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非统招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20-08-26 点击: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非统招学生党建工作研究[摘要]大量非统招学生的入校,给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将工作中心前移、改革现有党员培养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工作者队伍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非统招学生;学生党建

  [作者简介]陈加荣,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助教,上海XX年来,一些高校还招收了大量非统招学生。非统招学生,也称计划外学生,指未纳入国家当年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由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自主招生,在国外大学注册学籍,完成学业后,取得国外大学学位的学生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逐步深化,合作教育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也在有序展开。很多高校已经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面对大量非统招学生入校的新情况,应正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学生党建工作的定位和思路,寻求新突破。在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积极创新,在实践中寻求适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一、非统招学生的党建工作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非统招生的双重特点,造成了目前合作教育高校中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1、国内学习时间较短,现行党员培养模式难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高校,普通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党的教育,学生党员通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再教育。常规的党员发展程序,从申请到发展为预备党员起码需要两年时间。而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非统招学生一般只在国内学习2-3年,大三、大四阶段将在国外完成学业。如果严格按照现有发展程序,前期培养工作刚刚完成,学生就可能需要出国学习。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现行的培养考察方式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的思想动态,难以保证青年学生的党性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在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立场上发生动摇

  2、“两课”教育缺失,系统的思政教育薄弱。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课程设置是照搬国外合作大学的课程体系。只有统招生,才需要接受“两课”教育。出于国外合作方的意识形态、学校办学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对非统招学生基本上没有设立普通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对于新事物、新观点充满了好奇心,但是明辨是非、去粗取精的能力较弱。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容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人生观和认识论方面发生偏差

  3、非统招学生的党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改革面临许多的困难。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办学模式,对于非统招生的管理仍是一个探索的领域。这些学生只在国外合作大学注册,取得的是国外大学的学籍,入校时他们不需要向学校移交个人档案。如果从中培养、发展了学生党员,那么建立的党员培养档案如何管理?学生出国后,他们的党组织关系怎样实现转接?这些都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非统招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加强非统招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非统招生虽然没有教育部注册的学籍,但是他们和统招生一起学习,参与校园活动,接受学校的管理,有权向党组织靠拢。因此,将非统招学生纳入党建工作的对象范围,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代化转型的必然。教育部于XX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继续深化,合作的形式将更加多样性,非统招学生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依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及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重新进行认识和审视。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途径,将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各方面表现突出的非统招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

  2、培养具有爱国精神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非统招生在国内完成两到三年的全英文教育后,还需要到国外继续学习。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国外的文化知识和治学理念,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渠道更为广泛。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在他们面前,使他们具有了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开展党性教育,引导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坚定维护社会主义的立场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同时,在多元文化交流的环境中,自觉抵制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思想渗透,在全世界面前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远大的理想追求

  3、规范“富二代”。拓展我党人才结构的需要。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开启了私营企业主加入党组织的大门,旨在吸纳更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的非统招学生,大部分都是“富二代”。他们家境殷实,生活条件优越,今后将有许多人会继承家族的产业,成为新一代的“私营企业主”或“民营企业家”。在大学阶段,就从中选拔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一方面通过开展明德尚美、恪守公德、敬重生命、回报社会的德育教育,培育高尚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防止富二代沦为“纨绔败家子弟”,避免更多类似“杭州飚车案”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党性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发展这些未来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党的一员,可以抢占人才制高点,拓宽党的人才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构建非统招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大量非统招学生的入校,对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新思路,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形成宏观的学生党建工作思路,努力构建适应性“发展型”学生党建教育模式

  1、党建工作中心前移。面对非统招学生国内学习时间短、考察时间短、考察任务重、遴选积极分子难、确定发展对象难的问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早起步,早行动”。新生刚入校时,面对的是全新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自信心足,对未来有比较高的期待,平时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此时正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时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引入入党启蒙教育,开设业余党校,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红色文

  化基地参观、国庆主题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化他们对党的正确认识,调动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不过分拘泥于发展时间。尽早选拔一批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熟”

  2、改革党员培养考察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学生党建工作可以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积极推进网络化,突破现行党员培养考察模式对非统招生党员发展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网络考察、汇报模式,让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通过网络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在学生党员较多的国外高校中,可以尝试设立党小组,平时通过网络对国外学生的党建活动予以指导。在坚持政治立场不动摇的前提下,探索让学生党员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他们与爱国华人华侨社团合作开展爱国主义活动,激励他们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促使他们在海外刻苦求学,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祖国的重任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政治说教目的比较明显,对于90后大学生的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非统招学生,他们家境富裕,自身个性张扬,多才多艺。但是,自我意识强烈,价值观、人生观呈多元化。因此,党建工作需要结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指导思想中,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既唱响主旋律,又提倡多元化,以高雅文化占领校园阵地。通过构建多级业余党校、预备党员学习班、定期组织生活为体系的培养模式,选拔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政热点的学习、讨论相结合,利用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支部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推进非统招学生的党建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熟悉中西方文化的专兼职党建工作者队伍。考虑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学生辅导员尤其要承担起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任。他们自身是党员,又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党建管理工作业务。能够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面向非统招学生的工作方法。在切实做好党建实务的基础上,有能力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进行较深入的工作研究和理论探讨,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知识含量。另一方面,从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党员同学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通过教育培养、严格管理、关心爱护,引导他们的服务奉献精神,以学生党员的先锋性发挥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责任编辑:霁 月]

推荐访问:中外合作办学高校 中非 办学 党建工作
上一篇:科技期刊被撤销论文特征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