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酸双酯钠治疗睑黄瘤的临床应用】睑黄疣最佳治疗方法

来源:三年级 发布时间:2019-03-31 点击:

  黄瘤病发生于上睑内眦处称之为睑黄瘤。它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呈对称性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进展缓慢[1]。近年来睑黄瘤的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其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临床常用藻酸双酯钠 (PSS)局部注射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本文就藻酸双酯钠治疗睑黄瘤的临床进展介绍如下。
  
  1 睑黄瘤临床表现及病理病机
  
  1.1临床表现:睑黄瘤多发生于双侧上睑内眦皮肤,少数发生于下睑内眦,其他部位较少见,呈对称性分布,为淡黄色或黄色斑块,也可呈丘疹样结节状的隆起,质软,边界清楚,表现平滑,生长缓慢,影响美容。常见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血脂过多、血胆固醇过高、肥胖和心血管病患者,大多数来说,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脂肪沉积。
  1.2 发病机理:黄瘤病为脂代谢紊乱及类酯质沉着,也有人认为它主要是单细胞皮脂腺的瘤变,由于眼睑内侧的皮脂腺不够发达,而单细胞的皮脂腺较多,所以睑黄瘤多从眼睑内侧皮肤开始[2]。
  1.3 病理表现:显微镜下可见皮肤浅层有灶性含脂肪组织细胞聚集,主要围绕血管和网状真皮附件结构而从不蔓延至皮下。眼睑皮肤菲薄,毛细血管极丰富,易使血脂沉积,尤其当血管闭塞导致脂蛋白堆积,并通过菲薄的皮肤而显露[3]。
  
  2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
  
  2.1 治疗方法:使用的藻酸双酯钠(PSS)为注射剂,每2ml含PSS 100mg。局部消毒皮肤后用lml注射器抽PSS 0.5ml+2% 利多卡因0.3ml在睑黄瘤的基底及瘤体四周皮下以4号针头注射,使瘤体稍隆起并发白,忌注射过深及药量过多,每次注射视瘤体大小而定,一般0.4~0.8ml,否则会加重局部反应。一般注射首次或第2~3次眼睑水肿明显并有轻度充血等反应,每周注射1 次,一般治疗3~6 次后,睑黄瘤表面皱缩瘤体扁平消失,皮肤逐渐恢复正常。
  2.2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瘤体变平、无隆起,瘤体处皮肤颜色与眼睑其他处皮肤颜色相同,眼睑无瘢痕;好转:瘤体明显缩小、变平,瘤体颜色变淡稍接近正常眼睑皮肤颜色。
  
  3 讨论
  
  藻酸双酯钠(PSS)为酸性多糖类药物,以藻酸为基础原料,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因合成得到,系海洋生物制剂,有类肝素样生理活性。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还具有降低血粘度、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4]。
  睑黄瘤的治疗方法很多,较小的可用液氮冷冻、激光切除,还可作真皮刮除,较大的可做手术切除,但手术易造成上睑瘢痕和缺损,影响美观。采用PSS注射治疗具有以下优点:①方法简便、易行;②药物对患者无毒副作用,局部注射后无不良反应;③可反复多次注射,直到治愈为止;④效果明显,患者愿意接受。治疗需注意:若患者已查明有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应从调整体内代谢着手,降低血脂胆固醇、血压,这些是睑黄瘤治疗的根本及预防复发的基础;由于PSS有抗凝血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在注射治疗时需谨慎,注射要缓慢,避开血管并注意彻底止血。
  
  [参考文献]
  [1]毛文书.眼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4.
  [2]赵炳惠.巨大结节型眼睦瘤[J].实用眼科杂志,1992,10:444.
  [3]袁建树,汤建平.肝紊乱皮内注射黄色痛[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6,14:246.
  [4]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0.
  
  [收稿日期]2009-11-20 [修回日期]2010-02-05
  编辑/李阳利

推荐访问:临床应用 治疗 藻酸双酯钠 睑黄瘤
上一篇:【体外培养兔鼻软骨细胞在静态牵张应力作用下增殖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鼻软骨
下一篇:局部氧疗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临床观察:下肢动脉造影创面多大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