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课程理念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20-09-27 点击:

  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化学新课堂

 湖南省衡南县三塘镇星火实验中学 谢红梅

 内容摘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

 关键词:师生互动 学生参与合作 探究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化学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当前,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改变学生的学法和改变教师的教法是这次改革的最重要的方面。更好的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建构性的设计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力求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贯彻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组织好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理念进课堂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实践。

 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动脑等活动与实践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技能。例如在除杂质题中有这样一题,除去KCl含有少量的K2CO3杂质,按照常规方法都选择BaCl2将K2CO3转化成BaCO3过滤,班上有一位同学不是这样做的,他认为加BaCl2,CO32-是除去了可Ba2+不好除。这样又引进新的杂质,他采取的方法是先加KCl+;K2CO3+2HCl=2KCl+H2O+CO3↑,当没有气体产生时证明CO32-已除尽,然后加入KOH调PH值至中性,此法虽然复杂了一点,但他毕竟动了脑筋,解题思路宽,知识用的活,解法与众不同,实属有创见,我向全班同学介绍并肯定了这一解法,不仅提高了该同学的学习兴趣,对大多数同学也有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全过程,但不需要将各个环节一一罗列,时间分配上要留有余地,应突出重点,突出设计理念及思路。设计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这一课题的学习中我有哪些问题、想法和作为?大致步骤可分为:1、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相关课程资源,背景资料等。2、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目的的确定要从学生、学校、地区的实际出发。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4、教学用具:实验器材、课件设计、目标反馈练习、教学媒体等。5、教学活动设计:情景创设、提问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说明、估用时间、总结、拓展、板书设计等。

 三、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化

 本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世界,并结合化学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共鸣,课堂单调、古板、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新理念驱动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基本思路:①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水的组成”,自然地引入本课题的学习;②质疑、猜想,让学生提出有关水的组成的猜想;③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探究,并记录现象和数据;④数据处理,运用物理、数学的相关知识推算水分子的构成;⑤运用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解释探究现象;⑥讨论、交流总结形成结论。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效果非常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使课堂活泼而有吸引力、生命力。

 四、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那么教育改革就落实到学生学习行为上,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 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共同进步,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利用率。讨论和分组讨论是一种常用的互动合作,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根据当地的情况(宁南山区)分析,水污染这一内容学生较陌生,但水资源的缺乏学生体会很深刻,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西安乡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②淡水资源短缺与我乡的经济发展;③给乡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而对水污染则用讲座、科普小电影等进行。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又如:某题“有Na2CO3、NaCl、NaBr、KI四种无色溶液,如何鉴别?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设计两种以上不同方案,由于学生已具有鉴别物质的方法,根据四种物质的个性,设计不同方案,经过教师汇总,选出几种不同的鉴别方案,并进一步组织他们探究,仔细分析比较这几种不同方案所用的试剂及各反应现象找出最佳方案。

 这样,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使他们能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彼此之间就能相互取长补短,互教互学,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五、强化探究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

 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同时又要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实验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例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讨论:①、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②、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③、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我将学生分组讨论,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各抒己见:①、氮气不易溶于水②、氮气无色③、氮气不支持燃烧④、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⑤、因为化学性质活泼,空气表现出更多氧气的性质等等。

 六、贴近生活,优化化学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挖掘素材,优化化学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最终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①(序言)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并加以比较有什么不同?②(燃烧及缓慢氧化)探究燃烧条件灭火的方法→解释“天火”“鬼火”等自然现象;③(质量守恒定理)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解释煤燃烧后剩余的灰烬比煤的质量少;④(甲烷)农村沼气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常见化学纤维的简单区分;⑤(铁)现代工业的支柱——金属材料;⑥(酸碱盐)胃酸病人用药调查、自制酸碱指示剂、水垢的成分及除去、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教学中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

 ?总之,化学教学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就必须要树立这种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重视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质量,使化学课堂教学得到质的提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不断反思总结,以适应新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发中心编著。

 《教师培训手册·化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发中心编著。

 

 1

推荐访问:坚定不移贯彻创新理念 贯彻 新课程理念
上一篇:温家宝: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一篇:宽容是一缕阳光小学教师教育叙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