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一语文起始教学几点建议

来源:造价师 发布时间:2020-09-26 点击:

  对初一语文起始教学几点建议

 摘要:有鉴于学生来源途径众多、语文水平良莠不齐、层次差异明显,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状态形成的现状,根据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文章提出从培养兴趣、良好习惯的养成、知识弥补等方面入手提高初一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水平,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语文学习。

  关键词:语文水平差异;衔接教学;兴趣;习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4-0090-03

  

  近年来,我校每年接收的初一新生中外地户口的学生要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且这些学生来源各不相同,有一直在本地上学就读的,有插班到本地小学读了三、四年的,有一直在老家就读刚过来的,有在外来工子弟学校就读的,五花八门,什么情况都有。这就造成了初一学生语文水平上的良莠不齐,学生间语文水平差异极大。

  如此良莠不齐的知识水平、如此高低不一的能力情况,若不在一定时间内做好衔接、过渡的转化工作,教给他们自我提高语文水平、拓展语文知识面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一些方面能稳步或同步前进,可以想象初中语文课堂的氛围会如何?效果又怎样?虽说分层次教学早已不是一陌生的名词,但若是要面对这么多层次、坐在同一间教室用同一教材的学生,恐怕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另外,从学生层面来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必会给两种水平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一是知识水平比较差的学生,面对别人知道而他(她)一无所知、听都没听说过的知识,必定会产生学不如人、自卑的心理,不利于激发他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二是知识水平比较好的学生,面对有人不知道而他(她)已熟知于心的知识,会有一定的优越心理,这样,老师再讲时他们必然兴趣缺乏,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久之,必将淡化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喜爱与激情,优势也不复存在。

  那么,如何使这些语文水平差异非常明显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尽量各有所获,共同进步呢?如何使语文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学生能尽快跟上呢?如何使语文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学生保有较高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呢?光抓紧课内的时间是不够的,只有想方设法地教给他们方法、规律,想方设法地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在课外搞好语文学习才行。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怎样来做好这些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都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高效地持久下去。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这正是学生进步的基础和学习的动力。

  兴趣与人的认识、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提高学习成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兴趣能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克服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难情绪,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路拓展。

  1.增加阅读,培养兴趣。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但仅让学生读、学教材还是不够的,还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材料以其内容的丰富及多样的体裁,使学生始终处于有兴趣的、主动的阅读状态中。课外阅读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巩固,而且积累了新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感,主动地避免了写作中的不规范及错句,逐步养成写流畅的短文的能力。由此,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水平并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视野》等,让他们在阅读中去发现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和愿望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这样课内外结合,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重视说,提高兴趣。限于语文水平不是很好的现状,班里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怎么敢说,能大胆说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在听说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难易适度的练习,以使学生能取长补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产生一定的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

  (1)开展朗读、背诵比赛。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选出某些典型的课文或精彩的段落,要求大家分组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准或背得好,并评出每次比赛的优胜者,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讲故事。初一学生对讲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课前5分钟可安排一名学生讲述课文中或名著中一些重要的故事情节,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新课学习。另外,还可有阶段性地安排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语文读、说方面的兴趣。

  3.多鼓励、多引导,引起兴趣。课堂里的情绪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情感。一方面,教师应善于控制,掌握自己的情绪,并能将饱满的情绪贯彻始终,减轻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压力,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则要运用多样手段,尤其是学生比较在意的肯定与表扬,经常有原则地、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赞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形成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对学习自然有了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发现和探索的欲望,就会想去接触和参与外部生动丰富的事物,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来实践掌握的知识,来验证自己的能力,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有了兴趣,学习就可以不成为沉重的负担,一句话,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学生就能在知学、好学、乐学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取得成效的法宝。面对层次差异很大的初一学生,可以先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使学生站在一条平等的起跑线上,从学习习惯入手让学生从同一层次出发,重新接触语文学习。那么,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预习。做到用字典自己掌握课文生字词,利用手中现成资料了解作者、文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文体知识,对课文中不懂的、有疑惑的内容进行提问。

  2.听讲。集中精神听讲,积极主动思考,学会倾听,听老师的,听同学的,及时记录重要的知识点,能听出有问题的、有疑惑的地方。

  3.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所学,思考、总结一堂课听下来,收获是什么,存在问题有哪些,预习时的问题是否都已解决。

  4.释疑:及时记录下预习时和课堂听讲时产生的问题,有问题、有疑惑能主动、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并及时解决,而不是闷在肚中不声不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无影无踪。

  5.作业:养成认真、独立作业的好习惯,有不懂或不会做的题目能主动来向老师请教,通过老师的再次讲解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向同学求助,从而实现以作业来检验听课效率、检验课堂所学的目标;同时要养成不拖拉作业、及时上交的好习惯。

  6.积累: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相关知识,扩充自己知识面,提升自己语文素养的习惯。这一良好的习惯尤其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很有成效,在初一学习任务相对不是很繁重的情况下,若能抓紧时间,必能弥补知识积累方面的不足。

 

 其实,以上所提习惯对初一学生来说应是老生常谈,并不是什么陌生的、新鲜的东西,只是若能重新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养成以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那些原来语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一次重新站起,与他人(尤其是语文基础好的)平等竞争、齐头并进的好机会。

  三、知识弥补

  另外,老师要有意识地从知识体系方面来弥补、平衡学生的层次差异。如果仍讲一些小学中老师讲过、学生学过的知识,不管学生基础如何,都不会对这些内容真正感兴趣,毕竟喜新厌旧是人之常情,而且现在的青少年追求新事物的兴趣本就特别浓厚。讲新知识,就要考虑有层次差异的学生是否都有接受的能力,是否都能听懂、学会,而且更要考虑到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了新知识之后,能否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能否让他们在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事半功倍地与课本学习联系起来,同时也能让基础好的同学有“更上一层楼”的收获与提高。

  同时,从本地区的语文教学要求与目标来看,三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虽然没有明显的语法知识体系的教学内容,考试也不强调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但从对学生语言运用、阅读理解、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来看,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灵敏而准确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准确把握古汉语的一些常见语言现象,由此,学习一些浅显的汉语语法知识还是有必要的,而且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考虑到这些,本人认为,可在课本学习的同时逐步补充以下知识给初一学生:

  1.拼音拼读规则。现在的学生,讲话大多一口普通话,但要让他把所说的话用拼音写出来就有难度了,特别是对一些来自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拼音基础尤其不牢,集中表现在这两个方面:①省写规则,不知道iou应省写成iu、uei 应省写成ui、uen应省写成un,② 标调规则,不知道声调只能标在音节中的元音上,即: 、o 、e 、i 、u 、ü;不知道先标?弧?o、e,再标 i 、u 、ü;若遇iu和 ui,标在尾巴上。

  再加上汉语拼音作为识字工具,小学阶段一般不列入考试范围;但初中语文考试中常将“Y”“W”的使用方法、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的标写列入考试题,汉字拼音是初中阶段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对汉语拼音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有利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顺利地进入初中的语文学习。

  这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可在学生预习生字词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汉语拼音拼读规则进行强化,甚至对成语中容易读错的汉字等与拼音相关的内容也可有意识地让学生慢慢熟悉,以求在同一起点线上让有差异的学生有公平起跑的机会,尤其是让较差的学生能很快、很自如地赶上其他同学。

  2.造字法。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由形声这种方法所构成的汉字占了汉字总数的80%以上,占汉字的大多数。形声是指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合成字的造字法,如“秧”,表意从“禾”,表音从“央”,组成一个具有新义(即“植物幼苗”)的字。形声字是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拼合而成的。我们认识了基本字以后,可以很快地认识一大串字。如我们认识了“令”以后,学习“冷、铃、邻、岭、拎、怜”就很容易了。同时,汉字又是联想的产物。由象形字演变过来的汉字,至今还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如“水”、“火”;由指事字、会意字演变过来的汉字,我们可以从字形推断它的意思,如“本”、“从”。

  这样,既讲了新知识,丰富了学生语法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起始 几点建议 语文
上一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
下一篇:最新弘扬红船精神主题党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