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往之,力践行之 力所不逮心向往之意思

来源: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9-08-05 点击:

  摘 要:优质课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价值追求。探究优质课的维度与标准、功能与价值、课后反思的特殊意义等则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优秀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优质课;价值追求;探究
   优质课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价值追求。它要让老师明白,这堂课可以达到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效度,尽管这些可能在日常课中难以都实现,但它应成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境界,努力践行优质教学目标,加快优秀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追求。
  一、优质课的维度与标准
   (一)“四求”维度:优质的课堂要“力求科学性以求真”,即知识无误,观点正确,方法科学,探究真知;要“浸透思想性以求善”,即以有意无痕、有序分层、有机自然等为原则的课程内容育德;要“追求艺术性以求美”,即辅助课件、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呈现形式等应呈现美感;要“讲究有用性以求实”,即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总体层次、基本素质、长远影响等要有所达成。
   (二)“六有”标准:有魂,即对教学内容本质要求和思想性的反映;有神,即对课堂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有序,即教学活动合理组织和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有生,即对课堂的预设须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善于抓住学生活动中的“错误点”、“质疑点”、“争论点”、“困惑点”等展开教学,这样便能更贴近每个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和发展,这不仅能深化学生的认识,还会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并因生成而精彩;有色,即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多彩,并富有个性特色,体现学科教学专业要求和教师个人风格特点;有效,就是要高效地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体验和“自然”形成,特别是引导和提升学生的生活,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更在于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跟进。
   3.“三大”状态:一是“大视野”,课堂视野要开阔,角度多元。要站得高,看得远,立意深,角度广,尽量不要就事论事,就知识教知识,应更多引领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二是“大生活”,课堂要源于生活,提升生活。从“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现实社会生活和自身生活中选择“既典型又独特且困惑”的事例或“问题”引入课题,启其思考,激其探究,促其解决等,体现课程的真正价值;三是“大生态”,课堂要生态平衡,相辅相成。表现在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之间的主导、主体作用和“师生双向”、“生生多向”、“师生媒件”等合作互动关系,不做“课霸”,耐心启发,潜心挖掘,诚心合作,虚心聆听,满心赞赏,使课堂活而不乱,轻松自然。
  二、优质课的功能与价值
   (一)发挥集体智慧,展示教学魅力。以典型课例的个案研究与行为导向,坚持“个人说课、备课、上课、磨课”和“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相结合,我们把这一过程戏称为“绣课”,从内容挖掘到形式的创新,从理念的更新到实践的跟进等进行全面的“磨”与“绣”,“好课多磨”。“磨课”、“绣课”可使参与者和执教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专业对话过程,也是学科专业教研室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共生共荣的平台,能把成事、成业与成人结合起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许多学科专业教研室的教师取得优异成绩都说明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锻练基本功夫,建设高效课堂。教师的基本功涵盖面广,即一是要有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二是要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包括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即较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课堂实践的经验性知识等;三是要有合理完善的能力结构,即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驾驭和使用教材的能力、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等。
   在基本功培养方面:以教材处理为例,优质课的课堂要求我们要站在课标中看教材、站在课程中看教材、站在教材外看教材,大胆地、合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与重组,从而设计出基于问题、基于学生、基于生活的教学预案和思路;以语言表达能力为例,教学中的语言基本功,除了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所任学科专业特点的科学准确呈现外,还要有引导语、陈述语、点评语、总结语之间语音语调的区分艺术等。
   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则是教师基本功中重要的培养内容,也是追求课堂高效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12月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即“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要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十大教授法”言简意赅,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建设,提出《高效课堂的十要十不要》指导意见:即“知识方法要严谨科学,不要信口开河;教学内容要重点突破,不要平均用力;环节板块要严巧有序,不要僵硬呆板;学生活动要有的放矢,不要花哨失控;教法学法要激拨评推,不要满灌硬塞;现代技术要辅助丰富,不要喧宾夺主;教学基准要面向全体,不要只重个别;教学节奏要张弛有度,不要松紧失衡;学生实效要会熟活巧,不要少慢差费;课堂气氛要和谐积极,不要沉闷浮躁。”这“十要十不要”的课堂教学要求,既是对优质高效的课堂具体要求,也是对常态课的具体要求。因此,真正有价值的优质课,执教者应关注从内容到形式、效果等的有机统一,即关注课改,做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统一;关注教材,做到课程标准与学科资源的统一;关注现实,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关注学生,做到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关注效率,做到课堂气氛与学习效果的统一等。
   (三)探索共性规范,鼓励个性风采。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不要认为新的课程改革就是“乱劈柴”。新课改是有其共性的要求的,即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交互、引领生活的生成构建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要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防止知识目标被“虚化”;要实现课程资源与教材课本的和谐,防止教学内容被“泛化”;要实现师生主体与主导的和谐,防止教师使命被“淡化”;要实现多种教学方式采用的和谐,防止教学模式被“固化”。
   (四)锻炼教学新人,升华个性风格。
   把引领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作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优质课评选,需要处理好“三对”重要关系,即在对青年教师培养中的放手与牵手、指手与动手的关系;学科专业教研室的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关系;人格影响与风格影响的关系。优质课评选意在锻炼新人,提高教师个体素质;要重人格影响而非风格影响,要求教师上自己的好课,而非上一样的好课,努力构建既有共性模式,更具个性化风采的新课堂。
   通过优质课实施培养教师的“复式”角色意识和执行能力,即执教者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五位一体”的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课堂的点评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廉价的表扬,而在于引导、提炼、提升等。能看到不一样的,甚至有遗憾的,具有课程生成意义的好课,而不希望看到一样的好课。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有一直都在探索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路上的态度。
  三、课后反思的特殊意义
   教师专业成长中如果把学习当成最好的备课,把合作当成最强的竞争,把竞争作为最佳的激励,把科研看成一种专业积淀,那么,就应把反思视为不断的进步和重要的专业发展智慧。在笔者多次应邀担任的省市级或校级优质课评委工作中,不少老师和选手都有很好的反思意识,因此,在不违背大赛规程的原则下,都很高兴在课后接受选手主动的交流,真诚地提出些建议。
   那么如何反思呢?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定点、定时,也可延时地、随时随处地去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通过反思,使自己和团队更清楚地明白其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成功经验、问题缺陷、调整对策、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得与失。教学反思须努力做到:注重自我修养,端正反思意识,克服自满态度;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水平;针对教学实践,把握反思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坚持集体评课,扩展反思维度,促进共同进步;加强教育研究,积淀反思成果,指导实践跟进。如某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后,一位获一等奖的政治教师在反思中写道:“当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说出‘老师再见’时,遗憾就涌上我的心头。课堂教学的遗憾要能成为艺术,教学反思和总结恐怕是成就艺术的关键。回顾和悉数自己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选材处理、提问引导、点评总结、语言动作、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处理的得失,最需要反思、最想总结的就是‘最生动的课堂是学生的’”。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该老师还对课堂的“生动性”做了如下反思:“生动源于学生的兴趣;生动活于学生的参与;生动美于学生的思考;生动在于学生的收获”。这样的反思当然会使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并见证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所取得难得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在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以开展优质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优秀教师,追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发掘教学价值,发挥教学功能,是促进优秀教师成长,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第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高效课堂的十要十不要》指导意见, 重庆外国语学校内部资料,2012年2月
  (作者单位: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 400039)

推荐访问:心向往之 践行
上一篇:以问题为主线、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下一篇:[激励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中的实践探微] 任务型教学法案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