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小故事,心灵大健康――执迷不悟 形容执迷不悟的成语

来源:六年级 发布时间:2019-05-04 点击:

  择善固守,是坚持正确立场的表现。但如果对自己的看法总是不分对错,坚持到底;不能听取任何善意的意见和劝告,就是执迷不悟、过分偏执了。   [出处简介]   出自唐代姚思廉、魏征等所编《梁书・武帝纪・移檄京邑》: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
  [词义解释]
  形容顽固地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故事介绍]
  姚思廉,字简之,唐代初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著有《文思博要》,曾与魏征一同编修《梁书》、《陈书》。
  据《梁书・武帝纪・移檄京邑》记载,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是南北朝时南齐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曾在南齐做雍州刺史。公元498年,齐明帝驾崩,继位的东昏侯萧宝卷非常昏庸暴虐,他任用奸人,并毒杀了萧衍的哥哥尚书令萧懿。萧衍知道后非常伤心气愤,于是便在公元500年冬,召集了一些文武官员和幕僚共举义旗,反抗暴君,拥立南康王。公元501年,南康王萧宝融即位称帝,并任命萧衍为征东大将军,发布讨伐暴君的檄文,檄文中称:“大军所要讨伐的,不过是暴君及奸臣,其他的人,如果能幡然醒悟,不再助纣为虐,并加入义军的行列,戴罪立功,就可转祸为福;如果执迷不悟,顽固抵抗,则大军一到,必重加惩罚,绝不宽宏。”之后,萧衍领军从荆州顺长江东下,接连攻克数座城池。12月,攻破皇宫所在地――台城,东昏侯被杀。公元502年3月,萧衍逼萧宝融禅位于自己,4月,萧衍称帝,改国号梁,史称梁武帝。
  [心理评估]
  1.有时由于缺乏了解或情绪激动,我们可能会暂时出现怀疑、敏感、反应过度等表现,但只要持续的时间不长,且能自行恢复,就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波动。
  2.如果平时非常敏感多疑,思想、行为固执刻板,且爱走极端,对别人充满敌意,容易自命不凡,喜欢把错误和责任推到他人身上,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就可能是出现了偏执型人格障碍。
  [心理康复]
  1.第一种情况不属病态,可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以及平复情绪,来有效消除这种不良的心理波动。
  2.第二种情况如果放任不管,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及时采取下列方法来进行矫正:
  (1)心理咨询法。过分偏执的人,应尽快到医院或心理诊所进行咨询或治疗。
  (2)认知治疗法。医生应当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并帮助患者矫正其过分偏执的认知,树立对人对事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其性格的矫正。
  (3)消除敌意法。当患者对他人出现敌意及猜疑时,应当及时地进行自我暗示,反复在心中默念“他是善意的”,来消除自己心中的偏执。
  (4)合理情绪法。通过让患者培养正确的信念、并抒发适当的情绪,来帮助其矫正性格障碍。
  (5)娱乐治疗法。通过让患者长期进行一些所喜欢的娱乐,如郊游、绘画、书法、听歌、跳舞等,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情操,治疗其人格障碍。
  (6)家庭治疗法。家庭成员应通过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并注意与患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来改善患者的偏执性格。

推荐访问:执迷不悟 成语 小故事 心灵
上一篇:人才人力网 你是人才还是人力
下一篇:与上司相处应注重哪些礼仪【退休夫妻更应该注重相处之道/追忆故人,家人应多陪伴倾听】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