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信息化办公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20-09-27 点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十五”规划

 (一)“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情况总结

 过去的五年是我校信息化建设腾飞的五年,信息化建设伴随着学校不断前进的脚步,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十二五”期间,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校构建了一个比较安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开放的信息化校园基础设施,包括高可用的网络通信平台和开放的基础服务平台。建立了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整合,推进了校园数据共享环境的数据整合,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了作为信息化校园数据重点支柱的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建设了统一信息门户平台、校务管理平台、移动校园平台,推进校园网内网的建设与应用,通过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建立了信息的发布管理渠道,实现了信息服务的内外有别的管理模式;通过内网建设提高校园内部管理服务信息的集成化服务水平,使我校的信息化校园逐步成为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教学互动、网上办公、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初步形成了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信息环境。学校积极探索和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示范性应用项目和典型案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改造与建设

 (1)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

 “十二五”期间,校园网出口带宽逐年增加。从“十一五”末的总带宽130 Mb,至“十二五”末发展到总带宽2300 Mb(教科网600 Mb、电信1000 Mb、联通400 Mb、移动300 Mb)。随着移动办公、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和我校校园无线网的建设,访问外网的流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移动校园的建成,出口带宽成为高速校园网的一个瓶颈。

 (2)校园网络核心升级改造

 “十二五”期间,建成了一个高性能、高可靠的校园主干网络。通过高性能核心交换机重新构建全冗余支持万兆主干网络架构。各区域汇聚设备采用万兆线路连接到主干网络设备上,并可在将来扩充为多条万兆链路捆绑的方式,增大区域和主干网络之间的带宽。实现校内万兆主干网络、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的新一代校园网络架构。

 (3)长宁校区网络改造

 完成长宁校区网络主干设备更新,进行了网络架构切换,组成以松江校区为核心,长宁校区为汇聚的逻辑部分。长宁校区上网皆可通过裸光缆从松江校区出口访问,大大提高了长宁校区的网速和网络安全性。

 (4)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

 完成数字化校园服务器虚拟化建设,实现了虚拟化服务器的高可用集群,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

 (5)改造数据中心,提升核心数据库服务能力

 数据中心核心数据库服务平台,作为各业务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全校各项基本业务的正常运转。改造后的数据中心采用高端统一存储平台,整合前端服务器群、后端存储阵列,为师生提供一流的计算与信息服务环境,提供统一的存储与服务平台,提升系统的持续服务能力。为数字化校园各个基础平台、基础服务及业务系统提供了统一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

 2.校园信息基础平台改造与建设

 “十二五”期间,对三个校园信息基础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建设与之配套的多个应用系统。对统一身份认证(IDS)系统的硬件进行更新,提高系统性能;完成数据共享平台的升级改造,重新制定新的信息标准;完成信息门户的升级改造,以服务为导向分步建成师生综合服务门户。

 (1)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在校园网内,实现应用系统的集中用户管理及统一认证标准。通过制定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基本实现所有应用系统用户认证的统一集中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的集中认证。硬件的更新换代使得IDS系统运行更快、更稳定、更可靠。

 (2)共享数据库平台

 建立全校公共的应用系统间信息交换数据平台,通过分析确立应用系统权威信息源,汇集并向各应用子系统提供定期更新、可靠的数据。在原有共享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将目前的共享库及信息标准管理工具1.5版本升级至3.0版本,新版本功能包含了参照标准、执行标准、共享库3部分内容,对我校的公共信息标准进行了更新,并对人事、科研、教务、学工、研究生等五部门实现了公共数据信息共享。

 (3)分步实施完成师生综合服务门户的建设

 师生综合服务门户以服务为核心,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采用统一的入口,为学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学生真正关心的、有实用价值的便捷信息服务,包括学工、教务、财务、图书、校园卡及生活等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服务;为教职工提供人事、科研、教学、财务、图书、校园卡等与工作及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信息服务。

 3.应用子系统建设

 “十二五”期间,相继完成了35个应用子系统的开发、升级和改造,并将其统一集成到师生综合服务门户中:

 完成OA系统升级改造、实验室管理系统、完成迎新管理系统、网上办事大厅、完成校园短信平台建设、完成学校会议签到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学生综合信息服务门户、邮件系统升级改造、校园GIS地理信息综合服务APP应用开发。

 重视信息资源特别是教学资源的建设,加强信息化服务教学的力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教务考勤系统的应用,为学校提高教学服务水平提供支撑。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服务学生是学校的基本功能,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学生综合服务门户、迎新管理系统、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等系统将为学生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水平和效率。

 让学校各项行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进一步提升学校网上办事效率,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校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切实提高了学校信息化综合服务水平,夯实了信息化校园的平台建设,是“一站式”服务理念的具体实践。

 教师团队激励计划是我校重点推行的改革计划,教学团队服务平台、教学团队考勤系统、团队教师答疑与自习安排统计系统的开发,直接服务于教师团队激励计划,为教师团队激励计划的建设和推进提供信息化的保障。

 校园网主页的改版、腾飞新闻网改版、网站群建设、60余个各部门网站以及专题网站的建设、学校主页及GIS系统英文版、教师名录系统建设都对信息的公开、学校形象的提升提供了有效地窗口,发挥了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根据《上海教育统一通信音视频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办〔〕

 (二)发展趋势及问题与差距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承载着巨大的挑战。学校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信息资源建设与完善、管理系统建设与深化应用成为学校信息化的中心工作。

 “十二五”期间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规范管理,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的“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如何利用校园网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推进信息化工作,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网上资源不足、技术支持不过关、专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也是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到现今阶段,信息化工作重点要解决好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规划发展的问题,二是提升系统安全稳定,服务质量的问题。根据高等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再局限于某个部门或某项事务的管理,对信息的需求从简单的基本信息共享服务和单一校务管理,向深层次的综合业务服务管理与决策分析发展。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与扩展。更多的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与故障应对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以国际先进的经验来看,运用信息化系统工具与手段进行信息系统的运维保障支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运用水平是一个有效途径。

 与其他高校信息化要求相比较,我校现有的应用业务系统更多地依赖于相关部门的需求,以管理为导向而构建,主要从业务视角,而不是从用户视角来规划系统架构,这也就间接造成了为数不少的应用业务系统在实际推广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未能得到以广大师生为主要用户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缺乏校级层面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

 学校信息化建设延续着按需发展的思路,缺少校级层面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各应用业务系统更多地处于松散耦合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无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系统的先进技术优势。同时,学校信息化办公室更多地扮演了业务实现者、需求满足者的角色,没有很好地扮演总体架构师的角色。

 (2)缺少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和开发、维护模式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系统由各个部门主导完成,缺少技术及功能的长期规划,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的需求适用,各部门独立建设、独立维护,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有的甚至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不利学校信息化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也带来成本增加的问题

 (3)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未能从用户视角进行规划建设

 应用业务系统的建设更多地以满足业务部门的管理需求为目标,没有从最终用户的视角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导致为学校、院系领导提供的决策分析服务、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等,被业务单元切分,相互割裂,在增加用户使用应用业务系统难度的同时,也导致跨应用业务系统集成整合的难度被加大。

 (4)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分析决策置信度偏低

 对同一个数据,由于重复录入、录入时的差错和统计标准不统一,由不同的系统提供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各个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数据质量低下,使得学校无法通过现有的应用业务系统获取学校真实的全局数据。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亟需按主题进行整理,构建数据仓库系统加以充分利用

 (5)信息化人才队伍相对滞后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短缺,基础服务的保障不够全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技术力量整体水平有待加强。教职员工信息化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化技能和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建设一支能胜任教学、管理和技术维护的信息技术队伍,同时把信息技术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类型,分层和分级对行政人员、教师、技术员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并有计划地招聘和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

 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应该坚持以下:

 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教特点和不同,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以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学校“十三五”总规划为指导,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实现数据标准化、桌面虚拟化、服务个性化、物联一体化,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一流水准。

 (三)智慧校园的建设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思路。加大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度,健全和完善信息化组织机构。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实际应用,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数据的鲜活性、可用性及可挖掘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应用牵引,技术推动”,建立“供给创造需求”导向的机制。

 (3)加大经费投入,购买第三方服务及外包服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对低端日常维护工作,探讨引入外包服务管理机制,在高端应用服务领域,探讨购买第三方服务。

 (4)统一集群架构,数据集中集成。遵循统一技术规范,按照“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思路,构建学校信息化基础平台和技术框架,建立统一的集群架构。

 (5)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专业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骨干队伍。加大信息化推广和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

 (6)强化需求调研,分步建设实施。坚持从校情出发,从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出发,适时地完善和调整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强化需求调研,分步建设实施,着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四)智慧校园的建设架构

 我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架构概括为:“3+1模式”。其中“3”是代表智慧校园架构的三大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物联感知系统;“1”是代表各类应用系统建设。

 图7-1 智慧校园建设架构

 (五)智慧校园的建设路径

 (1)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信息推送引导,实现个性化服务;师生个性化互动学习环境。

 (2)规范信息标准、构建统一信息交互平台;推行“一站式”服务理念,创建高效服务型机关;构建教育管理决策支持与分析平台。

 (六)智慧校园的建设方案

 主要从六个视角进行相关内容建设,包括感知互联、平安校园、绿色环保、便捷服务、高效灵活、决策支持。

 图7-2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三、建设项目

 (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

 建成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核心机房,改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开展校园无线网二期、三期建设,建成一个高速率,广覆盖,易管理的安全校园无线网络。全面提升校园网络安全,针对系统各种安全风险提供全面、动态的安全策略。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满足无线终端的普及校园无线网的流量增加的需求,总带宽达到4 GB。

 1.新大楼核心机房建设

 根据学校松江校区二期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松江校区核心机房将整体搬迁至新大楼,建成一个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核心机房是“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的重点之一。

 2.校园无线网二期、三期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设备价格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在校教职工和学生拥有带有WiFi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型会议室、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室外广场等场合突破有线网络节点的限制,解决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实现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实现数据通信的目标。计算机网络由有线向无线、由固定向移动、由单一业务向多媒体发展,因此无线网络技术在高校校园网建设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满足校园网可持续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始终坚持无线校园网络建设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作为建设思路。整个无线网络建设以覆盖为主,同时考虑容量需求,结合室外和室内AP分布系统合路建设WLAN,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层次正在逐步深入,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伴随网络信息的普及,运行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信息效能的重要问题,网络安全、VLAN、包过滤、入侵检测及防火墙等技术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防火墙不仅可以保护校园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外部接入的攻击,还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接入校园网络的子网、工作组和LAN。

 TCP Reset)、锁住防火墙等响应动作。

 (3)安全漏洞扫描

 对于随时处于动态变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必须针对系统的各种安全风险提供全面、动态的安全策略,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主动探测,在黑客攻击之前找出系统安全隐患。使用互联网扫描器、系统扫描器和数据库扫描器三种漏洞评估扫描软件,探测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扫描结果对内部网络提交风险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填补安全漏洞,提高网络和系统的安全等级,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4)交换和虚拟局域网

 在传统的共享式局域网(如Ethernet)中,所有的网络设备都连接在同一物理介质上,网络中的任何一台工作站都可以接收到网络上传输的全部数据。在Telnet, FTP等协议中,用户名以及口令等信息都是以明文形式传送,容易造成口令泄露。而在交换式网络中,网络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都是一个网段,交换机内部各网段之间通过由一个个网桥构成的交叉矩阵互连,交换机只会把信息传送到与目标对应的端口,连接在其它端口的工作站将无法实现网络数据监测。因此,通过采用交换技术,将减小网络数据被窃听的可能性。

 4.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

 随着校园无线网流量的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移动校园的广泛使用,出口带宽一定会成为高速校园网的一个瓶颈。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出口带宽,“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大幅度增加出口带宽,“十三五”末我校出口总带宽将达到4 GB。

 (二)云计算平台

 建设云计算中心,以高性能计算作为IT基础设施,改善科学研究环境,吸引、引进高端人才,提升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开展服务器虚拟化二期建设,使之成为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有力基础保障。提供桌面虚拟化、云存储等云服务,实现统一监控、统一安全防护、统一容灾备份,打通数据中心资源孤岛,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

 1.桌面虚拟化建设

 桌面虚拟化作为云计算的一种方式,由于所有的计算都放在服务器上,终端设备的要求被大大降低,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本、低端PC、甚至电视,都可以成为可用设备。桌面虚拟化可以在数据中心集中安装,从而简化治理及配置,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学生和教师不再需要携带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也不会再因为有资料遗漏在办公室计算机内而发愁,虚拟的桌面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在有网络的环境下远程访问,继续进行未完成的工作。

 桌面虚拟化的应用带来了集中管理、统一配置、使用安全、降低耗电、节能减排等功效,尤其使用于机房、教室等多变需求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各种软件版本升级的加速,新开发系统与浏览器等应用工具不兼容问题等,在桌面虚拟化中可得到很好解决。

 桌面虚拟化建设的基本策略是:分步实施部署、按需申请使用。

 2.服务器虚拟化二期建设

 “十二五”期间的服务器虚拟化建设,为我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的效益,已经设置的虚拟服务器已经接近100台,当前大多数应用的服务器都应用于虚拟服务器。“十二五”期间,我校新开发的应用服务达到30多个。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和智慧校园的进一步建设,我校将开发出更多的应用服务和信息系统,将会对服务器虚拟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我校现有服务虚拟化总资源为四台机器,每台32核CPU,256 G内存,总体资源为128核CPU,1024 G内存。为了进一步支持我校信息化发展,对服务器虚拟化进一步扩大和建设,使之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有力基础保障。

 3.云存储平台建设

 云服务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对数据中心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有效地整合、灵活地分配,同时实现统一监控、统一安全防护、统一容灾备份,从而保障系统及数据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打通数据中心资源孤岛,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并使广大师生使用任何设备随时随地使用所需资源。依托云存储建设文档云,将为广大师生在文档的安全存储、文档共享和文档获取等方面将带来更宽广的应用。同时在文档云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应用,如教学资料的分发、学生作业的提交、公文文档的存放等。随时随地的文档移动访问,简单高效的移动文档使用体验,将极大地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效率。

 4.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数据分析决策系统作为核心数据分析引擎(BIEE)和数据集中分析展现配置引擎(BISTAR)整合中心系统,将为学校内所有的业务系统提供如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数据信息采集、决策支持以及数据分析结果展现等底层技术支撑。数据分析中心为整体的数据分析预置多个不同维度与方向的主题分析包,方便校院领导单独通过数据分析中心快速实现核心业务维度和方向的主题分析展现,辅助决策。

 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是将数据作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完整实现数据决策分析环节的管理与展现。通过设计不同的分析方向与维度,全面覆盖并满足数据分析与决策环节的需要。面向用户为校院领导,目标是为校领导提供全校范围的基础数据统计信息和投入产出比信息。

 系统主要目标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基于不同关注点的统计功能;

 (2)提供基于不同关注点的数据挖掘功能;

 (3)提供多种方式的展示窗口。通过数据服务中心面向个人(包括教职工、学生)、部门管理员(院系秘书、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提供如下数据服务:

 (4)个人集中查询在校数据;

 (5)部门及院系集中查询数据;

 (6)校级层面的数据统计查阅;

 (7)个人常变数据资助管理;

 (8)在无业务系统数据支撑下,自主完成部门数据处理;

 (9)个人和部门数据的导入导出;

 (10)部门数据分析图表生成;

 (11)建立数据标准与服务中心的关联。

 (三)物联感知系统

 为师生提供一系列专属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面向师生提供集校园信息发布分享、O2O线上线下服务化的生活服务与社会化资讯分享服务,满足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通讯协同等不同需求。开发移动教务,提高学校对学生、教师的服务水平,提升师生之间沟通的效率,让学生能利用手机随时随地了解学校动态,查询各种服务及资源,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供综合信息推送服务,为广大师生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1.充实移动校园及微信服务

 聚焦校内师生日常生活,为我校师生提供一系列专属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包含校园信息发布、信息分享、信息传递的平台支持,师生出行票务、兼职、培训、二手交易、公益活动、教育APP超市等,面向师生提供集校园信息发布分享、O2O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的生活服务与社会化资讯分享服务,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内涵。

 我校移动校园平台主要面向校园不同的服务对象(教师、学生、行政职工)提供差异化针对性的移动服务,可灵活集成校园的各类应用,也可在平台集中控制的前提下灵活提供对第三方向校园移动服务的集成能力,从而满足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通讯协同等不同需求。

 (1)学校服务类应用

 服务类应用是学校应用的一种,师生用户提供校内场景的移动服务、、课表、、图书、通讯等,并可以结合运营手段,进行的二次推送,增加用户粘性,实现使用。地图查询查询

 (2)学校管理类管理类为充分适应网络信息化趋势下大学生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拓宽师生互动的渠道,提升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师生互动有效性

 针对这些问题,在原有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一套架构于WEB的三维全景虚拟导览系统,可以让参观者用鼠标在展览馆中达到认识、学习、导览和体验的目的,改善传统展览馆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展览馆的影响和宣传效果,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有效更方便的信息服务手段。

 实现如下功能:

 (1)全局概览

 步入三维全景展馆,首先通过语音和文字呈现展馆简介,同时呈现展馆内展厅结构图示、导航等。

 (2)局部详细介绍

 针对展馆内某个展板或物件,可点击后通过图片、文字或语音进行详细的内容介绍,方便访问者具体的了解。

 可对具体物件进行全方位全景展示,并且可以360度任意旋转放大缩小每个展品呈现三维立体实物效果,同时有解说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

 (3)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功能

 提供全方位管理和漫游控制功能,包括放大、缩小、旋转、全屏、鱼眼视角、剖面视角、立体视角、极射视角等多角度浏览。

 (4)展馆定位

 可展现展馆在学校校园中的地理位置及户外景观(伴音乐)。与校园GIS集成,能够在学校地图中标出展馆建筑所在位置、建筑造型,鼠标点击标志可同步显示图文介绍。

 5.图书馆一门式信息管理平台

 “十三五”期间,图书馆将建设“一门式”信息服务平台,包括一站式信息服务共享平台、自助借还书系统、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空间、四通道闸机和四通道防盗仪等设备。通过配备功能完善、便捷的软硬件设施、内容丰富的信息与知识库资源,配合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为读者提供温馨便捷的“一门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实现图书馆围绕学科服务情报分析研究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和延伸。

 以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系统为主体和依托,集成门禁考勤管理系统、无线电源控制系统、条码资产管理系统、网络课程与教学管理系统和虚拟实验管理系统,并对上述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化管理,形成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整体架构。系统以学校实验室管理流程和基本事务管理为核心,以规范实验室管理信息化为准则,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系统依托校园网络构建管理模式,采用B/S结构,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整个实验数据放在服务器上,管理人员、教师在办公室、宿舍通过网络对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实验过程等进行管理监控,而学生则可以在机房或在能上网的地方进行实验预约。相对传统的手工管理,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继续开发各类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

 1.师生互动学习平台

 基于web2.0和移动互联技术构建具有社交化、移动化和碎片化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师生互动学习平台面向师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更智能的学习体验和更优质的碎片化课程资源,如利用社交网络技术实现学习者之间、助教与学生之间的答疑、笔记、课外资源分享等学习交互服务,完美整合了线上线下的学习行为,师生可以通过PC、Pad、手机等多种终端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平台的建设带给师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1)学生学习

 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学习修学分课程,也可以依据兴趣爱好自选课程学习。在学习中,平台提供记录课程笔记来辅助学生学习、提供课程问答模块来促进学生交流学习,以及提供私信IM来促进学生之间聊天交流等功能。此外,在课程学习中,平台提供的章节测试和结课考试,使在平台中课程学习具有现实的严谨性和真实性。

 (2)助教辅学

 鉴于在线学习的学员数量众多,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需要辅之以助理教师参与课后答疑、交流互动、督学促学等一系列教育管理活动,所有助教辅学活动均在平台上进行。

 (3)移动学习

 借助多样化的终端,电脑、平板、手机,实现移动学习。支持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在功能上支持在线学习、离线学习、课程问答、课程笔记和课程评论等功能。学习进度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之间实时同步,提供碎片化学习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4)校方管理

 学校拥有统一化管理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仪表盘、公告管理、用户管理、本校课程管理和本校学生管理,具体包括所有学习用户的情况统计、学习用户管理、发布公告消息以及对在线课程进行开课和导出成绩等。

 2.校园综合信息报送平台

 校园综合信息报送平台是真正简便实用、先进的、功能强大的信息报送系统,实现信息采集、报送、发布和管理的系统,通过层级式的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分布式报送收集,统一汇总编辑、审核,最终自动发布和报送。

 3.科创中心管理信息平台

 近年来,学校越来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和学院都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然而,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不规范化,科技创新活动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问题。如今项目申报的人数很多师们对项目的整理与统计的工作量非常大,传统的电子邮件收发项目通知,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出现统计数据错漏等问题。能够极大地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师重复填写资料、核对资料的工作量,真正实现对项目申报的信息化管理。

 Internet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我校的教学过程管理提供了一个广泛而且便利的新途径,在充分分析和研究我国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最新成果,以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目标,设计适合我校发展的新型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应体现我校教学过程管理自身特色,使我校教师能够快速地管理和查阅学生成绩、课程、测验、实践、签到、互动等信息,在理论、实验、实践等方面全面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管理工作。

 7.学生就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构建本校的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为面向学生、用人单位、就业管理人员的综合服务系统。实现我校校级管理系统与市级系统的上下联通,提供学籍、资助、用人单位、招聘求职、就业预警信息、就业质量报告和白皮书统计分析数据的一键上报、一键同步、一键面试预约等功能。

 8.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易班信息互通

 该项目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效率、保证科学、客观、公平、公开的学生各类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推优入党、推荐就业、毕业鉴定等重要依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1

推荐访问:上海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工程技术 上海 信息化
上一篇:最新工作会议议程安排例文_会议议程安排格式例文
下一篇:国企党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培训讲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