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大政治经济学年会安排

来源:建筑师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

  政治经济学系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12月17日周六

 Session Ⅰ: 发展型国家的理论、实践与中国经验

 09:00-09:35

 “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发展:起源、演变与展望

 黄宗昊,台湾中央研究院,michaa@

 摘要:

 “发展型国家”理论自1980年代出现以来,向来是解释东亚经济发展成功的主要论述,但也遭逢其它理论学派诸多的挑战与质疑。本文拟从论争的角度梳理「发展型国家」的理论发展,藉由「市场vs.国家」、「国家vs.社会」、「国家vs.全球化」等论辩,阐述「发展型国家」理论的起源、演变与展望。本文认为,「发展型国家」理论早期呈现「国家中心论」的观点,在纳入「社会中心论」的看法后,已演变成关注「国家-社会」关系、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但在当前时空环境变迁,特别是1990年代进入全球化时代后,东亚的「发展型国家」纷纷转型,逐渐进入「后发展型国家」的阶段;因而此时的「发展型国家」理论,也正处在莫衷一是,亟需再建构的十字路口。

 关键词:发展型国家、国家中心论、镶嵌的自主性、被治理的互赖、全球化

 09:35-10:10

 发展型国家的产业民主与生产扩张

 宋磊,北京大学,slei@

 孙晓冬,中国政法大学,sunxiaodong1107@

 摘要:

 在发展型国家崛起之后,我国学界对日韩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对日韩的经验所进行的把握往往是不全面的。具体来说,民主可以区分为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而生产的扩张则可以区分为生产的量的扩张和生产的质的扩张。上述研究基本上集中于政治民主与生产的量的扩张之间的关系方面,忽视了经济民主和生产的两种扩张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民主的政治侧面和生产的量的扩张之间的关系仅是日韩奇迹的表层结构,而被忽视的经济民主和生产的两种扩张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日韩奇迹的深层结构。进一步地,经济民主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而作为微观的经济民主的表现形式的产业民主则存在工具性的和价值性的两种形态。产业民主在日韩有不同的演变轨迹。这样的演变有其政治背景,但是对两国的生产扩张和政治民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与日韩奇迹的表层结构一起构成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0:10-10:45

 State-Society Synergy and Export Sophistication

 李响,新加坡国立大学,a0028468@.sg

 摘要: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capitalize on the idea of “export sophistication” which appeared in recent work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entral question I try to answer is “what determines a country’s level of export sophistication”. My goal i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 in addition to economic fundamentals – in influencing the sophistication level. I will argue that a synergetic for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positively contributes to the level of export sophistication. The key novelty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nergy index” that makes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possible. The key challenge is to establish causality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and explain why.

 The central hypothesis is tested using time series cross sectional data. Overall, the data suggests that state-society synergy favors export sophistication in countries with above average levels of synergy. This relationship is particularly robust in countries with uppermiddle levels of incom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each individual component of synergy works differently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action terms suggest that n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synergy constitutes sufficient condition individually. Though social capital is necessary for higher export sophistication, the goal can only be achieved when the state is sufficiently strong and the society is relatively equal.

 

 11:00-11:35

 推动招商之手:中国外向型发展背后的逆向寻租耿曙,上海财经大学skeng0731@

 摘要:

 倘若政府深度介入经济,“設租-寻租”应该十分猖獗,而外资对此也应该望而却步。但为何政府无所不在的中国,居然吸引如此大量外资,创造出“出口引导”的经济奇迹?对此,作者总结调查发现,在各地竞相招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称为“逆向寻租”的政企互动模式:外资企业立意設租、地方政府则乐于寻租。这样的政企体制,让传统的寻租冲动得到遏制,外资因此源源不绝,但贱价让地、税收补贴、环境糟蹋等也正因此时有所闻。作者进一步追溯此“逆向寻租”的制度基础,认为关键在诱使官员投入的“超额利润”(即所谓“租金”),主要来自招商过程中的“个人利得” ——核心为晋升、财政与腐败三者——而地方政官员用以寻租的凭借,则是他们毫不足惜的地方“公共物品”(国土、环境、未来岁入等)。这样“收益归属个人、成本转嫁公众”的制度安排,正是让官员踊跃投身“逆向寻租”的激励结构。另方面,外资企业对此也了然于心,因此透过各地考察、拖延资金等往复杀价的策略,极大化其投资当地的优惠条件。这样有赖“公共物品” 贴补的外来投资,当然特别有利可图,当然竞相涌入中国。但也就在“逆向寻租”的过程中,本可用于生产的宝贵资源无端耗散,国家资产则因私利而廉让。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将结合寻租模型与近年在长、珠三角的台商调研,对上述“外向型发展”底下的政企互动模式进行分析。

 11:35-12:10

 政府促成的产业转型:以富士康为案例观察中国沿海企业的转型升级杨吴夏,华东理工大学lesley.yang67@

 摘要:

 中国沿海区域以“加工贸易、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规模制造业,从90年代中期开始,继乡镇企业之后,创造了国家的出口奇迹,从而缔造了迄今的高速增长,但其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丕变,使其面临日益沉重的生存压力,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未来主要有三条出路:转型升级、区域转移、不然就得走向倒闭。这些面临转型压力下的企业将如何抉择?产业升级当然是优先选项,但为何大多数企业都望而却步?他们又为何逐步走向“内迁式”区域转移?对此,本文以全球“代工之王”富士康为案例,以经验调查、文献梳理与媒体素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分析中国代工企业的决策过程。根据富士康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外向型加工企业,由于“结构锁定”和“当地锁定”等因素,使产业升级在缺乏政府支持下,厂商处处举步维艰,而现有的“政治锦标”式的晋升激励下,无论转出、移入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对上述的区域转移,提供了不同层面的优惠与补贴,终于促成这些企业的迁移决策。换言之,对于意欲“自主选择”进行技术升级的外向企业,最终却“身不由己”的走向大举内迁。

 关键词: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网络、地方政府、全球化

 12:10-12:45

 拼政绩、拉关系、攒人品、碰运气与靠天命:谋求晋升的地方官员如何应对“风险”、“不确定性”与“无知”

 德新建,南开大学,dexinjian@

 刘骥,南开大学,liujipku@

 摘要:

 本文试图从方法论角度探索官员晋升研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回顾了针对中国地方官员晋升模式的两类现有研究——官员晋升绩效决定论与官员晋升的关系决定论之后,本文指出二者的争论焦点以及争论产生的原因:首先,两类研究都寻求在社会科学中建立一种规律式解释,而这种规律式解释往往难以有效区分“相关性”与“因果性”;其次,现有的那些基于对官员群体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无法直接适用于对官员个体晋升的解释。为弥补上述两个不足,本文指出在研究官员晋升时可以引入机制式解释取代规律式解释,并找到官员晋升研究中的微观基础——将研究层次放到官员个体身上。找到微观基础,就是要发现个体的能动性,看到官员晋升策略对晋升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地方官员在对官场四种不同的认知态度(确定性、风险、不确定性与无知)下所做出的选择,也即地方官员的五种晋升策略(及其因果机制)——拼政绩、拉关系、攒人品、碰运气和靠天命。其中攒人品策略背后是官员的政治形象塑造机制,碰运气和靠天命策略背后是行动的信念—欲望模型在起作用。

 SessionⅡ: 中国财政与社保的政治经济分析

 14:00-14:35

 财政分权与各地腐败的成因

 杨良松,上海财经大学liangsongpku@

 耿曙,上海财经大学skeng0731@

 摘要:

 本文利用1989-2008 年省级数据,探讨中国的政治集权体制下,财政分权对各地腐败率的影响。首先,我们使用各省级检察院报告的贪污贿赂罪立案数来衡量国有单位的腐败程度,并分析了其基本趋势。其次,我们探讨了财政分权影响腐败的理论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竞争,增加居民监督,缓解代理问题,硬化预算约束等减少腐败的途径;以及分权削弱中央监督,地方各自为政等增加腐败的可能性。在实证部分,我们利用财政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独立性指标来衡量各省的预算内、预算内外的财政分权,发现财政分权在1998 年后显著减少了腐败率,但在之前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腐败成因 贪污贿赂罪 财政分权 政治集权 地方政府

 14:35-15:10

 谁能落实财政问责?:内在监督 vs. 外在监督任超然,上海财经大学rchran@163.com

 摘要:

 一般而言,通向“政治问责”之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分权制衡”,依赖内部监督;一是“竞争选举”,由外部监督体现。两者之中何者更加重要?因为财政透明为财政问责的前提,所以本文由此处入手,来探究是 “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更能保障“财政透明”,落实“财政问责”?根据传统看法,“外部监督”与“财政透明”最为息息相关。但是本文基于IBP(国际预算项目)对各国财政透明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一般公民由于白搭他人便车,转嫁监督责任的心理,加上缺乏判读财政信息,必须具备专业,“社会监督”的效果并不特别明显。反而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竞争节制,既具有相互监督的激励,也具备彼此节制的能力,为“财政透明/财政问责”提供更可靠的制度保障。当然,若能强化上述“内在监督”,“外在监督”才可以发挥,而“政治体制”将更能彰显其确保“财政透明”和“财政问责”的功能。

 关键词:财政透明、财政问责、内在监督、外在监督碎裂官僚体制下的政策创新:中国财政透明的趋势与诠释刘红芹,上海财经大学liuhongqin123@

 摘要:

 财政透明程度一般被认为是通往“善治”之路:越公开的财政信息状况,越有利于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但财政信息由政府公布,哪些政府倾向于财政透明呢,本文根据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调查数据,尝试解释中国政府的决策模式。相对既有的社会结构解释,本研究将提出一个 “官僚中心”解释,即中国各省的财政行为是在我国“碎裂威权”体制下的官僚的决策考量。因此表现出既有 “一致” 又见 “歧异” 的状况:在中央权威掌控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首先必须揣摩中央意图,因此整体决策表现出高度一致,但与此同时,地方官员也会充分考虑自己的利益,在各省对所涉议题的性质判断和权力分配方式上也各有差异,导致了省级财政透明层面表现各有偏差。

 关键词:善治、财政、财政透明、地方政府、碎裂威权

 16:00-16:35

 Uninstitutionalized Taxation System and Capitalists’ Interests: The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unde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张长东,上海交通大学,zhangchd@

 摘要:

 Studies of capitalists’ (private entrepreneurs) political role in promoting democratization disagree with each other on how to define the capitalists’ interests, some argue pro-democracy bourgeoisie while others find evidences of anti-democracy capitalists, still some scholars find capitalists a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sections with different identit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the taxation system, shapes the capitalists’ interests and strategies of survival, therefore their political behavior.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temporary China as a critical case but discusses it’s implication under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6:35-17:10

 The Politics of Social Spending in China: The Role of Career Incentives

 刘台伟,上海财经大学derek.twl@

 摘要:

 How does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like China’s control the behaviors of local agents while simultaneously allowing local discretion? In particular, how does Beijing overcome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that results from decentralization?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ed during 14 months of field research, I find that Beijing has the ability to use promotion as a mechanism to shape the behaviors of local agents. Ambitious provincial officials—those who seek to advance their careers at the central level—comply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mandates with respect to social welfare provision in order to impress Beijing and increase their chances for promotion. The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politicians in China provide social goods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s of labor and to prevent labor unrest. Local officials would rather provide social security and welfare than education or health because “almost all protests are triggered by laborers unhappy about social security and welfare” (city official). Finally, contrary to what we expect, a province does not necessarily increase social welfare provision as the provincial economy develops or as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 province increases. Data shows that a 10% annual growth rate only results in a 0.6% increase in the province’s social spending (as a share of total budget), while a 10% increase in provincial tax revenue actually reduces the provincial social spending by 7.4%. But when there is an ambitious provincial leader in the province, he/she increases the social spending (as a share of total budget) by at least 12.5%. As a sharp comparison, the demography and unemployment rate in a province do not explain how much the province spends on social policy.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decision on social spending is not based on the people’s need or the economic cap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but the career incentives of the politicians.

 

 17:10-17:45

 中国社会保障均等化与“福利地区”的度量

 果佳,北京师范大学,guo925@

 摘要:

 中国的社会保障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稳步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人人享有”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但在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的同时,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公民因身份、户籍、职业和地域不同而无法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突出表现为以“福利地区”为代表的省际差异。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前人社会保障均等化研究基础上,依据2009年省级政府社会保障数据,以地方政府“投入——产出”的全新二维视角测量“福利地区”的类型与表现,更为直观地体现各省级政府行为特征及其在社会保障发展周期中所处位置。

 

 12月18日周日

 Session Ⅰ: 国际-国内问题的的政治经济分析

 09:00-09:35

 人口再生产、财政风险、两极分化与社会治理四题

 欧树军,中国人民大学,oushujun@

 摘要: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穷兵黩武、债台高筑的美国越来越像古罗马帝国,欧洲也深陷史无前例的主权债务财政危机,我国人口的再生产则实现了从“两高一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向“三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欧洲和美国的今天,是否就是中国的明天?我们还要继续走欧洲“三高一低”的社会治理老路吗?我们有没有可能避免走向这充满未知恐惧的失控世界?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社会结构稳定固化之前,及时调整我们的政策重心和方向,建构一张可持续的老年“安全之网”,探索适当的社会治理模式?

 关键词:人口再生产、财政风险、福利国家制度、两极分化、社会治理

 09:35-10:10

 从曼恩国家权力的视角论新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

 孙宝云,中办电科院,sby0501@163.com

 摘要:

 回溯新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轨迹,不难发现在不同阶段,执政党及其官员对专制力与建制力的倚重程度有很大差异。从总体上看,越是专制力水平高、建制力水平低的阶段,国家对社会治理能力就越差,也越容易发生专制力滥用的情况,并直接造成社会的动荡和倒退,这是新中国成立30年时留给我们的最大失败教训。改革开放以后大概有二十五年的时间,执政党进入专制力与建制力“双强”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全面繁荣,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此阶段建制力的“强”只是相比于六七十年代而言的相对增强,尚不足以与专制力的“强”相匹配,结果导致此阶段滥用强制力的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官僚主义以及政治腐败迅速蔓延,成为威胁执政党公信力的最大毒瘤。改革开放二十五年的经验表明,当专制力比建制力更强大的时候,从严治党、从严治官的任务远比治理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而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执政党就必须主动弱化专制力,孵化建制力的成长空间,积极推动公民社会发展,提升社会自治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专制力;建制力;社会治理模式

 10:10-10:45

 国际规范与国内制度改革:以中国与FATF为例

 刘兴华,南开大学,lxh@

 摘要:

 国际规范是国际社会中具有约束力的规则集合体。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国际规范形成了规范团体,规范团体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行动空间和行动效力。为了加入规范团体,获得成员资格,国家需要进行国内制度改革以达到规范团体的准入标准。面对国内利益集团等社会力量的各种利益诉求,政府需要为引入新的规范和理念、开展制度改革而进行国内动员。通过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达成支持改革的共识。国家为了尽快加入规范团体,往往将成员资格本身作为外交目标,这样就导致了正式加入规范团体之后面对国内改革与正式成员标准的差距。面对这样的问题,以及国际规范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国家试图对国际规范进行改造。为了加入FATF,中国通过学习《40+9项建议》的规则,进行了全面的国内反洗钱制度改革。

 关键词国际规范;团体认同;国内制度;中国;FATF

 

 ,liwei09@

 摘要:

 国际货币能给发行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政治好处,有能力的国家都积极竞逐更高的国际货币地位,甚至谋求建立全球霸权货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作为全球的霸权货币,美元几乎单一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既不受国际制度的约束,也不受其他国际货币的制衡,这使得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财富“掠夺”和政治“胁迫”。为此,从20世纪70开始,作为经济崛起国的德国和日本先后开始调整先前追随美元的国际货币政策,努力提升自身的国际货币地位,以推动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对美国滥用其货币特权进行制衡,进而捍卫自身的货币权益。虽然两国在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由于两国在国际政治领导力上的差异,它们分别采取了联盟制衡与单边制衡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货币战略,其导致的对美元的制衡效果也大相径庭: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第二大货币,构成对美元的竞争压力;而日元国际化却进展颇微,与美元地位相差甚远。这为现今同样处于经济崛起进程中的中国的国际货币战略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美元霸权、货币制衡、政治领导力、国际货币地位

 11:35-12:10

 货币的兴衰与国家实力——三个案例对人民币汇率的启示

 耿喜梅,中央财经大学,sophia-mei@

 摘要:

 文章探讨问题是:为什么发现从1870-1914年英国主导下的金本位制和从1944-1971年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是当时的英国、美国正处在国际社会的霸权地位时期,而1914年英国的国际地位的相对衰落,国际金本位制也国际金本位制也发生了动摇,1971年美国的国际地位的相对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文章假设(hypothesis):一国货币与本国的国家实力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国家实力的变更会影响本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的变更。通过对两个时期的分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美国迫使日元升值的案例,最后指出:中美人民币的争议本质上是由于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如果中国国家实力继续增加,那么中美人民币汇率斗争的结果一定是人民币缓慢地增值,直到中美双方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12:10-12:45

 国家能力、国际市场规模与英国的技术

 黄琪轩,上海交通大学,sjtuhuangqixuan@

 摘要:

 本文是论文《国家能力、市场规模与技术大国的兴衰》的一个部分。该文试图探讨:为何英国与美国的技术进步相对具有可持续性,能为其霸权提供技术支持;而日本与苏联的技术进步则昙花一现?本文试图展示:庞大的市场规模为技术进步提供激励,而市场规模的拓展则离不开国家能力。英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国际市场规模;美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规模。在拓展市场规模的过程中,英美国家能比较有效地控制市场规模,让技术进步具有可持续性。而苏联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既没有形成国际市场规模也没有相应的国内市场规模,因而其技术优势难以为继。日本的技术进步依赖美国霸权提供的国际市场规模,自身没有主导权,因而其市场规模随着美国霸权意愿的变更而变化,其技术进步也难以为继。这一部分将集中展示英国的案例:英国国际市场规模的拓展对其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英国对外的国家能力,尤其是强大的海军保障了英国国际市场规模的拓展。

 

 政治经济学系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1

推荐访问:北大马院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年会 北大
上一篇:[企业财务调查报告
下一篇:司法局有关加强队伍建设取提升群众满意度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