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和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对策研究

来源:日本留学 发布时间:2020-09-21 点击: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鼓励和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的对策研究 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一直存在着步调 不快、动力不足、效果不优等问题。在农业农村的社会价值取向处于 相对劣势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缓慢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其自身人才缺 乏、资金缺乏、信息缺乏的瓶颈制约。追根究底,人才短缺是限制农 业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了鼓励和吸引人才到农业农村创业就业 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解决了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综观改革开放后宁波农业农村的发展历史,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 可以确定为三个阶段,尽管人才的总体趋势是向城市集中,但每次农 业农村相对快速的发展仍都伴随着人才在农业农村创业就业的相对 活跃,从而形成三次相对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在上世纪 0 80 年代初到 0 80 年代末,以中国农村体制 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全面兴起为起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农 村体制改革激发了农业农村人才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创业先锋、致富 模范、能工巧匠等不断涌现;其次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 沪、杭等地的工程师、技术工人及退休专家到宁波来从事专职或兼职 工作,并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第三是恢复高考以后的农校 毕业生大量进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 成为当时农技队伍的主要组成部 分,有效提升了农业农村的科技实力。

 第二次高潮是在上世纪 0 90 年代初中期,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 后,全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统一的新认识,在这一大趋势下,宁 波乡镇企业逐步改制 ,股份制企业快速发展,为宁波农业农村发展注入 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人才需求高峰。同时,社会就业观念不断转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变,大中专毕业生对农业农村的认识日渐加深,开始选择进入农业农 村的各类企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或者自己回乡创业;一批外地的 工程师、技术工人及退休专家在宁波也进入了创业就业的新高峰。

 第三次高潮 应是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 观之后,虽然这次人才高潮还只是一种对形势发展的初步判断,但随 着社会重新认识和评价农业农村的重要作用, 乡镇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要求和谐统一,以及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以观光、休闲、旅游及 贸、工、农等特色为主产业的兴起,农业农村必将成为吸引人才前来 创业就业的新热土。

 当然,这种预期的真正实现, 还有待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及时决策,制定出台相关促进人才到农业农村创业就业的对策措施, 从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步伐,本课题将对此做研究分析。

 一、宁波农业农村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在农业农 村,吸引和鼓励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对提高农业农村人口素质、推动 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吸引人才创业就业的现实状况, 有效掌握社会特别是大中专学生对农业农村的实际态度, 课题组认真 设计了几套调查问卷,对全市 81 家农业龙头企业、 319 名涉农与非 涉农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在宁波人才网上设置了热点问卷,重 点调查社会人才对到农业农村就业创业若干障碍问题的态度。

 (一)当前鼓励和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遇 1 1、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化与市场化步伐加快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农产品商品化率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品的示范作用促使以某种 或是某几种农产品为代表的块状区域发展模式迅速兴起, 并正在不断 改变着农村经济结构,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变 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市场化急需各类具有某种实用专业 技能和特殊才干的较高素质人才。

 《宁波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指出九大特色优势农产品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质 取胜,实施政策倾斜,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重点培育特色 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 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生 产转变……”,显然,大批具有商业化头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 新型农民的涌现,是解决新形势下农业农村问题的重心。

 2 2、农业龙头企业人才价值得到重视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近 172 家,本次抽样调查了 81 家,占总数的 48% ,分布在水产品养殖加工、饲料加工、农产品 销售、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类别 , ,其中产值 1 1亿元以上的有 0 20 家, 5000 万元到 1 亿元的有 19 家, 1000 万元到 5000 万元的有 39 家, 1000 万元以下的有 3 3 家。产值 1 1 亿元以上的企业中管理及技术人员占人员 总数的比例平均为 21.9% ;产值在 5000 万到 1 亿元之间的企业中对 应比例为 16.5% ;产值在 1000 万到 5000 万元的企业中对应比例为 17.2% 。总产值高的企业其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占人员规模的比重较 大,因而企业技术含量较高,人才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人才的价 值得到了重视(见表 1 1)。

 表 1 1: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人才比率的对应关系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__「「相关比例 _________

 管理及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平均比例 % 企业产值

 产值在 1 亿元以上的企业 21.9 产值在 5000 万到 1 亿元之间的企业 15.7 产值在 1000 万到 5000 万之间的企业 17.2 产值在 1000 万以元下的企业 11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还提出了两道选题,要求企业对发展过程中的 重要因素和对愿意采取的吸引人才的措施进行排序,通过分析,把人 才因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排进前 3 3 位的企业共有 7 57 家,占回答总 数的 72.1%,其中 2 22 家认为人才因素最重要,占回答总数的 27.85% ; 在加强人才吸引力方面愿意采取的措施排序中,把“拓展发展空间”排 在最前的企业共 8 28 家,占 35.44%,其次是“提高待遇水平”和“提供创 业平台”都达到了 7 17 家。这说明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 重要价值和决定作用,并愿意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 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见表 2 )。

 表 2 2:农业龙头企业人才价值判断 对企业发展最重 要的因素排序 人才 资金 技术 市场 土地 27.85% 24.05% 8.86% 30.38% 8.86% 对加强人才吸引 力最愿意的措施 排序 提咼待遇 水平 拓展发展 空间 提供创业 平台 制定实施 人才规划 加强广告 宣传 21.52% 35.44% 26.59% 13.92% 2.53%

 3 3、农业龙头企业人才需求趋于活跃 我们把全年招聘人才在 3 3 次以上的企业定义为人才需求活跃,把 全年招聘在 1 1- -2 2 以内的企业定义为需求一般。结果显示,需求活跃的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企业占到了总数的 36.7% ,其中招聘次数达 5 5 次以上的企业有 4 14 家, 占17.7% ;需求一般的企业占 62%。年产值在 1 1 亿元以上的企业, 全年招聘人才 3 3 次以上的有 8 8 家,占 40%,1 11 家是 1 1- -2 2 次,占 55% ; 年产值在0 5000 万到 1 1 亿元之间的企业,7 7 家招聘 3 3 次以上,占 368.%, 0 10 家招聘 1 1- -2 2 次,占 52.6% ;年产值在 0 1000 万到 0 5000 万之间的企 业,3 13 家招聘 3 3 次以上,占 33.3%,1 1- -2 2 次的有 5 25 家,占 64.1%。

 调查还发现,有半数以上的企业认为现在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与农业龙 头企业的需求基本持平,但又有超过六成的认为很难招聘到人才,部 分企业反映人才对公司不了解、自身期望值过高影响招聘效果。说明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人才需求处于较为活跃的时期, 特别是其活跃程 度随着年产值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更体现了人才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

 表 3 3: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招聘活跃程度的对应关系 〜~相关比例一一- 全年招聘人才 3 次以上的企业 全年招聘人才 1-2 次的企业占总 企业产值 占总数的比例 % 数的比例 % 产值在 1 亿元以上 的企业 40 55 产值在 5000 万到 1 亿元之间的企业 36.8 52.6 产值在 1000 万到 5000 万之间的企业 33.3 64.1 4 4、农业农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城市就业岗位有效供给的增长速度不足,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城市 就业面临着较强竞争。同时,由于房产等重要生活资料的价格增长迅 猛,极大地增加了在城市就业的成本,城市就业与农业农村就业相比 并不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优势。而通过调查发现,农业龙头企业为大 专以上应届生提供的月薪在 1300- -0 1800 元的有 7 47 家,占总数的 59.49%。据中国宁波人才市场提供的资料,一般工贸企业为应届生 提供的待遇平均为大专生 0 1200 元/ /月,本科生 0 1500 元/ /月(见表 4 4)

 这表明宁波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的待遇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与城市企业 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劣势。

 表 4 :农业龙头企业的待遇水平与工贸企业比较 农业龙头企业 待遇水平 月薪 2500 元以 上 月薪 1900-2400 元 月薪 1300-1800 元 月薪 1200 元以下 5.06% 13.93% 59.49% 21.52% 全市工贸企业 大专应届毕业生 本科应届毕业生 待遇水平 1200 元 / 月 1500 元 / 月 5 5、农业农村总体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万里清水河道、万里 绿色通道、千万农民饮水、绿色生态家园和生态公益林等工程,较好 地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部分农村建立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模 式,环境得到了美化、服务功能得到了丰富。在宁波,以奉化滕头村 为代表的新型生态农村成为现代农村发展的典型, 有力地吸引着各类 人才前来创业就业。

 课题组还对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的涉农专业学生 2 222 人和非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涉农专业学生 7 97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涉农专业中,表示较愿意和 很愿意到农业农村创业就业的有 1 71 人,占 31.9%,表示不愿意和很 不愿意的有 8 48 人,占 21.6% ;在非涉农专业中,表示较愿意和很愿 意的有6 26 人占 26.8%,表示不愿意和很不愿意的有 3 23 人,占 23.7%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农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亲情等方面表示满意的占 到了调查总数的78%。总体而言,受调查的大学生近半数对到农业农 村去工作并没有特别的反对或者赞成, 因此如果采取合适的引导和有 效的政策措施推进,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表 5 )。

 表 5 5:宁波在校大学生对到农业农村创业就业的态度

 很愿意 % 较愿意 % 一般 % 较不愿意 % 很不愿意 % 涉农专业 11.7 20.2 46.5 17.1 4.5 非涉农专业 2 24.7 49.5 22.7 1

 (二)当前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存在的主要障碍 1 1、农业农村社会地位仍然低下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上对农业农村更多认为的是贫穷落后、封闭 愚昧和被社会所忽视,农民更多地表现为形象粗俗、穿着土气和缺少 教育。农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处于被社会关怀的末端,众多离开农 村的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对农村农业的离心力不断被强化, 即 使是在宁波这样经济较为发达,农业农村条件较好的城市,也难以一 下子消除普遍存在的“离开农业样样好,跳出农村万丈高”的厌农观念。

 课题组对宁波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在农业农村 创业就业的社会价值认可度的判断 较低,表示不满意的学生占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31.5%,比表示满意的高出近 2 12 个百分点;网上调查社会人才对到 农业农村创业就业的障碍问题, 有 6 426 人次在网上回答了问卷, 结果 显示,最大的障碍是农业农村的社会认可度低,占到了投票人数的 29.3% (见表 6 6)。

 表 6 :宁波社会人才对到农业农村创业就业的障碍评价 评价项目 社会认可 度低 收入水平低 创业就业 机会少 生活不方 便 难与周围人沟 通 得票比例 29.3% 16.2% 28.4% 15% 11.1% 2 2、农村农业集约经营程度较低 上世纪 0 70 年代末实施的农业农村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但是,随着社会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农产品市场化程度 不断提高,农村农业这种分散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目前农业农村规 模效益低,产权结构相对封闭,对于各类人才的就业与创业形成了体 制障碍。就宁波而言,这一现状也广泛存在,即使是农产品的块状发 展,也是以每家每户的小块经营为基础的,缺少大规模的农业创业园 区和与农业科研院所对接的平台, 人才在农业农村创业面临着土地流 转困难、技术推广困难、形成规模优势困难等诸多难题。

 3 3、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效率不高 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严格按行政区划设置,条块分割,缺乏 专业特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机制没有建立健全,阻碍了农业科技 推广站作用的有效发挥。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在官僚体制下 必然催生政治升迁的愿望,致使人员流动频繁。我市一个县级市的调 查表明 4 1994 年以来该市陆续有 9 49 名农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乡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镇农技站,但目前只剩下 9 人还在从事农技工作。

 另一个县级市 2000 年招了 22 名应届大学生到乡镇农技站, 目前只剩下 3 名还在原单位。

 此外,缺乏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支持与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方面使 得科研人员从事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员创新成果 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较低, 从而进一步阻碍了人才向农业科技推广 体系的合理流动。

 4 4、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数量有限 现代农业农村吸纳人才的主要载体在于农业龙头企业。人才向农 业农村流动,一部分是从事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业生产,但由于新型 农业生产更注重集约化经营与规模效益,因而吸纳人才数量有限,更 大一部分需要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保鲜、销售以及现代农 村改造、管理、运营、策划等岗位。截止 2003 年底,我市有农业龙 头企业 149 家,总产值达 150.2 亿元,产值超过亿元的有 31 家,其 中形成企业集团的有 6 家。与山东、东北等地相比企业规模和数量都 有一定的差距,尚形成不了人才集聚效应。

 5 5、农业农村社会生活相对封闭 一方面农业农村信息传递速度慢,娱乐保健设施贫乏,生活色彩 单调,另一方面其人口整体素质还相对低下(有数据表明未接受高等 教育人口中的 85% 在农村),他们对城市生活模式缺乏认识与理解,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人才流向农业农村存在的生活障碍。调查结果表 明,宁波大学生对宁波农业农村的公共卫生、 农业农村中介服务体系、 医疗保健、资讯交通与文化娱乐等方面多数人表示不满意,仅前面两 项表示不满意的人数就分别占 52% 和 56.5% ,对社会安全与基础教育 两个方面表示不满意的分别占 25.8% , 34.2% 。此外,农村人才市场 机制缺乏,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渠道不健全,人才与农业农村的用 人主体信息不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对称,也阻碍着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

 二、增强宁波农业农村吸引力的理论分析 增强农业农村吸引力与推进城市化进程并不矛盾。将来农业农村 朝着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必然会提高自身 的科技水平和经济贡献率。同时,在农业农村就业生活的各类人才不 断增加,必然会整体提高农业农村人口素质,从而有效改变农业农村 生产生活方式,为城市化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素质基础。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理论最早应用在工业经济领域,它指出传统的加工制造 业是低附加值的产业类型, 大量的经济利润被技术研发设计部门和产 品销售部门获取,产品技术和产品销售控制了产品生产的上下游,要 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必然要使传统产业向技术产品研发 和产品营销服务两个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用坐标图上表示形如一个两 端向上弯曲的弧线,故叫微笑曲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对社会的贡 献率已经远远低于工业与城市,且绝对值还在不断下降。如何有效提 高农业农村对社会贡献率, 进而提高农业农村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出路有两个:其一,发展以农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核心 的现代农业;其二,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居住为核心的现代农 村(见图 1 1)。位于曲线底部的是传统的农业农村生产模式因社会贡献 率低而社会吸引力较低, 位于曲线两端上翘部分的是农业农村的新型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发展方向,因其社会贡献率较高而社会吸引力较高。这两种模式可以 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既有现代农业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又有现代 农村的自然、生态与休闲。农业农村朝两个方向发展得越快,其对社 会的贡献率也就越高,从而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也会越强,更多的人 才将会愿意和期望从事农业农村相关行业,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人 口素质,增强农业农村吸引力营造良性循环。

 基于前文对宁波农业农村整体形势的分析,宁波农业农村由于集 约化、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较之以前有了 明显的发展,整体吸引力有所提升,如图的红线所示。

 图 1:农业农村发展的微笑曲线 加快农业农村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科研 力量和技术推广力量,在这一方面,国外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日本在全 传统农业农村 农业农村吸引力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国建有由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企业等)三大 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根据 0 1990 年修订的《农林水产研究基本 目标》,研究开发工作的骨干是直属农林水产省的 9 29 所国立研究机 构,并与地方和民间机构紧密结合进行。国立机构的研究人员与科研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经费都约占总数的 10%。地方公立机构的研究人员占总数的 25 %, 科研经费接近 30%。近几年里,民间机构的研究人员与科研经费增 长迅速,分别占总数的 40 %左右。大学的研究人员和科研经费分别 约占 28%和 20%。

 2000 年前后, 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科研经 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 2.2 %左右。

 日本农业的推广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 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了加强农业基础和向 农村注入活力,日本 1991 年对《协同农业普及事业指南》进行了全 面的修改,把加强推广组织和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放在首位。此外, 日本还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农业推广工作。

 新西兰的农业科研工作主要由农渔部下属的农业科研机构、科学 工业研究部、综合性大学和农学院进行,经费由农渔部和科学工业研 究部负责提供。新西兰农业技术推广则具有以下特点:

 ( 1 1)承担农业 技术推广的机构多。除政府的专门农技推广机构外,许多民间组织、 个体专家都进行专职或业余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 2)农业技术推广 工作大多由研究机构或大学牵头, 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 3 )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式多样,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农场及其资金管理 等知识型技术的推广。

 (4 4)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能培训,知识 和推广工具的更新,技术资格认证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甚至关注农业 技术推广人员在未从事农业管理之前的工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作经历。

 (二)提升农业农村吸引力工作重心 从宏观层面上讲,提升农业农村吸引力应使农业农村走向以观 光、旅游、休闲、生活为核心的现代农村和以农副产品技术研发、加 工、销售为核心的集约化发展的现代农业。从微观层面而言,对于人 才个体或是小群体,与人才工作、生活、娱乐等密切相关的各项指标 也要加以研究。

 1 1、价值满意度方面。农业农村处于被社会所轻视的地位,人才 选择农业农村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地位。

 要改 变社会及人才个体对农业农村的这种综合价值观, 必须要加强对现代 农业农村的宣传工作,加快出台进一步重视农业农村的政策法规,加 大对农业农村人才的奖励措施。

 2 2、工作满意度方面。目前到农业农村的创(就)业难度较大, 创业门槛、资金融通、政策支持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劣势明显;就业渠 道、就业平台建设较为薄弱,无法为用人单位和人才个体提供便捷有 效的服务;农业农村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民众法律意识淡漠,人才个 体在权益保护方面充满疑虑。

 因此提高人才在农业农村工作的满意程 度的工作重点应加大到农业农村创业的扶持力度, 构建有效的人才向 农业农村流动的信息渠道,拓宽人才吸纳平台,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 和农村人员培训力度,健全人才权益保障体系。

 3 3、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方面。农村的自然生态与人文亲情 是保存较好的领域,我市农村乡镇风光秀美、民风朴素,得到了各类 人才的认同;农村医疗保健由于医疗机构缺乏、设施落后、医护人员 短缺和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而影响了人才对农业农村的生活满意程 度,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农村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文化娱乐方面。因此,必须要加大农村 医疗体制改革,改善医疗保健状况,丰富农村文娱活动和场所,从而 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表 7 :农业农村吸引力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价值满意度 社会价值认可程度 自我价值认可程度 发展前景预期 工作满意度 创(就)业难易程度 收入满意程度 作用发挥程度 生活满意度 自然生态评价 医疗保健水平 人文亲情评价 文化娱乐水平 资讯交通水平 社会满意度 基层政府透明度与效率评价 农村公共卫生水平 农业中介服务体系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三、鼓励和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的对策 (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现有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市场活力不足,技术水平不强,科技队伍不稳,已不能很好适应市场 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因此,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综合 利用社会力量来发展农业科技工作,重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增强 农业农村科研活力,推动农业农村向微笑曲线两端有力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1 1、按照块状或大的区域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注重专业性与 综合性相结合,既有明显的区域产品特征又能适应综合发展的要求, 其科研成果可直接投入市场,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促进农业科技 推广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2 2、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 会承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担农业科技推广职能, 政府采取购买农业科技服务的形式支持其 发展。

 3 3、以农副产品为核心,鼓励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承担农业科技 推广任务。政府可按产业、块状经济分布等情况通过考核等方式来确 定一部分重点企业承担这一职能。

 政府给予试点企业一定的经费支持 并加强推广的绩效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淘汰。

 4 4、继续做好农技人员下乡服务工作,加大农技 110 、千名农技 信息员、农业示范户等工程的实施建设力度。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 放宽农技人员职称评定条件, 把义务下乡服务的时间长度作为专业技 术职务晋升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如规定评定高级职称必须义务下乡 60 天,评定中级职称必须义务下乡 30 天等。

 (二)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才引智力度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 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引擎、创新载体、科技平台和人才高地。但是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总量相对较低、动力相对不足,对 于大量吸引人才与普通工贸企业相比没有优势。

 应通过对农业龙头企 业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加强技术服务对接、 和实施管理者培训等措施, 促进其快速发展。

 1 1、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提升农业龙 头企业的科研能力。政府重点落实好相关的人才政策,鼓励我市农业 龙头企业依托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 大力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 人才。

 2 2、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推动 我市农业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

 市人事局和市农业局联合开展农业龙 头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洽谈活动,鼓励我市农业龙头企 业和相关高校、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农业技术研究机构、产业化基地和 研究生实习基地,直接高效地展开合作,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 展。

 3 3、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争取实现国外智力和我市农业龙头 企业联合建立特色农业基地,如奉化水蜜桃生产基地,提升农业龙头 企业的科技力量。

 4 4、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培训,着重培育他们现代企 业经营理念、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切实提高他 们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水平,壮大农村营销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 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出效益。

 (三)构建农业农村人才市场的流动渠道 农业农村是未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 但是农业农 村与人才之间却一直缺少一个完整便捷的信息机制, 来保持双方的信 息渠道畅通和人才流动过程的顺畅。

 合适的政策引导与充分的市场信 息将有利于各类人才更了解农业农村,更愿意前来创业就业。

 1 1、完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定期开办农业龙头企业人 才招聘洽谈会、网上开设农业龙头企业引才专栏等方式,为大学毕业 生到农业农村创业、就业拓宽信息沟通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2 2、合理解决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过程中涉及的户籍、档案、社 会保险等问题,精心设计方案,人才自愿选择。对不愿意调动户籍、 档案和社会保险的可采取保留的政策,由人事部门做好人事代理工 作,切实解除其后顾之忧。

 3 3、设立农业创业专项资金,对科研人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 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有市场前景、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科研项 目,对高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校、科研院所的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和对大学毕业生来农村创 业要给予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扶持。

 4 4、鼓励和吸引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人才意识,重视管理与科研,积极开展人才 引进工作,提供较好的优惠待遇,吸纳优秀人才充实管理队伍和科研 队伍, (四)重点打造农业农村人才培训体系 打造农业农村人才培训体系, 一方面可以大力提升农民素质, 提 高农业农村科技生产水平,拓宽农民的现代化视野,从而推动农业农 村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 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流动到农业农村的各类人 才提供各种知识更新服务和实用技能培训, 增强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 吸引力。

 1 1、政府可在每年的人才基金中提出一块对农业科技、生产、经 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

 邀请国内知名农业专业院校重点优势专业的师 资对我市的农科院、农业科技推广站进行科技提升培训;安排部分农 业科技人员到相应的教育研究机构进行 3 个月左右的短期培训; 组织 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种植大户、 养殖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 才赴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农业院校、农场、农业加工企业等进行考察 学习。

 2 2、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训力度。市人事局和市农 业局可联合开展培训,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人员、成员、 技术骨干等每年设置一定的培训主题, 每期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 培训,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成员 素质。

 3 3、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组织外贸专业知识培 训,重点了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有关农产品市场的法律法 规;组织现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代企业经营理念培训,帮助经营者树立现代企业概念,提 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

 4 4、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新型 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组织他们到种养业有特色的地区参观、学 习,开拓视野,促其积极投入到农业的科研开发、农业产业化当中; 与本地高校联合,加强农民学历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层次。

 (五)着力打造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 当前农业农村创业、 生活环境质量不高、 社会价值较低是阻碍人 才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变公众心目中对工作在农业农 村低贱、贫穷的固有观念,创造出良好的创业与生活环境,对鼓励和 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有重要意义。

 1 1、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农村 经营体制障碍,推进集约化经营进程,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步 伐,实现社会经济和谐统一发展。

 2 2、强化对农村创业环境、农业龙头企业用人环境和农业创业典 型的宣传报道工作, 逐步改变对农村封闭落后和农民素质低的传统观 念和意识, 倡导全社会关心农业农村, 形成热爱农业农村的舆论主流。

 3 3、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透明度和制度 高效度, 建立一支一心为公、 效能、 廉洁、 亲民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切实提升基层政权的执政和管理能 力。

 4 4、加大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村挂职力度。在做好派驻工作的过程 中,必须转变以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而是把真正有 水平有能力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有经验的机关干部派驻到农村,加大指导力度,向农村干 部传授现代化管理理念,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荐访问:吸引人 流动 鼓励
上一篇:河南省烟草公司安阳市公司
下一篇:7(情况汇报)XX县税务局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汇报(九月整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