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来源:高一 发布时间:2020-08-14 点击:

 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 1. 电力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 1.1. 配电所施工方法及工艺

 配电所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1。

  施工准备 施工定测 支架预埋基础预制 隔离开关安装 凋压器安装 高压柜安装 低压屏柜安装 母线连接 二次线连接 三轮自检消缺 电气性能整组试验 送电试运行 现场清理 电缆敷设 验收开通 设备材料进货 进货检验及试验 防雷接地安装 模拟图板制作

 图 图 2.5.6- - 1 配电所施工工艺流程图

 按图纸对室内电气设备的间隔尺寸逐一核对,发现问题及时配合房建专业落实修改措施,保证设备安装后的带电距离和安装尺寸。

 结合图纸核实房建预留孔槽是否符合配电线路要求。

 对大中型设备的运输和就位,制定具体措施,一般应一次安装就位完毕。

 各种电气设备运到现场后,为保证电气性能,我方均要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开箱时要有监理工程师、生产厂家、施工单位三方参加,通过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测试、记录并做好标识后才能进行现场安装,具体由质检工程师按《程序文件》中的《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办理。

 调压器安装根据调压器性能、外部环境因素、技术参数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做好施工现场机具、材料布置等安装准备工作。

 调压器短途运输采用滚杠拖运。调压器运至施工现场后,

 用吊车将调压器卸下,再采用调压器自锚滑行就位工艺进行调压器就位,安装前调压器要进行试验。

 隔离开关安装后,保证操作机构可靠、灵活,动静触头接触良好,间隙符合规范要求。

 配电屏柜的搬运和检查:配电屏在天气较好时进行搬运和检查,用汽车运输时,控制行车速度,配电屏立放在汽车上,并用绳子拴好,防止倾倒。运输过程中,对于带门的配电屏将门关闭并锁上。运输配电屏的汽车,不准再装其他散装货物,以防互相撞击,损坏设备。

 屏、柜的固定:在浇灌基础槽钢的混凝土凝固后,室内外已清理干净,环境无尘时,才开始屏、柜的安装工作。按图纸规定的顺序将配电屏、柜安装在柜底槽钢上,精确调整连接螺栓,使配电屏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度及屏面不平度和屏间接缝的允许偏差符合规定。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前认真核对电缆规格型号,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损伤,并测量芯线间及芯线和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配线前,用测量绳依下线次序,按盘上电器位置,量出每一根连接导线的实际长度,加上预留部分割切电缆长度。认真审查二次接线图,按规格、型号、种类排放电缆敷设顺序,保证电缆在电缆支架上摆放整齐,进入设备排列有序。电缆鉴别标志用铅牌、模压字体的标志,悬挂条用尼龙绳。

 配线:线槽配线时,可打开线槽盖,将绑扎好的线束放入

 线槽。接至端子排的导线由线槽侧面的穿线孔眼中引出。支线束可以敷设在螺旋状软塑料管内,使配线整齐明了。

 接线:线束固定在盘上后,检查每根导线的敷设位置是否正确,线端标志头的标号与电器接线头的标号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开始往端子牵引排上接线。

 接线工作完成后,重新校对一遍,保证接线牢固、标志齐全、清晰。

 二次回路的检查、调试和通电试验:为防患于未然,使设备能安全、顺利地投入使用。完成二次回路接线后,进行全面检查。处理发现的问题,然后对各单体进行绝缘及特性试验, 待所有单体试验完毕后,进行整组试验。检查各种设备的动作可靠度和灵敏度,确保一次开通送电成功。二次回路通电前的检查包括设备、元件的检查;回路连接正确性的检查;回路连接可靠性的检查;绝缘情况检查等。

 1. 1.2. 区间电缆线路施工方法及工艺

 1. 1.2.1. 施工准备

 ⑴技术准备:

 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先熟悉电缆平面布置图,电缆清册有关图纸资料,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培训,质检员组织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

 测量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按照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的技术规定确定径路。在初测阶段,确定径路走向及地质条件,

 检验是否与图纸完全相符,对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向设计部门澄清,然后再进行复测。复测要严格依据施工图纸标记径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电缆径路。

 ⑵施工测量:

 根据初测阶段确定的电缆路径,找出设计定测时所确定的电缆路径的大致位置,并在径路上的重要地点(如线路起点、上下坡处、过轨、过公路、进建筑物、上下桥、拐弯处、中间接头处、需特殊预留电缆的地点、设备安装点、终点等)钉上标桩并作好记录。必要时可以在电缆路线上撒白灰线做为标志,便于测量电缆长度及沟槽开挖。

 ⑶电缆配盘:

 根据测量的各站段、区间的电缆长度,以节约材料、减少电缆接头数量为原则,建议电缆配盘台账,电缆生产厂家生产电缆时根据电缆配盘台账配盘,发货。

 ⑷电缆沟开挖:

 铁路红线以外需要开挖电缆沟的地段,先调查开挖路径是否有隐蔽设施时以防破坏既有设施,确认无误后开挖深度及宽度应满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⑸电缆运输:

 电缆装卸、运输:在料库电缆存放处按电缆敷设先后顺序吊装到运输车上,每盘电缆在车上用两根枕木作为垫木,且必须把两根枕木两端用铁丝绞在一起,以保证电缆盘悬空使

 其稳固,盘底距车板面距离为 20~50mm。运输车运行速度不能大于 30km/h。

 1. 1.2.2. 电缆施工方法

 ⑴电缆沿土建电缆槽敷设:

 电缆在电缆槽内采用蛇形敷设,每 3 米做一个蛇形敷设周期,并充分利用电缆孔、井采用盘形、弧形敷设,电缆在桥墩两端及伸缩缝处应充分松弛,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单芯电缆敷设时每隔 1-1.5 米距离用非铁磁性扎带三角型绑扎。注意敷设时电缆弯曲半径应保证是电缆直径 15-20 倍。单芯电缆在两个高压负荷点电缆接头范围内电缆并列敷设时,三相在平面位置上应采用全换位周期敷设方式。且三段长度宜相同,采用下图 2.5.6-2 接线方式。

 图 图 2.5.6- - 2 单芯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缆槽内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应分别敷设在电缆槽两侧,中间每隔 1 米用砖分隔;不同电源的电缆当受条件限制时必须同槽附设时,必须采取中间每隔 1 米用砖分隔的隔离措施。

 ⑵电缆沿爬架敷设:

 沿爬架敷设时,每隔 2m 用非磁性电缆抱箍卡固一次。敷设时,应敷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进出漏斗的电缆,按电缆走向在爬架上依次排列。电缆敷设后必须排列整齐,在转弯处同截面电缆并列依次绑扎。

 垂直敷设,有条件的尽量自上而下敷设。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桥架,后敷设高层桥架。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应采取防滑措施。距地 2 米范围内采用砖混混凝土结构进行防护。

 电缆爬架采用 2mm 厚的钢槽制作,外表面采用热镀锌或其它防腐措施。爬架内应有固定电缆用的活箍,固定间距应不大于 1500mm。

 桥墩处电缆爬架在地面以下埋深不得小于 500mm,地面以上部分采用砖砌围墙包封,围墙高度不得小于 2000mm。

 无预留电力电缆沟地段沿自制槽敷设,这些地段主要集中在电缆进箱变处的上下护坡,可以采取两种方案,一是在站前进行护坡施工时安装混凝土电缆槽行敷设,但是必须注意混凝土电缆槽的外观及电缆槽的固定方式,如果站前单位护坡施工已经完成,可以采用钢质电缆槽进行敷设。

 沿爬架敷设时,每隔 2m 用热镀锌电缆抱箍卡固一次。敷设时,应敷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进出漏斗的电缆,按电缆走向在爬架上依次排列。电缆敷设后必须排列整齐,在转弯

 处同截面电缆并列依次绑扎。

 垂直敷设,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桥架,后敷设高层桥架。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应采取防滑措施。垂直露出地面 2m 范围内的电缆采用涂塑钢管进行保护。

 ⑶电力电缆过轨 区间电力电缆从预留的管道及手孔处过轨,电力电缆在穿越钢管时应有防护措施,且在电缆手孔内应做盘形余留量。单芯电缆的三相电缆应穿于一根钢管内,并在钢管内绞编敷设。所有过轨管道预埋时,管道内预留两根φ3.0mm 镀锌铁丝,以便电力电缆铺设,并且在管道口进行防火封堵,管口应用锉刀去除毛边。

 ⑷电缆夹层桥架水平敷设:

 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

 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0mm。

 1. 1.2.3. 电缆头制作方法

 电缆接入各负荷点时,都必须使用电缆终端进行连接,根据客专要求均采用冷缩终端接头。特殊情况下,由于受电缆

 盘径的限制,需要把两个电缆终端连接在一起,此时的接头类型为电缆中间接头。

 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阴雨天、潮湿天或四级以上大风天,不在户外制作电缆头,如急需,设特殊防护装置。施工场所,保持清洁,操作工具和配件保持干净,并放在干燥的地方。线芯接头采用液压手动压接钳压接,并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压接质量。电缆鉴别标志用铅牌,模压字体的标志悬挂条用尼龙绳。

 1. 1.3. 电源架空线路施工方法及工艺

 施工流程见图 2.5.6-3。

 1. 1.3.1. 线路测量

 测量准备:根据地形实际情况,确定线路实际走向,在线路控制点桩位上钉上标桩。

 线路的定测及定杆位:对于架空线路采用经纬仪进行定测。确定直线段线路中心线。在线路控制点的标桩上,稳固安放经纬仪,将其调整好,然后瞄准直线另一端控制点上设置的标杆,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并做记录。

 线路转角测定。将经纬仪平稳安放于线路转角点,并对中,调平,然后分别测定线路的中心线和记录水平度盘的读数。

 两读数之差,既为线路的水平转角的度数。

 为保证水平转角度测量的精确度,消除仪器的误差,需采取正倒镜盘左盘右两次复测,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

 1. 1.3.2. 基坑开挖

 本工程基坑、拉线坑采用人力开挖。我单位将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开挖,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对其他邻近强弱电力、通讯线路产生破坏和影响,确保施工安全。需要爆破的基坑、拉线坑,对炸药、雷管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我单位将设专人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管理。

 1. 1.3.3. 电杆就位

 本工程电杆采用汽运和人力运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电杆运输。汽车就位时用吊车卸下严禁滚下车,人力运输时用两轮车拖运,地形差的地方可以结合肩抬。

 设备安装 基坑开挖 电杆就位 电杆组立 杆顶及拉线安装 导线架设 驰度测量记录 设备试验 接地装置制作安装 接地电阻测试 喷号挂牌 施工测量 施工准备 底盘、卡盘预制

 图 图 2.5.6- - 3 电源架空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图

 1. 1.3.4. 立杆

 本工程可采用吊车或机械和人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立杆,人工立杆前要核定人字型抱杆的荷载能力。

 1. 1.3.5. 杆上设备安装

 杆上设备安装要求: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应统一安装在面向大里程方向的大地侧。

 隔离开关操作杆在 10m、12m、15m 电杆上均安装 2 付传动杆抱箍,安装在距杆顶的距离分别为:10m 杆(2m、5 m)、

 12m 杆(2m、6 m)、15m 杆(3m、7m)电杆。操作机构抱箍安装在距地面 1200mm 处。

 避雷器的接线用铝并沟线夹与线路连接,避雷器连线尾头露出并沟线夹边沿 20mm。避雷器相线不应小于 35mm²,避雷器的上、下端均用 35 mm²的铜铝过镀接线端子连接。

 1. 1.3.6. 导线架设

 导线架设: 待耐张段内(含耐张杆)杆顶、拉线组装完毕,障碍物已排除,确认跨越既有电力线路已停电并做好临时接地,并在耐张段两端设置临时拉线后方可进行导线架设工作。

 结合本工程特点,拟采用人力放线。放线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通信畅通,牵引端、线盘处和巡视人员都要配备对讲机,发现问题随时联系,能就地处理的尽快处理,如有断股、金钩等情况不能及时处理者,在导线上标出显著标记后(如缠绕红布条)继续放线,以保证放线工作的连续性,放完线后进行处理。如出现超出规范允许范围的应在线盘处另行配线。

 导线连接: 钢芯铝绞线的连接采用液压压接工具进行,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按照我单位《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压接工法》进行操作,确保压接质量。

 与电力、通信线路交叉跨越施工:

 按照测量台帐记录,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将需要停电跨越的线路名称、用途、电压等级、产权单位、跨越位置、计划施工时间等提前 15 天报告产权单位,待办理好相关停电手续后方可施工,同时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保证通信畅通,确保安全。对不需停电的线路,我单位将先行搭好排架并制定严密的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凡跨越电力线路时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在变电所和施工现场派专人持专用手机进行停、送电联系,且在被跨越线路两端打好接地封线。

 1. 1.3.7. 接地装置安装

 施工流程:

 接地电阻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4。

 图 图 2.5.6- - 4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预制地极 基坑修正成型 测量大地电阻率 基坑开挖(钻孔)

 比较有利地势 设计地线参数 安装地极 焊接 配制降阻剂 回填防护

 验证总结 测试阻值 灌注降阻剂 引入连接 竣工验收

 1. 1.4. 箱式变电站施工方法及工艺

 箱式变电站施工工艺见图 2.5.6-5。

  图 图 2.5.6- - 5 箱式变电站施工工艺流程图

 操作要领:

 ⑴施工准备 对设备运输通道的检查,为吊车吊装就位利用现有的施工便道尽量创造条件;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先期工程的基础进行检查和核实工作,以保证箱式变电所的的基础螺栓预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依据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制造厂家的箱体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核实工作,以保证箱体安装预留孔与基础预留螺栓对位。

 安装箱体前,应检查基础面的平整度,保证箱体底座与基础接触密贴,以防箱体变形。

 ⑵设备运输 依据前期施工调查情况,尽量采用汽车运输方法,进行箱体的运输,利用汽车吊将箱体和设备吊装就位。

 设备进场通道上,车辆进出的路径范围内,道路畅通,地施工准备 设备运输 开箱检查 设备安装 尾工处理

 面平整并压实。拆除路径范围内相应的障碍物。基础周围的场地平整压实,无其它任何杂物。

 ⑶开箱检查 对运输到现场的设备进行设备外观检查和资料的交接验收。

 ⑷箱式变电站的箱体就位安装 箱式变电站的箱体依据现场调查的运输路线,用汽车运抵安装现场。箱式变电所的箱体的就位,需将箱体由运输车辆上移至基础的安装位置。利用吊车将箱体吊起,安装在箱体基础上。施工实景图见图 2.5.6-9。

 测量基础预埋螺栓的相对位置,标准为预埋螺栓其顶端误差为+20mm、-0mm,各预埋螺栓位置或间距误差为±2mm。

 利用水平仪对设备基础上面进行水平检查。在基础的表面每隔 0.5 米选择一个基准点,作为测试点,相邻基准点的水平度应不大于±1mm,全长的不平度应不大于±3mm,确保箱体安装的稳定性。

 箱变的箱体构件大部分体积大、重量大,利用吊车吊装箱体,安装在设计要求的基础位置 。起吊绳安装的位置应严格按照箱体设计的要求,吊装点要在箱体标示的承重点,保证起吊过程中,箱体外型不因受力而变形。

 在箱体吊装时,应有专业人员对整个吊装过程统一指挥,严格遵守货起吊管理程序及施工规范,保证人员、设备的安

 全。当箱体吊到基础上方,且距基础表面的高度稍高于基础螺栓时,指挥人员应要求吊减慢吊装速度。在箱体的四个角各有一名施工人员,利用圆木棒的一端以地为支点,小心的推动箱体,靠近标示的箱体的具体位置的红线,使箱体徐徐落在安装位置(如上图所示)。用水平尺检测箱体水平度和垂直度,边调整边测量,至到箱体水平,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安装螺栓。

 箱式变电站抵达现场后,将箱式变电站吊至基础槽钢上,并利用垫片找平,使箱式变电站底面处于水平状态。

 1. 2. 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1. 2.1. 接触网工程

 接触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6。

 1. 2.1.1. 施工准备

 ⑴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关于施工现场管理的规定,开工前修建临时设施。

 主动向有关部门了解站前工程施工进度,并根据其实际进度,结合总体施工组织方案编制接触网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和有关单位审批。

 联系解决施工所需的电源和水源。会同站前施工单位对轨道的线路中线桩、水准基点桩、岔心桩、曲线五大控制点桩和曲线半径、轨道里程标等线路资料进行交底,按照交桩测量的有关要求安排现场复测,并做好测量记录。对复测中出

 现的问题,主动联系有关单位处理。

 调查大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进场路线,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拉线基础复核 拉线预制 施工测量 支柱坑复核 基础坑复核 施工准备 基础坑清理 立杆整正 采集数据、微机处理 预留件复核 螺栓外露复核

 图 图 2.5.6- -6 6 接触网施工流程图

 ⑵施工技术准备

 由总工程师主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重点是:线路状况及地质分布是否与现场情况相符;接触网悬挂类型及主要材料型号、供电分区与锚段关节位置设置、跨距及锚段长度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明显笔误;接触网零配件的选用能否做到合理配套,零件的外部尺寸、材质、允许负荷、使用要求、防腐措施是否明确;安装图中各种设备、支架的安装是否满足铁路建筑限界和电气绝缘距离的要求。平面图中是否标明接触网的起测点等。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后报设计、监理单位及有关单位解决。

 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会,并向基层施工负责人及施工技术人员传达。

 组织内部施工技术交底。由各级主管技术人员负责,进行操作层的实作性技术交底并编发工序作业指导书,重点内容是本工程中的技术难点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统计工程数量和物资用量,提供物资计划

 编制开工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批。

 ⑶施工机械及主要仪器、仪表准备 核查机械及主要仪器、仪表是否按计划全部入场。大型机械设备进入现场前均要经过检修维护,机械设备按计划准时到达施工现场。所有的仪器、仪表要经过国家认可的检测机

 构进行检测合格,且在有效使用期内。

 ⑷物资准备 编制物资供应计划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批,参加由业主组织的物资招标定货会,已到达的材料要做好材料的到场清点、检查工作,并分类、编号存放。

 自购料要做好分供方评审及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关键材料如水泥、钢筋、砂、石等需分批送检。

 收集材料的试验报告、合格证、开箱单等文件并存档,做好竣工资料所需的原始资料的收集工作。

 ⑸人员组织及培训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抽调以往参加类似工程的接触网施工骨干,组成程序化施工架子队。结合本工程特点及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分项工程指导书、安全操作手册,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并做到人手一本,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1. 2.1.2. 施工测量及调查

 施工测量应会同站前单位到现场共同测量复核及办理线路交接手续,并收集齐全有关接触网工程施工相关线路详细资料。其交桩范围以及有关资料包括:曲线五大桩;永久性水准基点、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中桩里程表、设计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线路曲线表、坡度表、水准点表;线路运营情况及线路状况;沿线的电力线、电缆、道口等施工情况详细调查资料。

 接触网施工应按下列要求对高速铁路线路进行调查:

 (1)与铁路线路交叉跨越或接近的通信、信号、电力线路、其他建筑物及设备的拆迁、改建工程应有妥善安排或有协议; (2)桥梁预制场数量、位置及铺架方向; (3)轨道作业面位置及数量,铺轨基地位置及数量; (4)施工便道起止里程、上桥通道的位置及数量; (5)土建单位施工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现场浇注进度,对预埋(留)件进行核查。

 1. 2.1.3. 预留项目检查

 本工程对路基要求非常高,所以在站前路基,桥梁施工时将接触网基础及相关预埋件均同时施工,以防后期单独施工造成对路基的破坏。然而站前施工精力都忙于站前项目,预留接口项目施工存在很多的不规范,所以在接触网施工前对预留项目检查及配合施工尤为重要,主要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及复核:

 (1)预埋件主要包括:对土建施工单位施工的桥梁或路基上接触网基础、桥梁后植锚栓、桥梁上预留电缆槽与上桥电缆锯齿孔、贯通地线接地端子等施工质量的检查确认。

 (2)施工进场后,在建设单位组织下,与土建施工单位共同对预留预埋件进行检查确认,并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报相关单位进行修正。

 (3)桥梁和路基上预留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应按下表要求检查确认:

 表 表 2.5.6- - 1 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技术标准

 1 跨距(设计里程); 2 基础型号、规格; 3 基础方向性偏斜; 4 基础顶面与轨面高差或基础顶面与路肩面高差; 5 基础距线路中心线侧面限界; 6 基础螺栓的材质、直径、螺纹长度、外露长度及防腐; 7 螺栓间距及配套螺母垫片; 8 拉线环朝向; 9 基础预留接地端子。(增加条文说明)

 ①桥梁和路基区段预留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型号、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桥上 H 型钢柱基础预埋钢板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 表 2.5.6- - 2 桥上 H H 型钢柱基础预埋钢板 允许偏差( mm )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平齐或略高 +5 0 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 板顶面 +5 0

 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 5 ②预留基础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均不大于 1.5°。螺栓应呈竖直状态,螺栓外露长度、螺栓间距、基础位置及尺寸等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 表 2.5.6- - 3 基础外型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施工允许偏差( mm )

 1. 2.1.4. 立杆、整正

 接触网支柱安装,从施工安装的位置上可分为路基及桥梁项目 允许偏差 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5 0 螺栓相邻间距 ±1 螺栓对角线间距 ±1.5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根螺栓顶部的中心位置偏差 1 螺栓埋深 +20 0 混凝土保护层 ±10 基础横断面尺寸 ±20 基础顺线路方向偏移 ±50 基础顶面高程 ±5

 段,从安装工具的选用上可分为汽车吊车立杆及轨道吊车立杆。

 ⑴ 汽车吊车立杆 此种方式立杆,常用于钢轨没有铺设到位的情况,特种作业车于轨道两线间或施工便道上安装支柱。整个立杆过程需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协调一致,配合默锲。

 ⑵ 轨道吊车立杆 此种方式适用于钢轨铺设完毕,轨道车可以到达施工现场的情况。应该注意的是,客运专线曲线超高比较大,立杆时,必须打好支腿,统一指挥,确保安全。

 在使用以上两种作业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准备:采用轨道吊施工作业前,应对支柱进行外观检查并按立杆顺序将支柱吊放在平板车上。支柱安放要符合相关规定。在平板车上堆放运输时应根据支柱自身重量的大小和跨度采取加固、支撑等安全措施,同时应注意线路上方高压线路及两侧是否侵限,确保施工安全。

 竖立钢柱支柱前,确认基础螺栓位置是否正确。

 吊装支柱时,应使用尼龙套防滑套或外包黑橡皮管的钢丝防滑套,避免破坏支柱表面保护层。

 支柱立放时,区间支柱全部倒向田野侧,站场支柱的倒向应与顺线路方向平行。

 钢柱组立采取“集中组立,集中整正,组立时将钢柱暂时

 固定即可”的施工方案,既提高了工效,又减少了占用线路时间。

 在施工完毕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过程中,随工技术员要如实做好限界、斜率、跨距等各种参数及其他质量记录,完工后,应及时整理施工记录。

 1. 2.1.5. 腕臂支持结构计算、预配和安装

 支柱支持结构装配是接触悬挂的基础,在过程控制中尽可能地实现测量科学化、计算微机化、预配工厂化、安装机械化。

 ⑴数据采集 支柱数据采集测量在附加线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主要测量数据包括:支柱侧面限界、支柱埋深、线路曲线表、线路曲线半径、曲线外轨超高、支柱倾斜率、结构高度、下底座至轨面基准线的高度,上、下底座间距、各零件装配尺寸等。测量数据以腕臂计算表格形式填写。

 ⑵微机处理 核对平面图与悬挂安装图,将核对无误后的支柱及相应的线路数据、安装图数据输入微机计算程序进行计算,确定腕臂、定位管、定位器安装位置尺寸,打印出预配表。

 ⑶腕臂预配 在预配车间,预配工人根据腕臂预配表选择平腕臂、斜腕臂等零件,根据表中数据在平腕臂上量取并标注套管双耳、

 承力索座等零件的安装位置,根据表中数据在斜腕臂上量取并标注定位环等零件的安装位置,然后将零件和棒式绝缘子按设计安装图要求依次组装在一起,用扭矩扳手紧固各部螺栓;预配过程中,各螺栓穿向应一致,预配好后用油漆在腕臂上标明站、区间名及杆号,如果是双腕臂则需标明工作支和非工作支及安装在哪一侧。预配施工误差为±5mm。

 ⑷底座安装 为了尽可能减少占用线路时间和次数,腕臂底座将主要采用人工安装,腕臂底座运输主要采用汽车运输和轨道运输方式。

 根据微机计算的安装高度,在支柱轨面标准线处从下往上利用钢卷尺测量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并用红油漆作出标记; 在底座设计安装位置上方 500mm 处悬挂滑轮,通过滑轮用白棕绳将底座提升至设计安装位置处。

 利用梅花扳手配合力矩扳手紧固螺栓,安装完毕撤除滑轮及其它施工机具。

 ⑸腕臂安装 腕臂采用作业车和人工两种方法进行安装。

 ①作业车安装 将所要安装的腕臂按照安装次序整齐地摆放在作业平台上;作业车到达接触网支柱位置后,将斜腕臂棒瓶侧与底座连接,另一侧由施工人员扶持;人工将腕臂推靠支柱,将平

 腕臂与底座相连接;腕臂安装完毕后,检测各连接件是否牢固可靠。

 ②人工安装 在底座安装位置上方 500mm 处悬挂滑轮,通过滑轮用麻绳将腕臂提升至设计安装位置处,提升过程中由施工人员利用晃绳控制腕臂与棒瓶,以免腕臂与支柱相碰;将斜腕臂与底座连接,随后将平腕臂与底座相连接;腕臂安装完毕后对各连接件进行彻底检查,确认安装牢固可靠方可撤除施工机具。

 1. 2.1.6. 软横跨计算、预配和安装

 ⑴测量 按平面图、现场支柱及股道实际状况,绘制测量示意图。用经纬仪测出支柱倾斜率,再用水准仪和塔尺测出各股道标高,用钢卷尺测出支柱限界、股道线间距等参数,及时填写《接触网软横跨测量记录表》,确保原始数据正确无误。

 计算将测量数据输入微机计算程序,处理后输出预配施工表。

 ⑵预制 选择适当场地,支好线盘,根据预配施工表领取预制零件、材料;根据《软横跨预配施工表》分段做好标记,预制各分段;在做钢绞线回头时,回头点必须在楔子中心线上。对于双横承力索,在预制时须用 3t 导链对两线索平衡张力后,

 方可安装双横承力索线和“V”型连板,确保安装后两承力索受力平衡。经复测无误后,安装线夹作直吊弦、斜拉线等;将预制好的软横跨分别挂上标牌,写明车站、安装支柱号等内容。

 (3)安装 软横跨安装时,按计算高度安装固定角钢,在钢柱上悬挂滑轮,用大绳将软横跨一侧承力索、上部固定绳挂好,再用同样办法悬挂另一侧,吊装时采用整体吊装;下部固定绳待承力索架设完毕后再安装。下部固定绳的安装方法与上部固定绳安装方法相同。

 (4)调整 软横跨安装完后需要进行调整:上、下部固定绳承载后,允许有不超过 200mm 的负弛度;软横跨各部螺栓的紧固力矩应满足要求,双横承力索的受力应均衡。

 1. 2.1.7. 硬横梁安装

 (1)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 2.5.6-12。

  图 图 2 2 .5.6- - 12

 硬横梁安装施工流程图

 (2)操作要点 硬横梁拼接:选择一处平整的地方作为硬横梁拼接场地支柱安装预整正 硬横梁拼接 检验 硬横梁安装 测量检验 正式紧固

 (如图 2.5.6-13)。

 图 图 2.5.6- -1 13 3

 硬横梁拼接示意图

 硬横梁安装:进行吊装时,吊车停在距硬横梁安装位置6~7m 左右。硬横梁车组与吊车车组并行。在硬横梁的两端各栓一条大绳作晃绳,控制梁起吊后的旋转。吊车先起吊扁担梁,将扁担梁悬至硬横梁正上方,再用钢丝套连接扁担梁和硬横梁。平稳起吊硬横梁,两端晃绳控制好梁的方向。待横梁高度高于支柱时,用两端大绳使其徐徐旋转,转至两根支柱正上方时停住。柱上人员安装横梁位移调节架,调整横梁位移调节架,待硬横梁两侧的法兰上的螺栓孔与支柱顶部法兰上的螺栓孔对正后,安装横梁连接螺栓并紧固至规定力矩值。杆上人员抽拉扁担梁钢丝套的销钉尾绳,吊车撤出扁担梁,并放在平板车上,落下吊臂,安装结束。硬横梁安装完毕后,在设计位置安装吊柱。

 1. 2.1.8. 附加导线架设与调整

 附加导线架设作业拟采用机械化架线和人工架线两种方式相结合。采用张力架线车架设线索,额定张力控制在 2-3kN,可防止线索拖地磨损,同时可大大减少施工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但由于部分站前工程存在与站后工程

 同步、交叉作业,利用架线车架设附加导线需要多次、长时间占用线路,势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辅助采取人工架设附加导线。另外,机械架线不适用于车站。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7。

 图 图 2.5.6- -7 7 附加导线架设与调整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肩架安装 起锚 机械架设 翻线 检查 人工架设 附加导线安装 驰度测量 落锚

 (2)架线前准备 对线路进行彻底检查,确认锚柱拉线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不再有影响附加导线架设的因素存在。

 对架线所需的线材、机具进行充分准备和检查。线材的运输将根据具体施工方案采用轨行车辆、汽车和人工运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附加导线肩架安装 依据设计安装高度,采用钢卷尺依次测量接触网支柱肩架安装位置,用红油漆作出标记; 人工依次安装附加导线肩架,肩架连接螺栓牢固可靠,安装好的肩架水平。

 (4)机械架设附加导线(适合于区间)

 ①起锚 架线车到达施工地点后,安装附加导线终端锚固线夹,并剪除多余的线索尾巴;利用作业车平台将附加导线终端线夹与下锚装置相连接。

 ②架线 作业车平台升至合适操作高度,将附加导线通过铁丝套放入滑轮内,并悬挂在腕臂头上; 架线时张力控制在 2-3kN 内,架线速度不超过 5km/h; 每隔 400m 左右,设置一人巡视和检查已架设的附加导线,并及时通过对讲机与现场施工负责人联络;

 架线完毕,在落锚支柱上对附加导线进行临时下锚,落锚时预留足够长度的线材。

 ③检查 巡视人员对架线区段进行反复巡视、检查,检查所架设的附加导线是否被滑轮卡滞;线索是否被磨损或其它影响线索质量的异状。

 ④翻线 松弛附加导线临时下锚线,并用绳索捆绑下锚线; 利用作业车将附加导线从支柱的线路侧翻至田野侧,并撤除放线滑轮。

 ⑤附加导线安装 待附加导线全部翻线完毕,利用紧线装置在落锚支柱处对附加导线进行紧线,直至导线弛度及张力符合设计要求,然后从起锚柱对附加导线逐一进行安装调整,直至落锚支柱。

 ⑥落锚 附加导线安装完毕,安装附加导线终端锚固线夹,将终锚线夹与下锚装置相连接,并剪掉多余的线材。

 (5)人工架设附加导线 将线盘置于锚柱附近,线盘应稳固,并由专人负责线盘的转动、张力的控制。

 人工拖动线索时,尽量多用人工,且人员均匀分布,不让线索拖地。

 架线过程中,由施工人员将线索置于放线滑轮内,用绳索提升滑轮,采用铁线临时固定在附加导线肩架上,线索不得拖地磨损; 附加导线架设到位后,在锚柱一侧对附加导线进行下锚; 从下锚侧将附加导线逐一安装至肩架上; 附加导线安装完毕,在另一侧锚柱对附加导线进行下锚安装。

 1. 2.1.9. 接触网架设

 (1)施工工艺流程 接触网架设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8。

  图 图 2.5.6- - 8 接触网架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2)架线前准备 架线前对架线区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与电力、通讯线路的平行、交叉距离;锚段内所有支柱整正已达合格,基础强度已经达到要求;拉线受力情况符合技术标准并已采取措施进行临时加强;曲线内侧支柱、转换柱处的临时加固已完成;下锚补偿装置已安装,坠砣串已堆放整齐,中心锚结绳等已预制完毕。

 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具体的架线作业程序和方案,对架线所需的线材按照设计锚段长度进行配盘,根据锚段长度配盘,将线盘吊装至放线车上,对线材和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架线前准备 起锚 机械架线 落锚 检查

 检查所架区间的锚段号是否与线盘标注相符一致,锚段的长度是否吻合。

 恒张力架线车由专职的班组进行操作和作业,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司机选驾龄较长,操作经验丰富,动作协调,思维敏捷的人员担任。

 作业人员将线盘包扎物拆除,理出线头。将线盘缓慢转动,将线索整齐地绕在第一张力轮上缠绕 5 圈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在第二张力轮上整齐地缠绕 5 圈后,线索经过导向装置,再穿过抬拨装置,将线头延伸到操作平台上。按要求在线头上安装终锚线夹。

 根据导线要求和额定张力设定恒张力。

 (3)起锚 起锚前,在坠砣杆上加满全部坠砣并码放整齐,缺口上下要错 180 度,坠砣串的总重量误差不得大于 1%。坠砣码放后,为防止倾倒,应临时固定。

 架线车组到达起锚支柱后,转动作业平台,将线索始端的终锚线夹与补偿装置相连。完成后转回作业平台并调整高度,同时调整抬拔装置的高度和水平位置,方便线索悬挂。司机将轨道车档位拔至 0-5km/h 静液压走行档,指挥人员命令架线车平缓启动。

 (4)机械架线 ①架设承力索

 起锚后,作业车平稳起动,按不大于 5km/h 的速度行驶。当接近承力索悬挂点时,操作拨抬装置,使承力索落入放线滑轮槽内。适当降低拨抬装置高度,车组平缓提速,到达下一悬挂点时,重复以上程序。

 作业时,指挥人员要将架线车速度和平台操作人员的作业协调好,作业平台人员配合要密切,熟练、统一,架线车组在加速和减速时要平缓。

 架线车组接近下锚跨时要注意监视线盘上承力索的长度,避免因长度不足引发架线事故。

 为避免架线时线索与腕臂磨擦而受损、防止折损支持装置的棒式瓷瓶,曲线区段、转换柱处的支柱装配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安装临时固定角钢进行加固。

 架线过程中,沿线每隔 400m 设置一个巡视人员,监视和检查已架接触网的受力状况,并及时用对讲机与现场负责人联络。

 ②接触线架设 接触线架设前,该锚段承力索已经架设完成。接触线的架设过程基本上同承力索架设,不同点有:在腕臂悬挂点处用双放线滑轮悬挂;跨距内每隔 15—20m 用 S 钩或放线滑轮将接触导线悬挂在承力索上。临时悬挂接触线的放线滑轮和 s钩的长短应适宜,布置均匀,避免触导线形成 V 型折点,曲线上用滑轮取代物。接触导线在架设过程中,任何情况下,

 不得踏踩导线和增加非正常受力,保证接触线的平直度,避免挂伤。

 (5)落锚 落锚准备:同起锚准备。

 架线车在最后一个悬挂点完成悬挂后,应缓曼地驶向下锚支柱,当作业平台接近下锚支柱时,架线车停车,在线索上安装紧线器,将紧线柱上钢丝绳带钩的一端钩在紧线器上,确认连接好后,操作紧线柱上紧线装置,注意观察钢丝绳受力情况。当张力轮上的张力完全转移到紧线柱上的钢丝绳上后,拆除下锚处固定坠砣的临时固定物。继续紧线,注意观察两端补偿坠砣,当线索紧到两端坠砣离地高度符合安装紧线要求,并加上初伸长值时,停止紧线,断线,安装终锚线夹,再适当紧线至便于终锚线夹与补偿装置的连接。连接完毕后,缓慢松动紧线柱上张力。张力转移完成后,拆除紧线柱上的钢丝绳及相应的连接线。

 (6)检查 最后架线车在新架锚段内巡视一遍,确认无安全隐患。

 1. 2.1.10. 接触悬挂安装和调整施工

 接触悬挂安装和调整根据作业流程分组作业进行,采用数据调整法一次完成整个锚段施工。从中心锚结向两端进行。依次完成安装定位装置,调整拉出值;安装整体吊弦,调整导线高度;锚段关节及线岔调整等。

 (1)施工工艺流程 接触悬挂安装和调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5.6-9。

  图 图 2.5.6- - 9 接触悬挂安装和调整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准备 在一个锚段内按机械类型分作业车安装调整组和车梯组,每一作业车组由 4 人组成,每一车梯作业组由 6 人组成,一个锚段内安排 3-4 组同时作业。接触悬挂安装调整主要工机具是:接触网作业车、车梯、倒链葫芦、尼龙绳套、力矩扳手、温度计、水平尺、钢卷尺。

 (3)中锚安装 ①区间中心锚结安装 检查锚段承力索和接触线的补偿坠砣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中心锚结柱腕臂安装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中心锚结区段内的接触线高度进行调整,采用铁线临时悬挂固定,直至达到设计标准; 用钢卷尺现场测量中心锚结安装跨距的实际长度; 依据现场测量数据预制承力索与接触线补偿绳,将预制好的补偿绳用铁线捆绑,并运到现场; 将承力索补偿绳在中锚柱上通过杵环杆、瓷瓶与下锚装置施工准备 中锚安装 定位装置与调整 整体吊弦安装 接触线高度及驰度调整 锚段关节调整 电连接安装 质量检定

 进行连接,然后利用车梯或作业车将补偿绳拉紧至另一根锚柱上; 对承力索补偿绳施加张力,当补偿绳弛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安装紧线装置,并开断补偿绳,在锚柱上进行下锚; 在腕臂柱上安装承力索补偿绳固定卡子,至此承力索中锚绳安装完毕; 在设计安装位置首先将接触线补偿绳的中锚线夹安装在接触线上; 在接触线中锚绳另一端安装紧线装置,并施加张力,当接触线弛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在承力索上对接触线补偿绳安装固定卡子,安装完毕拆除进行装置; 采用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接触线中心锚结绳。

 ②站场中心锚结安装 在车站硬横跨承力索悬挂处安装承力索补偿绳,并与承力索紧固; 分别在悬挂点相邻两跨中间安装接触线补偿绳。

 (4)定位装置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从中锚向两侧依次安装定位器装置,并理顺接触导线线面,定位线夹安装以线夹本体受力为原则,即:正定位时螺栓从田野侧穿向线路侧,反定位时螺栓从线路侧穿向田野侧; 安装定位管状态要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坡度尺测量。曲线

 段安装定位器时用 0.75t 倒链葫芦配合尼龙绳套进行。

 (5)拉出值调整 测量各定位处轨面超高,然后利用微机按照设计拉出值计算出接触线定位的位置以及安装温度时腕臂和定位器顺线路偏移值,并在枕木上标明;在顺线路方向上将腕臂偏移量调整到位;按照计算数据在腕臂上将定位环调整到标准位置;复核承力索安装高度,并对腕臂进行微调;将定位点两侧的接触线高度调整到位,采用铁线临时固定:按照设计拉出值,将接触线至线路中心的距离调整到位。

 (6)导线高度及弛度调整 从中锚向下锚方向对接触导线高度及弛度进行调整,调整前对接触线高度进行复测;确认接触线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后,依照吊弦间距从悬挂点向跨中逐一安装整体吊弦。

 (7)锚段关节调整 采用车梯,人工进行调整。先调整工作支,再调整非工作支,用拉出值用测量仪进行检查。

 ①调整前复核 复核各悬挂点的承力索高度及水平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水平位置允许偏差为±30mm,高度允许偏差为±30mm。

 复核腕臂顺线路方向的偏移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复核各吊弦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标准。

 ②调整承力索

 用绳子和滑轮配合调整,激光测量仪和拉出值光学测量仪测量出承力索高度和拉出值,使工作支与非工作支承力索在垂直位置、水平方向的距离达到调整要求。

 ③调整接触线 在各支柱承力索调整到位后,参照承力索调整方法,调整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使工作支及非工作支承力索与各自接触线按设计拉出值在同一垂直面内,工作支与非工作支接触线在垂直位置、水平方向的距离达到调整要求;先安装工作支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调整,非工作支调整时,在悬挂点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位,拉出值施工偏差为±30mm。

 非工作支吊弦采取模拟调整法调整,然后测量吊弦长度,进行预配和安装。

 ④检测与复核 承力索和接触线调整到位后,利用激光测量仪和拉出值光学测量仪再次复核承力索及接触线的水平间距、垂直间距,接触悬挂与各支持装置的绝缘距离等。分相绝缘锚段关节中性区的长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⑤安装绝缘子 按绝缘子串长度在设计位置进行断线测量,并在两端适当的位置各安装锚固线夹,用倒链葫芦紧线,断线做回头,然后安装好绝缘子。

 ⑥安装电连接 依照电连接安装图及其施工工艺安装电连接。

 (8)线岔安装调整 采用车梯,进行人工调整,用高度测量仪和拉出值测量仪进行导高和拉出值检测。

 ①调整前检查 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悬挂是否已调整到位;两组腕臂的相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在承力索线夹处顺线路方向的偏移误差不超过±2Omm。

 ②调整承力索 先按技术要求调整承力索高度和拉出值,用高度测量仪和拉出值测量仪测量,使之符合技术标准,然后安装临时吊弦。

 ③调整接触线 根据承力索位置从道岔的开口侧向岔尖侧调整接触线,然后用测量仪测量,保证承力索与接触线在同一个铅垂面内;当为标准定位时,线岔的两工作支接触线在相距 500mm 处,距轨面高度应相等;在另一侧 500mm 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必须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 50mm;在线间距为 400-1050mm 范围内两支接触线位于受电弓中心的同一侧。非标准定位时按设计施工。

 线岔处接触悬挂的调整先作临时调整,当接触线的抬高和等高满足要求后,再用整体吊弦更换临时吊弦;根据技术要

 求,选择限制管类型并安装;依照电连接安装图及其工艺安装电连接。

 ④检测与复核 线岔调整完毕后应进行受电弓包络线检查及冷滑试验,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受电弓都可以安全通过。受电弓从两个方向通过侧线时,转换平稳,无刮弓、钻弓、脱弓和硬点现象。

 1. 2.1.11. 设备及相关工程安装

 (1)隔离开关安装 安装和调整执行有关工艺规定,采取料库预组装,吊装一次到位施工方法。

 预配前对每台开关进行必要的电气试验和外观检查。

 开关预装配在料库特定场地进行,并吊装在试验支柱上进行手动开合试验和调节水平、开合角度。

 整体吊装开关并进行操作机构的安装。

 开关调整要符合说明书要求,并做好电连接线引线和接地线。开关引线端子与接触网引线张力以 0.5kN 为宜。

 (2)避雷器安装 安装和调整执行有关工艺规定,采取料库预组装,吊装一次到位施工方法。

 预配前对每台避雷器进行必要的电气试验和外观检查。

 避雷器预装配在料库特定场地进行。

 避雷器托架安装时应使托架角钢在同一水平面内。然后整

 体吊装避雷器并安装避雷器的计数装置,计数器应安装在容易观察的位置。

 做好电连接线引线和接地线。避雷器引线端子与接触网引线张力以 0.5kN 为宜。

 (3)分段绝缘器安装 采用整组式安装法施工。

 承力索绝缘子和分段绝缘器中心应在同一垂面上,两端接头线夹螺栓采用扭矩扳手紧固,并且用与分段绝缘器配套的专用导线线夹连接;利用水平尺测平,使之与轨面平行,并通过滑动水平尺多次检验和微调导线与分段连接点,使之平滑无硬点。

 (4)接地线、接地跳线安装、标志牌等安装 测量地线、跳线连接的各部尺寸。

 按测量尺寸加上握环、盘圈用量下料。

 按要求进行握环、盘圈、折弯,预制接地线、接地跳线。

 将预制好的接地线、接地跳线与接地部位进行连接。

 接地线、接地跳线的安装统一方向,保证连接牢靠,外观美观。接地线按要求涂防锈漆。下部接地极应少开挖路肩,施工方案应取得线下施工单位同意并响应,并保证不对路肩造成不良影响。

 标志牌安装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安装,并检查有无漏装或错装的现象。

 1. 2.2. 牵引变电工程(含分区所、T AT 所)

 1. 2.2.1. 基础及预埋件施工

 ⑴工艺流程 基础及预埋件施工流程见图 2.5.6-10。

  图 图 2.5.6- - 10 基础及预埋件施工流程图

 ⑵施工方法 设备的预埋件预埋在装修层中,本专业应按房建工程的工期安排配合装修层的施工,将设备预埋件制作并安装完毕后交房建专业进行装修层的施工,并提供必要的施工配合。

 在预埋件拼装、调整、固定、制模等工序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整个工序...

推荐访问:电力 牵引 工程施工
上一篇:大学班级文化宣传方案例文
下一篇:XX残联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