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监理师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

XX县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意见的通知》(X政办〔2019〕XX号),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保障、兜住底线,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原则,加快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两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办学条件达到《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满足“两类学校 ”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实际需要,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三、实施措施 (一)统筹规划布局 1.准确把握布局要求。统筹县域教育资源,既要注重城乡学校之间的统筹,也要注重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完全小学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之间的统筹;
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既要防止过急过快撤并学校导致学生过于集中,又要避免出现新的“空心校”。(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
2.优化学校布局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组织规划编制“回头看”,进一步优化、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6-2020年),列明“十三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拟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并制订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计划。(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
3.妥善处理撤并问题。涉及小规模学校撤并的,要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并应有适当的过渡期。要严格履行撤并方案制定、论证、公示等程序,切实做好学生安置以及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对已经撤并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当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要按程序恢复。采取切实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
(二)改善办学条件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通往“两类学校”的道路建设,完善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开展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公安局、教体局)
2.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严格对照办学条件标准,对“两类学校”逐校开展排查,建立办学条件查漏补缺台账。对仪器设备零星购置、小修小补项目,由学校按照财政部门规定,使用公用经费解决。统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资金,改善“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实事求是确定建设项目和内容,合理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发改委、财政局)
3.加快“两类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无寄宿制小学或不能满足寄宿需求的乡镇,至少改扩建或新建1-3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对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所需建设用地,采取划拨和土地租赁等方式足额供应。将农村中小学建设用地纳入教育用地管理范围,实行储备管理,做到规划到位、位置不动、面积不减。对小规模学校,要保障信息化、体音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改善生活卫生条件。对寄宿制学校,要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基础上,保障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和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条件。到2020年,规划保留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要达到标准化要求。(责任单位:县教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
(三)强化师资建设 1.完善编制岗位核定。对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
对寄宿制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通过统筹现有编制资源、加大调剂力度等方式适当增加编制。推进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确保乡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不低于城镇同学段学校。适当降低农村教师申报中小学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条件。切实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并优先满足小规模学校需要,保障乡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责任单位:县人社局、教体局)
2.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及时为乡村学校配备合格教师,保障所有班级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保障小规模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配备。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中小学管理和工勤人员,原则上小学寄宿生50-70人、中学寄宿生80-100人配备1名宿管人员,寄宿生80-100人配备1名食堂服务人员,寄宿生500人配备1名保安人员。按比例计算不足1人的按1人配备。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宿管、食堂、保安等工勤服务及卫生人员的保障问题。同时,要加强对聘用人员的考察培训,强化管理,确保学生安全。(责任单位:县人社局、财政局、教体局)
3.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向“两类学校”适当倾斜,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认真落实惠及农村教师的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等各项政策,保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从2019年起,将乡镇、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00元/月、500元/月和800元/月。根据条件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切实落实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加大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保障教师基本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乡村教师生活,为教师走教提供交通帮助与支持。寄宿制学校教师兼任生活管理教师的,应合理计算工作量并相应增核绩效工资总量。(责任单位:县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教体局)
4.改革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实践培养,结合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支教,遴选一批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实习培养。做好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招生、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职业精神牢固、学科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的“一专多能”全科教师。全科师范生毕业后,要及时按政策为其办理聘用、入编等相关手续,确保到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确保有编有岗。加大对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两类学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水平。“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优先支持乡村教师培训。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县级教研机构作用,着力帮助提升“两类学校”教育质量。(责任单位:县教体局、人社局)
(四)强化经费保障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教育经费投入向“两类学校”倾斜,切实落实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针对乡镇寄宿制学校实际需要,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探索将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宜通过市场方式提供的学校安保、生活服务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编制乡镇中心学校年度预算时,要统筹考虑其指导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因素,结合财力状况予以保障,严禁乡镇中心学校挤占小规模学校经费。(责任单位:县财政局、教体局)
2.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小规模学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根据实际在小规模学校间合理统筹安排公用经费,实行账目单列、规范管理、合理统筹,确保足额用于小规模学校,不得滞留或挪用。县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公布乡镇中心学校及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预算安排额度,并提前拨付部分公用经费,保证小规模学校正常运转。要加强乡镇中心学校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审计,保障资金规范使用。(责任单位:县教体局、财政局)
(五)提高办学水平 1.全面推行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的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的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推进教师集体教研备课、统筹排课,音乐、体育、美术和外语等学科教师可实行走教,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机制。中心学校要统筹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县教体局、人社局)
2.完善育人模式。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研究小班教学、多科教学、复试教学的特点,指导小规模学校发挥小班教学比较优势,突出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明确帮扶老师、协助亲子交流、开展心理咨询,加强管理、帮扶、关爱工作,优先满足他们的寄宿需求,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3.推进“两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卫星、光纤、移动互联网等,加快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多媒体设备全普及,促进在线课堂、网络教研、线上学习等发展。加强对“两类学校”教师的指导,拓展信息技术在“两类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4.推进教师交流和对口帮扶。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优先条件。认真组织实施城乡学校“手拉手”对口支援计划,广泛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努力实现每一所乡村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切实做到真帮实扶。(责任单位:县教体局、人社局)
四、工作保障 (一)明确目标。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根据工作职责,制定本单位加快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工作方案,2019年2月30日前上报加快推进“两类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落实责任。县政府把办好“两类学校”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每半年至少研究1次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工作,切实解决“两类学校”在规划布局、经费投入、建设运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把办好“两类学校”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和监督,依法依规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三)强化督导。建立完善“两类学校”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教育督导部门要为每所学校配备责任督学,定期开展“两类学校”建设政策措施落实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和限期整改制度,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要对有关部门责任人进行问责。

附件:XX县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附件   XX县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XX  县长 副组长:XX  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XX  县政府领导 成  员:XX  县教体局局长 XX  县发改委主任 XX  县自然资源局书记 XX  县财政局局长 XX  县交通局局长 XX  县人社局局长 XX  县住建局局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楼镇镇长 XX  XX庙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乡乡长 XX  XX乡乡长 XX  XX乡乡长 XX  XX乡乡长 XX  XX乡乡长 XX  XX乡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推荐访问:加快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乡镇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乡村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壮大乡村经 县整村推进实施方案 整县推进实施方案
上一篇:加强全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下一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