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区域教育工作实际谈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2.0”

来源:中华会计网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结合区域教育工作实际谈如何推进 “ 教育信息化

 2.0”

  摘要:本文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通过与《2012 年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进行对比,结合笔者十余年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通过对区属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谈对“教育信息化 2.0”的认识,以及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 2.0”的几点建议等,以此梳理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为推进区域 “教育信息化 2.0”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 ;教育信息化 2.0;三通两平台;三全两高一大;

 正文:

  2018 年 4 月 13 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同年 11 月我省电化教育馆组织全省(省、市、县\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召开了“教育信息化 2.0”解读与实践探索交流研讨会,会上由中央电教馆韩骏副馆长对《“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今年年初我局领导提出我区要推进“教育信息化 2.0”的工作要求,由我制定相关工作计划,我再次拿出《“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以及其他当时训培的资料认真去读去理解,并认真思考究竟该如何实施。

  一、

 我区教育信息化现状

  要想推进“教育信息化 2.0”,首先要充分了解我区教育信息化现状。作为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我们对教育局统一的信息化推进工作比较了解,但对各校自主个性化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了解的还不是特别清楚。为了给推进“教育信化 2.0”工作提供基础依据,首先我通过设计下发表格对区属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摸底,再通过学校填报的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走访调研,最后对数据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

  我区现有区属学校 18 所,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建成了 1000M 的区域教育城域网,所有学校接入了 200M 互联网宽带,无线网络覆盖所有学校并实现实名认证,所有班级及部分功能室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超 100%,且其中大多数为最先进的 86 寸液晶触控一体机式班班通,其余为短焦投影白板式班班班通。我区作为第二批省级基础教育资源应用试点单位,所有教师开通了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开通率为 22.5%,所有学校根据学校规模均建有 1-3 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每个学校拥有 1 间高清录播教室,并依托录播系统建有区域教研云平台,部分学校自筹资金建设或购买了电子班牌、智慧书吧、学生用平板电脑、创客教室、电子阅读机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近年在省、

 市特别是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较为先进,基本实现了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的“三通两平台”。

  我所在的部门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网络运维、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配备等,而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教研方面的工作职责隶属于教研室,在培训方面职责又属于教育科统筹规划,几个科室缺乏沟通交流,造成我区信息化设备虽比较齐备先进,但使用率尤其是省、市资源的利用率不尽人意的现状。

  二、

 推进区域 “ 教育信息化

 2.0” 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通过解读和学习,使我了解到“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 2020 年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下面结合我区以上现状,谈谈我对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 2.0”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一) 推进教育信息化 ,首先要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多方联动

  要想推进“教育信息化 2.0”,单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人是完全行不通的,首先必须要做的是要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多方联动。我局就是因为几个科室缺乏沟通交流、工作协调, 造成我区信息化设备使用率及使用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多方联动。

  首先,必须健全机构。要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分管局长为副组长, 教育局所有科室及区属所有学校领导为成员。机构健全了,工作开展才能顺畅。

  其次,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教育信息化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全局统筹协调推进的过程,之所以将所有科室纳入领导小组,因为每个科室都有不同的分工,都必须服务于教育信息化,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例如:计财科,需要负责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基建装备科需要将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建设标准;信息中心负责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负责相关设备技术参数的论证以及技术支持、网络运维等;教研部门负责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学、研的整合应用等;培训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人才、教师的技能培训等等。

  第三,必须多方联动沟通协调。因为分工的不同各个科室从事着教育信息化中不同环节的相关工作,大家不能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而是要经常性的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具体工作的实施,使配备、培训、使用等环节,环环相扣,有序进行。只有这样,不同科室拧成一股绳, 形成合力才能把教育信息化推进好。

 (二) 教育信息化是 “ 一把手 ” 工程

  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为什么这样说呢?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在“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报告中提出“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副手干不了”。这一点

 其实教育部早在 2013 年就意识到了,从 2013 年教育部开始举办“全国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文件中就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分管负责人、职能处室处级干部、市县教育局局长参加。2014 年培训就更名为“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培训到目前进行了两轮,2013-2014 年举办了 23 期,3400 人参加了培训,当时教育部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全国县级以上教育局长进行一轮全员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在 2015 年教育部又启动 了第二轮,截止 2018 年底,教育部又举办了 31 期,对近 4000 人进行了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宣传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针,推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交流学习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先进经验,提升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能力。我有幸参加了 2013 第 4 期培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记得,在培训结业汇报中,时任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副司长就厉声呵斥道: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我们的培训要求局长参加,有的地区居然选派一般工作人员参加,足以证明对教育信息化还不够重视……当时坐在台下作为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的我惭愧不已。

  再拿我区的一个实例来说明,我区有一所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快速,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工作搞的风声水起。该校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把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把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学习方式作为核心, 以立足实际、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理念,“云+网+端+N 应用”的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该校除了教育局统一投入配备的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外,学校自筹资金为所有班级安装了电子班牌,购置了 150 台学生用平板电脑开展智慧课堂,建成学生自主借阅的智慧书吧,购置电子阅读机五台摆放在学校楼道,创造了我省中小学图书借阅量单校的新高。自筹资金建成校园无线全覆盖,引进乐教乐学云平台,尝试使用一起作业、英语趣配音、口算小天才、口语 100 等学习 APP,借助钉钉办公管理系统实现教学教务人事行政等掌上校务管理,学校每间教室、功能室、植物都有自己的二维码,汇成学校特色码书, 方方面面在码书中都能找到。此外学校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经常性的开展课件、微课比赛,建立本校微课资源库,教师的信息技术融合课及微课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该校率先尝试并更列为“翻转课堂示范校”,2017 年被教育部评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单位。这所学校为何在信息化方面推进的如此之快,而相对在同一区域的其他学校仍在原地踏步,除了这所学校是区域大校经费较充足以外,最最主要的是学校有一个理念先进“爱折腾”的校长,正是因为有了这只领头雁,该校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因此要想搞好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抓好“一把手”的培训,国家已经在厅、市、县教育信息化领导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具体的执行单位——学校的校长就要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培训,只有给他们洗好脑,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了,工作自然就好推进了。

 ( ( 三) )

 推进教育信息化

 2.0 ,培训应用是关键

 2012 年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但 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提出了到 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从 1.0 时代进入 2.0 时代。

  两个目标相对比不难发现,2012 年提出的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主要以建设“三通两平台” 为主,但经过 6 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目前的关键任务就在于如何应用覆盖、如何提升信息素养上了,在十二五期间,搞教育信息化,就是加大投入搞建设,但现在要重应用,重提质,重融合,以前的教育信息化可以是由政府投入,单独由电教部门购买设备, 但现在不行了,必须让培训部门、教研部门参与进来,在提升素养、提质增效、融合应用上下功夫。

 ( ( 四) )

 必须将国家、省、市平台有效整合融合

  在前面对我区教育信息化现状梳理的过程中对“两平台”中,我只提到了资源平台我区是依托省资源平台,没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因为对这两个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我还有此迷茫。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加强两级建设,推动五级应用”,即国家、省级建,国家、省、地/市、县/区、校使用,随着使用的需求后面扩展到三级建设五级应用,因此在两平台的建设上,为避免重复建设,我区一直处于观望等待状态,目前没有建设独立的区域平台。但在对国家、省、市平台的现实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

  先说资源平台,国家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里有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市里有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个别学校还有校级资源平台。其实可用的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但有的老师还经常说没资源,资源不丰富。其实如果把这三级资源用好,已经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地走访中,我来到最新安装了液晶触控一体机班班通的一所学校, 询问正在班里上课的一位老师,新安装的班班通在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但那位老师说“缺乏资源,省资源平台连不上”,于是我帮老师登陆了省平台,下载安装了“教师助手”,可是她登陆了半天,试了几个账号都没登陆进去。这反映了什么问题,一是平台太多,老师需要记住的账号密码太多,容易弄混,二是虽建立了平台,开通了账号,进行了培训,但在应用环节没有一个推进监管考核的机制,老师们还是不会用。

  再说说管理平台,据我了解,我局教育科使用的有国家学籍管理系统、教育报表系统, 人事部门有人事管理系统,教师资格注册认定管理系统,督导部门使用的有义教均衡管理系

 统,装备部门有省教育装备统计系统,信息化部门有教育信息化推进系统,党务部门还有党员管理系统。电子政务方面,市教育局有个电子政务系统但只到区教育局层面延伸不到区属学校,区政府也有个政务系统,也是仅仅到区教育局不到区属学校,而且两个电子政务系统各自独立甚至连运营商都不同。以上提到的哪个系统不算教育管理系统呢?一个数据因为管理的部门不一样,系统不一样,经常出现数据打架的问题。为了便于使用,我同事将我科室要用到的管理系统网址、用户名、密码进行了整理,光我们一个科室与业务相关的就有 27 个不同网址不同平台。这么多的电子政务、教育管理系统能不能由国家或省一级进行统筹整合呢?让大家不用再记那么多网址、用户名、密码?

 所以教育信息化 2.0 里提出的要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特别重要。必须要下大力气,出台标准,抓紧进行整合。

  总之,要想推进“教育信息化 2.0”是一项多部门共同参与,积极协调配合的过程。推进“教育信息化 2.0”将是我区以及全国教育界为之共同努力的教育信息化目标,是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保障。虽然在现实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信在全国各级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政企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完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及《“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以教育信息化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Z],2012-03.

 [2]教技[2012]12 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的通知》[Z],2012-09-12.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Z],2018-04-13.

 [4]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一张图年懂<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EB/OL], http://www.ict.edu.cn/news/jrgz/xxhdt/n20180423_49466.shtml,

 2008-4-23. [5] 教技厅函〔2013〕35 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 2013 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干 部专题培训班的通知》 [Z],2013-06-08.

 [6] 畅言教育.《华中师范校长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到底该化什么?》[R/OL]. 搜狐教育 http://www.sohu.com/a/140916910_790115, 2017-05-16

 [7] 教技〔2013〕2 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 [Z],2013-07-18.

推荐访问:教育工作 教育信息化 推进
上一篇:智慧公安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下一篇: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证《银行管理》模拟题汇总(含解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