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专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来源:一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专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表A.1~表A.6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前洞口失稳、坍塌、涌水突泥、大变形、瓦斯爆炸、岩爆等6类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中评估指标的分级取值原则为下限值可取、上限值不可取。)。

 表A.1 隧道施工前洞口失稳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分值范围

 说明

 建设规模X1

 隧道开挖跨度X11

 ≥18m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仅考虑主隧道开挖跨度)

 14m~18m

 7~9

 9m~14m

 4~6

 <9m

 0~3

 地形特征X2

 洞口浅埋段长度X21

 ≥50m

 6~7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40m~50m

 4~5

 30m~40m

 2~3

 <30m

 0~1

 洞口偏压角度X22

 ≥45°

 1.3

 依据设计文件确定

 30°~45°

 1.2

 15°~30°

 1.1

 <15°

 1.0

 地质条件X3

 围岩级别([BQ]值)X31

 Ⅴ级(<250)、土体

 1.5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Ⅳ级(251~350)

 1.3

 Ⅲ级(351~450)

 1.1

 Ⅰ、Ⅱ级(≥451)

 1.0

 坡体结构X32

 存在古滑坡体

 1.5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勘查确定

 缓顺向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同时岩层倾角大于15°)

 1.3

 斜交坡

 1.1

 横交坡

 1.0

 气象条件X4

 年均降水量X41

 ≥1000mm

 1.20

 根据气象资料确定(近5年降水量平均值)

 600mm~1000mm

 1.10

 300mm~600mm

 1.05

 <300mm

 1.00

 表A.2 隧道施工前坍塌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分值范围

 说明

 建设规模X1

 隧道开挖跨度X11

 ≥18m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仅考虑主隧道开挖跨度)

 14m~18m

 7~9

 9m~14m

 4~6

 <9m

 1~3

 地形特征X2

 浅埋隧道偏压角度X21

 ≥45°

 5~6

 依据设计文件确定

 30°~45°

 3~4

 15°~30°

 2

 <15°

 1

 地质条件X3

 围岩级别([BQ]值)

 X31

 Ⅴ级(<250)、土体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Ⅳ级(251~350)

 7~9

 Ⅲ级(351~450)

 4~6

 Ⅰ、Ⅱ级(≥451)

 1

 断层破碎带宽度X32

 断层破碎带宽度≥50m

 1.3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50m

 1.2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

 1.1

 不存在断层破碎带

 1.0

 优势结构面倾角X33

 0°~25°

 1.3

 指岩体中满足一定优势指标(结构面的性质、数量、规模和分形等优势指标),对岩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结构面,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25°~55°

 1.2

 55°~70°

 1.1

 70°~90°

 1.0

 水文地质条件X4

 预测涌水量X41

 ≥20000m3/d

 1.3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10000m3/d~20000m3/d

 1.2

 2000m3/d~10000m3/d

 1.1

 <2000m3/d

 1.0

 表A.3 隧道施工前涌水突泥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分值范围

 说明

 地质条件X1

 不良地质X11

 隧道附近底板上方存在大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存在大型承压含导水构造

 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隧道附近底板上方存在中型含导水构造或下方存在大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存在中型承压含导水构造

 1.5

 隧道附近底板上方存在小型含导水构造,下方存在中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存在小型承压含导水构造

 1

 隧道附近底板下方存在小型含导水构造

 0.5

 岩溶发育程度X12

 岩溶极发育,存在宽大岩溶洞穴、地下暗河、塌陷坑等

 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岩溶发育,存在宽大岩溶发育带或大岩溶洞穴

 1.5

 岩溶较发育,存在岩溶裂隙带或较大岩溶洞穴

 1

 岩溶不发育,存在岩溶裂隙、小溶洞发育

 0.5

 水文地质条件X2

 预测涌水量X21

 ≥20000m3/d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10000m3/d~20000m3/d

 7~9

 2000m3/d~10000m3/d

 4~6

 <2000m3/d

 0~3

 环境条件X3

 周围水体情况X31

 隧道上方地表存在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

 1.2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综合考虑降雨量和地表径流)

 隧道附近存在补给性水体

 1.1

 隧道周围不存在补给性水体

 1.0

 表A.4 隧道施工前大变形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分值范围

 说明

 建设规模X1

 隧道开挖跨度X11

 ≥18m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仅考虑主隧道开挖跨度)

 14m~18m

 7~9

 9m~14m

 4~6

 <9m

 1~3

 地形特征X2

 浅埋隧道偏压角度X21

 ≥45°

 5~6

 依据设计文件确定

 30°~45°

 3~4

 15°~30°

 2

 <15°

 1

 地质条件X3

 围岩级别([BQ]值)

 X31

 Ⅴ级(<250)、土体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Ⅳ级(251~350)

 7~9

 Ⅲ级(351~450)

 4~6

 Ⅰ、Ⅱ级(≥451)

 1

 断层破碎带宽度X32

 断层破碎带宽度≥50m

 1.3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50m

 1.2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

 1.1

 不存在断层破碎带

 1.0

 地应力

 X33

 >20MPa

 5~6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13MPa~20MPa

 3~4

 7MPa~13MPa

 2

 <7MPa

 1

 水文地质条件X4

 预测涌水量X41

 ≥20000m3/d

 1.15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10000m3/d~20000m3/d

 1.1

 2000m3/d~10000m3/d

 1.05

 <2000m3/d

 1.0

 表A.5隧道施工前瓦斯爆炸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分值范围

 说明

 地质条件X1

 煤层厚度X11

 ≥10m

 7~9

 —

 5m~10m

 5

 2m~5m

 3

 <2m

 1

 隧道距煤层距离X12

 0m~20m

 1

 最小直线距离

 20m~80m

 0.8

 80m~150m

 0.4

 ≥150m

 0

 瓦斯因素X2

 预测瓦斯压力X21

 ≥0.74MPa

 1.4~1.5

 开挖扰动前的地层中瓦斯压力

 0.35MPa~0.74MPa

 1.3

 0.1MPa~0.35MPa

 1.2

 0MPa~0.1MPa

 1.1

 预测瓦斯涌出量X22

 ≥1m3/min

 10~12

 单位时间内从煤或岩层、采落的煤(岩)涌出的瓦斯量

 0.5m3/min~1m3/min

 7~9

 <0.5m3/min

 4~6

 表A.6隧道施工前岩爆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分值范围

 说明

 地质条件X1

 地应力X11

 ≥40MPa

 10~12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20MPa~40MPa

 7~9

 10MPa~20MPa

 4~6

 <10MPa

 0~3

 岩性因素X2

 岩体质量指标RQDX21

 ≥70%

 1.3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50%~70%

 1.2

 25%~50%

 1.1

 <25%

 1.0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X22

 ≥100MPa

 1.4~1.6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60MPa~100MPa

 1.2

 <60MPa

 1.0

 表A.7~表A.12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洞口失稳、坍塌、涌水突泥、大变形、瓦斯爆炸、岩爆等6类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中评估指标的分级取值原则为下限值可取、上限值不可取) 。

 表A.7隧道施工过程洞口失稳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

 系数

 (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建设规模X1

 隧道开挖跨度X11

 ≥18m

 75<Rij≤100

 R11

 γ11

 X11= R11×γ11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14m~18m

 50<Rij≤75

 9m~14m

 25<Rij≤50

 <9m

 0<Rij≤25

 地形特征X2

 洞口浅埋段长度

 X21

 ≥50m

 75<Rij≤100

 R21

 γ21

 X21= R21×γ21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确定

 40m~50m

 50<Rij≤75

 30m~40m

 25<Rij≤50

 <30m

 0<Rij≤25

 洞口偏压角度X22

 ≥45°

 75<Rij≤100

 R22

 γ22

 X22= R22×γ22

 依据设计文件确定

 30°~45°

 50<Rij≤75

 15°~30°

 25<Rij≤50

 <15°

 0<Rij≤25

 地质条件X3

 围岩级别([BQ]值)

 X31

 Ⅴ级(<250)、土体

 75<Rij≤100

 R31

 γ31

 X31=

 R31×γ31

 依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Ⅳ级(251~350)

 50<Rij≤75

 Ⅲ级(351~450)

 25<Rij≤50

 Ⅰ、Ⅱ级(≥451)

 0<Rij≤25

 坡体结构X32

 存在古滑坡体

 75<Rij≤100

 R32

 γ32

 X32=

 R32×γ32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勘查确定

 缓顺向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同时岩层倾角大于15°)

 50<Rij≤75

 斜交坡

 25<Rij≤50

 横交坡

 0<Rij≤25

 气象条件X4

 年均降水量X41

 ≥1000mm

 75<Rij≤100

 R41

 γ41

 X41= R41×γ41

 根据气象资料确定(近5年降水量平均值)

 600mm~1000mm

 50<Rij≤75

 300mm~600mm

 25<Rij≤50

 <300mm

 0<Rij≤25

 表A.7(续)隧道施工过程洞口失稳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

 系数

 (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超前预报与监测X5

 相对变形值(u/B)X51

 强烈变形≥4%

 75<Rij≤100

 R51

 γ51

 X51=

 R51×γ51

 u为隧道最大变形位移(拱、帮),B为隧道等效半径

 高度变形3%~4%

 50<Rij≤75

 中度变形2%~3%

 25<Rij≤50

 轻微变形1%~2%

 0<Rij≤25

 监控量测

 方案X52

 量测频率很低、必测项目很不全面或无监测项目、信息反馈很差或无反馈

 75<Rij≤100

 R52

 γ52

 X52=

 R52×γ52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判定

 量测频率较低、有一定必测项目,但不全面、信息反馈较差

 50<Rij≤75

 量测频率一般、必测项目较全面,无选测项目、信息反馈一般

 25<Rij≤50

 量测频率较合理、必测项目全面,有一定选测项目、信息反馈及时

 0<Rij≤25

 量测频率合理、必测项目全面,选测项目合理、信息反馈很及时

 0

 表A.8隧道施工过程坍塌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建设规模X1

 隧道开挖跨度X11

 ≥18m

 75<Rij≤100

 R11

 γ11

 X11=

 R11×γ11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14m~18m

 50<Rij≤75

 9m~14m

 25<Rij≤50

 <9m

 0<Rij≤25

 地形特征

 X2

 隧道埋深X21

 ≥800m

 75<Rij≤100

 R21

 γ21

 X21=

 R21×γ21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500m~800m

 50<Rij≤75

 200m~500m

 25<Rij≤50

 <200m

 0<Rij≤25

 浅埋隧道偏压角度X22

 ≥45°

 75<Rij≤100

 R22

 γ22

 X22=

 R22×γ22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30°~45°

 50<Rij≤75

 15°~30°

 25<Rij≤50

 <15°

 0<Rij≤25

 地质条件

 X3

 围岩级别([BQ]值)

 X31

 Ⅴ级(<250)、土体

 75<Rij≤100

 R31

 γ31

 X31=

 R31×γ31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Ⅳ级(251~350)

 50<Rij≤75

 Ⅲ级(351~450)

 25<Rij≤50

 Ⅰ、Ⅱ级(≥451)

 0<Rij≤25

 断层破碎带宽度X32

 断层破碎带宽度≥50m

 75<Rij≤100

 R32

 γ32

 X32=

 R32×γ32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50m

 50<Rij≤75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

 25<Rij≤50

 不存在断层破碎带

 0

 断层破碎带胶结程度X33

 严重松弛胶结碎裂结构

 75<Rij≤100

 R33

 γ33

 X33=

 R33×γ33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松弛的胶结碎裂结构

 50<Rij≤75

 轻度松弛的胶结碎裂结构

 25<Rij≤50

 紧密的胶结碎裂结构

 0<Rij≤25

 优势结构面倾角X34

 0°~25°

 75<Rij≤100

 R34

 γ34

 X34=

 R34×γ34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25°~55°

 50<Rij≤75

 55°~70°

 25<Rij≤50

 70°~90°

 0<Rij≤25

 表A.8(续)隧道施工过程坍塌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水文地质条件X4

 地下涌水情况

 X41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25L/min

 75<Rij≤100

 R41

 γ41

 X41=

 R41×γ41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注:每10m长隧道涌水量=隧道二衬至掌子面总出水量÷掌子面距二衬的距离×10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25L/min~125L/min

 50<Rij≤75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0L/min~25L/min

 25<Rij≤50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0L/min

 0<Rij≤25

 施工因素X5

 衬砌安全距离X51

 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110m以上,Ⅴ级围岩90m以上

 75<Rij≤100

 R51

 γ51

 X51=

 R51×γ51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建议用线性内插法确定

 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90m~110m,Ⅴ级围岩70m~90m

 50<Rij≤75

 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90m以下,Ⅴ级围岩70m以下

 0

 仰拱安全距离X52

 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100m以上,Ⅳ级围岩60m以上,Ⅴ级围岩50m以上

 75<Rij≤100

 R52

 γ52

 X52=

 R52×γ52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建议用线性内插法确定

 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90m~100m,Ⅳ级围岩50m~60m,Ⅴ级围岩40m~50m

 50<Rij≤75

 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90m以下,Ⅳ级围岩50m以下,Ⅴ级围岩40m以下

 0

 表A.8(续)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坍塌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超期预报与监测X6

 超前地质预报X61

 地震波场/电磁波场前兆信息变化强烈

 75<Rij≤100

 R61

 γ61

 X61=

 R61×γ61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确定

 地震波场/电磁波场前兆信息变化较强

 50<Rij≤75

 地震波场/电磁波场前兆信息变化较小

 0<Rij≤50

 相对变形值(u/B)X62

 强烈变形≥4%

 75<Rij≤100

 R62

 γ62

 X62=

 R62×γ62

 u为隧道最大变形位移(拱、帮),B为隧道等效半径

 高度变形3%~4%

 50<Rij≤75

 中度变形2%~3%

 25<Rij≤50

 轻微变形1%~2%

 0<Rij≤25

 监控量测方案X63

 量测频率很低、必测项目很不全面或无监测项目、信息反馈很差或无反馈

 75<Rij≤100

 R63

 γ63

 X63=

 R63×γ63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

 量测频率较低、有一定必测项目,但不全面、信息反馈较差

 50<Rij≤75

 量测频率一般、必测项目较全面,无选测项目、信息反馈一般

 25<Rij≤50

 量测频率较合理、必测项目全面,有一定选测项目、信息反馈及时

 0<Rij≤25

 量测频率合理、必测项目全面,选测项目合理、信息反馈很及时

 0

 表A.9隧道施工过程涌水突泥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地质条件X1

 不良地质X11

 隧道附近底板上方存在大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存在大型承压含导水构造

 75<Rij≤100

 R11

 γ11

 X11=

 R11×γ11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隧道附近底板上方存在中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底板下方存在大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存在中型承压含导水构造

 50<Rij≤75

 隧道附近底板上方存在小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底板下方存在中型含导水构造,或隧道附近存在小型承压含导水构造

 25<Rij≤50

 隧道附近底板下方存在小型含导水构造

 0<Rij≤25

 岩溶发育程度X12

 岩溶极发育,存在宽大岩溶洞穴、地下暗河、塌陷坑等

 75<Rij≤100

 R12

 γ12

 X12=

 R12×γ12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岩溶发育,存在宽大岩溶发育带和大岩溶洞穴

 50<Rij≤75

 岩溶较发育,存在岩溶裂隙带和较大岩溶洞

 25<Rij≤50

 岩溶不发育,存在岩溶裂隙、小溶洞发育

 0<Rij≤25

 水文地质条件X2

 地下涌水情况

 X21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25L/min

 75<Rij≤100

 R21

 γ21

 X21=

 R21×γ21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注:每10m长隧道涌水量=隧道二衬至掌子面总出水量÷掌子面距二衬的距离×10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25L/min~125L/min

 50<Rij≤75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0L/min~25L/min

 25<Rij≤50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0L/min

 0<Rij≤25

 表A.9(续)隧道施工过程涌水突泥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环境条件X3

 周围水体情况X31

 隧道上方地表存在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

 50<Rij≤100

 R31

 γ31

 X31=

 R31×γ31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综合考虑降雨量和地表径流)

 隧道附近存在补给性水体

 0<Rij≤50

 隧道周围不存在补给性水体

 0

 施工因素X4

 防排水措施

 X41

 很差

 75<Rij≤100

 R41

 γ41

 X41=

 R41×γ41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

 较差

 50<Rij≤75

 一般

 25<Rij≤50

 基本合理

 0<Rij≤25

 超前预报与监测X5

 超前地质预报X51

 涌水突泥现象显著

 75<Rij≤100

 R51

 γ51

 X51=

 R51×γ51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确定

 涌水突泥现象较显著

 50<Rij≤75

 涌水突泥现象不显著

 0<Rij≤50

 无涌水突泥现象

 0

 监控量测方案X52

 量测频率很低、必测项目很不全面或无监测项目、信息反馈很差或无反馈

 75<Rij≤100

 R52

 γ52

 X52=

 R52×γ52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

 量测频率较低、有一定必测项目,但不全面、信息反馈较差

 50<Rij≤75

 量测频率一般、必测项目较全面,无选测项目、信息反馈一般

 25<Rij≤50

 量测频率较合理、必测项目全面,有一定选测项目、信息反馈及时

 0<Rij≤25

 量测频率合理、必测项目全面,选测项目合理、信息反馈很及时

 0

 表A.10隧道施工过程大变形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Xij)

 说明

 分值

 范围

 取值

 建设规模X1

 隧道开挖跨度X11

 ≥18m

 75<Rij≤100

 R11

 γ11

 X11=

 R11×γ11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

 14m~18m

 50<Rij≤75

 9m~14m

 25<Rij≤50

 <9m

 0<Rij≤25

 地形特征

 X2

 浅埋隧道偏压角度X21

 ≥45°

 75<Rij≤100

 R22

 γ22

 X12=

 R12×γ12

 依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30°~45°

 50<Rij≤75

 15°~30°

 25<Rij≤50

 <15°

 0<Rij≤25

 地质条件X3

 围岩级别([BQ]值)

 X31

 Ⅴ级(<250)、土体

 75<Rij≤100

 R31

 γ31

 X31=

 R31×γ31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Ⅳ级(251~350)

 50<Rij≤75

 Ⅲ级(351~450)

 25<Rij≤50

 Ⅰ、Ⅱ级(≥451)

 0<Rij≤25

 断层破碎带宽度X32

 断层破碎带宽度≥50m

 75<Rij≤100

 R32

 γ32

 X32=

 R32×γ32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50m

 50<Rij≤75

 断层破碎带宽度<20m

 25<Rij≤50

 不存在断层破碎带

 0

 断层破碎带胶

 结程度X33

 严重松弛胶结碎裂结构

 75<Rij≤100

 R33

 γ33

 X33=

 R33×γ33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松弛的胶结碎裂结构

 50<Rij≤75

 轻度松弛的胶结碎裂结构

 25<Rij≤50

 紧密的胶结碎裂结构

 0<Rij≤25

 地应力X34

 >20MPa

 75<Rij≤100

 R34

 γ34

 X34=

 R34×γ34

 根据地勘资料、设计文件、现场条件确定

 13MPa~20MPa

 50<Rij≤75

 7MPa~13MPa

 25<Rij≤50

 <7MPa

 0<Rij≤25

 水文地质条件X4

 地下涌水情况X41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25L/min

 75<Rij≤100

 R41

 γ41

 X41=

 R41×γ41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注:每10m长隧道涌水量=隧道二衬至掌子面总出水量÷掌子面距二衬的距离×10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25L/min~125L/min

 50<Rij≤75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0L/min~25L/min

 25<Rij≤50

 每10m长隧道涌水量<10L/min

 0<Rij≤25

 表A.10(续)隧道施工过程大变形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Xij)

 说明

 分值

 范围

 取值

 施工因素X5

 衬砌安全距离X51

 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110m以上,Ⅴ级围岩90m以上

 75<Rij≤100

 R51

 γ51

 X51=

 R51×γ51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建议用线性内插法确定

 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90m~110m,Ⅴ级围岩70m~90m

 50<Rij≤75

 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90m以下,Ⅴ级围岩70m以下

 0

 仰拱安全距离X52

 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100m以上,Ⅳ级围岩60m以上,Ⅴ级围岩50m以上

 75<Rij≤100

 R52

 γ52

 X52=

 R52×γ52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 建议用线性内插法确定

 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90m~100m,Ⅳ级围岩50m~60m,Ⅴ级围岩40m~50m

 50<Rij≤75

 Ⅲ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90m以下,Ⅳ级围岩50m以下,Ⅴ级围岩40m以下

 0

 超前预报与监测X6

 超前地质预报X61

 地震波场/电磁波场前兆信息变化强烈

 75<Rij≤100

 R61

 γ61

 X61=

 R61×γ61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确定

 地震波场/电磁波场前兆信息变化较强

 50<Rij≤75

 地震波场/电磁波场前兆信息变化较小

 0<Rij≤50

 相对变形值(u/B) X62

 强烈变形≥4%

 75<Rij≤100

 R62

 γ62

 X62=

 R62×γ62

 u为隧道最大变形位移(拱、帮),B为隧道等效半径

 高度变形3%~4%

 50<Rij≤75

 中度变形2%~3%

 25<Rij≤50

 轻微变形1%~2%

 0<Rij≤25

 监控量测方案X63

 量测频率很低、必测项目很不全面或无监测项目、信息反馈很差或无反馈

 75<Rij≤100

 R63

 γ63

 X63=

 R63×γ63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

 量测频率较低、有一定必测项目,但不全面、信息反馈较差

 50<Rij≤75

 量测频率一般、必测项目较全面,无选测项目、信息反馈一般

 25<Rij≤50

 量测频率较合理、必测项目全面,有一定选测项目、信息反馈及时

 0<Rij≤25

 量测频率合理、必测项目全面,选测项目合理、信息反馈很及时

 0

 表A.11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爆炸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地质条件X1

 煤层厚度X11

 ≥10m

 75<Rij≤100

 R11

 γ11

 X11=

 R11×γ11

 5m~10m

 50<Rij≤75

 2m~5m

 25<Rij≤50

 <2m

 0<Rij≤25

 隧道距煤层距离X12

 0m~20m

 75<Rij≤100

 R12

 γ12

 X12=

 R12×γ12

 最小直线距离

 20m~80m

 50<Rij≤75

 80m~150m

 25<Rij≤50

 ≥150m

 0<Rij≤25

 瓦斯因素X2

 瓦斯涌出量X21

 瓦斯涌出量≥1m3/min

 75<Rij≤100

 R21

 γ21

 X21

 R21×γ21

 单位时间内从煤层和岩层以及采落的煤(岩)所涌出的瓦斯量,由现场条件确定

 瓦斯涌出量0.5m3/min~1m3/min

 50<Rij≤75

 瓦斯涌出量<0.5m3/min

 25<Rij≤50

 不存在瓦斯

 0

 开挖工作面瓦斯浓度X22

 ≥1.5%

 75<Rij≤100

 R22

 γ22

 X22=

 R22×γ22

 开挖工作面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由现场条件确定

 1%~1.5%

 50<Rij≤75

 0.5%~1%

 25<Rij≤50

 <0.5%

 0<Rij≤25

 施工因素X3

 隧道通风量X31

 实际通风量达到设计标准的60%~70%

 75<Rij≤100

 R31

 γ31

 X31=

 R31×γ31

 按照实际通风量与设计通风量的比值,合理确定分值,由现场条件确定

 实际通风量达到设计标准的70%~80%

 50<Rij≤75

 实际通风量达到设计标准的80%~90%

 25<Rij≤50

 实际通风量达到设计标准的90%以上

 0<Rij≤25

 表A.11(续)隧道施工过程瓦斯爆炸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系数(γij)

 评估

 分值(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超前预报与监测X4

 超前地质预报X41

 煤岩动力现象显著

 75<Rij≤100

 R41

 γ41

 X41=

 R41×γ41

 煤岩动力现象主要指钻孔过程中出现的孔内声响、钻屑量大量增加

 煤岩动力现象较显著

 50<Rij≤75

 煤岩动力现象不显著

 25<Rij≤50

 无煤岩动力现象

 0

 监控量测

 方案X42

 量测频率很低、必测项目很不全面或无监测项目、信息反馈很差或无反馈

 75<Rij≤100

 R42

 γ42

 X42=

 R42×γ42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

 量测频率较低、有一定必测项目,但不全面、信息反馈较差

 50<Rij≤75

 量测频率一般、必测项目较全面,无选测项目、信息反馈一般

 25<Rij≤50

 量测频率较合理、必测项目全面,有一定选测项目、信息反馈及时

 0<Rij≤25

 量测频率合理、必测项目全面,选测项目合理、信息反馈很及时

 0

 机电设备因素X5

 电气设备防爆情况X51

 未按规范采用防爆设备

 0<Rij≤100

 R51

 γ51

 X51=

 R51×γ51

 按照未采用防爆措施的设备占设备总数的比例,合理确定分值

 按规范采用防爆设备

 0

 表A.12隧道施工过程岩爆风险事件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项别

 评估指标

 分级

 基本分值(Rij)

 权重

 系数

 (γij)

 评估

 分值

 (Xij)

 说明

 分值范围

 取值

 应力因素X1

 强度脆性系数

 X11

 ≥18

 75<Rij≤100

 R11

 γ11

 X11=

 R11×γ11

 强度脆性系数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14~18

 50<Rij≤75

 10~14

 25<Rij≤50

 <10

 0<Rij≤25

 强度应力比X12

 <2

 75<Rij≤100

 R12

 γ12

 X12=

 R12×γ12

 强度应力比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与所在洞段原岩最大主应力之比

 2~4

 50<Rij≤75

 4~7

 25<Rij≤50

 >7

 0

 能量因素X2

 岩爆倾向性指数X21

 ≥ 5.0

 75<Rij≤100

 R21

 γ21

 X21=

 R21×γ21

 单轴压缩加卸载条件下,岩石弹性应变能与耗损应变能之比

 3.5~5.0

 50<Rij≤75

 2.0~3.5

 25<Rij≤50

 <2.0

 0

 结构面因素X3

 结构面发育、结合程度X31

 结构面组数1~2组,且平均间距1.0m以上,结合好或一般

 75<Rij≤100

 R31

 γ31

 X31=

 R31×γ31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结构面结合程度只考虑主要结构面

 结构面组数1~2组,且平均间距1.0m以上,结合差;或结构面组数2~3组,且平均间距0.4~1.0m,结合好或一般

 50<Rij≤75

 结构面组数2~3组,且平均间距0.4m~1.0m,结合差;或结构面组数3组以上,且平均间距0.2m~0.4m,结合好或一般

 25<Rij≤50

 结构面组数3组以上,且平均间距0.2m~0.4m,结合差;或结构面组数3组以上,且平均间距0.2m以下,结合一般或差

 0<Rij≤25

 表A.13 重要性排序法权重系数表

 指标项目数量

 权重系数

 指标重要性排序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第十一

 第十二

 第十三

 总权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λ

 一项

 λ

 1.00

 —

 —

 —

 —

 —

 —

 —

 —

 —

 —

 —

 —

 1

 二项

 λ

 0.75

 0.25

 —

 —

 —

 —

 —

 —

 —

 —

 —

 —

 —

 1

 三项

 λ

 0.56

 0.33

 0.11

 —

 —

 —

 —

 —

 —

 —

 —

 —

 —

 1

 四项

 λ

 0.44

 0.31

 0.19

 0.06

 —

 —

 —

 —

 —

 —

 —

 —

 —

 1

 五项

 λ

 0.36

 0.28

 0.20

 0.11

 0.05

 —

 —

 —

 —

 —

 —

 —

 —

 1

 六项

 λ

 0.31

 0.25

 0.19

 0.14

 0.08

 0.03

 —

 —

 —

 —

 —

 —

 —

 1

 七项

 λ

 0.27

 0.22

 0.18

 0.14

 0.10

 0.06

 0.03

 —

 —

 —

 —

 —

 —

 1

 八项

 λ

 0.23

 0.20

 0.17

 0.14

 0.11

 0.08

 0.05

 0.02

 —

 —

 —

 —

 —

 1

 九项

 λ

 0.21

 0.19

 0.16

 0.14

 0.11

 0.09

 0.06

 0.03

 0.01

 —

 —

 —

 —

 1

 十项

 λ

 0.19

 0.17

 0.15

 0.13

 0.11

 0.09

 0.07

 0.05

 0.03

 0.01

 —

 —

 —

 1

 十一项

 λ

 0.17

 0.16

 0.14

 0.12

 0.11

 0.09

 0.07

 0.06

 0.04

 0.03

 0.01

 —

 —

 1

 十二项

 λ

 0.16

 0.15

 0.13

 0.12

 0.10

 0.09

 0.08

 0.06

 0.05

 0.03

 0.02

 0.01

 —

 1

 十三项

 λ

 0.15

 0.14

 0.12

 0.11

 0.10

 0.09

 0.08

 0.07

 0.05

 0.04

 0.03

 0.02

 0.01

 1

推荐访问:季度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公路工程
上一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下一篇:人际关系小组计划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