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12分钟文化圈”建设规划纲要(初稿)

来源:建筑师 发布时间:2020-11-16 点击:

  1

 武汉市“2 12 分钟文化圈”建设规划纲要

 ( 初稿 )

  2 目

 录

 序言 一、“十三五”时期武汉市“15 分钟文化圈”建设成果 (一)四级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二)惠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三)群众文化品牌魅力四射 (四)书店影院业务稳步发展 二、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1、有效提供 12 分钟路程内实体空间设施服务 2、有效提供零距离数字文化服务 3、着力打造十大特色文化圈 4、着力建设“12 分钟文化圈”全覆盖 三、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建设任务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政策保障体系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 (三)构建现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1、打造“武汉文化云”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 2、实行武汉市智慧文化广场全覆盖 (四)落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项目 1、重点推进文化圈中心建设项目的落实 2、统筹推动文化圈普惠建设项目落实

  3 (五)成立“12 分钟社区文化联盟” (六)培育“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品牌

 四、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措施 (一)创新多元化保障机制 1、创新政府主导机制 实现公平正义 2、创新部门协调机制 实现区域联动 3、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实现共建共享 4、创新企业支持机制 实现多方共赢 5、创新爱心捐赠机制 实现名贤流芳 6、创新基层自筹机制 实现社区自治 (二)创新多元化服务机制 1、创新需求反馈机制 制订“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基本菜单 2、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机制 满足“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对象点单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管理机制 实施“12 分钟文化圈”定向派单 4、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实行“12 分钟文化圈”服务政府买单 5、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融合机制 乐享“12 分钟文化圈”服务接单 6、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完善“12 分钟文化圈”服务评单

  结语

  4 武汉市“2 12 分钟文化圈 ”建设规划纲要

  序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现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础上,已全面实施标准化、均等化,这是党和国家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战略方针,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

 “十三五”时期,武汉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15 分钟文化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武汉市的公共文化建设进一步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四级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惠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品牌魅力四射,书店影院业务稳步发展,文艺创作日益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广为弘扬,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武汉市人均文化事业费、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等主要指标,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市人均文化事业费排名第7,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图书馆建筑面积分别排名第 8、第 9。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半数面积不达标,且设施陈旧。市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能力和效率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市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5 2020 年 6 月 28 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加大“四馆三场两中心”建设,打造 12 分钟文体圈的建设任务。与“15 分钟文化圈”相比,“12 分钟文化圈”,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密度的一个量化标准,通过规划基层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形成现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角度看,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灵活,服务更加高效。从公共文化服务受众的角度看,交通更加便利,寻找更加方便,参与更加及时,菜单更加可口。总体来看,是要让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更具有吸引力,公共文化活动更具有感召力,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有凝聚力,居民以步行 12 分钟路程为半径,在最后 1 公里范围内,共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发展关键时期。根据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丰富武汉居民的文化生活,进行富有时代性、地方性、针对性的“12 分钟文化圈”建设。在观察新现象、分析新问题、了解新需求、研究新内涵、推动新进展、判断新趋势、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规划方案。从而,树立新惠民理念、建立新思维方式、掌握新方法手段、运行新服务项目,打造“新全民阅读”、“新全民艺术普及”、“新全民健身”、“新全域旅游”,创造武汉“12 分钟文化圈”服务新品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高现代公共文

  6 化服务体系的运行管理和社区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数字化、均等化、精细化的服务,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线下服务到身边,线上服务到手里;做到户户有文化,人人懂艺术。全面推进武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一、“十三五”时期武汉市“15 分钟文化圈”建设成果 “十三五”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出台了《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武办发〔2016〕33 号)《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19 年)》,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初步构建了 15 分钟文化生活圈。居民步行 15 分钟就能到达文化中心、文化广场、阅报栏、图书室、书店、博物馆、电影院、剧场等文化服务设施,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四级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武汉市基本建成以市级设施为龙头、区级设施为骨干、街(乡镇)和社区(村)设施为基础、流动设施为补充、数字服务为延伸、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13 个行政区均设立图书馆、文化馆,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 16 个,其中 11 个为国家一级馆。建有 50 个街头 24

  7 小时自助图书馆和 147 个地铁自助图书馆。市区公共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共有文化馆 15 个,其中 9个为国家一级馆。170 个街(乡镇)、3184 个社区(村)建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且实施免费开放。武昌区、洪山区先后获评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黄陂区李家集街(泥塑)被命名为 2018—2020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黄陂李家集街(泥塑)、黄陂区(楚剧)、汉阳区江堤街(高龙)、新洲区三店街(牌子锣鼓)被命名为 2018—2020 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汤湖图书馆获评“全国最美图书馆”称号。

 (二)惠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广泛开展“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广场舞大赛”“江城读书节”“马良杯”“知识工程”等公共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线下+线上不断拓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媒体关注度越来越高。全市年均举办各类演出、展览、读书、讲座活动 1.8 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 2.5万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三个一千万人次工程”,保证每个市民每年都能看 1 场演出、去 1 次图书馆、进 1 次博物馆。2019 年,全市实现观众观看演出 1200 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服务到馆读者 1100 万人次,走进博物馆观众达 1200万人次。

 (三)群众文化品牌魅力四射 武汉多年持续举办新春、五一、十一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武汉国际杂技节和琴台音乐节群文活动、江城读书节

  8 等重点节庆文化活动。汉口“江滩大舞台”被喻为新的民众乐园。“武汉市高校艺术节”展现年轻学子和城市文化的交融彰显着大学之城的青春风采。“名家论坛”成为全国终身学习优秀品牌项目。市少儿图书馆“千字屋”成为武汉友城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各区也都形成了“一区一品”“一区多品”的喜人局面。“武汉之夏”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示范项目,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以课题研究、经验交流、院校授课等多种方式向全国推广。

 (四)书店影院业务稳步发展 武汉市共有 1400 家各类书店,书店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城市书店保有率最高的是江岸区、洪山区和东湖高新区。武汉共有影院 147 家,影院数量比 2017 年增加了 23.5%,影院拥有最多的是洪山区、武昌区和江汉区。2019 年全市票房收入为 15.4 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 8 位。

 二、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

  9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发展,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武汉精神、彰显武汉价值、展示武汉力量、作出武汉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发展目标 1、有效提供 12 分钟路径内实体空间设施服务。

 通过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企业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使居民群众在 12 分钟步行路径内,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公园、剧院、电影、书屋等提供的现代公共文化实体空间设施服务。

 2、有效提供零距离数字文化服务。

 在保持武汉市现有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与武汉群众文化云、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实行统筹管理,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框架,推出统一的基层服务界面,形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服务总目录,实现工程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社

  10 会力量参与机制更加健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并与其他文化惠民工程互联互通,搭建标准一致、有统有分、互为支撑的现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工程平台的开放兼容、快捷传输和高效运行,实现工程资源在基层的统一揭示和便捷获取。使居民群众在虚拟空间享受触手可及的零距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3、着力打造十大特色文化圈。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水形胜、城水一体,同时,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构建“12 分钟文化圈”基础上,选择历史底蕴深厚、特色文化鲜明、文化消费基础较好的区域,进行挖掘提升,规划建设十大特色文化圈,即滨江画廊文化休闲带、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东湖生态文化休闲区、汉口历史风貌区、辛亥首义文化区、楚河汉街时尚文化休闲区、光谷青年创新文化区、大汉阳知音文化区、木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孔子问津文化区,打造时尚与传统融合、文旅商协同发展、具有全国知名度吸引力的武汉特色文化展示区、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构筑文化强市的核心载体支撑。以“十大特色文化圈”的示范引领,带动武汉“12 分钟文化圈”的繁荣发展。

 4、着力全面建设“12 分钟文化圈”。

 以武汉市 170 个街(乡镇)、3184 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增强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民性为要求,在 12 分钟区域范围内,尽可能有效融合更多的文化

  11 阵地和资源,提高文化设施密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对接群众需求,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服务吸引力,扩大受众的覆盖面,建设全覆盖的“12 分钟文化圈”。让居民走出家门,在 12 分钟步行路径内,就可以来到环境温馨、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空间设施服务。甚至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乐享美好的文化体验,使文化圈真正融入群众的生活圈,打造百姓自己的“诗与远方”,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5、着力建设“12 分钟文化圈”管理体系。

 按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建立武汉“12 分钟文化圈”管理系统:总分馆业务管理、活动信息管理、数字资源管理、志愿者服务管理、文化社团管理、数据分析管理、票务服务管理、服务评估管理、场馆监控管理等多个管理系统,对“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进行全面有效管理。

 三、武汉市“十二分钟文化圈”建设任务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政策保障体系 根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居民群众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 号)《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结合我市“12 分钟文化圈”建设目标,制定《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12 分钟文

  12 化圈”的指导意见》《武汉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武汉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出台《武汉市关于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规范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经费投入标准、服务标准、项目清单、评估考核办法、投诉处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 积极打造武汉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架构。建设以武汉图书馆和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区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以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的图书馆,以流动服务点、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和特色分馆为服务结点的公共图书馆核心服务体系;以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为中心馆,区级文化馆为总馆,以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以我市各级文体广场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文化馆核心服务体系;以武汉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等公办博物馆为主体,以分散在各区的民办博物馆为支撑的博物馆服务体系;以新华书店和各大品牌民营书店为主体,以各类中小型民营书店和书屋为补充的城市书店网络体系;以各类演出剧场、影城和歌舞厅构成得文化休闲设施网络体系。

 (三)构建现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1、打造“武汉文化云”一站式数字服务平台。

 建立全市统一的现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武汉文

  13 化云”,整合各类文化服务机构设施的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线上服务查询平台、艺术欣赏平台、文化交流平台、服务点单平台、服务创新平台,实现电脑 PC 端、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同时在线服务,让市民能够在线享受到各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一站式服务。解决“重复投资、信息孤岛、资源割离、制度匮乏、产品低劣、门户自闭、缺乏互动、反馈滞后、服务不充分”等数字文化服务的困境,提升武汉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2、实行武汉市智慧文化广场全覆盖。

 借助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的爆发,在“12 分钟文化圈”为居民提供文字、图片、语音、图像、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资源,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系列化、网络化、多样化、个性化。并在各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美术馆、博物馆、广场、公园,设置电子资源数字触屏一体机,利用 720 度全景数字 VR 技术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施展馆及其陈列品移植到互联网上进行展示、宣传与教育活动,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更多的居民群体能够在网络平台上真实感受场馆设施及其服务。

 同时,以免费无线网络(wifi)的方式,提供全开放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智能+文化”助推“新全民艺术普及”和“新全民健身”,以电子阅读助推“新全民阅读”和“全民终身学习”,激活网民的文化创造活力。

  14 (四)落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项目 1、重点推进文化圈中心建设项目的落实。

 通过市区联动,多部门协调,在五年之内,重点推进黄陂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青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东西湖文化中心、光谷文化中心、江岸区公共文化和档案大楼、光谷艺术中心、武汉戏曲艺术中心、凤凰湖城市文化综合体、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江书法博物院、武汉中心书城等文化圈中心建设项目的落实。

 2、统筹推动文化圈普惠建设项目落实。

 通过创新服务形式内容,打造一批有利于“12 分钟文化圈”文化空间的示范项目,在全市打造武汉新书房、文化小广场、汉韵小剧场、非遗工作坊、文化行驿展、社区谈心亭、小区聊天坊(村组聊天庭)等一系列特色阅读空间、艺术表演空间、博物展示空间。

 (五)成立“12 分钟社区文化联盟” 通过设施建设、设备配置、资金投入、人才队伍、产品供给、绩效评估等六大资源下移,创新智慧文化小广场、文化小礼堂、社区(乡村)小舞台、文艺小分队、工艺小产品、艺术小展演等六项社区文化服务,实现一个市区一品牌、一个街道一典范、一个社区一特色、一个企业一名片、一个团队一专业、一个家庭一技艺等六种效果。形成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小区(自然村、组)、家庭等六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人口密度较大、居民超过万人的社区,成立“12分钟社区文化联盟”,常年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进校

  15 园、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家庭活动,解决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服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书报全民阅读、演出人人观看、电视户户到达、广播村村(社区)通响、电影月月播放、景观天天游览、艺术时时欣赏”的“12 分钟文化圈”发展愿景。

 (六)培育“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品牌 通过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文化空间建设和服务项目示范带动,力争用 3 至 5 年时间,建成以公共文化机构为骨干、社会力量为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吸引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符合群众需求,供给手段更加多样便捷,各种社会文化主体不断壮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培育打造街坊艺术节、诗词对韵、家庭阅读、楼台歌会、汉韵快闪、对对碰舞蹈、红色展览、演艺嘉年华、主题观影、戏码头、云上剧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12 分钟文化圈”新品牌。将“武汉之夏”“武图悦读”“知识工程”等已有的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成为覆盖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精品。

 四、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措施 (一)创新多元化保障机制 1、创新政府主导机制 实现公平正义。

 政府主导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16 分类计划,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等方面承担主体职责。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和保障服务的措施,保障政府财政对“12 分钟文化圈”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保障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提高群众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同时,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等机制创新,吸引社会力量投入“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之中。

 2、创新部门协调机制 实现区域联动。

 成立“12 分钟文化圈”领导小组,由市(区)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市(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区)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区)直机关工委、文明办、政法委、文化和旅游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民政局、财政局、编办、总工会、团委、妇联、文联、残联、教育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园林局、供电公司、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和组织“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公共文化的协调联动机制。从政府层面成立协调联动领导小组,从行政部门层面建立相互支撑机制,从事业单位的层面建立联席会制度,总体上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实现区域联动。

  17 3、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实现共建共享。

 积极拓展社会参与渠道,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竞争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领域,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 PPP 模式,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现代公共文化的发展活力。

 积极整合用好“12 分钟文化圈”文化设施和服务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行部门资源社会化,加强对不同部门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在设施上互联互通,在资源上相互融通,在服务上相互借鉴,逐步实现“12分钟文化圈”资源共建共享。

 4、创新企业支持机制

 实现多方共赢。

 建立多渠道融资制度,不断通过社会合作将“12 分钟文化圈”嵌入到社会服务中,实现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服务供给创新机制。尤其是吸引“12分钟文化圈”内的企业踊跃赞助,取得多方共赢的社会效应。

 5、创新爱心捐赠机制 实现名贤流芳。

 政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会力量捐赠“12 分钟文化圈”的政策措施,培育、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社区(乡村)名贤通过捐助、捐赠、自办等方式,投资兴办“12 分钟文化圈”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开展

  18 公益性文化活动。用各种文化标识使爱心捐赠人士千古流芳。

 6、创新基层自筹机制 实现社区自治。

 “12 分钟文化圈”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街道社区(乡村)居民,街道社区(乡村)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以创新性项目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以开拓性的服务争取社会支持,以独特性的活动争取名家支持,以轰动性的新闻争取媒体支持,建好、管好、用好“12 分钟文化圈”设施,开展现代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自筹自治。

 (二)创新多元化服务机制 1、创新需求反馈机制,制订“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基本菜单。

 按照“三三制”的原则,由市区文化和旅游局行政领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库专家、市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武汉“12 分钟文化圈”课题组,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能进能出的武汉文化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充分发挥课题组新型智库作用,定时不定时地进行梳理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服务诉求,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武汉“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制度设计,明确规定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人群等,制订公共文化服务基本菜单。

 2、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机制,满足“12 分钟文化圈”服务对象点单。

  19 新时代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扶持武汉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努力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抓好中国梦和爱国主义主题文艺创作,讲好国家民族宏大故事,讲好百姓身边日常故事。推出更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当代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创新现代公共文化产品公产共享、 自产分享、机构实体供给、网络在线供给、数字出版供给、区域交互供给的生产和服务供给方式,方便居民群众个性化点单。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管理机制,实施“12 分钟文化圈”定向派单。

 广泛开展“十百千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聘请业内外知名专家 10 名,重点培育 100 支社会文艺团队,1000 名素质较高的文艺骨干,10000 名活跃的文化志愿者,形成一条完整的“12 分钟文化圈”服务人才链。

 通过政治思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政治业务培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规章制度的能力。通过职称、职务、荣誉、口碑等方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评价。通过文化志愿服务人才招募培训,实现区域性文化志愿服务全覆盖。通过文化社团分层级登记注册全面管理,实行主流业务引导、“以奖代投”

  20 激励等机制,加强文化社团建设与管理。通过用人机制改革,落实省、市“区聘街(乡镇)用”目标要求,落实街(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不少于 2 人的要求,推进社区(村)群众文化组织员全覆盖。通过建立戏曲、音乐、舞蹈等名家工作室,为繁荣发展社区文化培育生力军。通过“市民学堂”“小小讲解员”“金桥书评”“武汉之夏”等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大力培育社区文艺精英、社区网红。通过服务人员下移,形成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服务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点线面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员一级管理一级”“理事会成员一人监督一行”“专业技术人员一级指导一级”“文化志愿者一级辅导一级”“文化示范户一家带动一片”等服务人才定向派单的管理模式,保障“12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机构高效运行。

 4、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实行“12 分钟文化圈”服务政府买单。

 建立投入保障制度,解决“12 分钟文化圈”建设和服务中的资金、设备、人才、技术、法规等保障问题。加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文化活动阵地服务能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强化群众文化获得感。政府在承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主体责任的同时,逐年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其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可支配经费的增长幅度。通过制定或修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购买内容、机制和程序、指导性目录作出明确要

  21 求,指导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政府购买和社会力量购买。建立政府买单、市场运作、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考核的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机制,实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

 5、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融合机制,乐享“12 分钟文化圈”服务接单。

 建立资源整合共享共创制度,解决纵向资源、横向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类资源整合共享问题和资源加工等资源建设问题。在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下沉,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理事会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社会化、专业化运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乐享“12 分钟文化圈”服务接单。

 6、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完善“12 分钟文化圈”服务评单。

 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制定《武汉市“12 分钟文化圈”服务绩效考评标准》,实现以服务人次数、公众满意度和网络热点频次为主的正向考核机制,创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小区(自然村组)、示范户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体系。

 通过绩效评估,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特色的民族性、投入的多元性、产品的时代性,公共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

  22 同公共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参与性完整地统一起来,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还需要不需要作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高评价标准。刺激“12 分钟文化圈”发展潜力,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均等问题。

 结语 通过规划设计、制度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实践创建,实现“12 分钟文化圈”设施共建,平台共用,资源共融,管理共治,成果共享,多方共赢。培育并打造出“一个服务理念,十个特色项目,百个示范圈点,千支社会团队,万名志愿服务,全民便利乐享”的创新性“12 分钟文化圈”建设服务品牌。破解社区文化阵地短缺,服务人才不足、文化活动不均衡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运行机制,使其从实践中总结出“12 分钟文化圈”建设的“武汉经验”,产品生产供给中形成“12 分钟文化圈”服务的“武汉范式”,制度设计成果转化中研究出“12 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武汉模式”。

推荐访问:武汉市 文化圈 初稿
上一篇:作风建设心得体会个人
下一篇:生态文化展馆解说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