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3.1,土壤里小动物

来源:监理师 发布时间:2021-02-25 点击:

 第 第 3 13 章

 土壤里的生物

  第 第 1 1 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土壤里的小动物种类。

 2.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3.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尝试学会观察土壤里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2.尝试进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实验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土壤里的小动物,确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在实验过程中,激发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形成关爱、保护土壤里的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进行分类。

 2.通过描述蚯蚓的生活环境、观察蚯蚓外形以及探究蚯蚓行为方式等,概括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小广口瓶、玻璃板、玻璃棒、放大镜、大小烧杯、滴管、镊子、粗糙的纸、胶带纸(光滑)、

 干沙土、塑料水槽;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采集土壤里的小动物,搜集相关资料。

 2.准备活蚯蚓,干湿泥土,搜集有关蚯蚓生活习性的资料。

 四、教学设计

 课题 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 课型 新授 设计人 徐洪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地面上的小动物,那你知道在我们脚下的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吗?今天,你们的身份是调查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调查一下土壤里的小动物。

 分小组调查土壤里的小动物,并通过课前查阅书籍等收集部分土壤里小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资料,交流讨论。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土壤里的小动物的图片,引出问题,并展示学生调查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片,调查小分队将采集的小动物带进教室,进一步展开细致的调查。

 一、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将课前准备好的小广口瓶拿出来,结合课本 P93 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小组合作,尝试调查出小瓶中小动物的身份,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调查表上。

  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根据小动物检索表,有无足以及有多少对足进行分类。再进一步想一想,这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如何?它们有哪些适应环境的生活特征呢?

 有没有哪一组找到的是无足类?它们叫什么?又属于哪一类?

 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多媒体展示蚯蚓的诗词:

 无骨下饮黄泉水,翻身系把泥土推。

 若问何物最护花,除却(

 )还有谁。

 猜一猜,这首诗写的是谁?它生活在哪里? 有感情的诵读吟唱这首诗,体会作者对蚯蚓的赞美喜爱之情。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对蚯蚓的观察及一些实验来 学生兴趣浓厚,小组合作,用放大镜观察,填写表格。

 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总结土壤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等。

  回答:我们组拿到的无足小动物是蚯蚓,它属于环节动物类。

 回答:蚯蚓,它们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里。

  观看视频,对蚯蚓有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观察做准备。

 组号

 名称

 )

 足数(对)

 种类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播放蚯蚓视频,思考问题,并完成实验:

 蚯蚓有哪些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呢? 注意:时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一)找一找

  在放有干土和湿土的盒子里找蚯蚓,比较一下蚯蚓的数量。

  (二)看一看

  取出一条稍大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色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一)在湿土里找到许多蚯蚓,在干土里没有找到蚯蚓。总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二)蚯蚓的外形观察:

 体色:土壤的褐色,这是一种保护色。

 体形:细长条形,两头尖,有利于在土壤里钻来钻去。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和体形,辨认它的前端和后端。

 (三)数一数

  辨认完之后,数一数在蚯蚓环带之前有多少个体节,估算一下这条蚯蚓一共有多少体节。

 (四)摸一摸

  (1)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再来回抚摸腹面,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体表,是否可以看到有一些突起的“细刺”?

  (3)思考:这些“细刺”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多媒体展示刚毛的图片。

 多 媒 体 展示滑雪运动员图片。

 辨认前后端: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前端有口。

 (三)蚯蚓环带之前有大约 15个体节,我们组这条蚯蚓一般有100 多个体节。

 (四)小组进行探究实验,讨论回答问题:

  (1)蚯蚓的体表摸上去是湿润的,滑滑的,有黏液;来回抚摸腹面,是粗糙的,有不光滑的凹凸感。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突起的细刺

  (3)

 这些“细刺”是刚毛, 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在土壤中运动。

  回答:刚毛与滑雪杖都可以固定和支撑来协助运动的。

  想一想,刚毛与滑雪杖有什么联系?

 多媒体播放蚯蚓刚毛的视频。

 (五)比一比

  小组合作,将蚯蚓分别放在胶带纸上(光滑)和粗糙的纸上,哪种表面比较适合蚯蚓的运动?为什么?

  认真观看视频,学习蚯蚓运动过程中刚毛的协助作用。

 (五)结果:

 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跑得快。

 因为在粗糙的纸上摩擦力大,刚毛的协助运动可以更好的固定和支撑身体。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

 过

 程 (六)想一想

  为什么一开始我们在湿土里找到的蚯蚓数量比在干土里的多呢?蚯蚓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它是如何进行呼吸的? 活动:探究蚯蚓的呼吸方式

 回忆一下我们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在进行探究实验前,你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又可以作出什么样的假设呢?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呢?(提示:干土。)

  总结: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当把蚯蚓放进沙土中,体表干燥而无法呼吸。此外,蚯蚓体表分泌的粘液可以保持体表的湿润,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的摩擦。如果蚯蚓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就会死亡。

 多媒体展示结果:

 思考:为什么在暴雨天的地面上可以看到蚯蚓呢? 延伸:如果你在雨后天晴地面上看到了小蚯蚓,你应

  猜测: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

  齐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生 1 提出问题:

 蚯蚓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生 2 作出假设:

  蚯蚓是通过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的。

 回答:当蚯蚓全身沾满土之后,它头部来回翻滚,身体痉挛,表现出很难受的样子,当洗去身上的沙土后,蚯蚓全身都在动,恢复常态。所以,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回答:下雨天土壤里水分太多,蚯蚓无法呼吸,所以跑到地面上来。

 该怎样做?

  总结:非常好,下一次下雨天,拯救小蚯蚓的行动就交给你们啦!

 小结:

  蚯蚓适于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1.体色:土褐色,是一种保护色。

  2.体形:呈长圆柱形,有利于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3.体表:身体分节,体表有黏液,可以保持体表的湿润,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的摩擦。

 4.运动: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运动。

 5.呼吸: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回答: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把小蚯蚓放回土壤里。因为太阳出来后,蚯蚓体表会变得干燥,时间长了,蚯蚓就会死掉。

  总结蚯蚓适于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拓展延伸: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蚯蚓与人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很好,看来蚯蚓对人类来说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做完实验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实验小蚯蚓呢? 回答:

 生 1:疏松土壤。

 生 2:分解垃圾。

 生 3:药用价值,还可以作饲料。

 完成调查表,将蚯蚓放生。

 附:板书设计 第13章 第 1 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一)土壤里的小动物的种类 (二)土壤里的小动物的分类 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一)找一找 (二)看一看 (三)数一数 (四)摸一摸 (五)比一比 (六)想一想 三、保护蚯蚓,关爱土壤里的小动物,放生!

 上这节课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学生自己去调查土壤里的小动物种类。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到校园里各处去采集,并将捕捉到的小动物放入小广口瓶,用纱布封口,带到教室与其他小组分享。遇到不认识的小动物还需要查阅资料,进一步去了解土壤里小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类等。为了让学生分清一些常见小动物,上课过程中设置了分类环节,结合书本第 93页的小动物检索分类图表,根据有无足对瓶中小动物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学会了分类并认识了这些小动物,效果很好。

 学校“阳光菜园”社团的开设,为学生采集蚯蚓提供了便利。学生在翻地的时候捕捉到蚯蚓并带入课堂作为本节课的实验材料,结束后又再次将蚯蚓放生到菜园。整节课学生的活动以蚯蚓为主线,一步步展开。先是在干湿土里找蚯蚓(找一找),来猜测蚯蚓的生活环境。找到蚯蚓后再来观察(看一看)体形体色以及辨认前后端,再进一步数有多少体节(数一数),得出蚯蚓是环节动物。眼睛看完后开始动手摸(摸一摸),感受刚毛的存在,进而探究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比一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小组分工计时、标注起始点,现象非常明显,从而证明粗糙的纸上跑得快,不得不为这组学生点赞。了解了蚯蚓的运动点后再深入思考蚯蚓的呼吸(想一想),学生自己设置实验证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在一系列的实验有序的引导下完成,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关爱土壤里的小动物,情感升华。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推荐访问:下册 学年 土壤
上一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18.《红高粱》教案
下一篇:锅炉水质指标及水质标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