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期末训练(及答案)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20-07-26 点击:

 2020 春部编历史八下第 6 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期末训练(及答案)

 八下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我国最早掌握的空间技术是(

 ) A.原子弹

  B.导弹

  C.人造地球卫星

  D.氢弹 2、右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3、下列哪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 A.书本

  B.电视

  C.报纸

 D.计算机网络 4、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5、表 1 时间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表 1 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 35 部电影,其中大部

 分为 1956 年拍摄,被称为“难忘的 1956 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7、1978 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 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 606 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 48.52 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应是(

 ) A.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B.自由民主 平等博爱 C.实业救国 振兴中华

  D.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9、2016 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带着家人到株洲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A.用微信支付

  B.穿现代服装

 C.住小洋楼

  D.用粮票买米 10、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发展

 B.中国的教育水平是世界最高的 C.中国的人才资源有巨大的潜力

 D.邓小平十分重视科教兴国 11、)1978 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 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 606 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 48.52 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 1986 年的 2.5 台增长到 2007 年的 10.2 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12、2012 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学领域产生的优秀小说的是(

 ) ①《青春之歌》 ②《英雄儿女》 ③《红岩》 ④《平凡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1993 年 4 月 1 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 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二、非选择题 1、探究问题。

 材料一: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明的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可达 650 千克 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学委员会刚公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得出结论:中国已经成为或接近成为一个科技超级大国。仅仅 25 年前,中国的经济规模还很小,高科技产业几乎不存在。如今,中国正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科技超级大国迈进。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变成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支出国,2015年全球研发经费总额近 2 万亿美元,中国占了 21%。只有美国稍稍高一点,占到了 26%。如果当前的增长速度持续下去,中国将很快变成研发经费最大支出国。同时,中国已经大幅扩大了技术工人队伍。从 2000 年到 2014 年,每年获得理工科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大约 35.9 万人增长到了 165 万人。而同期美国相

 应的毕业生人数则从大约 48.3 万人增长到了 74.2 万人。

 ——美国《华盛顿邮报》

 (1)据材料一、二,指出袁隆平和屠呦呦科技成果的共同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近 25 年来中国科技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科技超级大国迈进的主要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以及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件稀罕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材料三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购买了家用汽车。汽车的不断增多,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政府除加大路网建设外,还大力建设城市环线、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进一步加快交通工具科技研制的步伐,高速列车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上奔驰。2003 年,在上海,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们的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三,说明我们的交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家乡所在城镇的交通发展的成就。

  2020 春部编历史八下第 6 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期末训练及答案

 八下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我国最早掌握的空间技术是(

 ) A.原子弹

  B.导弹

  C.人造地球卫星

  D.氢弹 【答案】C

 2、右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答案】D 3、下列哪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 A.书本

  B.电视

  C.报纸

 D.计算机网络 【答案】D 4、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答案】B

 5、表 1 时间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表 1 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答案】A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 35 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 1956 年拍摄,被称为“难忘的 1956 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答案】A 7、1978 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 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 606 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 48.52 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D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应是(

 ) A.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B.自由民主 平等博爱 C.实业救国 振兴中华

  D.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答案】A 9、2016 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带着家人到株洲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A.用微信支付

  B.穿现代服装

 C.住小洋楼

  D.用粮票买米

 【答案】D 10、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发展

 B.中国的教育水平是世界最高的 C.中国的人才资源有巨大的潜力

 D.邓小平十分重视科教兴国 【答案】B 11、)1978 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 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 606 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 48.52 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 1986 年的 2.5 台增长到 2007 年的 10.2 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D

  12、2012 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学领域产生的优秀小说的是(

 ) ①《青春之歌》 ②《英雄儿女》 ③《红岩》 ④《平凡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13、1993 年 4 月 1 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 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探究问题。

 材料一: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明的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

 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可达 650 千克 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学委员会刚公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得出结论:中国已经成为或接近成为一个科技超级大国。仅仅 25 年前,中国的经济规模还很小,高科技产业几乎不存在。如今,中国正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科技超级大国迈进。这份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变成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支出国,2015年全球研发经费总额近 2 万亿美元,中国占了 21%。只有美国稍稍高一点,占到了 26%。如果当前的增长速度持续下去,中国将很快变成研发经费最大支出国。同时,中国已经大幅扩大了技术工人队伍。从 2000 年到 2014 年,每年获得理工科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大约 35.9 万人增长到了 165 万人。而同期美国相应的毕业生人数则从大约 48.3 万人增长到了 74.2 万人。

 ——美国《华盛顿邮报》

 (1)据材料一、二,指出袁隆平和屠呦呦科技成果的共同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近 25 年来中国科技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科技超级大国迈进的主要原因。

 【答案】(1)领先世界;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科技的重大创新。(答对 2点即可)

 (2)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改革开放;政府重视科技;大量科研资金的投入;大量人才培养; 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答出 4 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由于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以及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件稀罕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材料三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购买了家用汽车。汽车的不断增多,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政府除加大路网建设外,还大力建设城市环线、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进一步加快交通工具科技研制的步伐,高速列车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上奔驰。2003 年,在上海,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们的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三,说明我们的交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家乡所在城镇的交通发展的成就。

 【答案】(1)私人汽车增多;交通条件改善;交通工具种类增多等。

 (2)改革开放的推动;科技发展;政府重视等。

 (3)郑州地铁 1 号线、2 号线、9 号线通车运营;郑州高架桥越来越多;高速铁路通车运营等。

推荐访问:下册 社会生活 文化与
上一篇:南昌市“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申请书
下一篇:度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