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8级语文周读选粹(一)

来源:一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09-10 点击:

高2018级语文周读选粹(一)
走近大家 走近大家 (2019年4月15日)
从自恋到自杀 ——我读屈原 黄玉峰 (一)
读屈原,我总会想起“纳西瑟斯”。纳西瑟斯是音译,汉语的意译是水仙花。这个词背后有一个古希腊的凄美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纳西瑟斯的青年。他出生时,预言家就告诉他父母,这孩子只要不看见自己的脸,就能长寿。父母藏起了家里所有的镜子。而且告诉儿子,千万别照镜子。纳西瑟斯一天天长大,越长越漂亮,成了整个希腊最英俊的美少年。全国的女子都为之倾倒,可他却从未见过自己的容貌。上天给了他迷人的外表,也给了他一颗高傲脱俗的心。所有女性对他的爱慕,他都不屑一顾。姑娘们伤透了心,因爱生恨而诅咒纳西瑟斯。那诅咒在复仇女神的意志下,发生了力量。那天纳西瑟斯打猎归来,一时口渴,来到一泓泉水边。他掬起泉水,刚要饮下,无意间,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脸。纳西瑟斯一下子被征服了。谁都不爱的他,爱上了水中的自己。于是他再也不肯离开泉水,每天守在水边,看着自己,不断赞叹、欣赏。他一天天憔悴下去,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终于有一天,他下了决心,“怀沙自沉”,离开这在他眼里俗陋不堪的世界,去追寻心中的那个美好的自己的影子。他死后,那些曾被冷漠拒绝的仙女们反倒很同情,想找他的尸身埋葬,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回头一看,在他死去的地方,开出了一丛美丽的鲜花,不染纤尘,仙女们就叫它“纳西瑟斯”。

这就是水仙花的来历。这个传说被弗洛伊德拿去,给“自恋”这种现象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水仙情结。

(二)
屈原,这朵东方的水仙花,自恋起来远甚于西方。

屈原的诗里,有两个字出现频率特别高。一是“余”(表达同样意思的还有“吾”、“朕”、“我”等等);
还有一个是“独”。这两个字总是连在一起用。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不断地一遍遍诉说“我很孤独”,并且得意于这种孤独。他把自己封闭在的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他一边怨恨,一边难以自拔地陶醉着。《离骚》和《九章》的大部分篇目,塞满了自我颂扬之词。

《离骚》开头四句,便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出生多么高贵,家里多有来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是颛顼大帝的子孙,我生于寅年寅月寅日,我生来与众不同。我名正则(平)字灵均(原),这是我老爸起的,这名字太棒了,我可不是一般的人! 夸过出身之高贵,又开始赞扬自己形象之俊美:我的打扮多漂亮,我是万里挑一的美男子,完全堪比纳西瑟斯:
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我用荷叶做衣服,用荷花做裙子,我全身挂满了香草香花,芬芳无限。

我的美丽不光是靠衣服化妆品的雕饰,更是因为我天生丽质,所以引来了别人的妒忌: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女人们嫉妒我的美貌,造谣中伤,说我好淫。这里,屈原把自己放在和女人争风的位置上,有些奇妙。一般学者认为这是以夫妇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对于他与怀王的感情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我们且不论,但屈原对自己美貌过分夸耀是无疑的。

就像纳西瑟斯一样,在《离骚》中,屈原也拉了几个美女来陪衬。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我来到春神的宫殿,折来琼枝替换我原来的香佩,趁着琼花开得最鲜艳的时候,我到人间寻找值得我赠送朵花的女孩子。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我看中的第一个女子是宓妃,先让云神丰隆为我去寻找,让蹇修给我做媒,我解下佩囊作为信物。但这个女人脾气捉摸不定,仗着她长得漂亮就骄傲,天天无休无止地玩乐享受,她虽确实漂亮,却十分无礼,于是我抛下她改去追求别人。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我上下四方地寻求着,在天上游走一圈又回到人间,我望着那高耸的琼台啊,看到了娀氏族的美女简狄。我想让鸩鸟给我做媒,鸩鸟却不答应。雄鸠叫着主动来给我说媒,我讨厌它轻佻取巧。

看来,这一次是怪媒人不行。连姑娘的面都没见。问题是,诗人对媒人都那么挑剔,就算他真的见了那美女,又会比对宓妃满意多少呢?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想到远处去找,可却没有地方好去。只觉得世界一片晦暗,没有一个佳人真正配得上我,我只好无聊地游荡着。乘着少康还没成家,我想抢在他之前,留下有虞氏的美女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我托的媒人笨嘴拙舌,再说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混浊丑恶,嫉贤妒能,都喜欢说别人的坏话,掩盖别人的美。

到这里,屈原已经不相信媒人了,连说媒成不成功他都懒得再去管,反正注定是不成的。

三次恋爱不成功,屈原绝对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三)
于是,屈原找到灵氛给他算命,灵氛这样说了一通:
思九州之博大,岂唯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汝)?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灵氛说:“你想一想,天下多么博大,难道只有那么几个美女?快远远离开这里,不要犹豫了,真想追求美好丈夫的女人,谁会放弃你屈原呢?天涯何处无芳草,你为什么一定要留恋故土呢?” 这些话,很适合安慰那些失恋后走不出来的人。这是屈原的内心独白。“灵氛说”就等于“屈原说”。求女不成,于是最能欣赏他的,还是他自己。他宣布,自己有着不亚于尼采的盖世才华。

尼采在了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写下了这样一系列的标题:
1.为什么我这么有智慧 2.为什么我这么聪明 3.为什么我写出这么好的书 屈原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我天生就有许多内在的本质美,又修炼出了那么多优秀才能。”唯有我才是治国之栋梁: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你驾着千里马,来吧,我给你引道开路!”自诩为千里马已经足够骄傲,但这还不能满足屈原,他不是国君的马,他要做国君的引路人!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在继承古代的贤者。不是如今的凡夫俗子可以做到的。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然而,我实在太优秀了,无法让人接收,我还是学彭咸跳水自杀吧。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那么,为什么会不周于今之人呢?理由很简单:我是如此漂亮聪明而且美好,他们是又丑又笨又坏。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和圆怎么能契合起来。我是老鹰,你们都是鸡,我是好人你们都是坏人,我之所以会碰壁,是因为只有我是对的,你们都错了。只有我是清醒的,你们都昏昧。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尼采说自己是太阳,光热无穷;
屈原说我比太阳月亮还要明亮: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我是一株橘树,从叶子到花朵,从根部到果实,找不出一个缺点;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我小时候就是人们的师长,人们学习的榜样。

(四)
在任何时代,人们都不喜欢自恋的人。一个人如若被说成是“自恋”,多半会异常窘迫。与“自恋”有关的词,如“自诩”、“臭美”、“自以为是”、“顾影自怜”、“搔首弄姿”、“自吹自擂”……几乎全都是贬义词。一个从小就教育孩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民族,对于自我炫耀,要容忍尚且难,更不必说欣赏,提倡。

那么,屈原的那些自我颂扬,有没有现实基础呢?屈原当然是有才干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自恋的人,一般总是有一定的资本,然而一旦他开始自吹自擂的时候,纵有再大的本事,别人也会侧目。何况他还经常挖苦甚至指使别人:
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这里屈原给自己安排下了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排场:让月神望舒替他开路,让风神飞廉做他的跟班。让凤凰为他做前导,雷神给他做后勤。为他拉车的是昊天飞龙和瑶池玉象,他甚至命令蛟龙为之架桥……《离骚》是一场梦,在这场梦中,屈原和尼采所谓的“超人”是相通的。尼采认为,“超人”主宰平庸之辈,天经地义。连神仙瑞兽都可以随意呼来喝去。我不知道,当年屈原在庙堂之上,是不是也像指挥那些凤鸟、飞龙、玉象一样,颐指气使的呢?如果是这样,我想,当时朝堂之上对屈原的排挤、反感一定是事出有因的。

(五)
屈原是死在初夏的一个晴天。从他的绝命词《怀沙》中,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时汨罗江畔现场情形。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沮南土。

初夏的阳光还很明亮,草木也长得旺盛。一切看起来安静美好,屈原却伤心地独自向南方走去。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那一天很安静,眼前的天地看起来苍苍茫茫的,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周围安静得听不到一点声响。愁眉不展的屈原,已经抑郁了很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接下来,他再一次地诉说,诉说的内容和《离骚》中毫无二致,无非是他如何蒙冤遭屈,社会如何黑白颠倒,自己如何不甘同流合污,不惧以死明志等等。这些话他已经说了许多遍,但这一次,他是真的付诸行动了。

在死前,他还没忘记歌颂一下自己。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 我虽然不喜欢郭沫若这个人,但郭沫若的这几句翻译实在精彩:
我文质彬彬,表里通达,谁都不知道我的出众。

我鸿才博学,可为栋梁,谁都不知道我的内容。

我仁之又仁,义之又义,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

舜帝已死,不可再生,谁都不知道我雍容的气度。

眼看天色暗了,屈原慢慢来到江边。大限将至,生命就要走到尽头。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终于,他写下了绝命词: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这污浊的世界没有人理解我,和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我知道死是不可回避的,我也不想再爱惜身体。已逝的先贤们啊,我这就随你们去了吧! 据司马迁说,屈原在做完这首《怀沙》诗后,就投江自尽了。有人问,屈原既然这样看重自己,自命不凡,又怎么会如此不自爱,竟会想不通而自杀。其实自杀是自恋的一种极端形式,水仙纳西瑟斯的归宿,和屈原的命运何其相似。人们平常说,你总要去适应社会,不可能让社会来适应你。这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对自恋到一定程度的人而言,任何的妥协和迁就都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接受“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劝说,宁愿一死来成全自己。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溺爱:爱到宁愿死,也不肯让自己的心意有一丝一毫的委屈。

 “死”的音符,在《离骚》中反复奏出,每一次都强调着那种死不改悔的执拗倔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不独《离骚》,在《涉江》、《抽思》、《思美人》、《惜往日》等诗中,屈原都反复地提到死。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惜往日》)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悲回风》)
我们可以看到,屈原的自杀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行动。甚至连自杀方式,都是精心选择过的。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廱君之不识。(《惜往日》)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渔父》)
水仙的归宿是自沉于水,这是最纯洁清白的死法。过去人无法到天上去死,如果能办到,也许有人愿意死在天上。这里不妨举两句黄炎培悼念徐志摩的诗:“料得神州无死所,故飞吟蜕入寥天”,意思是说诗人在天上死,是最合适的归宿。自屈原之后,中国文人就有了一种投水情结。投水自杀成了一种文化意象,在文人笔下好像有一种特殊的美。李白就写过这个题目。当时有个来自日本的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李白的朋友。他在回国路上,不幸遇到风暴。李白听到了他溺死的消息,作诗悼念。

日本晁衡辞帝都,孤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其实,晁衡没死,九死一生幸运地抓住几块漂浮的木板,最终获救了。但是这首哀愁而美丽的诗,却成了名篇。“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写得何等浪漫,美得让人忘记了悲伤。难怪后人非要编造一个传说,说李白是在一个月夜泛舟,醉酒,为了在水中揽月,才落水而死。似乎只有这样的死法,才配得上诗仙的身份。

在文学作品里,每当写到纯洁的少女,纤弱的才子的死亡,也总是安排投水情节,让他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孔雀东南飞里》里刘兰芝的“举身赴清池”,就好像《哈姆雷特》里的奥菲利亚,如花瓣一般缓缓沉没。巴金《家》里的鸣凤。郁达夫的小说自《沉沦》而始,主角往往是一些困苦的知识分子,凡是死亡的,几乎无一不是投水。

(六)
我在这里想说明一件事。我认为,屈原之死,无关乎爱国主义。我们不妨把他和两千多年后的陈天华做对比。一样是蹈水,陈天华是为了唤醒民众,确实是为国为民。

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诸君而如念及鄙人也,则毋忘鄙人今日所言。……诸君更勿为鄙人惜也。……于今日死之,使诺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还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陈天华《绝命书》)
而屈原的死,完全是出于个人的不满。《离骚》中已经讲得很明白。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翻译成白话:“算了吧,算了吧!这个国家里没有人理解我,我又何必留恋故乡呢?既然没有值得让我来发挥政治才能的机会,我还不如学古代的彭咸,投水自杀吧!” 这里他并没有要唤醒谁,也不是要做什么牺牲,只是对现实失望透顶,自寻了断。问题是,既然这样,屈原的精神还值得提倡吗?为国而死,当然是可敬可佩的,那么为己而死呢? 文人、艺术家,为了“洁身”、“遁世”而自杀,历代都有。随便举一些例子,就足以触目惊心。王国维、傅雷、老舍、海子、顾城……这些人的死,往往让普通人觉得不合时宜,不可理解。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走出国门,还有死在自己的枪口下的梵高,坠楼自杀的杰克·伦敦,用裁纸刀割喉的莫泊桑,含煤气自杀的川端康成。以一般眼光看来,他们并没有处在非死不可的穷途末路。尤其茨威格,明知光明将到来,却等不及了,一天也不愿与肮脏同在。

同样的黑暗,别人都可以生活下去,他们偏偏活不下去。屈原是这一类人共同的原型。似乎并不能说屈原的自杀,就高于海子、三毛的自杀,就高于因为失恋的哀怨而选择不归路的青年。对屈原式的死,应当怎么评价?人的生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属于自己?人有没有权利支配自我?当受到侮辱的时候,当感到委屈的时候,当别人要求你活下来,而自己却认定生命已经没有延续的意义的时候,人有没有权利选择死? 这是一个问题。

现在每有自杀轻生的报道,往往引来非议。轻生者不是被批评心理素质太差,就是被说不孝。中国自古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西方的传统也反对自杀,凡自杀者甚至不允许以体面的方式下葬。这个伦理的问题尚没有标准答案。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在争夺着对我们自己的支配权。最终的权衡还是在每个人自己。只要心安就好。

这里,我丝毫没有批评自杀的意思,自杀者总有他的道理;
但从社会公益的角度看,我以为我们绝不应该提倡向屈原学习。

《荀子·礼论》有言:“生,人之始也;
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呜呼! 2012.6.3 读思随感:
思想积淀 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 李浩燃
世界读书日前夕公布的一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近八成,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与2015年相比均有增长。而在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仅1.7%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逾四成的人感觉自己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国民阅读率的与日俱增和个人对阅读量的“不知足”,说明人们对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加在乎了。

  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
学有所成,往往是读有所得。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也正因此,古人有“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的感慨,而在忙碌非常的信息时代,“全民阅读”这一关键词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杨绛小的时候,有一次被父亲询问:“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回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对于热爱读书者,书籍如同亲密的精神伴侣。书海里,有远比眼中更生动的风景。你不必穿越时空,通过《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经典,便可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
不必舟车劳顿,借助唯美的文字,便可领略“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绚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渺远;
不必远渡重洋,翻阅《哈姆雷特》《红与黑》《老人与海》等西方名著,便可感受山海之外的民情、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书籍,蕴含着神奇的魔力,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读书,意味着熟知世间万物,品悟宇宙之妙。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着他的精神长相;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自有沟壑,眼里必有远方。茨威格认为,“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的确,阅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面向现实的一种社交。融入一本书的具体场景,就不再仅仅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是与作者和无数心灵为伴,去奔向生活的广袤原野。“人是知识的这种特定存在和自为存在”,如果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那么阅读则堪称人类的生存之道。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动情地写道:“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今日之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信息交流迅捷、价值多元多变,不少人常感慨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苦闷于庸常的局限。读书,无疑为吮吸生活精华提供了一条捷径。面对现实生活的芜杂丛林,驻足阅读,何尝不是在为人生掬一捧清泉?以书籍为灯塔,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必能找寻到通向美好的林中之路。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把书籍当作生活必需品,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个体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自然越来越强。也许,读书日正确的打开方式,恰在于此。

《 人民日报 》
读思随感: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我遇到一位中国老人,他的话语里有茶园、气息与飞檐影壁。我遇到一位中国年轻人,他的讲述里满是灯光、摩天大厦与高科技。”最近,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乔瓦尼·斯多波洛尼写给中国的诗句引来网友关注。他回忆在中国交流学习的日子,“每天呼吸着灿烂文化的空气”。而5年学习中文的经历,更让他感觉“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如今,越来越多如乔瓦尼一样的年轻人,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看到了广阔的世界和多元文化的宝贵价值。正如习近平主席5年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所指出的,“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自古而今,文明传播与发展如水一般,化润万物,柔和包容,孕育希望。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商人络绎往返、使者相望于道,还是今天“一带一路”增进人文交流、民心交融的故事精彩上演,正是不同文明给人们以智慧和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文明如水,就在于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阿拉伯谚语里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歌德在诗作中写道,“视我所窥,永是东方”。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这些代表性事件让中国推动文明交流的身影永载史册。历史表明,每种文明都会从其他文明中汲取养分,同时也给其他文明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文明交流而不是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而不是文明冲突,构成了人类文明图谱的主流。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对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阐释,显示出跨越时空、洞察未来的思想魅力。

“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文明如水,就在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以平等包容的精神进行交流互鉴,以海纳百川的态度成其博大精深。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多元多样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面对不同文明,我们需要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当不同的文明可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我们才能从多样的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绘就更加灿烂的文明图谱。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文明如水,就在于任何一种文明,只有致力于交流互鉴,才能充满生命力。面对更加纷繁的世界,面对严峻的挑战,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推动文明对话交流,以文明之水融化坚冰、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播下的必是和平的种子,激发的必是各国人民同频共振、同声相应的共鸣。从坚定不移打开国门搞建设,到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再到开拓“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秉持多样、平等、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朋友圈”会越来越大,国家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历史必将继续证明,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老子》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文明“看似柔弱”,但文明互鉴的趋势不可阻挡,“润物无声”的力量厚积薄发。以开放包容和平等交流推动文明互鉴,让多元文化共生并进,我们一定能书写更加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读思随感:
人物素材 刘传健——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 颁奖词: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里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人物事迹: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事后刘传健表示,事发前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

事后记者采访时,刘传健表示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好比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飞行界资深人士表示,此次返航备降成功,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驾驶舱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风流又大,由于风挡脱落时对客舱设备造成了损坏,很多设备显示不工作,机长还要正确操纵飞机紧急备降去成都,整个过程相当惊险、应对非常不易。这么大的高空事故,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应对成功,说明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处理过程镇定果断,飞机最后平安降落。

奇迹时刻,是专业在闪光 以同样的专注与专业,每个人都可以展现静水流深的力量,成就属于自己的奇迹时刻。



被网友称为“奇迹返航”的川航迫降还在引发更多的讨论。机长刘传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飞过上百次该航线,对当时出现故障的飞机状况较有把握。中国民航局也为这位机长点赞,表彰他“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一次化险为夷的航行让人看到,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总能在关键时刻闪光。


据刘传健的妻子介绍,丈夫的每次飞行、每个动作,“回家后还会不断总结反思”;
即使做了教员,还是经常看书翻手册做笔记;
每天都坚持训练、认真学习操作,妻子住院的时候在飞行,孩子出生的时候也在飞行……透过种种细节不难发现,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正是因为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了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培养出精益求精的专业能力。


何为专业精神?这是严格甚至苛刻的自我要求,是追求每一个细节都执行到位、烂熟于心的职业习惯。何为专业能力?就是在专业精神的基础上,锤炼而成的能够迅速适应变化的环境、能够迅速处理突发的问题,确保自己所在的岗位、所做的工作万无一失的能力。重视专业能力,倡导专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体现,是托举行业进步乃至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文化因子、精神素养。


透过川航机长的日常工作生活可以发现,关键时刻的成功迫降,都来源于点滴的积累而成的专业素养。正如此次遇险后的成功返航,不仅需要专业的机长,全体机组人员在遇险时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应急处置、地面救援人员的及时出动与妥善安排等,同样功不可没。另一方面,虽然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之中,但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是不专业、不细致造成的风险隐患。


专业能力源于专业精神支撑之下的自我历练。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专注,才能换来奇迹时刻的神来之笔。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上,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纯银丝巾果盘,让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世界。錾刻师孟剑锋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正是因为不抄近路、不减物力的专业精神,才能让日常的积累最终绽放出灿烂的光华。老想投机取巧反而欲速不达,一意日积月累方可灵光乍现,“专业”二字背后,专注与浮躁的对比引人深思。


诚如郎平在女排再夺奥运金牌时所言,不管输赢,女排精神始终都在。这个精神里面,最不缺少日常的汗水与努力,最不缺少对实力、技术、心理、科学等专业能力的严苛追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平时的专注与专业成就了川航机长在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以同样的专注与专业,每个人都可以在具体的工作领域展现静水流深的力量,成就属于自己的奇迹时刻。


“我不过是握紧了驾驶器而已”,影片《萨利机长》中的机长谈到成功迫降时如是说。沉下心来好好做事,才是推动我们前进的现实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力戒浮躁,砥砺志趣,拥有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生自会别有洞天。

读思随感:
文苑拾英 妈妈的家 龙应台 待父母年老时,还能认得回家的路吗?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红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
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戚戚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大跨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戚戚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击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
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准、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读思随感:
思辨之光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下谈全局观念,很容易招来拍砖乃至讥笑。一个传统上如此重视集体归属感的群体,又刚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走出来不远,很多人还沉浸在对“无我”的反思之中。追求个性的张扬,强调多元与多样,思想的松绑,仿佛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必要在肯定个体意识的同时,强调全局观念的“也要”?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种观念像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一样,如此席卷人心。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言利未必非君子”到“无利不起早”,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或含蓄或直白,或温和或激烈,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

观念的演进,源自奔流的实践。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
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
一面痛骂就医难买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
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利益多元的时代。如果我们承认权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样,欢呼由此带来的文明进步,那么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个体与整体必须协调。近年来,无论是地铁禁食的争议,小区文明养犬的讨论,还是公共场所禁烟引发的热议,一系列公共事件无不提醒我们,个体行为并非是可以肆意奔突的河流,权利是有边界的。正如谚语所说,你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懂得不同主体的妥协沟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干。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
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一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读思随感:
时文选粹 和国家一起成长 徐文秀
最近,有两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毕业演讲引发热议。有网友留言说,我还是相信绝大多数留学生是真的想要和国家一起进步。

  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怎样讲好祖国的“那些事”,成了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后的又一种考试。客观地讲,每个人看问题、观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会有所差异,但爱自己的国家却始终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虽然“这个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平心而论,当下“我的国”的确长大了、长高了、长壮了。且不说经济总量等一连串数据,也不说航母下水、大飞机上天、可燃冰开采等一系列大事件,单说高铁出行、共享单车等人们感同身受的生活细节,便足以让国人感叹“厉害了,我的国!”
前不久,有位旅居美国的台湾老人写下《到上海的新体验》一文,深情谈到上海的“软体进步与发展”。文章说到一个细节,那就是他第一次使用“久闻大名”的支付宝,让他大为吃惊的不是付款方式,而是普及性,“我就是想看哪里不能用,我投降了,连地铁车票充值机,甚至路旁饮料贩卖机也都可以用支付宝,等于钞票了。”他更举例感慨上海人的热心热情、主动帮忙和礼貌修养,这些“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让他感叹自己“这次算是土包子了!”有美国媒体也感叹道:今日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一年前还难以想象。

  这些年,国家的成长进步日新月异。然而,现实中也总有那么一些人,面对国家的成长显得格格不入,只是走过路过,围观凑个热闹,似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的做局外人,看起来激动,讲起来生动,做起来不动,兴奋一阵子就各忙各的去;
更有甚者,只喜欢指指点点,专挑刺找毛病揶揄,等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家的成长,该怎么办?和国家一起成长是最好的选择,这既是一种自信,又是一种情怀。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多少爱国志士集结在了她的怀抱,开始“和国家一起成长”。在美国待了20年的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六天,便萌发了“回到可爱的祖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心愿。还有李四光、邓稼先、周培源、钱三强、苏步青、王淦昌等等,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名字成了那一代人“和国家一起成长”的精神标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国家一起成长,就是要一起去经受成长的艰辛和跋涉,撸起袖子苦干实干加油干;
就是要一起去经历成长的纠结与阵痛,共同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和困难,面对形形色色的捧杀和棒杀、若明若暗的围堵和打压;
就是要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感受国家发展的红利和荣光。和国家一起成长,多些理解和支持,就会少些埋怨和指责,少些嘲讽和挖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和国家一起成长,我们的心胸、视野、境界和格局便会随之成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6日 04 版)

推荐访问:【步步高】(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 新昌初中八年级第三周周一语文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周周练习第一单元 重庆一中高2018级 疡科选粹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周练【试题试卷】 一年级第十周语文测试题 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周基 高预习年级语文 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上期定时训练
上一篇:个人事迹简介材料
下一篇:救灾防病常识解答(防病与急救41问)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