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来源:经济师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学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文)试题

 共 本卷共 3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1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7年 8月 8 日,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截至 8 月 13 日 20时,地震造成 25 人死亡(其中 24 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 人受伤,6 人失联,176492 人(含游客)受灾,73671 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 76 间)。可见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灾难的思考

 B. 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C. 真正的哲学就是实践生活本身

 D. 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D 【解析】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 适合题意;A、B 是错误的;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 错误。

 2.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使人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的灵丹妙药 ②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哲学深入独到的研究 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的成长过程 ④我们要学好哲学从而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是强调哲学的功能和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

 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③④适合题意,①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D。

 3. “有人问我,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吗?我要说是的。我对人生的三个真谛——价值、目标、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所以我很快乐。无论怎样,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比如我,就很珍惜我的„小鸡腿‟,不要放弃,爱别人,每天向前走一小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标。”——尼克·胡哲(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这一观点体现了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强调了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在“价值、目标、宗旨都很清楚”“ 满足于你所拥有的”等等人生理念的指导下,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强调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_的艺术,选 D;②与材料主旨无关;④不选, 因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考点定位】哲学的作用、世界观与方法论 【知识归纳】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④适合题意,②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 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派别,下列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没有可取之处 ②凡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①说法错误,③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凡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④说法错误,②正确。故本题选 B 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

 6. 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一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天象星座”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D. “我思故我在”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答案】B 【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均是唯物主义,A 不适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天象星座”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B 适合题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均是辩证法思想,C不适合题意;“我思故我在”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均是唯心主义,D 排除。

 【点睛】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复习中,通过分析二者的根本分歧,增强学生分辨哲学基本派别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特别是唯物主义经历的三个基本形态,可以增强学生辩证地分析唯物主义的能力。如生活中破除迷信、发扬求真务实作风体现的哲学原理,或者是古人思想中蕴涵的哲学观点属于哪种哲学派别等。掌握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7. 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人文论坛”上李小五教授指出: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用辩证法启迪人们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而成为变革我国社会的先驱。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②作用于社会制度,直接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①③适合题意;哲学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②是错误的;④中的政治保证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

 8. 据外国媒体报道,根据新的研究发现,暗能量是宇宙还在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科学家们估计宇宙中高达 72%的物质是这种东西在作怪,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

 24%的暗物质和 4%的“正常”物质。这里的物质是

 ①指万事万物共有的基本属性

 ②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总和 ③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万事万物共有的属性,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故①不符合题意,②错误;题干中的物质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故③④正确。故选 B。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名师点睛】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也就不存在了。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殊性,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9.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荀子名言的意思是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表明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A 项中的观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 项中的观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C 项中的观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D项中的观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由此可见,答案是 D 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10.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人的心好像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从哲学角度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正确;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 2016年 7月,向党的 95 华诞献礼的公益广告《我是谁》引发热议。短片由六位平凡的党员代表来讲述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真实经历,使人们从短片中感受到了“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创意理念。对于材料中的“感受”理解正确的是 ①“感受”的产生表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感受”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感受”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

 ④“感受”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点睛】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的区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指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主动创造出一些现实不能直接感觉到的认识,比如人们会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2. 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承认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观点认为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认为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承认了规律是客观的;故 A 选项正确入选。其他选项顺序错误。

 13.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可以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人的大脑偏好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体现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涉及,应排除;意识可以调节和控制而不能决定人体的生理活动,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D。

 【考点定位】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客观性。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

 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14. 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人的主观随意性

 B.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C. 真理的条件性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等相关知识。材料中雷人的“楼盘文化”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没有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体现了人的主观随意性,故选 A 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实践具有统一性,而材料中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故排除B 项;材料中体现了人的错误认识,并非真理,C 项不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说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具有可知性,D 项不符合题意。

 15.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日后,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妄自尊大。“夜郎自大”主要说明了 A. 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B.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 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D. 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这种自大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A 说法正确;BD 与题意不相符,排除;C 本身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人们获得认识不仅仅可以通过实践,还可以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得。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6. 文人云: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再现

 ②地上之山水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的内容 ③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主观映像

 ④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之妙源于创作者的智慧和情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有意识的参与,不纯粹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复制。④选项表述错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之妙源于创作者的实践活动。故排除法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 D。

 17.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 ③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都包含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故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说法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仅仅强调绝对静止,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

 点睛: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18. 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 150 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天文学家的发现进一步论证了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②适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④符合题意;实践决

 定认识,①是错误的;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意识的特征、认识的上升性 19. 当你在网上看中一款衣服时,是否想过可以把它从电脑中拿出来试穿?SpaceTop 3D桌面使这一想法成为可能。它使人们能够以操纵现实世界物体的方式去模拟操作网页、文档和视频。这项设计目前虽然还不成熟,但照亮了迈向“质的飞跃”的道路。这表明 ①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批判

  ②科技的发展有赖于意识的创造性 ③事物发展是从新事物出现开始的

  ④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发展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3D 桌面使人们能够以操纵现实世界物体的方式去模拟操作网页、文档和视频”,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以②符合题意。这项设计照亮了迈向“质的飞跃”的道路,这表明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④符合题意;虚拟世界是对现实能动的反映而不是彻底否定和批判,①观点错误。事物发展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从量变开始的,③观点也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意识的能动性;创新的社会作用。

 20.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自然的活的人工耳;8 月 2日,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这充分佐证了 ①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自然物本身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意识活动有创造性,能依据自己意愿创造新物质 ③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④意识能动性是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自然的活的人工耳”、“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但前提是尊重规律,故题肢①③正确;题肢②④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

 21. 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等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新名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出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流行语属于意识的范畴,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可独立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 B。

 22. 上海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合作,发现黑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来者不拒,而是非常挑剔。大部分的吸积流在进入黑洞的势力范围后,以外流形式逃出了黑洞的俘获。但这一理论证明只有获得观测事实,才能给 15 年来争议不断的科学猜想画上句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这一理论证明只有获得观测事实,才能给 15 年来争议不断的科学猜想画上句号”体现了理论猜测要经过实践来验证,说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④适合题意;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不能超越历史,相反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①错误;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3. 引力波的探测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如此高灵敏度所需的技术条件才逐渐趋于成熟。美国科研人员于 2016 年 2 月 11日宣布,他们利用由两条互相垂直的长臂组成的激光干涉仪首次捕捉到了引力波信号。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实践不断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实践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强调可研人员通过实践发现了引力波信号,并没体现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没体现改造主观世界,②不符合题意;人们为了探测引力波信号,不断创造条件提高引力波探测仪器的灵敏度,最终于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科研人员首次捕捉到了引力波信号,这体现了实践不断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③④正确。故选 D。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理解。

 【名师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24. 长期以来,月球轨道平面相对于地球的倾斜,一般被认为是行星碰撞导致的,但相关撞击模型分析月亮的倾斜角应该只有现在 5 度的 1/10 左右。法国天文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认为主要是地月系统的引力作用导致“月球倾斜”,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上述理论的提出 ①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为人类重新认识月球提供了实证素材 ③能为人类正确认识月球轨道提供参考

 ④体现了真理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对于月球的起源,有两种观点,这证实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①符合题意;新的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则说明该理论能为人类正确认识月球轨道提供参考,③符合题意;题中只是一种理论,并不能提供实证素材,②表述错误;题中的理论知识一种假设是一种认识,并非真理,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人的认识的相关知识。

 25.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A

  26. 在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意识活动有利于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②错误;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故③错误,①④的成语与哲学寓意对应正确。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7.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

 ①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精神力量引领前进方向

 ③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规律因人而异

  ④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材料中不同作家的对四月天的描写与优秀文化无关。故排除②。③选项说法错误,天气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排除③。通过品味名家笔下的四月天能够触摸名家内心精神世界,故①说法正确。不同的作家对四月天的感受不同,描述不同说明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故本题正确答案 B。

 考点: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28. 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作为规律,对人产生影响,表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材料未涉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规律的利用,故排除题肢②④。故本题答案选 A。

 【考点定位】发挥主观性和尊重规律的有机统一 【归纳总结】如何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

 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

 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文明之中国、先进之政党,必须具有“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的理念。长期以来,他始终把修身立德、治心养性作为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人的主观精神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③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以上论述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以及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特点。故①④入选。选 C。

 30. 科学家对黑洞的研究,是人类对茫茫宇宙进行探索的重要部分。此番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的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并对理解星系和类星体的形成演化以及进一步研究引力波和基本引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④人的意识只有突破规律的制约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科学家对黑洞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对黑洞的认识有了全新的发现,说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同时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是统一的,①③适合题意;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31. 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

 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材料主要强调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的深入而发展,而不是强调客观事物本身,①排除;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说明这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的一种,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正确;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③错误;人们对于洗手除菌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

 32.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为 A. 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正确与否 B. 人的认识与实践检验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A 【解析】题中材料“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说明了庄子认为没有办法检验人们认识的正确与否,属于不可知论,但认为主观认识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有一定的合理性,A 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排除。

 33. 从哲学角度看,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敢于对抗权威,以求得自身发展

 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坚持客观性真理,尊重事实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讽刺了当今一些人面对领导的错误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丑陋嘴脸,启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客观性真理,尊重事实,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34.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脑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

 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这一研究成果将给我们治疗一些记忆衰退的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③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④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材料中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了人脑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正确;“这一研究成果将给我们治疗一些记忆衰退的脑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强调了实践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③正确;②与材料无关;④错误,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考点定位】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名师点睛】实践决定认识的四个方面 提醒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35. 材料一:“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古代宋国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的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了,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材料二:明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评析两个材料并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答案】案:(1)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2)①材料一体现了生活中的唯心主义,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们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②主观唯心主义者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学习上总认为自己实力不行,无法提高成绩,考大学没有希望;生活中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一些问题,总看着某个人不顺眼,总认为某个人和自己作对,从而厌恶人家等等。

 【解析】本题以古代谚语“疑邻偷斧”和王守仁的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2)本题设问指向评析两个材料并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材料一体现了生活中的唯心主义,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们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主观唯心主义者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可以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分析回答。

  36.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 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 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了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于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季节 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 常生活,发挥了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

 ③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

 【解析】本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试题总体来看,体现了重点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其设置比较科学。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本题答题的要求考生从唯物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然后根据材料的表述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如,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 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尊 重客观事实,考生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进行分析;再者,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 常生活,考生可以从意识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明确分析出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也不例外。

  37. 2014 年 7 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要坚持创新驱动,产学研用结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充电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企业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竞争拉动。地方政府要相应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促进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坚

 持双管齐下,公共服务带动;坚持因地制宜,明确责任主体,地方政府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结合材料说明贯彻落实《意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应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①要尊重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驱动,产学研用结合,坚持双管齐下,公共服务带动。

 ③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竞争拉动,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创新发展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建立

 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④既要反对超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

推荐访问:西安市 陕西省 长安
上一篇:2014扬州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下一篇:市司法局副局长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会议上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