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跳”事件的心理解读】 大一心理健康论文3000

来源:卫生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04 点击: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杀给自杀者带来的是永远的安宁,自杀也许只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但事实上,自杀者造成的最大的“后遗症”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那么我们每年会有多少人承受着因家人和亲友自杀死亡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这种影响是很深远的,可以持续十年甚至终身。
  有人质疑,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啦?为何都那么脆弱?心理学认为,对12~20岁的青少年来说,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也就是说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如果他们在这一时期无法将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整合起来,或者说感到根本没有能力选择,角色混乱就发生了。他们会难以忍受这一过程中的孤独状态,或者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甚至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这类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经历着同一性分散的青少年无法成功地做出选择,他们会逃避思考问题、缺乏兴趣、感觉孤独,对未来不抱希望,不愿和他人交流。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提到:对所有的青年来说,在他们的心理发展阶段中,必然要解决“亲密与孤独”这对矛盾。此阶段大约在20岁到24岁。这个阶段是发展具有爱的能力和会工作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有确定的同一感才敢与他人建立爱情关系。具有坚定的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需要具有牺牲精神,牺牲精神需要很大的自我确定感,对自己不敢确定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予他人爱或感情的。
  我们再回看事件中的这些青年,他们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好友,外出打工,本身就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而此时,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自我没有成熟到足以应对周围环境的巨变,同时企业的小环境又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其中少数人就可能因为无助感和绝望情绪而选择轻生的极端行为。因此,心理支持和社会适应极其重要。如果个人在此期间能够得到良好的外部资源和社会支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则有助于渡过自杀的高危年龄阶段。

推荐访问:解读 事件 心理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运动|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最佳时段是
下一篇:失眠会诱发肥胖|因为肥胖可能诱发哪些疾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