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德育渗透教案

来源:日本留学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高中历史德育渗透教案

 篇一:浅谈德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德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汪燊琴

  来源:《现代教育创新》2013年第12期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灵魂。抓好德育教育,其他矛盾便会迎刃而解。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一代新人。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我深深的认识到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此,我努力把德育寓于历史教学之中,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一、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是历史学科的要求历史学科的目的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更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满足历史这门学科的需求,也才能够满足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

  2、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学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学习做人的品格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所以,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3、是对每个历史教师的要求。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老师的历史使命。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专职工作者和班主任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职责。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新课中的导入,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中,首先抓好“导课”这一环节。

  我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富有感情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历史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如在讲《鸦片战争》时,我先播放一小段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视频资料,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视频是跟近代史有关,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国耻国难,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树立起不忘国耻、发奋图强的雄心与壮志。

 篇二:高一历史德育渗透总结

  高明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总结

  梁初江

  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二、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者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而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大治局面的出现,无一不是政治(来自:www.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高中历史德育渗透教案)改革的结果。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每个时期的文化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四、以史为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上科技的发明与创新、每个历史阶段的改革与革命,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都为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我们今天享受到的每一个细小的东西,在历史上都曾经只在人们的理想中存在,都是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千辛万苦的代价,这些理想的东西才变成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这些曾经是理想的东西的实现,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一代人都为人类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努力,后代人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想目标,进行新的奋斗,这才有我们的今天。理想的实现是没有止境的,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会很自然的为我们提出更多新的目标来。无数新的课题放在我们面前,就像无数颗明珠,看我们有没有志气去摘取,这正是历史放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以此激励学生树立崇

 高的理想。历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们的理想要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实现,否则就不能,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历史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使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有这个时代的理想,鼓舞人们去争取新的进步。这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上无数的历史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他们执著、高尚、勇于开拓、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五、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促使情知和谐统一。

  例如,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加强对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还可以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注重在民主平等、互重互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有教师在备课阶段对于教材的挖掘,没有教师主导地位的积极运用,以此做铺设,要让学生自觉、自主的参与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首先还是要落实于课堂情感氛围的营造,而且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会有情感的共鸣,从而才能有话说、愿意说。其次,古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如果能够将这样的情感氛围延伸至课堂外效果会有出其不意的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传承民族文化,让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贯彻。

  总之,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它是民族维系的精神纽带,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篇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2 历史中的德育资源

  历史的长河总是给人留下许多启示,璀璨、辉煌历史带给每个国民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在现今德育问题上,我国古典文化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给人以心理上的提醒和涤荡,时刻警醒自身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道德,真正做到从内到外的优秀。从我国历史长河分析,伟大的智慧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延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炎黄子孙繁衍生息。

  1)历史政治制度。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政治制度建构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进行剥削与压迫。在当今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教师应教育学生透过古代的制度来学习、认识现今的生存之道、政治政策和法律制度,清楚地认识到古今社会的不同。在政治上,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认清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分理解国家做出的各项决定,努力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类发展的脚步和基本规律;在法律上,应该使学生明白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认清相对应的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历史上萦绕着浓厚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气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铸就了享誉海内外的文明古国。通过认知我国古代的文明和了解灿烂的文化,应该使学生认清现今的社会趋势,跟随国家发展的步伐,透过古时的政治制度清楚地认知自身所处的时代,确立自身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杰出人物。我国历史上出现大批量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的辉煌,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其中为西藏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婚,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造酒、研磨、纸墨等生产技术,与中原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上保持了友好的关系。这一和亲的举动不仅密切了唐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习松赞干布在历史上的伟大事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传统的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在实际意义上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上面提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迷茫,中华民族都坚定走过。如今更需要教育学生学习历史杰出人物的爱国精神、高尚品格,坚定热爱祖国的思想,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成自己的任务,让民族精神流传到每个角落,与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坚持不懈地拼搏。爱国,是每个中国人从心里发出来的激情,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是一种直入心底的执着,更主要的是内心的尊严散发出来的一种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心里的正义感,对人生观和自我实现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 实现历史德育的多样性

  社会的进步推动德育的发展,在现今的教育当中应该寓德于史,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契合点。

  1)道德归类。将历史优秀人物体现出的各种道德修养,在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类,让学生在整理的时候加深印象,形成自己初步的、正确的道德观。

  2)日期提示。在我国历史重要节日到来之际,提醒学生温习历史的那一天,加深对历史德育的感受程度,增强对祖国、家乡、自然、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影视再现。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能够生动地展现历史,通过人物和事例反映出古人的道德思想,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影视再现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满足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4)角色体现。通过班级组织活动,模仿历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形象模拟。通过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视、听等手段把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真切地显示出人物真、善、美的道德内涵,将远去的历史变为有形的,巩固加深正面历史人物在心中的印象。

  4 历史课外活动的培养

  1)开展关于历史教育的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形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家乡、祖国、人民充满爱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2)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名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体现。①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讲学,让学生看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壮丽河山,认识到祖国江山的瑰丽宏伟,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②参观文物展览,由于文物的生动、形象、真实等特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③通过各时期的古文物收集,让学生认知不同历史时代的经济、文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上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问题的提出、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方式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zLpI]FIq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身心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和侵蚀了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对自己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学习动机不明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作为一名多年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深感在新时期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在太重要了。

  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新的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传统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二)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处在农村的中学新课改还处于摸索时期,在这样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碰撞的特殊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陷入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注重形式化,脱离具体的特定历史情境,孤立、人为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空洞、生硬,也是无力、低效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和反感心理,认为你是在生搬硬套政治理论,使历史教学中这部分教育失去原有的价值,造成事与愿违。

 二、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例如有一位高三学生曾对历史作这样的评价:高中三年的历史学完后,感觉就像背完一本目录。时间、地点、事件,这些乏味的数据连同统一规定的结论一起丢给我们,很难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其中的人性味道。这位学生的评价让我们历史教师不禁汗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学科的历史教育,竟然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人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历史教育的一大缺憾。同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表现在学生心灵的枯竭,思维的定势,人生态度的世俗化以及行为方式的畸形。行为上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又如在课堂上讲战争史中战士的伤亡学生却不以为然、对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麻木不仁、对新中国的艰难漠不关心等等。又联想起历史课上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时,面对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暴行,个别学生不仅无动于衷,反而与别人在下面搞小动作,甚至还在谈笑;这些历史本应该引起学生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由此产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正义感,但是部分同学的反应不得不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感情世界的深思。或许可以理解为个别学生的“幸灾乐祸”出于个性的标新立异,但每次都有,尽管是少部分学生的对生命的淡漠的共性表现,决不是偶然可忽视的现象。相反,近年很多中学生对影星歌星的崇拜,丑化抵毁英雄,似乎出现了“世上无英雄仅存影星歌星”的文化“恶臭”现象;现在的一部分高中生,受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悲观消极、妄自菲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感。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表现出不屑一顾,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漠视甚至嘲讽,也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哈韩族”、“哈日族”。以上事实说明中学生在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时候让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归了。

  三、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下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谈几点看法:

  (一)、用讲述法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二)、用情境法唤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无法重复验证,两者的关系很疏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一个主要历史史实创设情境,激趣启情,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如观投影、看录像、听故事、赏歌曲等,使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特定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景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如上秦始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他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王位。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此开始亲理国事。39岁,实现了国家统一。50岁病死。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有人推测,英语的China一词,可能来源于“秦”(chn)。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个人物》,把秦始皇列入其中。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3岁时,你在干什么?22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39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50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用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要应该发奋学习,才会有作为的。

  (三)、用比较法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通过对商鞅与张居正这两位古代改革家的比较,我们会认识到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编撰史书

 的情况的比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玄奘与鉴真的比较,我们一定会为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友好交往的国际主义精神等这些早已融进中华民族意识形态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用联想法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象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愿意根据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信息,针对教材的空白之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动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情感。如讲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展开想象,讲叙泼水节、那达慕等节日的概况;诵读《木兰辞》、《敕勒川》等优美诗歌;还可以表演历史短剧,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距离也会由此拉近,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五)、用辩论去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论是最具激情,最富有挑战性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挑起问题,让学生去辩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起到教师起不到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突破的重要途径。例如:结合必修一第二单元相关内容“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根据这一主题设计了论题:正方:“没有鸦片中国就不能接触到近代文明。”反方:“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迟早也会进入近代化。”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侵略、抢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带来近代化只是客观效果。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也会以别的契机进入近代化的。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落后是会被挨打的,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

  (六)、提供材料,丰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于历史课文是粗略地介绍历史事实,教学时,我让学生呈现课前收集的历史材料,如图片、故事、文字、名言警句、诗歌等,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去伪存真。同时我提供大量的史实材料,如图象、文字等,如在历史学习中,我带领学生接触哲人的思想,诵读政论家的言辞,领略文者的诗句,钦佩武者的韬略,有时候让先人的墨迹呈现于学生眼前,有时候让历史的旋律和歌声氤氲于学生耳畔,有时候让真实的历史纪实镜头震慑于学生心魄。同时结合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丰满历史事件和人物,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变得真实、生动、丰满,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在上《马关条约》时引出《春愁》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配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的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

  (七)、分析史实,深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弄清重点、难点,认识历史事实的实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历史表象,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心灵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戊戌政变甘洒热血的谭嗣同等等。学生对于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是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远远不如活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总之,新课标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突破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直未引起人们普遍而足够的重视,归纳其中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对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的操纵、调控缺乏具体的指导。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人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作用的先知先觉为我们今天的努力提高了一定的基础,而尚存认识的不足与局限,则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进步

  《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11-25 23:46:54)

  标签:

 杂谈

推荐访问: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德育 教案 渗透
上一篇:物理德育渗透案例
下一篇:(社区青少年个案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