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最神奇的生命旋律]美妙旋律第三季

来源:执业医师 发布时间:2019-04-01 点击:

  前不久,在美国百老汇举行了一场音乐晚会,奇怪的是,舞台上空空荡荡,不见一件乐器。首先登台表演的是一名看起来没有多少艺术气质的彪形大汉,只见他做了个威猛的亮相后,就开始脱掉外衣,裸露出他那身浑厚而又刚健的肌肉,并开始将身体剧烈地抖动起来,随着那一块块健美肌肉的凸现跳动,用导线与人体连接的组合音响设备也播放出了乐曲,这种乐曲声类似木琴的音色,其中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声音很奇特的韵味。接下来的表演也都是只见人不见乐器,但却有乐曲自这些人身上发出,而且这些乐曲都很新奇动听,使观众们深深陶醉。
  这是一场被命名为“人体音乐艺术”的音乐晚会。每个演奏者完全不用借助任何传统的乐器,而是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件乐器,用自己身体的某些结构来演奏出乐曲。
  原来,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人的身体本身是一种运动体,它能够产生出有节奏和高低起伏的频率,这种频率如果运用现代技术加以处理,就能成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生命之歌”。于是,人体音乐便应运而生,使广大听众又有了一种全新而又神奇的听觉享受。同时,有关专家还能从这种“乐曲”声中解读出另外的一些生命信息,比如身体的某些结构的健康状况等。
  实际上,人体中可以演奏音乐的不仅是肌肉,全身许多地方都可以发出令人心醉神迷的乐曲声。
  
  母爱“心曲”
  
  心脏是每个人身体中最要害的部位,也是身体生命律动的总枢纽,所以,它也能演奏出最为波澜壮阔的生命乐章。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用手捂住胸口,就会感到心脏节奏有序地跳动;用手指堵住耳朵,就能听到血液的流动和心脏的跳动声;如果进行剧烈的运动,心脏的跳动声会更急促和巨大。根据心脏的这一特点,有的科学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能让烦躁不安的婴幼儿听到他所熟悉的妈妈心脏的声音,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安静下来呢?根据这一思路,有人录制成一种名为“母爱心曲”的音乐,它是把婴儿母亲心脏搏动声录下来,再加进一些大自然的潺潺流水声、风吹树林的哗哗声、以及小鸟的婉转啾鸣声,然后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将之合成一曲悠扬悦耳的音乐,当把这种音乐播放给一些烦躁不安、啼哭不已的早产儿听后,他们都出现了氧气饱和度上升、心跳和血压下降至正常指数等数种奇妙的生理效应,然后慢慢地变得平静下来。连续十多天,每天都给他们听十多分钟这样的音乐后,他们身体的许多机能竟然奇迹般地变得正常了。而正常婴儿躺在摇篮里,听着妈妈的这种“心曲”时,也会很快地进入甜甜的梦乡。
  那么,心脏是怎样演奏出动听的“心曲”呢?原来,心脏本身能发出一种低频电波和生物磁脉冲信号,并且这种信号会随着情绪、行为状态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在平静时信号会低缓,反之,情绪高涨、激动或剧烈运动时,信号就会很高亢。研究者正是利用了心脏搏动的这些特点,把这种振动波和脉冲信号,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使它们转化成一种音乐的语言,于是,便谱写出了一首首动听的“心曲”。
  
  骨骼“摇滚”
  
  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发现,大钟经撞击后会以一定频率发出清脆悠扬的鸣声,可是,当钟有了裂缝以后,振动的频率就会发生变化,钟声就会失常,他由此联想到 :人的骨骼关节是不是也会产生与大钟相类似的现象?经过实验表明,健全的骨头在被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笃笃声。而当骨头有了裂缝后,就变成较为混浊、沉闷的声响。后来,他更进一步地发现,不同部位的骨骼,由于它们的厚度和长度等方面的不一样,所以它们所发出的声响也有所不同。还有,年轻人和老年人的骨头由于质地不一样,它们的响声也是有所差别的。这位科学家利用了这一原理,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电子振动测试仪器,将连接仪器的两个极片贴在人的腿部,然后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骨头进行轻轻的敲击.省略

推荐访问:谱写 旋律 神奇 生命
上一篇:治疗牙周病要多少钱【严重牙周病 可夺老人命】
下一篇:栀子花药用【药用花卉――桅子花】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