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

  2020 年度二建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备考笔记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三日编

  1

  提要 主要内容 记忆与补充 页码

  城镇道路的分类 城镇道路按道路在 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 等,分为:快速路(为实现连续通行, 不少于 2 条车道, 不应设出入口)、主干路(连接城市分区、 以交通功能为主, 不宜设出入口)、次干路 (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服务功能为主)

 四个等级。

 必应可不 1

 道路路面的分类

  1、道路路面按结构类型可分为: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砌块 2

 路面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包括:

 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

 、沥青灌入式和沥青表面处置,后二者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混凝土 道路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 砌块道路适用于支路、 广场及人行道等。

 2、道路路面按力学特性可分为:

 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

 ,柔性路面的破坏取决于 极限垂直变形 和弯拉应变 ,如各种沥青路面; 刚性路面的破坏取决于 极限弯拉强度 ,如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1、城镇沥青道路结构分为路基和路面,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 成,其中垫层的作用是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 要求水稳定性好, 在干燥地区可不设垫层;基层是结构中的承重层,要求不透水性好; 面层受行车荷载(较大的竖向力、 水平力和冲击力 ),要求具有:平 整度、承载能力、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

 即透水性为 0 )、噪声量。

 2、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类别有:特粗式沥青混凝土、粗粒式沥青混凝 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沙粒式沥青混凝土。中 承平温 滑水声 2

  粒式沥青混凝土适用于上面层、 中面层和下面层, 粗粒式和特粗式只

 能用于下面层, 细粒式只能用于磨耗层和上面层, 沙粒式只能用于 自 行车道和人行道 的面层。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 悬浮—密实结 4 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质素纤维。

 构,胖子、油多、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2、沥青混合料按结构组成可分为:

 悬浮—密实结构 (黏聚力大、内 摩擦角小),如 AC型沥青混合料; 骨架—空隙结构 (黏聚力小、内摩 爱吃( AC); 骨架—空隙结

  擦角大),如 AM型沥青混合料、 OGFC排水降噪路面; 骨架—密实结构 构,瘦子,油少,

  (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大)

 ,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SMA型)。

 爱美( AM)。

  1

 材料和性能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 1、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 A 级沥青 ,不宜使用 煤沥青 。一般上层稠下层稀。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包括:适当的 稠度 、较大的 塑性 、足够的温度稳定性 、较好的 大气稳定性 和水稳定性 。

 2、粗集料应具有憎水性, 针片状含量不大于 15%,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

 ≥ 4 级,表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 2.0%;次干路及以下道路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应 ≥ 3

 级。细集料应是中砂以上颗粒级配,含泥量小于 3%~5%,热拌密 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 20%, SMA、OGFC 不宜使用天然砂 。

 3、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不宜使用石棉纤维,纤维稳定剂应在 250℃的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1、普通沥青混合料,即 AC型沥青混合料,不能用于高等级公路(快速路和主干路)

 ; 2、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镇快速路和主干路; 3、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简称

 SMA混合料,是一种以

 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 组成, 填充于 间断骨架 中所形成的混合料, 适用于城镇快速路和主干路。

 4、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分为路基和路面, 路面由面层、 基层和垫层组成。

 1、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 基干湿类型,土质不同,其 差值 即为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 排水垫层 ;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 宜加设 半刚性垫层 ,垫层材料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 150mm。

 2、基层的作用:①防止或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②在 垫层的共同作用下, 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 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 ;③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固的工作面, 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3、基层的选用原则:

 根据交通等级和基层的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

 特重交通宜选用 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 基层(关键词:

 混凝土);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轻 交通宜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湿润多雨地 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4、基层的宽度比砼面层每侧至少宽出 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

 、500mm (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

 5、面层计算厚度产生的混凝土弯拉强度应大于 最大荷载疲劳应力 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 的叠加值。

 面层强度以 28d 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 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 4.5MPa,快速路、 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不得低于

 5.0MPa。

 6、混凝土道路横向接缝有缩缝、胀缝(

 只有横向有 )和横向施工缝。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与其他道路相交处

 、板厚改变处 、小半径曲线 等,应设置胀缝。

 7、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自由边缘,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 于 90°的面层角隅, 下穿市政管线路段, 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面层应配筋补强。

 一稠一塑三稳 4

 定

 6

 6

  2

  挡土墙

  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压实的要求

 工程用土分类 路基施工前:①应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妥善 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②当原地面横坡 陡于 1:5 时,应修成台阶形式, 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于 1.0m ,台阶面应向内倾斜; ③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 预沉量值 ,预沉量值应与 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 共同商定确认;④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

 的宽度、厚度和含水量

 ,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

 ,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 12t 级的压路机; ⑤填方高度内的涵管顶面,填土 500mm以上才能压路机碾压, 若过街雨水支管的覆土厚度小于 500mm,则应用素混凝土将支管包裹(包封或穿管)

 。

 5、挖土路基中,①机械开挖在距管道 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 距直埋缆线 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②压路机不小于 12t 级, 自路两边向中心进行; ③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

 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 填实。

 6、石方路基中,①进行地表清理,然后

 先码砌边部 ,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②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 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 遍数及沉降差 等施工参数;③填石路堤宜选用 12t 以上振动压路机、25t

 以上轮胎压路机或 2.5t 的夯锤压实; ④路基范围内的管线、 构筑物四周的沟槽宜回填土料。

 7、路基检查与验收主控项目:

 压实度和弯沉值 (单位:

 0.01mm)。

 路基填土的宽每侧要比设计规定宽 500mm。

 路基填料强度( CBR值)的最小值

 路基压实前,应做试验段,试验的目的是:①确定路基预 沉量值;② 合理选用压实 机 具;③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 遍 数;④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 厚 度;⑤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 压实方式 。

 土质路基的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轮迹重叠。对于“弹簧土” ,可将过湿土料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 压,若急于赶工, 可掺 生石灰 翻拌; 亏坡补宽应 开蹬填筑 、严禁贴坡。

 一类土(坚固系数 0.5-0.6 )、二类土(坚固系数 0.6-0.8 )、三类土 (坚固系数 0.8-1.0 )、四类土(坚固系数 1.0-1.5 )。

 沉机是遍厚的 11

 方式

 轻静低慢重

  13

 3 挡土墙的结构形式有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和扶壁式等。

  8 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有: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1、开工前,施工 项目技术负责人 应依据获批准的技术方案向施工人

 一天两限标

 C

 10 员进行技术与安全交底,强调 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 。

 验

  2、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进行 天然含水量、液限、

 塑限、标准击实、 CBR试验 (测强度)。

 3、新建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一米管道两米

  4、填土路基中,粒径超过 100mm的土块应打碎。

 线

  路基土的性能参数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含水量(土的水的质量比干土质量)

 、天然密度、孔隙比(土中空隙体积比土粒体积)、孔隙率(土中空隙体积比土的体积)

 、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化为半固体状态时的临界含水量)

 、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化为流体状态时的临界含水量)、塑性指数(土的液限减塑限)、液限指数 I L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性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 I L <0 坚硬、半坚硬状态、 0≤I L

 <0.5 硬塑状态、 0.5 ≤I L < 1.0 )软塑状态、 I L ≥1.0 流塑状态;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 大致分为:

 土质改良 (不加入新材料

 、土的置换 和土的补强 (加入新的材料)

 。

 路基处理的方法分为:碾压及夯实(不宜用于饱和黏性土)

 、换土垫层、排水固结(不宜用于渗透性低的泥炭土)

 、振密挤密、置换及拌入(振冲置换法对于不排水剪切强度 Cu<

 20KPa时慎用)、加筋。1、重型击实试验:由 建设单位 或监理单位 委托与承包商无隶属关系 的,资质合格的试验单位, 找出施工用土的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 击实曲线的极值为最大干密度,相对应的含水率为最佳含水量。

 2、压实度 =干密度 / 最大干密度, 压实系数愈接近于 1,表明对压实质 量的要求愈高。

 3、压实度的测定,对于路基、基层一般使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其中灌水法亦可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处置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而对于沥青路面,其压实度的检测一般用钻芯法和核子密度仪检测。

 液限指数用量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14

 14

 265

 压实度

  4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1、无机结合料基层是用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做的路面基 层。石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板体性, 但水稳性和抗冻性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温度低于

 5℃ 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且更易产生裂缝。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 只能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底基层 。

 2、二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抗收缩性和抗冻性,早期强度低,温度低于 4℃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也 只能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底基层 。

 粒作基、土作底 15

  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无机结合料质量检查与验收

  土工合成材料 1、石灰稳定基层与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应采用厂拌方式,宜用强制式拌和, 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 5℃ ,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湿润;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型, 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 2%范围内。

 2、二灰混合料施工应采用厂拌方式,宜用强制式拌和;拌合时应先将石灰、 粉煤灰拌合均匀 ,再加入砂砾料和水拌合均匀,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施工最低气温 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5~-3 ℃)(或进入冬期)到来之前 1~1.5 个月完成(水泥类粒料为 0.5-1 个月完成)。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 200mm ,且不宜小于 100m; m 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静止用 薄层贴补法 进行找平;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 和沥青下封层 养护,养护期为 7-14d。

 3、级配碎/ 砾石基层,施工应采用厂拌和强制式拌和机;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碾压至轮迹不大于 5mm,表面平整、坚实,可采用沥青乳液 和沥青下封层 养护,养护期为 7-14d;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发交通。

 1、石灰稳定土基层,宜采用塑性指数 10~15 的粉质黏土、黏土,土中有机质含量宜小于 10%;宜采用 1~3 级新石灰,块灰应在使用前

 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石灰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 10mm;磨细生石灰 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用清洁中性水。

 2、水泥稳定土基层,应采用初凝时间 3h 以上和终凝时间 6h 以上的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32.5 级及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泥;水泥储存超过

 3 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塑性指数 10-17 。水泥稳定土自拌合至摊铺完成, 不得超过

 3h。用作基层时, 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用作底基层时,快速路和主干路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 53mm。

 3、二灰混合料, 粉煤灰中 SiO 2 (氧化硅)、Al 2 O 3 (氧化铝)、Fe 2 O 3 (氧化铁)的总含量不宜大于 70%;在温度为 700℃时的烧失量不超过 10%。拌合时应做 延迟试验 ,以确定 混合料在储存场(仓)存放时间及现场 完成作业时间 。

 4、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质量检验项目: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 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

 土工合成材料的用途:路堤加筋、台背路基填土加筋、过滤与排水、 路基防护、裂缝处理(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

 ;土工布一般按路堤底 宽全断面铺设(横铺)

 ,并留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当采用搭接法连接 时,搭接长度宜为 0.3-0.9m

 ,采用接缝法时,粘接宽度不小于 50mm,上下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 0.5m。

 注:稳定类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级配类混合料属于柔性基层。

  水泥 3 小时,二灰做延迟 16

 257

 18

  5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1、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在 基层 表面喷洒 透层油 (液体沥青、乳化沥青);沥青面层之间、沥青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路缘石和 检查井等与沥青混合料连接面应喷洒 粘层油 (用改性乳化沥青、 快裂 或中裂乳化沥青、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

 。

 2、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车厢等,可喷洒 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若用铁锹也可加热使用)

 。对高等级道路, 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 5 辆以上。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300mm处空档等候。

 3、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 6m,通常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20m 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两幅之间应有

 30-60mm宽度的搭接, 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0.5-1h

 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100 ℃ 。摊铺机应 缓慢、均匀、连续不断

 的摊铺,速度宜为2~6m/min。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 钢丝绳引导 的高程控制方式, 中、上面层宜采用 平衡梁或滑靴 并辅以 厚度控制方式摊铺。

 4、面层压实可分为:初压(钢轮压路机

 静压 1-2

 遍)、复压(≥ 25t 重型轮胎压路机或≥ 12t 三轮钢桶式压路机、 振压 4-6 遍)、终压(双轮钢桶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压路机, 静压不少于 2 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每个压实层最大厚度为

  100mm。

 5、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150mm(热接缝)或

 300~400mm(冷接缝)以 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开 1m以上。采用梯队作业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

 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 然后跨缝碾压。

 高等级道路 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 平接缝 ,其他道路各层可采用斜接缝和阶梯型接缝, 接缝处应先横向再纵向压实。

 1、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拌合时间可适当延长, 生产温度较普通沥青混合料高

 10~20℃。贮存过程中温降不大于 10℃, 时间不超过 24h,改性沥青 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 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2、摊铺速度宜为 1~3m/min,压实系数在 1.05 左右; 摊铺在喷洒有 粘层油 的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

 宜使用 履带式摊铺机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中、下面层宜采用 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

 的高程控制方式, 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和

 SMA混合料路面时宜采用

 非接触式平衡梁 。

 3、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桶式压路机碾压,不 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OGFC混合料宜采用

 12t 以上的钢桶式压路机。压路机遵循“ 紧跟、慢压、高频、低幅 ”的原则;尽量不出现冷接缝。

 封层油也是喷 19

 洒在基层表面

  人工摊铺应 “扣锹布料”

 22

  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 1、生产温度确定根据:沥青 品种、 粘 度、 气候条件、铺装层 厚度。

 2、摊铺温度确定根据:气温、下卧层表面温度、铺装层厚度、沥青混合料种类。

 3、碾压温度确定根据: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和厚度经试压。

 4、废弃(高于 195℃)- 摊铺(不低于 160℃)- 碾压开始(不低于 150℃)

 - 碾压完成(不低于 90℃)

 - 开放交通(自然降温至 50℃)。

 品粘气厚 /

  6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主控项目:

 原材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 ; 一般项目:平整度、宽度、中线偏位、纵断面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抗滑性能等。

 2、对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交工检查验收阶段的 压实度代表值应达到实验室马歇尔试验密度的 96%或试验路钻孔芯样密度的 98%。

 3、对面层厚度准确度的控制能力 直接反应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兼顾 技术经济性 的同时还应满足 抗弯拉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 三项指标。

 2、严寒地区路面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小于 F250,寒冷地区不小于 F200。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

 小于 3h;低温施工时终 凝时间不得 大于 10h 。混凝土每盘总搅拌时间宜为

 80~120s。

 3、配合比参数计算顺序:水胶比→砂率→水→水泥→砂石→ 重要路面应采用 正交实验法 进行配合比优化。

 4、钢模板 1m 一处支撑, 木模板 0.8~1m(弯道 0.5~0.8m )一处支撑。

 5、当混凝土面层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时,

 必须同时配备 排式振捣机 , 用前进振动、 后退静滚 的方式作业; 面层铺筑层厚度小于 150mm 时, 可采用振捣梁。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 3.75m ,当板面厚度超过 150mm ,坍落度小于 30mm(一般为 20-40mm )

 时,必须插入振捣;采用人工摊铺时,松铺系数控制在 1.10~1.25, 分两层摊铺时, 应在下层初凝前完成, 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度的 3/5 。

 6、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胀缝板和传力杆,上部灌填缝料;传 力杆的固定方法:端头木模固定(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

 、支架固定(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

 。缩缝切缝机宜在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25%~30%时进行, 宽度控制在 4~6mm ,切缝深度:

 设传力杆 时,不小于面层厚度的 1/3,且不得小于 70mm ;不设传力杆时, 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 1/4,且不应小于 60mm 。

 7、混凝土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不宜使用围水 养护;昼夜温差大于

 10℃以上的地区或日均温度低于

 5℃施工混凝土板时, 应采取保温措施。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 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 80%,一般宜为 12-21d 。

 8、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的

 40%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发交通。

 原料压厚弯, 平滑偏坡差纵宽 259

  24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镇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 42.5 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的 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32.5 级。

 2、城镇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一级砂和二级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只能用于支路。必须采用无氯盐类外加剂。

 3、振动顺序:插入式振捣器→平板式振捣器→振动梁(重)→振动 梁(轻)→无缝钢管滚杆提浆赶浆;混凝土面层抹面不宜少于 4 次。

 重快主、 425 260

 稀浆罩面 1、稀浆罩面,分为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用于 次干路、 支路)

 和微表处 (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用于快速路、 主干路)

 两种。稀浆封层的作用:

 封水、防滑和改善路表外观 , ES-1 适用于 稀浆罩面材料 27

 中除沥青外还 有集料、填料、添加剂和水等。

  7

 旧路大修、改造技术

 冬雨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支路、 停车场的罩面, ES-2、ES-3 适用于次干路以下的罩面和新建道 路的下封层; 微表处的作用:

 MS-2封水、 防滑、耐磨 和改善路表外观, MS-3封水、防滑、耐磨、改善路表外观和 填补车辙 。

 2、稀浆罩面当原路面为沥青时,气温应高于 10℃;天气干燥或炎热时,应对原路面预先洒水,湿润后立即施工;当原路面为非沥青路面 时,宜预先喷洒粘层油;对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下封层时,应首先在半刚性基层上喷洒透层油。

 3、稀浆混合料摊铺后可通过交通车辆自然压实,特殊情况下,可采用 6~10t 轮胎压路机压实,压实应在混合料初凝后进行。当混合料粘结力达到 2.0N· m时,可结束初期养护,初期行车速度≤ 30km/h 。

 4、施工前必须检查 原材料的检测报告 、稀浆混合料设计报告 、摊铺 车标定报告 ,完工后应以 1km 作为一个评价路段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主控项目有:

 抗滑性能、渗水系数、厚度 。

 1、旧路加铺沥青面层,对于面层水平反射裂缝,在沥青混凝土加铺 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 应力消减层 或 铺设土工织物 ,具有 延缓和抑制反射裂缝产生 的效果。

 对于面层垂直变形破坏, 使用沥青密封膏处理旧水泥混凝土板缝,剔除缝内杂物和破损边缘, 用高压空气清除灰尘,用 M7.5 水泥砂浆灌注板体裂缝或用防腐麻绳填实板缝下 半部,上部预留 70-100mm 空间,待水泥砂浆初凝后涂抹粘合剂,填 充密封膏,厚度不小于 40mm。

 2、路面改造时,需要对原路面进行调查,一般采用 地质雷达、弯沉或取芯检测 等手段, 而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须有 设计方 给出评价结果并提出补强方案

 1、雨期施工基本质量要求:

 避开下雨时段、 分 段施工、 防雨措施(如雨棚等)、排 水;对于基层施工时:

 “分块避雨水” +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当日碾压成型。

 2、当施工现场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低于 5℃,或最低环境气温低 于-3 ℃时, 应视为进入冬期施工。

 当气温高于 3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在 30~35℃、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时,属于高温施工。

 3、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 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

 100mm,含量小于 15%。室外平均气温 -10~-5 ℃时,填土高度为 4.5m,-15~-11 ℃时, 填土高度为 3.5m。

 4、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粘层、透 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气温低于 5℃时停止施工。若必须进行施工时, 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拌合、 出厂及施工时的温度, 运输中做好保温措施,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等,采取 “ 快卸、快铺、快平 ”和“ 及时碾压、及时成型 ”的方针,并安排在气温较高时段进行。

 5、当昼夜平均气温在 0~5℃时, 应将水加热至

 60℃(不得高于 80℃)

 后搅拌, 必要时加热砂石,但不得高于 50℃,不得加热水泥。混凝土

 拌合料的温度 5℃ ~35℃。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

 1MPa或抗压强度低 于 5MPa时,严禁受冻。冬雨期养护期不少于 28d。

 注:

 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 200m。

  一车二料三报告

  分块避雨水

  三快两及时

 30

  262

  8

 1、桥梁的基本组成: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附属设施。

 2、相关常用术语:

 上下支附 31

 注:多孔跨径全长不到 8m和单孔跨径不到 5m 的泄水建筑物, 称为涵洞。

 桥梁的组成和结构类型

  桥梁的主要类型 1、按受力特点分为:梁式桥(只有竖向荷载)

 、拱式桥(承重结构是

 拱圈和拱肋)

 、刚架桥(刚性节点)

 、悬索桥、 组合体系桥 ( 如斜拉桥 )。2、按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分:

 ( 拱桥按净跨径计算 )

 梁拱刚架悬组 33

 合 八三百千总, 五二四一五。

 9

  模板及支架荷载组合 验算刚度时, 将 34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临时性荷载去除。

  模板、支架及拱架的验算与设计

  钢筋施工技术 1、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抗倾覆稳定时,各施工阶段的稳定系数均不得小于 1.3 。

 2、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①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扰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 1/400 ; ②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扰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 1/250 ; ③拱架和支架受荷载扰曲的杆件,其弹性扰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 1/400 ; ④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值为 1.5mm; ⑤钢模板的钢楞、 柱箍变形值为 L/500 及 B/500(L- 计算跨度,B-柱宽度)

 3、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设计文件规定的 结构预拱度 ; ②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 弹性变形 ; ③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 非弹性变形 ; ④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 沉降 。

 4、支架立柱应设水平撑,立柱高度在 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 2 道,立柱高于 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 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 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与水平角宜为 45°。

 5、支架与拱架搭设前应预压地基并形成记录;支架与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满堂支架搭设完毕后需预压支架。

 6、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 凝土强度宜为 2.5MPa;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能保证结构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拔出;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 桥的拱架应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卸落,设计未规定时,砂 浆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的 80%;跨径小于 10m的拱桥, 宜在拱上结构全 部完成后卸落拱架,中等跨径实腹式拱桥宜在护拱完成后卸落拱架; 大跨径空腹式拱桥宜在腹拱横墙完成(未砌腹拱圈)后卸落拱架。

 7、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个循环中,横 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匀卸落;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

 应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 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

 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当钢筋需要代换时,应有 原设计单位 作出变更设计。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 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 HPB300)制作,且其使用时 作业人员除必 35

 要的安全装备 外,还需穿戴 防滑鞋 。

  37

 10

  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的计算拉力应不大于 50MPa。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主筋的直 径,且 HPB300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2.5 倍, HRB335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4 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钢筋宜在 常温 下弯制,不宜加热,从 中部开始 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

 2、钢筋接头宜优先选用 闪光对焊 ,机械接头适用于 HRB335和 HRB400 带肋钢筋的连接。

 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 22mm,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 但受拉构件中的主筋 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 电阻点焊 ,钢筋与钢板的 T 形连接, 宜采用 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

 3、钢筋接头距离钢筋弯头起点不得小 10d,也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处。

 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处理;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 25mm。

 4、双向受力的钢筋网,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均应绑扎在纵向钢筋上,有抗扭要求的螺旋箍筋,钢筋应伸入核心混凝土中。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45°;小型截面柱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 15°。

 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 5d,且不 得大于 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 10d,且不得大于 200mm。

 6、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钢筋公称直径,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 1/2 ;当受拉区混凝土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 6mm、间距不大于 100mm的钢筋网;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20mm。

 1、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 : 标准差已知统计法 、标准差未知统计 39

 法以及非统计法 。

 2、配置高强度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

 3、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初步 配合比设计阶段→ 实验室 配合比设计阶段→ 基准 配合比设计阶段→ 施工 配合比设计阶段。

 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 每个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

 2 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若出料与浇筑入模时间在 15min 内,可只在搅拌点检测。

 4、拌合物出行分层、离析现象,应对其进行二次快速搅拌。泵送间 歇时间不宜超过 15min 。振捣时应以混凝土

 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 为准。收浆后尽快覆盖和洒水,采用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的混凝土不的少于 7d;掺用 缓凝型外加剂 或有抗渗等级要求 以及 高强度混凝土 时,不少于 14d。当气温低于 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1、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 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 41

 艺的产品组成。存放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且不超过 6 个月 。

 2、预应力筋下料长度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 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

  11

 (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墩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 等因素。

 3、预应力筋切断时应用砂轮锯或切断机, 不得使用电焊切割 。

 墩头锚固:

 高强度钢丝宜采用液压冷镦; 冷拔低碳钢丝可采用冷冲镦 粗;钢筋宜采用电热镦粗( HRB500镦粗后应电热处理)

 。钢丝和钢绞线束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 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

 1.5m。4、预留孔道可由 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 。

 5、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

 夹片式 (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

 、支承式 (镦头锚具、螺母锚具)

 、握裹式 (挤压锚具、压花锚具)

 、 组合式 (热铸锚具、冷铸锚具)

 。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 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还需要 具有单根张拉的可能性。

 1、钢筋、钢绞线等质量检查

  两证类型规数 42

 量,外形尺寸和径向,抗渗渗漏五万米,累计半年生产量。

  预应力构件质量检查

 预应力混凝土配置与浇筑

  预应力张拉施工

  2、管道的检验:管道进场时,应检查

 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应对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 径向刚度 、荷载作用后的

 抗渗及抗弯曲渗漏

  等进行检验。

 管道按批进行检验,同生产厂家,同一批金属螺旋管 50000m 或累计半年生产量为一批,塑料管每批数量不应超过 10000m。管道的内截面积至少应是预

 应力筋净截面积的 2 倍。

 3、锚具、 夹片应以不超过

 1000 套为一个检验批, 连接器每个检验批检不超过 500 套,进行 外观检查(抽取 10%且不少于 10 套)、硬度检查(抽取 5%且不少于 5

 套)

 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大桥、特大桥等重要工程、质量证明资料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的锚具,抽 取 6 套锚具组成 3 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 由具有 相应资质的专业检 测机构 进行锚固性能试验。

 (中小桥只需厂家提供试验报告)

 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kg/m3。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材料中引入的 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

 0.06%,超过时应采用 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砼密实度 等防锈措施。

 1、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 论伸长值只差应控制 6%以内; 预应力张拉时, 应先调整到初应力, 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的 10%-15%,伸长值应从 初应力 时开始量测。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1.5 , 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1.3 。张拉钢筋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超张拉放张至 0.9 σcon 才安装模板、普通钢筋及预埋件等。

 2、先张法预应力钢筋张拉程序:

  优选硅普硅、 44

 不用渣和灰, 渣 不 宜 灰 不得。

 44

 12

  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且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

 先张法预应力筋断丝限制表

  3、后张法预应力施工:金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底部宜留排水孔。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

 穿束后至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内, 否则采取防锈措施:

 空气湿度大于 70%或盐分过大时( 7d); 40% ~70%时( 15d);小于 40%时 ( 20d)。张拉强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75%;且应将限制位移 的模板拆除后进行。

 张拉方式:

 曲线或 L≥25m 直线 ---- 宜在两端张拉 ;L< 25m直线 ---- 可在一端张拉 。张拉前要实测孔道的 摩阻损失 ,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采取 分批、分阶段对称 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梁的竖向预应力筋可一次张拉到控制应 力,持荷 5min 锚固。

 后张法预应力筋断丝限制表

 孔道压浆

 预应力张拉质量事故预防措施

  桥面防水系统 1、水泥浆的强度不得低于 30MPa。每一工作班组应留取不少于 3 组砂浆试块,标养 28 天。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 48h 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5℃。当白天气温高于 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2、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

 级的 80%,且不得低于 30MPa。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 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 75%。1、预应力张拉施工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张拉设备的校准 期限不得超过 半年 ,且不得超过 200 次张拉作业。并配套校准,配套 使用。施工时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 和作业指导书 ,按相关规定审批。

 2、“六不张拉”——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 证 、预应力筋 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 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前 交 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充分、 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 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1、基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80%以上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

 防水卷材— 1.5~2.0mm;防水涂料— 0.5~1.0mm。混凝土基层平整度:应≤1 .67mm/m。

 47

 证规套交强安 273

  水平糙 47

  13

  桥梁支座安装技术 2、基层处理剂可采用 喷涂法或刷涂法 施工。防水基层处理剂选用根据:

 防水层类型、防水基层混凝土龄期及含水率、铺设防水层前对处理剂 要求。

 3、铺设防水卷材时, 气温和卷材温度应高于 5℃, 基面层温度必须高于 0℃; 下雨、下雪和风力≥ 5 级时 ,严禁施工。

 4、任何区域卷材不得多于 3 层,搭接接头应错开 500mm以上, 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搭。

 接头处卷材的搭接宽度沿卷材的长度方向应为150mm,沿卷材的宽度方向应为

 100mm。卷材应采用沿桥梁纵、 横坡 从低处向高处 的铺设方法。

 5、防水涂料施工,严禁在雨天、雪天、和风力≥5 级时施工。待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胎体增强材料:顺桥向, 低向高,顺宽搭接,高压低。沿胎体的长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70mm、沿胎体的宽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50mm,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胎体搭接形成通缝。双层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 的 1/3 。

 6、防水卷材上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应高于防水卷材的耐热温度 10~ 20℃,但同时应小于 170℃,涂料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低于防水涂料的耐热度

 10~20℃。

 7、防水材料的检测单元:选用同一型号规格防水材料、采用同一方 式施工的桥面防水层且小于等于 10000 ㎡为一个检测单元。

 混凝土基层检测主控项目:

 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

 8、卷材防水层搭接缝部位应有宽 20mm左右溢出热熔改性沥青的痕迹, 且相互搭接卷材压薄后的总厚度不得超过单片卷材初始厚度的 1.5 倍。1、桥梁支座的分类,按变形可能性分:

 固定 支座、 单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 按材料:

 钢支座、 聚四氟 乙烯 支座(滑动支座)

 、 橡胶支座(板式、盆式等);按结构形式:

 弧形支座、 摇轴支座、 辊 轴支座、 橡胶 支座、 球形支座、 拉压支座。

 2、支座垫石和挡块宜二次浇注。支座施工质量检查质量标准的主控 项目:

 进场检验、 跨距、 支座栓孔位置、 支座垫石顶面高程、 平整度、坡度、坡向、梁底及垫石密贴(间隙不大于 0.3mm)、支座锚栓的埋 置深度和外露长度、支座的粘结灌浆和润滑材料。

 一般项目:支座高程、支座偏位。

  固定单多活; 51 橡胶乙烯钢; 摇辊弧拉橡胶球。

  伸缩装置安装技术 1、为满足桥梁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 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可分为:

 对接式、 钢制支承式、 组合剪切式(板式)

 、模数支承式以及 弹性装置。

 2、伸缩装置能够适应、满足桥梁 纵、横、竖 三向的变形要求;具有可靠的防水、排水系统,防水性能应符合注满水 24h 无渗漏。不得露天堆放,产品应远离热源 1m以外,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

 3、伸缩装置的安装:核对及预留槽清理→调整定位值→吊装→对中 线→调水平→定位→钢筋连接→浇筑预留槽。

 组队弹钢模板 53

 1、围堰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

 0.5~0.7m 。

 围堰 2、土石围堰:适用于水深较浅,河床渗水性较小;板桩围堰分为钢 浅用土石深板 54

 桩,平摊浅基钢

 14

 桩基础施工

  沉桩方式

 钻孔灌注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预防措施 板桩围堰和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适用于深水河深基坑;套箱围堰, 适用于流速≤ 2.0m/s ,覆盖层较薄,平坦的岩石河床,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也可用于修建桩基承台;双壁围堰,适用于大型河流的深水基础,覆盖层较薄、平坦的岩石河床。

 3、土石围堰材料宜用黏土,堰顶宽度为 1~2m,内坡脚与基坑边的距 离不得小 1m。钢板桩围堰在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

 施打时,必须有导向设备。施打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用止水材料

 捻缝 , 以防漏水。

 施打顺序一般从上游向下游合龙。

 钢板桩可用锤击、 振动、射水( 黏土中不宜使用 )等方法下沉。

 3、双壁钢围堰应作专门设计,拼焊后应进行

 焊接质量检验 和水密性试验 ,在浮运、下沉过程中,围堰露出水面高度不应小于 1m。

 1、常用的沉桩方式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 黏性土及重要建筑物附近中慎用 )、静力压桩、钻孔埋桩。

 2、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视桩端土质而定,一般情况下以 控制桩端设 计标高 为主, 贯入度 为辅。

 贯入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 监理及设计单位 研究确定。

 3、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 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 。沉桩顺序自中 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1、泥浆护壁成孔桩 (湿作业),包括:

 正循环回转钻、 反循环回转钻、冲抓钻、冲击钻、旋挖钻、潜水钻;适用于含地下水的土质。

 2、干作业成孔桩,包括:人工挖孔桩、钻孔扩底、长螺旋钻孔。

 3、沉管成孔桩,分为夯扩和振动。

 4、爆破成孔,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碎石土及风化岩。

 1、泥浆宜选用高塑性黏土和膨润土。护筒埋设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 或地下水位

 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

 0.3m。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 1.10 ,含砂率不得大于 2%,黏度不得大于20Pa·s。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不 应大于 100mm; 摩擦型桩不应大于

 300mm。

 2、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每钻进

  4~5m应验孔一次。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的方式。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 并停顿 10~20s ,先浇筑混凝土后插入钢筋笼。

 3、人工挖孔桩孔径 1200~2000mm,最大可达 3500mm,挖孔深度不宜超过 25m。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上下节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mm;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 2.5MPa 后进行。

 4、钢筋笼放入泥浆后 4h 内必须浇筑混凝土。桩顶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 0.5~1m,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 180~220mm,导管节长 2m,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 1.5

 倍。开 始灌注砼时,导管底部至孔底 300~ 500mm,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少于 1.0m,灌注中埋入深度宜为 2~ 6m。

 1、孔深测量应采用丈量钻杆的方法,取钻头 2/3 长度处作为孔底终孔界面,不宜采用测绳测定孔深。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处钻 进,应 低速低钻压 钻进,发现钻孔偏斜,应及时 回填黏土 ,冲平后再 套箱,平摊河床深基础,江河湖海双壁钢。

  漂岩石打不动, 锁扣止水要捻 缝,观测点导向架,锤击振动射水下。

 泥浆护壁成孔 桩,正反循环, 二冲一旋; 干作业成孔桩, 人工扩底长螺旋。

  质量事故的原 因,一般从 人机料法环 五个因

 56

  57

  267

 15

  桩基施工安全措施 低速低钻压钻进。为防止塌孔或缩径,成孔速度控制在 2m/h 以内, 采用加 黏土粉、烧碱、木质素 等方法改善泥浆性能。

 2、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上浮,除认真清孔外,当灌注的混 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 1m 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上 升到骨架底口 4m以上时, 提升导管, 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 2m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3、桩顶砼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因:超灌高度不够、混 凝土浮浆太多、孔内混凝土面测定不准。措施:对于桩径≤ 1000mm 的桩,超灌高度不小于桩长的 4%;对于桩径> 1000mm的桩,超灌高度不小于桩长的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桩, 桩顶 10m内的混凝土应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减少桩顶浮浆;在灌注最后阶段孔内 混凝土面测定应采用硬杆筒式取样法测定。

 4、混凝土灌注过程因故中断,第一,若刚开灌不久,孔内混凝土较少,可拔起导管和吊起钢筋骨架,重新钻孔至原孔底,安装钢筋骨架和清孔后再开始灌注混凝土。第二,迅速拔出导管,清理导管内积存混凝土和检查导管后,重新安装导管和隔水栓,然后按初灌的方法灌注混凝土,待隔水栓完全排出导管后,立即将导管插人原混凝土内, 此后便可按正常的灌注方法继续灌注混凝土。

 处理过程必须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

 1、钢筋码放时,整捆码垛高度不宜超过 2m,散捆码垛高度不宜超过 1.2m。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钢筋...

推荐访问:建造师 市政 实务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变压器改造项目成交公告380
下一篇:学生党支部工作计划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