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功能与路径

来源: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 摘

 要]仪式具有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仪式的象征性、规范性、重演性和情感性等特征使得它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成仪式的价值内涵和程序安排、拥有主体间性的“教”“受”双方、主体间的互动能够引导参与者进行价值识别,产生情感共鸣,最后促进惯习的培育,继而发挥仪式的价值导向、情感升华、行为规范和身份认同等功能。在此基础之上,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主体间性为纽带,以良好情境为依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提升其教育实效性。

 [ 关键词]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仪式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以其文化功能体现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发展至今,它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征 一、仪式及其特征 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尽管这个概念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晰,但在形式上却是起规则作用的东西。[1]296因此,研究仪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须先厘清仪式的内涵和特征。

 (一)仪式的内涵

 仪式,古今中外广而有之,有宗教性的受洗、皈依;也有世俗性的出生、嫁娶。“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在中国,“仪式”一词最早便出现于此。“仪”“式”“刑”皆为“法(取法、效法)”意。除此之外,它还与“礼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礼教”就是仪式的教育。仪式也由此逐渐衍生出了典礼的秩序形式、仪态等内涵。

 从不同的角度看,仪式具有不同意义。从文化的角度看,仪式就是各种浓缩在象征符号中的文化表达过程。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仪式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2]。西方人类学家涂尔干,将仪式解释为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规定了人在神圣的对象面前应当如何表现自己。[3]47 以上不同的理解方式都说明了仪式是极具象征性的安排,在社会整合和意识形态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种重复性的行为,能深化人的情感,也是一种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教育。由此可见,仪式承载着特定共同体的文化观念,它是在一定时段,借助各种象征符号、程序化的过程,通过营造特定的教育情境,诱发参与者的情感体验,承载并传递特定文化符号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最终达到育人目的的活动安排。

 (二)仪式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任一客体或一组客体都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客体所共有的特性抽象出某一概念,该概念便成为了特征。仪式共有四方面特征。

 一是表达方式的象征性。象征性是仪式的重要特征。维克多·特纳认为“象征符号是仪式中保留着仪式行为独特属性的最小单位”,它是指一些“与另一些事物有类似的品质或在事实或思维上有联系”的物体。[4]19 人们看到象征物时,总会联想到与其相关的事物。这些象征体不仅以其本身的具体形式存在,也以象征对象的抽象形式存在。此外,在维克多·特纳看来,象征符号是“感觉极”,象征对象是“理念极”,前者激起人们的情感,后者代表象征符号背后的观念。仪式的时间、地点、语言、行为、物体等都附着有特定的意义。通过这些“感觉极”,作为“理念极”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道德观点才能够表达出来。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是组织流程的规范性。一定的仪式都是在特定的群体范围之内,受到群体成员所认可的行为,是规范性的行为。从横向上来讲,就是各构成要素的完整性。仪式的主题、时间、地点、参与者、程序等都是完备且有严格规定的。从纵向上来讲,就是仪式程序演进有着规范性。仪式的每一项安排环环相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可以说,仪式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过程的规范性带来的庄严感。如果仪式的构成要素不齐全,各个环节被随意篡改或者遗漏,那么就会造成仪式的完整性缺失,仪式本身的意义也就不会完整地传达出来。

 三是仪式举办的重演性。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直言,“所有的仪式是重复性的,而重复性必然意味着延续过去”[5]50。这种可重复性首先是指仪式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性地举行,如“每月一次”或“一年一度”。其次是指仪式中的语言、象征物、动作或者某一环节得到不断重复。每一次重演都伴随着与周围物质环境联系起来的社会记忆的再生产。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会不断举行同一主题或类型的仪式,来强调其意义。如吃蛋糕、唱生日歌的成长仪式,国庆阅兵的仪式,入党宣誓的仪式等,虽然都是重复性的操演,但是对参与主体来说,每一次重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留下深刻的记忆。

 四是影响方式的情感性。人类学家利奇认为,仪式不断重复的特征能够使仪式所传达的信息被人们充分而准确地接收,“仪式象征具有能挑动仪式参与者情绪的效力”,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实际的作用,因而它能够达成我们所认为的目的。[6]不管是构成仪式的诸要素,还是仪式行进的程序安排,都可能对人们的仪式经验产生影响。影响的方式可能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影响力的来源可能是文化性的也可能是生物性的。[7]在仪式影响的微观机制上,个体的模仿、反馈、联想、表达等也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在群体间无意识地传递感染、循环放大。

 仪式是一个超常态行为,是象征的体系,是社会的表象。社会不断变化发展,仪式也是一个变动的存在。仪式的结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们带着不同的问题和愿望去对待仪式时,它也会有不同的意义。仪式的变化和形成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表明仪式是可“发明”的。[8]223-225

 理 二、仪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 仪式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将仪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其实现横向拓展的内在要求。

 一个完整而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场所和环境中举行,并且伴随着参与者一系列逻辑性的行为。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在特定时空场合中展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看作是一个“场域”(field)。每个场域都是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9]133-134。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正是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仪式参与者各自占据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强加于占据在这些“位置”的个人、群体或者是机构上的作用,通过场域分布结构中的情境以及与其他位置的关系得到客观的界定,并且各自有着不同类型的权利。[9]134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作用发挥的一切要素,都存在于这些“位置占据者”的互动之中。笔者对仪式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机理的分析也将在“仪式场域”中进行。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仪式这一场域中的基本概念和影响要素,我们可以在抽象层次上对其作用机理的模型进行建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仪式场域的作用机理

  总体而言,存在于场域之中的仪式实践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仪式蕴含的价值理念,二是仪式的程序安排。当参与者进入仪式活动,并做出相应的仪式行为时,就会自发地受其价值理念的影响,产生隐性、潜在的教育效果。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就在于仪式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任何仪式的设计,都经历了为自己自主性而斗争的过程,任何外部资源想要进入仪式内部,都需要预先进行挑选、融合、形塑或重构,直到转化为仪式本身的结构元素。一个仪式能动性越强,场域越具有自主性,其中的规则就愈加有效,愈能强加到仪式参与者身上。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参与进仪式程序之中,二者就共享了一套价值理念或行为规范,并且不可避免地经过“价值识别”“情感共鸣”“惯习培育”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了教育信息作用于仪式参与者的基本过程。构成仪式的价值内涵和程序安排、拥有主体间性的“教”“受”双方,主体间的互动和“博弈”,以及这一系列过程形成的特殊场域,决定了仪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几个方面同时展开之时,仪式就会通过其艺术性表演,发挥教育作用。

 首先,参与主体会对具有特定意义和价值的行为感知和识别。这种感知和识别经常是无意识和有意识的交织。无意识的识别是指人会受到所处场域的影响,无意识地复制他人的情感和感受。在象征物、环境氛围和艺术化的表现方式的影响下,个体可能会产生自动的模仿、言行的同步或个体间的交流等行为。无意识的行为和情绪诱发因素联系在一起,和其他参与者形成几乎同步的反馈。这些模仿与反馈作用于参与者,形成其对诱发因素的联想、接受和学习。有意识的识别是参与者在具备一定认知能力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参与到仪式行动中,对仪式价值进行识别和认同,将已有的价值观与之进行比较、融合、同化。在自身认知和情绪感受进行自我建构和放大之后,再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等行为将其表现于外。其次,在纵向的价值识别进行之后,便进入到了情感共鸣环节,它决定了思

 想政治教育仪式能否在参与者之间形成群体效应。在价值识别的过程之中,仪式参与者的认知和评价也随之推进,并沉浸于由象征物或行为激发的情感之中,对其进行体会、理解和推测,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与他人近似或者相同的价值和情感,从而形成主体间的共鸣。主体共鸣的更深层次是通过共振强化情感。共振场中,情绪在主体间交互感染,感染的内容既可以是仪式本身表现的价值意义也可以是其他主体表达出来的主观想法。价值意义和主观想法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群体间循环传递,情绪持续、重复地传达给个体,使个体情绪强化巩固。个体的情感体验扩大到了更广阔的层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也更容易演化为群体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价值识别和情感共鸣最终都服务于参与者的惯习。惯习(habitus)是恒长的,但也是可转变的,是“能由结构而产生的结构”,也是“能产生出结构的结构”。[10]254 在仪式体验中,对仪式行为的适应、认知的发展、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群体效应的循环放大,都会对参与者选择以何种方式进行感知、行动和思考的倾向产生影响,并且无意识地纳入自身,从而重新建构自身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有怎样的惯习就有怎样的思想方式、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惯习是仪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呈现。

 总的来说,“惯习×资本+场域=实践”。仪式场域提供了仪式文化实践场所,仪式参与者在场域中要获得“文化资本”(价值),就要保持在仪式中的特定位置。在主体互动的“动力性”场域中,情感和价值得以表现,惯习也由此培育。仪式场域的力量也只有在情感和价值的结合中才能发挥。

 能 三、仪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所谓功能是指某一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作用、效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或社会生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或有效影响。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是指一定社会或者社会群体在诸多价值取向中将某一种取向确定为主要价值追求方向的过程。在任何社会,统治阶级都会为了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在舆论宣传、教育等形式上给予一定的价值观引导,让人们在多元价值的环境中,形成利于个体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仪式是程序的结合,同样也是价值的集合。没有价值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会迷失方向,失去存在的必要。仪式的价值导向功能首先体现在其蕴含的价值内涵上。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价值附着在仪式的程序和行动之中,通过仪式操演表达出来。它通过时间、空间、语言、道具、动作等象征符号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其中,这时,建构在行动之上的象征物就表现为仪式的外在机能。仪式作为一种实践,必然接受思想的指导,而它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也能够向人们传达特定的价值,从而实现教育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周期性的展示,使人们能够准确接收教育信息,逐渐影响、引导人们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情感升华

 情感是人们认知进行和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在一些实践中,人们知道“如何为之”“为何为之”,却很少真正在行动上“为之”,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冷漠现象。要把认知真正地转化为行动,就需要情感的激发。情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随着实践的延伸而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其发展过程就是情感升华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凭借其象征性的表达和主体集中参与的形式发挥着情感升华的功能。行为者在活动之前,对于活动环境的知觉和认识,“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 [11]49。仪式借助灯光、音乐、语言、布景等构建的场景创设出的特殊教育情境使得受教育者在进入仪式之后,能够在这些主观因素影响下对情境进行把握和认定,从而调动情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内部的情绪形成共振,并“交叉感染”、循环放大。这时,主体体验不可能是“灌输”这种强制性的方式,而是通过间接性的表达进行自主感知。这种方式也让这些情感、价值和行为在群体之间不断蔓延。此外,感染的程度越深,仪式的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点传播速度越快,情感升华的功能发挥就越明显。

 (三)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个人或社会群体参与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行为标准,具有规范、约束社会成员的作用。一场仪式的价值内核就是一定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而仪式的表现方式也是价值理念合法性的赋予。这些价值理念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可抗拒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传递着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规范和秩序。通过仪式价值的引领,受教育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运用这些价值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仪式作为一种秩序的安排,其举办的时间、地点,场景的布置,参与人员的礼仪、着装等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以着装为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穿着相对随意,但是在重要的仪式中,人们的穿着就会有要求。比如大学毕业典礼,要求穿学士服;重要党内活动,要求佩戴党徽;清明祭奠,着装素净为宜……这些严格规范的仪式活动,能够对参与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

 (四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和所属群体的认知和确认,包括群体身份、政治身份、国家身份等。如果个体不能实现身份认同,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异常。想要达成个体对自我和群体身份的认同,就必须认同群体的价值观,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校园中,学生参与校园仪式,感知校园文化,意识到自己是学校中一员;同时,也提升道德境界,规范社会行为,逐渐实现对学生身份的认同。比如通过高校开学典礼,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牢记身份,遵守校规、勤学上进。民族身份是通过民族记忆的传承来认同的。民族记忆是一定社会群体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精神,这种精神可能是群体的、也可能是个人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部分可能消失。纪念性的仪式则可以将民族记忆储存,在实践中鲜活地再现,也可以使个体的记忆上升为集体的记忆,强化他们对民族文化乃至民族身份的认同。如端午节参与赛龙舟、祭祀屈原,重阳节赏菊、登高等都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增强归属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其“国家在场”的特质也体现在了仪式的象征符号上。仪式场景中国旗、国徽的出现以及唱国歌等仪式环节,能够引起参与者的情感共鸣,激发或维持爱国情感,强化参与者的国家身份认同。

 径 四、仪式之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凯瑟琳·贝尔关于仪式可“发明”的理论为仪式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的立场和目的,更要关注教育的实践性过程、大众化和语言的传播力。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呢?这就需要在丰富文化内涵、尊重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仪式情境。

 (一)突出仪式主题,以文化内涵为核心

 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仪式本身的文化内涵。主题模糊和文化意义缺失都会导致仪式涣散,成为空壳。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2]435 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也是思想和价值的教育,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参与者。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传统仪式就体现出鲜明的价值指向,如除夕的辞旧迎新、中秋的阖家团圆,放鞭炮、吃月饼等仪式也是“过节”的“重头戏”。反之,部分新兴仪式却因流于形式而为人诟病,如一些高校的“成人礼”。其实高校举办成人仪式并无不妥,因为即使一些大学生已年满十八,也仍然可以通过“成人礼”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仪式内涵便得到充实,不会显得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由此可见,仪式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仪式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这意味着所有的行动都应当具备价值表达的功能,否则就会出现内容空洞或过程冗杂的现象。同样,利用仪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传播正能量。如 2020 年的清明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哀悼。虽然这种仪式可能是暂时性的,且基调悲伤,但在祭奠亡灵、感恩英雄的过程中,更能激励人们铭记生命尊严,凝聚前行力量。作

 为价值观“入脑入心”的重要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更需要不断融入正确的观念,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注入新的内容,发挥其主流价值传播和教育的作用。

 (二)坚持“ 以人为本” ,以主体间性为纽带

 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只有在人们真正参与仪式演进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影响。因而仪式构建应“以人为本”,把握参与主体的思想行为规律和现实需要。然而,传统观念的延续使得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仍然是主客体关系,大大影响了教育效果。仪式恰好可以构造主体间性的参与主体关系,因为仪式一旦启动,就会形成“阈限”(liminality)。特纳将仪式看作是一种“反结构”(anti-structure),在此状态下,参与者都是“阈限人”(liminasor threshole people);所有人员之间的社会正常关系在进入仪式之后可能发生变化,即存在于阈限之外的不平等可以得到暂时消除。[13]平等的沟通与交往可以让受教育者获得新的价值认知,教育者得到真实的反馈,从而取得相互教育的效果。首先,主体间性的营造要求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使教育指向受教育者,教育仪式的构建也应坚持“从受教育者中来,到受教育者中去”。一是让教育对象参与仪式的设计,充分听取意见;二是要求策划者“感同身受”,以“受教角色”进行设计。仪式贴近生活,能增强受教育者的角色体验,增强代入感,激发主动性。其次,尊重主体间性要基于“教”“受”双方的平等。长期以来的不平等关系使“教”“受”双方的教育体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有时甚至会角色互换。因此,尊重受教育者创新精神,完善评价反馈体系,对于增强互动性,实现平等育人至关重要。

 (三)善用艺术渲染,以良好情境为依托

 情境是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身临仪式,参与者对场景和环境的感知和判断,都由仪式情境来完成。情境的感染包括显性知识的直接传达和隐性知识的润物无声。前者是由象征物的呈现、教育者的直接灌输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来完成;而后者只能是将知识融于特定场景,通过受教育者有意或无意的体验来实现。于是,如何将隐性知识融入到情境中,成为了仪式构建的关键。首先,良好的情景需要有冲击力的感官场景。仪式的场景包括场地、物品布置、背景音乐等,这些要素的选择和搭配能够展现不同的基调。如运动会场地开阔、音乐激昂,激发运动员斗志;毕业典礼布置温馨、音乐舒缓,唤起毕业生对往昔的怀念。不同的场景还需要有与之相配的价值符号。价值符号能够唤起参与者共同的记忆,激发情感共鸣。如入党仪式上党旗、誓词配置以特定的宣誓动作,庄重之感油然而生。其次,良好的情境要艺术化的表达。仪式把人引入审美状态,因而不仅是“促进认识”“促进道德”的教育,也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14]108 它不是追求“形式感”,而是追求“形式美”。思想政治教育仪式也应当是用“美”来“点化”受教育者。相对于理性教育而言,艺术性教育更注重人的感性直觉。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应当关注仪式的潜隐性和表达的艺术化,借助象征物、语言、音乐等场景要素,辅之以夸张、比喻等艺术性的表现手法,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知觉,使之获得审美体验。鲜明的主题、场景的布置、参与者的行为协调一致,自然能产生“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献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J].中国音乐学,2003,(2).

 [3]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 [英]埃德蒙·R·利奇.从概念及社会的发展看人的仪式化[J].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966,(B-722-251).

 [7] 陈纬华.仪式的效力:理论回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

 [8] Catherine Bell.Ritual: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

 ons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9]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 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2] 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

 [14] [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推荐访问:机理 思想政治 之于
上一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短篇例文10
下一篇:审计局“X五”普法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