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来源:一年级 发布时间:2021-04-14 点击: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因此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本节课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能够微观的角度理解守恒的原因;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理解与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探究法:利用演示实验示范如何利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使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思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历史资料展示引出问题,利用实物展示台投影,直观展示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展示体现化学变化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化抽象为具体,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五、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意在提高课堂实效性,因此本节课的各个

 环节也围绕这一点来展开。这节课的导课部分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史实资料中的实验结论是不是偶然的,带着这个问题引出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的欲望。

 探究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演示实验得出与拉瓦锡实验相同的实验结论,实验中虽然在数据上是相等的,但是需要经过深层次的剖析,才能总结出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质量总和,这个分析过程实际上也为学生分组实验中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做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学生分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性的定律,探究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因此分组实验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这样一来质量守恒定律在提出就是建立在多个事实的基础上,更具说服力。

 在关键字的理解上,我采用了让学生出一道填空题的方式,让学生去找哪个词更有意义,使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的更透彻。

 为了能给学生正面的知识,我们做的实验全部是体现相等的,在相等的基础上,学生从正面理解和接受了质量守恒定律后,此处我设计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实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总质量减少了。为了使学生直观的切身的感受到质量变少,我们换了电子称来称量,感受示数不断的降低的过程,同时为了使反应不至于过快,我采用分液漏斗进行滴加,感

 受这种逐步的变少。在选择习题上,我没有做更多的扩展,只是想把基础知识打得牢固为目的,其实整个课的重点都是集中在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建构上和本质上守恒的原因的理解 习题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小题,这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并不能解决,意在让学生产生思考,留下悬念,为下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常见的现象,如煤燃烧产生了煤灰,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很多。又如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质量也减少了 【提出问题】

 为什么发生化学反应之后,这些物质的质量会减少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第五单元:课题1:

 (一)提出问题:

 我们来看一段历史资料:拉瓦锡加热分解氧化汞,发现加热 45.0 份质量的氧化汞反应后生成了 41.5 份质

  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思考,产生问题

  根据历史资料,发现问题 由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参加反应的氧化汞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汞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思考、产生疑问

  从生活实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根据历史资料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化学反应同时发现问题

 量的汞和 3.5 份质量的氧气,这个实验的数据有什么关系?

 【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适不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存在什么样的质量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解】如果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总和”应该是实验中得到的两个数据,这个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存在多少种可能呢?

 (二)实验探究 一、演示实验:

 1、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演示实验】步骤 1:现有一支试管其中装有表面被打磨过的铜片,观察铜片的颜色;试管中除铜片外,同时充满氧气并用胶塞塞紧,将试管放在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量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实物展示投影出天平指 提出问题

  猜测数据可能存在的关系:三种可能,分别是“大于”、“等于”“小于”

 观察铜片颜色

 观察并读取天平平衡后装置的总质量为 180g

  观察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变成黑色

 根据化学反应伴随一些现象如变色,说明铜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观察发现天平仍然平

  由个例引申至实验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提出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

 针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铜片表面有什么变化? 【提问】铜片表面变色了,说明了什么? 步骤 2:将反应后的试管再次放置在烧杯中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这个数据竟然相等了,你想到过吗? 【提问】请问反应前后称量得到的数据 180g 分别包含了哪些物质的质量?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讨论后汇报一下

  这两个数据中是否可以抵消的量?划掉可以抵消的量,得出实际反应中质量关系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总和 【过渡】仅就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和拉瓦锡的实验能否证实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存在相等的质量关系呢?

 二、分组实验:

 衡

 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数据 1:M 烧杯,M 试管,M 胶塞,M 铜片,M 氧气 数据 2:M 烧杯,M 试管,M 胶塞,M 氧化铜,M 剩余的铜片,M 剩余氧气

 找出可以抵消的量,得出结论:M 铜(参加反应)+M 氧气(参加反应)=M 氧化铜

 思考,产生疑问

 6 人一组,分组实验:

 1、预习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操作 2、进行实验(分工合作)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小组代表发言 实验 1:

 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论

 让直观的感受到质量不变,并初步形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想法

 分组讨论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述想法,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

  培养学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各小组汇报实验的完成情况

  【总结】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该是“等于”的关系 这个相等的质量关系实际是我们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探究得出的实验结论即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板书】一、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果请你把这段话变成一道填空题来查考的话,你认为哪个词可以成为考点? 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 2: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聆听 理解

  记录 理解

 生小组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学会利用严谨的科学实验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结合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等多个实验,从正面证实质量守恒

  根据多个实验事实,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关键字“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参加”:反应中剩余的物质的质量属于没有参加反应的不包括在质量总和中 “质量总和”:质量上守恒定律,体积上不一定守恒 练习: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3g 碳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11g 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3g碳与 800g 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提问】这位同学说的对吗?为什么不对?

 判断:10g 水蒸发成 10g的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过渡】无数实验证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从微观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化学变化中质量总是守恒的?这里有一幅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它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实质,请结合微观示意图进行解释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找出概念中关键词:

 1、“化学反应” 2、“参加” 3、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8g 学生甲:二氧化碳的质量:803g 学生乙解释:不对,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碳和氧气的质量总和,3g碳只能与 8g 氧气反应,剩余的氧气质量不包含在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中 学生丙:不符合,质量守恒率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观察微观示意图片,深

 逐字逐句深入理解概念及其内涵

  考查学生对概念中关键字的理解程度

 直观形象地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肯定不变,易于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过渡】同学们,请继续看老师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 2】研究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我们换一种称量工具——电子天平来进行研究,它的精度是 0.1g,它的使用非常方便,将仪器放置在上面,读数马上显示。

 接下来,我需要邀请一位同学上来与我合作完成实验 称量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称量后缓缓旋动分液漏斗活塞,使稀盐酸缓缓流入锥形瓶中,观察锥形瓶中的现象及电子天平读数的变化 【质疑】为什么示数会变小呢? 难道这个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讨论:如何改进装置使这个实验能够体现质量守恒呢?

  层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有变化

  认识电子天平,感受电子天平称量时的快捷方便

 学生丁:将装置放在电子天平上并读出显示的读数:

 通过实物展示,观察并描述现象: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天平示数逐渐下降

 可能是生成的 CO2 从导管逸出,反应后装置的质量减小

 小组讨论,交流

 接受

  该实验使已经建立起的质量守恒的观点产生了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了学生主动思维。

  发现问题

  提出猜想

  设计方法

  【追问】改进的原则是什么 展示改进装置:用一个矿泉水瓶代替反应容器,矿泉水瓶瓶壁有一定的耐压性并确保装置密封。

 演示实验:向矿泉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并在瓶中加入一支装有稀盐酸的试管,用电子天平称量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称量后,倾斜塑料瓶使药品接触,再次称量装置的总质量 【总结】经过改进后的实验仍然体现质量守恒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步练习】投影:

 【设疑】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已知氧气的质量为0.16g,求生成氧化铜的质量? 将导管口套气球或将导管口连接胶管,用弹簧夹夹紧胶管 使装置形成密封

  观察天平示数的变化:电子天平读数不变

  回顾、总结主要内容

 练习

  思考,疑惑

 动手改进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以强化,也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对下一课题内容

 欲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布置作业】

 教材 98 页:练习与应用第 2 题,第 3 题

 的兴趣 七、板书:

 第五单元: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 一、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改进装置环节中,由于器械有限,不能将学生的想法实现,只能实现密闭,这个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继续改进和创新。演示实验的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摄像头实时展示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的过程。

 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努力提高课堂机智。在学生的矛盾冲突无法化解或是出现理解障碍时,随即应变能力和课堂教学机智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设计得再好,若缺乏机智,想上好一堂课,难!所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必须积极地学习并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学 潘 婷

推荐访问:守恒定律 上册 教案
上一篇:北山大道情况汇报,(12.11)
下一篇:2021大专生毕业个人工作总结「五」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