有效的降低胆汁酸,相应的降低了胆汁酸对重要脏器细胞的毒性,改善了胎盘的功能,因而也降低了胎儿缺氧的发生,并得以孕周的延续(72例孕周达到36周以上)。对避免围生不良结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主编.中国实用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胆汁 中西医 妊娠 疗效
上一篇:【小儿药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四例报告】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一篇:【6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产程图分析】某产妇 请绘制产程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