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精华版)最新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来源:二年级 发布时间:2020-08-05 点击:

(完整精华版)最新电大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0)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般情况下是各类行政法律关系的必要当事人。

A. 行政机关 2.我国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这属于( )。

D.首长负责制 3.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B.退休 4.以下法律规范中,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

B.国务院部门规章 5.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

C.两人 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审查的是( )。

A.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7.下列行为中,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B.国防行为 8.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的管辖一般由( )。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9.下列哪项中,不属于我国录用公务员的法定条件的是( )。

D.具有良好的相貌 10.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 C.一年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12.下列情况,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B.退休 13.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期间一般为( )。

C.3个月 14.复议机关只能是( )。

B.国家行政机关 15.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的管辖一般由( )。

D.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的是( )。

A.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人和组织 18.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

C.行政许可权 19.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

B.代执行 20.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

C.两人 21.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

A.行政法律关系 22.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

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政主体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24.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B.退休 25.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

C.代执行 26.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

D.抽象行政行为 27.《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 )。

C.不予征税 28.以下关于行政合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契约自由的原则完全不适用于行政合同 29.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其管辖人民法院是( )。

A.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30.下列行为中,不能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B.国防行为 31.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

A.行政法律关系 32.下列关于行政法的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C.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34.《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B.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35.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司颁发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许可 36.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D.规章 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38.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B.5 39.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期间一般为( )。

C.3个月 40.《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 )。

A.变更 41.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

D.抽象行政行为 42.不具有行政立法权的是( )。

B.河南省消费者协会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在我国,居委会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 44.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 )。

C. 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 45.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划分依据的标准是( )。

C. 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形式 46.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

C. 代执行 47.下列属于行政处罚行为的是( ). C.没收 48.行政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 )。

C. 一定数额的罚款 49.行政监督的主体是( )。

A. 行政机关 50.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 )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B.5日内 51.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

A.行政法律关系 52.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C.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 D.行政程序性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54.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

A.两人 55.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司颁发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

B.行政许可 56.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D.规章 5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58.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被告是( )。

A.复议机关 59.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 )管辖。

B.地域 60.行政诉讼中,对下列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C.某国家机关一处长对撤销职务不服 61.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题 62.以下各选中,能批准区公所设立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 63.关于公务员的公务身份,在法律地位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所属公务机关对其个人过错负连带责任 64.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 )。

D.行政合同 6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

A.抽象行政行为 66.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国务院各部门的规章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6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 )设定。

B.法律和行政法规 68.行政监督属于( )。

B.行政行为 69.某行政机关违法作出没收公民赵某的录像机的决定,赵某气愤之极而砸毁了自己的录像机的行为( )。

D.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70.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 )。

D.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72.王某之子在部队演习中死亡,部队将《烈士证书》发给王某。此后,王某一直凭《烈士证书》领取抚恤金。后民政局换发《烈士证书》时,未将《烈士证书》换发给王某。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引起争议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 )。

D.民政局 7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产生的争议,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的是( )。

D.民事调解 74.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 )。

C.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 75.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题 76.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77.行政授权的依据是( )。

C.法律法规 78.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不包括( )。

C.受委托的组织 79.王某生产假酒并进行销售,致使多人饮后中毒,少数人死亡,受害人亲属向当地县工商局举报。县工商局调查后认为,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工商局的处理是( )。

C.不予行政处理,但应移送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 80.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是( )。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8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

B.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82.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

D.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工商所 83.以下主体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 )。

C.派出所 84.王某到山林中捉野猪,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林业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人山,对其罚款10元,工作人员的罚款应该由谁的名义作出( )。

B.县林业局 8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B.为预防本局员工流感,某市某区地税局向“健康人大药房”购买Vc泡腾片 86.以下主体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B.国务院 87.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

C.代执行 88.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上海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89.行政监督的主体是( )。

C.国家行政机关 90.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是下列情况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是( )。

B.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91.行政法是调整( )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A.行政权 92.《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 )。

A.变更 93.关于行政机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行政机关是行政法最重要的主体 94.在行政诉讼中,不属于行政诉讼证据的是( )。

B.被害人陈述 95.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分类依据是( )。

D.依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必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 96.《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B.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97.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 )。

C.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 98.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期间为( ),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

C.3个月 99.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是( )。

A.复议机关 100.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 )。

A.三人以上的单数 101.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D.规章 102.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 )。

C.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103.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B.20 104.下列情况,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B.退休 105.行政指导使用得最普遍的国家是( )。

A.日本 106.关于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 )。

B.可以无条件单方面变更或解除行政合同 107.《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 )。

A.变更 108.原告向两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 ) A.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 109.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一个行政机关不同情况下既可以是行政主体,也可以不是行政主体 110.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被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委托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111.关于国务院的法律地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是中央人民政府 112.以下不属于行政相对方义务的是( )。

C.参与听证 113.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 )。

C.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规章 114.个体户占某不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间接强制执行措施是( )。

C.执行罚 115.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 )。

B.惩戒违法的相对人 116.部门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 )。

C.一定数额的罚款 117.对人身的强制执行方式不包括( )。

C.行政拘留 118.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 )。

D.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119.原告向两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管辖法院是( )。

A.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 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行政处罚案件中,被处罚人和被侵害人中一方申请复议,另一方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制裁违法 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 C.适用主体是行政主体 D.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B.前者是单方行为,而后者是双方行为 C.前者对于行政相对方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者一经成立,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D.前者不产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3.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必须的条件有( )。

A.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属于我国行政复议机关的有( )。

A.国务院 B.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本级人民政府 5.下列关于行政救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6.下列权力中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

A.规章制定权 B.行政奖励权 C.行政强制执行权 D. 行政复议权 7.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有( )。

A.国防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

A.必须与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B.必须是在行政复议的过程中,经复议机关批准参加复议活动 9.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哪些行政案件拥有一审管辖权? ( ) A. 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对国务院各部门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10.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属于复议机构的职责的是( )。

A.向有关组织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B.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C.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D.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11.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 )。

A.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 B.了解情况的权利 C.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 D.提出申请的权利 12.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3.下列属于行政救济特征的是( )。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4.下列权力中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

A.规章制定权 B.行政奖励权 C.行政强制执行权 D.行政复议权 15.下列属于行政诉讼证据的有( )。

A.书证、物证 B.视听资料 C.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D.证人证言 16.行政行为的内容为( )。

A .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C.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D.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17.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 )。

A.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8.下列事项中,属于对财产的强制措旅的是( )。

A. 变价出售 B.强制退还 C.强行拆除建筑物 D.扣押 19. 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回避,正确的表述是( )。

A.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B.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C.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D.当事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B.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 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1.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D.内容变更 22.行政行为无效的原由有( )。

A.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B.明显超越职权 D.没有实施的可能 23.下列事项中,属于对财产的强制措施的是( )。

A.变价出售 B.强制退还 C.强行拆除建筑物 D.扣押 24.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制裁违法 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 C.适用主体是行政主体 D.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25.下列关于行政救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26.行政行为的内容为( )。

A.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C.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D.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27.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 )。

A.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海关 28.下列事项中,属于对财产的强制措施的是( )。

A.变价出售 B.强制退还 C.强行拆除建筑物 D.扣押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B.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 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30.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 )。

A. 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2.以下法律规范中,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是( )。

A.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宪法和法律 D.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33.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 )。

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 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D.遵循法定程序的义务 34.关于行政处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制裁违法 B.适用对象是相对方 C.适用主体是行政主体 D.是具体行政行为 35.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

A.行政合法 B.行政合理 36.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B.前者是单方行为,而后者是双方行为 C.前者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者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 D.前者不产生任何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37.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 C.街道办事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38.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条件有( )。

A.损害必须是违法行为造成的 B.损害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造成的 C.损害必须是直接的,现实已经产生的 D.赔偿是法律已经规定了的 3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 )。

B.行政机关救济 D.司法机关救济 40.行政侵权行为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

A.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或其他被授权或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 B.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为 C.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41.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

A.适应需要原则 B.精简原则 C.高效率原则 D.依法设置的原则 4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物 B.行为 C.精神财富 43.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

B.自然灾害 C.物的意外灭失 D.意外事故 44.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 )。

A.强制性 B.不可处分性 C.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45.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 )。

B.行政监察机关 C.国家审计机关 D.上级行政机关 46.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 )。

A.实际履行原则 C.自己履行原则, D.全面适当履行原则 47.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有( )。

B.行政机关救济 D.司法机关救济 48.下列哪些原则与规定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 ) A.不适用调解制度 C.被告负举证责任 49.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

B.申请人 C.第三人 D.被申请人 50.行政赔偿范围包括( )。

C.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D.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52.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律后果是( )。

A.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C.行政行为因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不同过错归属而有不同的责任结果 53.行政合同的解除方式有( )。

A.单方解除 C.协议解除 54.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 )a A.收容审查 B.强制传唤 C.强制戒毒 D.强制扣留 55.通报批评属于( )。

A.行政处罚 B.申诫罚 5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原则是( )。

A.不适用调解制度 C.被告负举证责任 57.在我国,专门行政监督是指( )。

B.行政监察 D.审计监督 58.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物 B.行为 D.精神财富 5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有( )。

B.行政机关救济 D.司法机关救济 60.行政复议决定包括( )。

A.决定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 B.决定被申请人限期履行法定职责 C.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D.决定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61.关于行政法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 B.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 C.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D.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62.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B.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C.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 63.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包括( )。

B.行政公署 C.区公所 D.街道办事处 64.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的情况有( )。

C.辞退 D.离休、退休 65.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 B.可以分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 C.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是相对方重要的权利 D.遵循法定程序要求是相对方重要的义务 66.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67.以下主体属于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的是( )。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D.重庆市人民政府 6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3%的罚款属于( )。

B.行政强制执行 C.间接强制 D.执行罚 69.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包括( )。

A.实施处罚依据法定 C.实施处罚职权法定 D.实施处罚程序法定 70.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

A.行政违法 B.行政不当 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B.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 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72.以下属于行政法律事件的是( )。

A.人的出生、死亡 D.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73.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 )。

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 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D.遵循法定程序的义务 74.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 )。

A.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 B.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不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C.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立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主体可以对行政相对人行使强制权 75.在我国,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的情况有( )。

B.罢免 C.撤职 D.免职 76.以下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C.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 D.广东省珠江电视台 77.关于行政合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C.当事人双方必须意思表示一致 D.是双方行政行为 78.行政机关调查终结,负责人可以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定( )。

A.确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79.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 )。

B.前者是单方行为,而后者是双方行为 C.前者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者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 D.前者不产生任何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80.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 )。

B.行政机关救济 D.司法机关救济 81.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82.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

A.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B.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c.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83.关于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通过公务员公务行为得以实现 B.公务员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名义实施 C.公务员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 D.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职务上的委托关系 84.作为公民的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 B.行为不具有强制性 85.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A.警告 B.记过 D.降级、撤职 86.以下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C.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 D.广东省珠江电视台 87.下列行为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有( )。

A.某大桥桥头一块牌子上面书写“6:00-21:00,非机动车辆不得上桥”,落款为该市公安局 C.某市政府关于停车场收费的规定 88.行政许可的作用有( )。

A.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 B.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C.保护与发展民族经济 D.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89.关于行政合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c.当事人双方必须意思表示一致 D.是双方行政行为 90.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 )。

B.吊销营业执照 D.没收非法所得 91.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C.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92.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 )。

A.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93.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赔偿义务机关 B.原告只能是拥有赔偿请求权者 D.行政赔偿案件的管辖与行政诉讼案件相同 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B.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 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95.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 )。

A.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 B.了解情况的权利’ C.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 D.提出申请的权利 96.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C.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97.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下列案件除外( )。

B.涉及个人隐私的 C.涉及国家秘密的 D.法律另有规定的 99.下列属于行政救济特征的是( )。

A.行政救济以行政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B.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C.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 B.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 D.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101.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 )。

A.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C.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02.行政立法的效率原财体现在( )。

B.时效制度 C.代理制度 103.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务员的义务包括( )。

A.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 C.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D.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04.以下属于行政法律事件的是( )。

A.人的出生、死亡 D.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105.行政优先权包括( )。

A.先行处置权 B.获得社会协助权 D.推定有效权 106.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和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107.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 )。

A.责令停产停业 B.暂扣许可证 C.吊销营业执照 108.行政许可公开原则在实施行政许可时,体现为( )。

A.实施主体公开 B.实施条件公开 C.实施期限公开 D.实施结果公开 109.行政诉讼证据来源于( )。

A.原告举证 B.被告举证 C.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和保全证据 110.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有( )。

A.国家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三、填空题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2.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4.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5.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和乡四级。

6. 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并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
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

7.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8. 财产罚包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剥夺。

9. 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10. 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
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11.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12.国家赔偿以金钱为主,其他赔偿方式为辅。

13.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14. 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5. 行政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16.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7.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19. 《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0.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1. 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22. 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23.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24.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2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6. 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和制度。

27.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28.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29.行为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

30.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31.行政诉讼法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2.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33.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34.调整性行政指导是指行政相对方之间发生利害冲突,而又协商不成时,由行政机关出面调停以求达成妥协的行政指导。

35.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36.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37.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或者及其工作人员。

38.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

39.第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七种形式的判决,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判决;
限期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和确认判决。

40.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

41.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

4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职能由法律来设定。

43.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44.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
一种是“先赔后追”的方式。

45.被告是作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46.财产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是对行政相对人财产权的剥夺。

47.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8.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

49.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行使行政职权而与另一方发生的争议。

50.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5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

52.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53.依据行政相对方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将行政相对方分为直接相对方和间接相对方。

54.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 55.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56.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57.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58.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59.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60.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基于行政隶属关系或行政监察机关基于职权对犯有违法失职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采取的一种行政惩戒措施。

6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62.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审案件时必须开庭审理。

63.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

64.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又称法院的主管范围,是指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65.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利害关系人。

66.我国行政诉讼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67.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68. 我国《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

69.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70.《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71.行政法中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

72. 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73.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

74. 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以及再审判决三种。

75. 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76. 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77. 行政责任的追究主体主要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78.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97.《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8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

8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

83. 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包括法定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84. 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强制执行措施。

85. 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86.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

87. 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88. 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89.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又称法院的主管范围,是指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90. 行政诉讼原告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利害关系人。

91.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92.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

93.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执行力、确定力和拘束力。

94. 我国《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

95.被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96. 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二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是六个月。

9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98. 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
一种是“先赔后追”的方式。

99.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作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00. 国家赔偿以金钱赔偿为主,其他赔偿方式为辅。

101.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102. 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
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10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04.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105.依行政立法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106. 行政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107.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108.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是存在行政违法或者行政不当。

109.《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 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 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10.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_被上诉人。

111.行政机关是行政法中最主要的行政主体。

112.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

11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114.行政责任的追究主体主要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115.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四、名词解释 1. 行政主体 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 行政相对方 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3. 行政不当 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4. 行政许可 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5. 行政法 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6. 行政强制 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7. 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8. 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9. 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0. 行政合同 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11. 行政追偿 是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15. 行政诉讼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13. 行政指导 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非强制的手段,取得行政相对方的同意和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14. 行政赔偿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15. 行政机关 是指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五、简答题 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分)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设定;
(2分) (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2分)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2分)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2分)
2.简述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答: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是一般程序中的特殊程序。其具体程序内容为:
(1)听证提出。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3分)
(2)听证通知。组织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开始的7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以便当事人作好申辩的准备。(3分)
(3)举行听证会。即由行政机关指定非本案调查取证的、与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员主持。(2分)
(4)制作听证笔录。(2分)
3.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3分)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分)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4分)
4.简述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

答:被委托组织和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有:
(1)性质不同。被委托组织不具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职权,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被授权的组织则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4分)
(2)产生的依据不同。被委托组织的权限、范围,只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产生。(3分)
(3)行为的后果不同。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被告是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而不是被委托组织。被授权组织则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3分)
5.简述行政复议的特点。

答:(1)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4分) (2)行政复议是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的行为;
(3分) (3)行政复议是由行政相对方提起的一种依申请而产生的行为。(3分) 6.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1)处罚法定原则;
(2分)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2分)
(3)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2分)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分)
(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的原则;
(1分)
(6)救济原则。(2分)
7.简述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答:(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

(4)承担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8. 简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答:(1)合法性原则;
(2分)
(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分)
(3)便民原则;
(1分)
(4)救济原则;
(1分)
(5)信赖保护原则;
(2分)
(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
(1分)
(7)监督原则。(1分)
9. 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
(4分) (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
(3分)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3分) 10. 简述行政法的特点。

答:(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2分)
(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2分) (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2分) (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2分)
(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2分)
11.简述行政行为的分类。

答:行政行为的分类主要有:
(1)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2分)
(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2分)
(3)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分)
(4)根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分)
(5)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双方和多方行政行为。(2分)
12.简述行政诉讼被告的特征。

答:(1)被告只能是行使管理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原告指控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3)以自己的名义应诉,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

13.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3分) (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分) (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分) 14.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答:(1)宪法;
(2分)
(2)法律;
(2分)
(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1分)
(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分)
(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1分)
(6)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1分)
15.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答:(1)制裁的性质不同;
(2分)
(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2分) (3)惩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2分) (4)制裁的机关不同;
(1分)
(5)做出处罚的形式不同。(1分)
16.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3分)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分)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与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2分)
17.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答:(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2分)
(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2分) (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
(2分)
(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2分)
18.简述行政案件的执行根据。

答:(1)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件;
(4分) (2)行政机关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内容、依法可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4分) 19.简述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

答:(1)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2分) (2)相对于原告、被告而言,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分) (3)在诉讼期间参加诉讼;
(2分) (4)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2分) 20.简述行政主体的特征。

答:(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分)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分)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2分) 21.简述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

答:(1)性质不同;
(3分) (2)产生依据不同;
(3分) (3)行为后果不同。(2分) 22.简述行政救济的特征。

答:(1)行政救济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
(3分) (2)行政救济以行政争议为基础;
(3分) (3)行政救济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2分) 23.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答:(1)提出申请的权利;
(2分)
(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
(2分)
(3)听证的权利;
(2分)
(4)了解情况的权利;
(1分)
(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1分)
24.简述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

答:(1)国务院;
(2分)
(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1分)
(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分)
(4)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1分)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分)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1分)
(7)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分)
25. 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

答:(1)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3分) (2)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3分) (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2分)
26.简述行政行为的特征。

答:(1)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从而必须从属于法律。(3分)
(2)裁量性。行政行为虽然必须依法而行,必须有法律根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应该将行政行为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予以严密地规范,并不意味着行政机关只能机械地按照法律预先设计的具体路线、途径、方式行事,而不能有任何的自行选择、裁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主动性参与其间。(3分)
(3)单方意志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行政组织法或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和征得相对方的同意。(2分)
(4)强制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故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2分)
27.简述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答:(1)处罚法定原则;
(2分)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2分)
(3)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2分)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分)
(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的原则;
(1分)
(6)救济原则。(2分)
28. 简述行政诉讼的特征。

答:(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
(2分)
(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3分)
(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必经程序;
(3分)
(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2分)
六、论述题 1.论述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答: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非强制的手段,取得行政相对方的同意和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主动的管理行为。(3分)
行政指导的特征:
(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
(2分)(2)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
(2分)(3)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
(2分)(4)行政指导一般适用于有较大幅度弹性的管理领域;
(2分)(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的原则;
(2分)(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2分)
2.论述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答: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是指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经申请或法院通知,参加到业已开始的诉讼进程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分)
第三人制度的法律基础是《行政诉讼法》第27条的规定;
“同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3分)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基本特征是:(1)第三人是原告、被告以外的当事人;
(2)第三人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第三人参加诉讼以本诉讼为法院受理为前提;
(4)第三人既可能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方,也可能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还可能是其他行政主体。(4分)
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申请参加诉讼和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3分)
第三人不参加诉讼的,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判决,法院可以缺席判决。第三人不服判决的,有权上诉。(2分)
3.论述行政许可的作用。

答:(1)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3分)
(2)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3分)
(3)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3分)
(4)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3分)
(5)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发展。(3分)
4. 论述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区别。

答:(1)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而且仅仅是行政机关,主体单一,而监督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主体呈现出多样性。(3分) (2)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对象只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而行政监督的监督对象不仅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而且还包括部分非国家机关。(3分) (3)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程序不同。前者是立案、调查,结论、处分等,后者则是听取汇报、评议、视察、质询、批评、审判等。(3分) (4)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权力依据不同。前者是行政权,后者则是立法权、监督权、审判权,检察权、公民的申诉控告权等。(3分) (5)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属性不同。前者纯系——种行政行为,后者是行政行为之外的行为.正是由于这种区别,使二者产生了上面主体、对象、程序、依据等方面的差别.(3分) 5.论述行政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答: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违法或者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3分)
其构成要件包括:
(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3分)
(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者行政不当;
(3分) (3)行政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
(3分)
(4)承担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3分)
6.论述行政诉讼第三人。

答: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申请参加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4分)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包括:(1)第三人是原、被告之外的人;
(2)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时间特定;
(3)第三人在主体方面具有多样性;
(4)第三人是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4分)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方式是第三人主动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3分)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与原告、被告类似。第三人在诉讼中有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的权利和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等权利。由于第三人有类似于原告地位的第三人与类似于被告地位的第三人之分,因此,他们各自的法律地位均独立但却不相同。(4分)
7. 论述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答:(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行为纯属个人的行为。如民事行为,那么,国家就没有义务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各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原理。(5分)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在这种情形下,损害的发生由受害人自己的行为引起,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尽管行政行为可能违法,但是国家仍然不承担赔偿责任。(5分)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目前在我国除《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情形下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外,尚无其他法律对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情形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这项任务将会由《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细则以及其他单行法律去完成。(4分)
8. 论述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答: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个部分构成。(1分) (1)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其中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力性监督,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利性监督。(5分) (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和被授权的组织中的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4分) (3)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4分) 9. 论述行政诉讼案件的构成要件。

答:在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由以下五个要件构成: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3分)
(2)被告是作出被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3分)
(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内及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行政争议。(3分)
(4)原告必须是在法定期限内起诉。(2分)
(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进行了行政复议;
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3分)
10. 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无论有元成文的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运用权力时必须符合法律目的;
(5分)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动机正当要求行政机关不能以执行法律的名议,将自己的偏见、歧视、恶意等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组织;
(5分)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如果在具体处理案件时,重者轻处,轻者重处,显然违反常规和处罚要求,不符合行政合理性的要求。(4分) 11.论述我国行政诉讼的特征。

答:(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行使对行政案件的审判权,人民法院在其内部设立行政审判庭,专门审理行政案件。(4分)
(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行政机关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及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不具有可诉性,即不是人民法院直接审理的对象,不能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4分)
(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者必经程序。

依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之前必须经过行政复议者外,是否经过行政复议,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行选择。(3分)
(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审案件时必须开庭审理,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只有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书面审理方式。(3分)
12. 论述我国的行政诉讼的特征。

(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行使对行政案件的审判权,人民法院在其内部设立行政审判庭,专门审理行政案件。(4分) (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行政机关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及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不具有可诉性,即不是人民法院直接审理的对象,不能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4分)
(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者必经程序 依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之前必须经过行政复议者外,是否经过行政复议,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行选择。(3分) (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审案件时必须开庭审理,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只有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书面审理方式。(3分) 13. 论述行政合理性原则。

答: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4分)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行政职权中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扩大而产生的。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除了有法律明确具体规定的羁束行政行为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在行政职权范围内,可以由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如在数量控制、范围确定、时限长短、处罚幅度等方面,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的“自由度”。(4分)
合理性原则是解决行政合理与失当的问题。既然行政机关具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力,必然会因此产生在这个空间范围内作出的决定是否适当、合理,是否公正的问题。(3分)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4分)
14.试述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案件的种类。

答:(1)国家行为。(2分)
(2)抽象行政行为。(2分)
(3)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2分)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2分)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2分)
(6)行政机关的调解和仲裁行为。(1分)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1分)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1分)
(9)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1分)
七、案例分析题 1.案情介绍:
王某与赵某是某乡的农民,一日两人发生争执,王某趁赵某不备向其腰间踢了一脚,赵某被送到医院后经诊断认定为软组织损伤,未造成严重后果。乡派出所对此事调查后对王某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王某不服,委托其兄长向市公安局提出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以行政复议不能由他人代为提起为由不予受理。此后,由于过了法定复议期限,王某不能再就此事提起行政复议。王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
(1)王某委托其兄长提起行政复议是否有效,市公安局应否受理? (2)王某未经复议而直接提起诉讼,法院应否受理? (3)王某能否直接对乡派出所提起诉讼?理由是什么? 答:(1)市公安局应该受理。(2分)《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3分) (2)法院应该受理。(2分)本案属于治安行政案件。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案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案件。故,王某未经复议直接起诉,法院应该受理。( 3分)
(3)王某可以直接提出诉讼。(2分)《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依据这一授权,在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事项上法律赋予公安派出所以行政主体的资格,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3分)
2.案情介绍:张某与王某于2002年结婚,婚后没有生孩子。2004年春节过后,夫妻俩决定生育,于是到所在辖区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办理了准生证。2005年6月1日小孩出生了。区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的两位工作人员声称张某夫妇违反了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决定罚款2000元。张某夫妇拒绝接受罚款。区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声称:市计生局已于2004年9月12日发布通知,该通知规定:“凡在2004年元月以后至该通知发布期间办理的准生证,统归无效……”。2005年7月1日,张某夫妇提起行政复议。

问题:
(1)张某夫妇是否有权提起行政复议?为什么? (2)张某夫妇在对区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的处罚决定提起行政复议时,是否有权一并对市计生局于2004年9月12日发布的通知提起复议?为什么? (3)张某夫妇应向哪一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答:(1)张某夫妇有权提起行政复议。(2分)按照《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本案是张某夫妇对计划生育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不服。(3分) (2)有权一并对市计生局于2004年9月12日发布的通知提起复议。(2分)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七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不合法的,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3分) (3)张某夫妇应向区人民政府或市计生局提起行政复议。(2分)按照《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分) 3.案情介绍。某市甲区冷饮厂,被市卫生局(位于乙区)委托的人员组成的负责甲区卫生检查的卫生检查队,现场查处三吨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冷饮制品,卫生检查队便以市卫生局的名义对该厂罚款5000元。市卫生局知道情况以后,对该冷饮厂作出责令停业一个月的处罚,并因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冷饮厂要求举行听证的请求予以拒绝。冷饮厂不服,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本案谁是被告?说明理由。

(2)如果冷饮厂向甲区人民法院起诉,该法院是否应受理此案?为什么? (3)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可作出何种判决? 答:(1)本案被告是市卫生局。(2分)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本案中,卫生检查队是接受市卫生局委托的,处罚也是以市卫生局的名义作出。故,市卫生局为被告。(3分)
(2)甲区人民法院不能受理此案。(2分)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市卫生局,位于乙区。所以,甲区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冷饮厂向乙区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由甲区人民法院移送管辖。(3分)
(3)乙区人民法院受案后,通过审查,可以作出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2分)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本案中市卫生局剥夺了冷饮厂听证权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违反法定程序的,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3分) 4. 案情介绍:张某开了一家饺子店,王某声称自己吃了从张某处购买的饺子后,食物中毒得了急性肠胃炎,要求张某赔偿损失未果,遂向某区卫生部门举报。办案人员叶某接到举报后,独自一人来到张某饺子店,二话不说即对张某开出了罚款100元的罚款收据。张某辩解说:“本店销售的是百年老字号水饺,你凭什么罚款?”叶某教训说:“你卖的饺子造成其他人中毒,你还敢抵赖?”于是立即将罚款增加到200元。

问题:本案中的行政处罚存在哪些违法情形?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违法之处有:
(1)叶某不能一人前去张某饺子馆进行案件调查。(2分)《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至少须有2人。《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3分)
(2)叶某对张某开出的罚款:1:00元的罚款收据,在程序上严重违法。(2分)《行政处罚法》第3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
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3分)
(3)不能因为当事人的申辩,将罚款增加到200元。(2分)《行政处罚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3分)
5. 案情介绍:A县卫生局与B县公安局一起到黑龙江省购买木材。木材运回后,暂时存放在A县卫生局院内。后该卫生局未与B县公安局商量,擅自将属于B县公安局的47立方米木材变卖。后B县公安局多次向该卫生局催要变卖木材款均未果。为要回木材款,B县公安局于2005年5月17日将到B县出差的该卫生局工作人员乘坐的轿车扣留,并发给工作人员一份交通违章处罚通知书。A县卫生局对此处罚决定不服,诉至法院。

问题:
(1)本案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为什么? (2)本案中公安局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3)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1)应由B县法院受理。(2分)因为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该案件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即应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3分)
(2)公安局的做法不合法。(2分)追缴欠款,应该走正常程序或提起民事诉讼,不能无故扣押轿车,这是滥用行政强制措施。(3分)
(3)法院应作出判决,撤销B县公安局交通违章处罚通知书,并要求B县公安局立即归还A县的轿车,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3分)由于法院受理的是B县公安局扣押轿车的行政处罚问题,所以仅对此作出处理。对A县卫生局拖欠B县公安局木材款的问题,则需要B县公安局再对此事另行提起民事诉讼。(2分)
6. 案情介绍:2005年3月2日晚,王某的儿子甲在饭店就餐时与店主发生纠纷。当时其所在警区的执勤人员、某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杨某去制止,并带甲到值班室处理,甲不听劝阻,杨某遂对甲拳打脚踢,并用手铐击中甲的头部导致其不久后死亡。同年3月16日,杨某被依法逮捕,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王某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万元。王某认为杨某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致其子死亡的,于是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问题:
(1)本案杨某实施的致害行为属于个人行为还是公务行为?理由何在? (2)本案应由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什么? (3)王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结束后,是否还可以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理由是什么? 答:(1)杨某实施的致害行为属于公务行为。(2分)理由:一是该行为是杨某在执勤期间实施的;
二是以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身份实施的:三是行为与公安行政管理职权有内在联系。

(3分) (2)应由市公安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2分)因为杨某是在执行公务中侵权的,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由杨某所在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3分)
(3)王某可以另行提出行赔偿诉讼。(2分)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是以杨某为被告的,依据是《刑法》、《刑事诉讼法》,而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是以某市公安局为被告,依据是《国家赔偿法》。不能认定为是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又提起的诉讼。(3分) 7. 案情:甲某因琐事与乙某发生争吵,进而互殴。某市B区公安分局决定对甲某拘留10天,对乙某予以警告。后甲某不服,向位于B区的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将对甲某的处罚改为拘留1天。甲某仍然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1)本案中复议被申请人是谁? (2)甲某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3)如果可以的话,本案应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答:(1)本案中复议被申请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B区公安局。(3分)
(2)甲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分)我国《行政诉讼法》具体列举了行政处罚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3分) (3)应当以市公安局为被告。(3分)
《行政诉讼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因此应当以市公安局为被告。(3分) 8.案情介绍。2003年9月6日,农民甲某趁夜晚无人之机,在B市卢店镇食品经营处,屠宰了一头病死猪准备出卖。该市畜牧局得知后,遂决定立案查处。同年8月27日,畜牧局以食品经营处负责人乙某为甲某提供屠宰场所为由,依法对其处以5000元罚款。乙某不服,便将畜牧局告上了法庭。

2004年5月11日,8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B市卢店镇食品经营处的经营性质是非法人的国有经营单位,属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原告资格中的其他组织,而乙某只是该经营处的负责人,因此,被告不能直接对原告本人进行处罚,而应该对该组织进行处罚。故法院作出了因为该市畜牧局作出的处罚主体错误,予以撤消的判决。

问题:
本案中市畜牧局是否能够成为行政处罚的主体?为什么?本案中市畜牧局应以谁为处罚对象?为什么? 答:(1)本案中市畜牧局是行政处罚的主体。具有行政处罚主体资格。(8分) (2)市畜牧局应当以8市卢店镇食品经营处为行政处罚对象,不能直接对乙某本人进行处罚。(7分) 9.案情介绍。2000年1月14日,某县公安局对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公民李某处以12日行政拘留。李某不服,决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请根据所学知识以及《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1)对此案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是哪一个? (2)李某能否向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3)向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什么时间内? 答:(1)该公安局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和该公安局的上级公安部门均有权管辖。(5分)
(2)李某如不服处理,可以不经复议就直接起诉到人民法院。因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可以复议也可以诉讼。(5分)
(3)《行政诉讼法》规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限是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内。(5分)
10.案情介绍。2003年3月20日,某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以违反计划生育法规为由,将孙某、蔡某夫妇家的一台54厘米彩色电视机带走。同年4月1日,镇政府工作人员又在蔡某任教的学校将其带走,次日放回。孙某将镇人民政府告上了县法院。

问题:
(1)本案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谁? (2)镇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答:(1)本案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孙某、蔡某夫妇和镇政府。(6分)
(2)镇政府将彩电带走以及将蔡某带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违法。(3分)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2分)镇政府没有扣押相对人的财产以及限制相对人人身自由的权力。(4分)
11.案情介绍。张某申请并经过村民组、村委会、乡政府批准,在乡政府领取宅基地使用证和农房准建证后,在已规划的耕地上建房3间,县土地管理局发现张某建房所在地为耕地,未经县政府批准,属违法占地,对其作出处罚决定。责令张拆房退地。张不服,向其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县土地局处罚决定。同时提出,如乡政府的批准无效,必须拆房,应由乡政府赔偿损失。乡政府则认为张某以弄虚作假行为通过熟人获得了乡政府批准。乡政府已对直接责任人作了处分,拆房一切损失应由张负责。

问颞: (1)本案中乡政府的诉讼地位是什么? (2)人民法院如果撤销县土地局的处罚决定,要求具备什么条件? (3)人民法院若维持县土地局的处罚决定,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答:(1)本案中乡政府是行政诉讼第三人。

《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它公民i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A*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5分) (2)《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县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_,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能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①主要证据不足;
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③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超越职权的;
⑤滥用职权。(5分) (3)《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根据《土it管理法》,农村居民使用耕地建造住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级人民政府如批准农民在耕地上建住宅,即是越权。(5分) 12.案情介绍。张氏兄弟二人合开了一家电脑公司,经营电脑网络产品,兄弟二人为了招揽顾客,就在公司门口打出广告,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500元者,可用本公司的IP电话免费拨打5分钟国际长途电话。过了一段时间,当地公安局以该公司经营基本电话业务、扰乱电信市场为由,对张氏兄弟立案侦查。并对张氏兄弟收取“保证金”600元,没开收据。张氏兄弟以公安机关违法收取“保证金”为由,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财产。

问题:
(1)此案属于什么性质的诉讼?为什么? (2)人民法院审理的对象是什么? 答:(1)本案属于行政赔偿诉讼。(需要展开论述)(9分) (2)人民法院审理的对象为公安机关收取“保证金”是否合法。(6分) 13.案情介绍。某县卫生局与县防疫站联合对本县食品行业进行食品卫生大检查,发现个体摊贩李某出售已过保质期的变质酱油,双方立即共同作出决定,责令李某停止销售并销毁全部变质酱油并处以罚款3000元。李某对此处罚决定不服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减少罚款数额。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本案中的被告应当是谁?并说明理由。

答:(1)本案应由县卫生局和县卫生防疫站作共同被告。(7分) (2)因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本案的处罚决定是由县卫生局和县卫生防疫站联合作出的,因此他们是共同被告。(8分) 13. 案情:2008年9月,中原省罗河市燕城区裴庄镇要求收割玉米的农户先办理“砍伐证”、“准运证”。裴政[2008]37号文《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焚烧秸秆,实施秸秆还田i秋作物秸秆禁烧率必须达到100%”、“谁砍罚谁,谁烧罚谁”、“农户承包地砍伐或焚烧秸秆1亩以下的对该农户罚款300元,超过1亩的每亩罚款500元。”文件的颁布日期是2008年9月3日。文件说,对确因养殖、青贮等需要,农户要求砍伐的应先报镇“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同意,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经批准方可砍伐,“否则按违反秸秆禁烧规定,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农民李某因未经批准砍伐玉米秸秆回家喂猪被镇政府罚款三百元。

问题:(1)《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其是否合法?为什么? (2)镇政府对李某的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3)李某不服镇政府处罚决定,如何寻求行政法上的救济? 答:(1)属于抽象行政行为(3分);
不合法,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3分)
(2)属于不合法,因为处罚依据违法。(4分)
(3)可以申请行政复议(3分),或者可以申请行政诉讼。(2分)
14. 案情:某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王某在一次宴请自己老战友的酒席上与酒店老板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一气之下,将酒店内的一台高级进口彩电砸坏,并扬言要吊销李某的营业执照。李某在多次向王某索赔无效的情况下,以王某为县公安局干部为由,要求公安局予以赔偿。被公安局拒绝后,李某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县公安局赔偿自己的损失。

问题:(1)王某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务行为? (2)根据所学知识,请分析判定其行为性质的理由。

(3)本案是行政诉讼吗?为什么? 答:(1)王某的行为是个人行为,不是公务行为。(5分)
(2)公务员的具体身份由其行为性质所决定:他从事个人行为,其身分是公民;
当他从事公务行为时,其实际身分为公务员。(5分)
(3)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因为王某的行为是个人行为,不是公务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5分)
15. 案情:2007年3月,深圳市民樵某向深圳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申请办理驾驶执照被拒。被拒原因是樵某没有提交驾校培训记录,车辆管理所的依据是2006年,广东省公安厅、交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驾驶入培训、考试工作的通知》(粤公、通字(20061376号),该文件规定:“自2006年11月15日起,除部队驾驶证或者境外驾驶证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外,其他初次申请驾驶证或者增加准驾车型的,必须持驾校出具的《驾驶培训记录》方可预约考试。” 同年5月,樵某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1月,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作出判决“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作出的不受理樵某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
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
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2)本案中所涉及到的诉讼性质是什么? (3)请回答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粤公、通字(2006J376号文件的性质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 答:(1)本案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有:车辆管理所;
(2分)樵某;
(2分) (2)本案所涉及的诉讼为行政诉讼;
(3分) (3)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 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所实施的行政行为。(4分)
结合本案,该文件属于抽象行政行为。(4分)
16. 案情介绍:毛某是A省某市甲县从事商品批发的个体工商户。9月20日,甲县工商局给毛某送达了以毛某违法经营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上日期为9月10日。11月16日,毛某申请复议,工商机关以超过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

请问:
(1)本案的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 (2)本案应由哪个复议机关管辖?为什么? (3)作为复议机关的工商机关的做法正确吗? 答:(1)本案的被申请人是甲县工商局。(2分)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3分) (2)本案应由某市工商局或甲县人民政府管辖'负责复议。(2分)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分)
(3)某市工商局做法错误。(2分)根据《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案中,甲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虽然是9月10日作出的,但送达给毛某是9月20日,即毛某在9月20日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所以,工商局不得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不予受理。(3分) 17. 案情介绍:某行政机关干部李某利用出国考察的机会,从国外带回若干违禁的物品。受到海关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其所在单位了解情况后,又给予其撤职的行政处分。李某不服,认为处罚、处分太重,便分别以海关和所在行政机关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上述处罚和处分。

问题:
(1)本案中,海关能否成为被告?为什么? (2)本案中,对李某所在行政机关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能否受理?为什么? (3)人民法院若受理起诉应由何级何地法院管辖?为什么? 答:(1)本案中,海关可以成为被告。(2分)依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本案李某认为海关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太重,提起诉讼,作出罚款决定的海关就是被告。(3分) (2)行政机关对李某的撤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法院不予受理。(2分)依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分) (3)该案件应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海关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管辖。(2分)依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17条的规定。海关处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分)

推荐访问:最新电大专科《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财务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最新电大专科英语I(1)试题及答案(最新 最新电大专科《物业管理法规》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大专科《经济法学》题库及答案 电大专科《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电大专科《邓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电大商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2015电大专科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最新
上一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自查报告
下一篇:北京轨道交通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