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伴脑卒中者怎样选用降压药:高血压如何选用降压药

来源:四年级 发布时间:2019-09-02 点击: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和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发病率很高,脑卒中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分为缺血(如脑梗死)和出血(如脑出血)性两种。高血压患者发生出血性卒中几率是正常人的4.5倍,发生缺血性卒中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小脑和脑干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多发类型,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但缺血性较出血性脑卒中预后更差。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与中风危险有明显关系。
  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增高5毫米汞柱,脑卒中的风险就升高46%;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时,脑卒中危险性增加8~10倍。合理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危险。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长期降低2毫米汞柱,卒中危险会降低6%;舒张压长期降低5毫米汞柱,卒中危险可降低35%~40%,舒张压降至83毫米汞柱,卒中危险降低31%。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其作用直接依赖于降压本身,与降压药选择无关。但是高血压患者要平和缓慢降压,否则脑血流急剧减少,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脑出血或脑梗死)后,有时血压较发病前还高,这是脑卒中后机体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短暂性血压升高有益于维持有效颅内灌注压。脑卒中后持续性血压升高会使脑水肿程度加重。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 48 小时内)血压应该维持何种水平?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患急性脑血管病时,血压低于210/120毫米汞柱者暂不降压。需要降压治疗者,在卒中后48小时缓慢地将血压控制在160/100毫米汞柱。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认为:血压≥200/110毫米汞柱 时,在降颅压的同时慎重平稳降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80/105毫米汞柱 左右。收缩压在170~20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110毫米汞柱,暂时不必使用降压药,先脱水降颅压,并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但是降压治疗时不宜将血压降得太快和太低,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可使脑血流量明显减少,从而加重缺血性脑损害。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时,需要住院治疗。恢复期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在病人能够耐受情况下,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40/8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时选用什么降压药?除利尿药外,口服降压药有五大类: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和 α受体阻滞药。需要降压治疗者,选用长效钙通道阻滞药(如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或缓释片)较好。脑卒中急性期避免引起血压骤降。发病1周后,根据血压情况再行决定应用。钙通道阻滞药在降低脑卒中风险方面较其他降压药为好,为首选药。硝苯地平控释片能降低脑卒中风险,不良反应较少。也可选用非洛地平或氨氯地平(络活喜)。降压效果不理想时,再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培哚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如缬沙坦),或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雅施达),上述联合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不良反应少。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治疗,对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复发有重要作用。小药量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12.5~25毫克/天)比大药量更能有效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雷米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如替米沙坦)降压治疗时,能明显增加低血压晕厥的发生,应予注意。
  在应用呋塞米(速尿)降颅压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使血液黏滞度增加,不利于脑梗死治疗和恢复,应予注意。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氯沙坦(科素亚)与β受体阻滞药(阿替洛尔)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相同,但是氯沙坦作为基础治疗较阿替洛尔可使患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24.9%。
  脑卒中出现颅内压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库兴反射,表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变慢,此时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药降压治疗,以防加重或掩盖病情。
  高血压患者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当属脑卒中。积极有效地治疗高血压是防止脑卒中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法。为防患于未然,希望患有高血压的朋友们主动自觉地与医生合作,力争使你的血压达标,减少脑卒中,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访问:降压药 高血压 选用 脑卒中
上一篇:巡逻在血流前线上的“调脂警察”|巡逻警察
下一篇:关节响声是病吗?_关节活动有响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