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互补”阻击脑卒中:脑卒中中西医治疗

来源:加拿大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05 点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卒中病例700万,每年新发病例25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脑血管病75%以上。   2007年,蔡定芳教授的“分期辨证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研究”,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蔡定芳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临床与科学研究,在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等研究领域作出成绩。承担中日合作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疾病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教育部等多项研究课题。主编《肾虚与科学》《中医与科学》等11部著作,获国家与省部级科学成果奖6项。
  虽然,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已经有了CT、磁共振等先进的检查仪器,可以迅速地诊断各种脑卒中,但脑卒中治疗的模式及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我国每年仍有100万人死于脑卒中,幸存者中约3/4有不同程度的残障(丧失劳动能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造福更多的老百姓,是我们十多年来不断思考和孜孜探索的核心问题。
  
  脑卒中,日趋严重的流行病
  
  脑卒中,中医又称中风、偏枯等。最早,古人从“大风刮断了树枝,刮落了树叶”这种自然现象,联想到人体“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认为是风邪导致的“风瘫”。这也是“外风”学说的朴素起源。
  现代生活方式的流行,加上人口老化、活动过少、吸烟和不健康的饮食等因素,使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人形象地以时间计算,“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肆虐全球的流行病。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的脑卒中病例将增加一倍。如果应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将会使一半人免于脑卒中的危害。
  
  经验,古人治疗脑卒中的智慧
  
  中医学治疗脑卒中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秦汉晋唐时期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认为“真气不足,邪气独留”;《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擅用祛风通络方药,如小续命汤、大秦艽汤、侯氏黑散等。宋元提出以“内风”立论,认为肝肾阴虚“内风窜动”是主要病因,强调滋水涵木,平肝熄风,多用地黄饮子、镇肝熄风汤等。明清时期有“痰热闭窍”学说,主张辛温开窍、豁痰熄风,常用苏合香丸、涤痰汤加减。清末民初,在西学影响下,王清任等认为是“血瘀于脑窍”,即“血瘀”学说,创用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从此深入人心,进而占据主导地位。
  中医治疗脑卒中,风中脑络型(外风)、肝肾阴虚型(内风)、痰热闭窍型(火热)和气虚血瘀型(血瘀)等四种学说,都分别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醒脑开窍、祛风通络、养肝熄风、活血祛瘀、搜风涤痰等都是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创新,分期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和改变了中医对脑卒中的诊治理念。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与西医相比,中医在抗血小板聚集、溶栓和急救介入治疗等方面,也就是在“血管重建”方面不具有优势,神经保护――则是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主要优势。
  结合现代医学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汲取历代中医名家的经典学说之精粹,我们认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有可能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时期:超急性期、急性期、恢复期和预防脑卒中复发。由此,提出“分期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方法、新思路。
  
  超急性期――痰热闭窍型发病3~24 小时。突然起病的脑局灶功能丧失或意识障碍;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背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治疗方法:醒脑开窍,豁痰熄风,保护脑神经细胞。以“醒脑静注射液”,40 毫升/天,静脉滴注,连续10 天。
  
  急性期――风中脑络型包括瘀阻脑络型。发病24~72 小时。突然起病的脑局灶功能丧失,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意识障碍或清晰,苔白脉弦。
  治疗方法:祛风、活血、通络,用“中风1号”(小续命汤+补阳还五汤加减),麻黄10克,桂枝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寄生10克,生黄芪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6克。煎汤,一日200毫升,分2次服用,连续30天。
  
  恢复期――肝肾阴虚型发病第30 天起。突然起病的脑局灶功能丧失,意识大多清醒,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脉弦有力或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疗方法:养肝熄风,疏经通络,用“中风2号”(地黄饮子加减),地黄30克,萸肉10克,麦冬10克,苁蓉10克,巴戟10克,枸杞10克,首乌20克,玄参10克等。煎汤,一日200 毫升,分2次服用,连续60天。并配合针刺。
  研究结果表明,分期结合辨证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试验终点疗效评定表明,分期结合辨证组比对照组提高10%,并改善了残障评级。
  
  追求,中西医结合1+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强调“时间就是大脑”,中医药可以全程介入卒中的治疗,特别是超急性期(溶栓+中医药应用)治疗。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超急性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决定了病后90天“近期临床疗效和功能恢复”的状况。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我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突然遭遇大地震人被埋在废墟下,这时徒劳地大喊大叫于事无补,只有保持冷静,有效保存体力等待外援:西医通过介入、溶栓、抗凝等方法,“打通隧道”施救;中医药应用则可以有效地保护脑神经细胞,耐心等待外援到来(侧支循环的开通),“保存自己也是为了消灭敌人”。中西医治疗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殊途同归”,起到互补的作用。
  整体辨证思想指导下的脏腑调节与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所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现阶段总体目标应该是全力提高临床疗效。即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医各种方法,取得大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的疗效,这就是我一直提倡的中西医结合1+1�1。
  为了实现“不断提高临床疗效”1+1>1的目标,中西医结合研究必须重视提供高级别的ICT研究证据(随机、多中心、盲法、对照),为循证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科学证据。
  (作者每周一全天,周三上午有专家门诊)
  
  似水流年35载
  爽朗的笑声,透彻的笑容,利落的处事风格。印象中的蔡定芳教授像个北方绅士,他却地地道道是个现代浙商发源地――温州人矣。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的没有几步”,“我的人生道路最关键的几步,都得到了恩师的帮助和提携”,谈到自己走过的求学治学之路,蔡定芳教授由衷感慨。
  1972年,高中毕业考入温州医学院,在启蒙老师章肖峰教授指导下广泛阅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历代名家专著,打下了中医基础理论根基。
  1979年,考入浙江中医学院,成为颇负盛名的中医理论家徐荣斋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三年中,他大量阅读历代名家经典著作与各类医案,中医学功底由此夯实。
  1985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做博士研究。三年中,成功地用我国发现的兔瘟病毒研制了“病毒性高热动物模型”,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
  1988年,博士毕业,得到著名中医姜春华先生的扶掖,追随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沈自尹先生,从肾本质肾阳虚证研究着手,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研究之路。
  20多年来,两次东渡扶桑求学,将国外先进的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于自己的课题研究与临床实践。
  1997年,迎难而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帕金森病的研究……
  一路走来,似水流年35载。蔡定芳教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此生无悔!
  展望自己的研究,蔡定芳教授感言,中医药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是我们独有的优势;如何正确地应用中医药知识造福人民,是我们中医药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中医整体治疗和“治未病”的理念是科学的。中医中药两千多年的经验积累了不少好东西,但到底有多大用途,必须迈过循证医学这道“门槛”。
  本刊记者侍茹

推荐访问:阻击 中西医 互补 脑卒中
上一篇: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是关键 心律失常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是
下一篇:网上卖保健食品违法吗 6种保健食品广告严重违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