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上搜救理论和实践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0-09-19 点击:

  浅谈海上搜救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提要:通过对海上搜救的理论研究,制定搜救计划,掌握各种搜救方法,并在具体海况下进行实践,从而达到搜救成功的目的。关键词:搜救 理论 计划 方法 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交通、观光旅游、海洋资源开发等活动频繁,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多变,海难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严重威胁了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海上搜救为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处于紧迫危险中的遇险人员成功获救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救是否快速有效。为了达到快速有效的目的,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搜救方法,结合各种因素制定详细的搜救计划,最终取得成功。1 搜救的理论与计划1.1海上搜救可以理解为海上搜寻与救助,搜寻救助行动通常按照顺序分为五个阶段:发现阶段、初始行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行动阶段、和结束阶段。这些阶段是从获知遇险信息到搜寻结束的几组典型的活动,具体的搜寻救助行动可能并不包括全部的五个阶段,也可能是一个阶段的活动与其他阶段的活动交叠,两个或更多的阶段同时在进行。1.1.1发现阶段:发现阶段是指救助系统中的任何人活单位得之海上遇险存在或可能存在紧急情况的阶段。1.1.2 初始行动阶段:初始行动阶段是指采取初步行动向救助船艇发出警报并获取更多信息的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类,向救助船艇报警,通信搜寻,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立即采取其他阶段的相应行动。1.1.3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指制行动计划的阶段,这些计划包括搜寻、救助和最终将获救人员转送到岸上医疗结构或者其他适当安全的行动计划。1.1.4 实施行动阶段:本阶段是指派遣救助力量前往现场,展开搜寻,营救幸存者,援救遇险船舶,对获救者提供必要的紧急护理,将伤亡人员转送医疗机构的阶段。1.1.5 结束阶段:本阶段是指救助力量总结汇报情况,补充燃油、淡水、物料等,检查保养救助设备,使其恢复正常状态的阶段。1.2 制定搜寻计划应包括的步骤:·评估情况,包括先前的搜寻结果;·估算遇险的位置和该位置的或然误差;·推测幸存者遇险后的行动;·确定使用可用搜寻设施的最佳方案,使发现幸存者的几率变得最大;·为具体的搜寻设施确定搜寻分区和搜寻方式;·提供搜寻行动计划,计划中包含现状描述,搜寻目标描述,搜寻设施的各自职责,现场协调指导和搜寻设施的有关报告要求等。1.2.1情况评估 搜寻在整个搜救系统中是最昂贵和最复杂的一部分。通常,这是发现和救助幸存者的唯一途径。在采取搜寻行动之前和搜寻过程中一定时间的间隔内,所有获得的信息必须得到仔细的分析和评估。可能显示幸存者的位置或情况的一些线索应包括:a最后已知位置;b各种危险;c条件和能力;d人员行为;e现场环境条件。1.2.2 估算遇险位置 计划搜寻的第一步是确定搜索范围,该范围包含了所有可能存在幸存者的位置。通常把幸存者在最后已知时间到已知或推算遇险时间之间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作为半径,以最后已知位置为圆心画圆,知道了可能位置的极限能使搜寻计划人员决定从哪里获得有关失踪船舶或人员的进一步信息。对于搜寻基准,可以是一个点一条线或某个区域,或是从已知事故事实或在有相当高真实性的假设的基础上估算得到的最初遇险事故的基准。

  搜寻目标可能位置的分布:a在可能区域内,幸存者所处位置的概率可能会平均分布,或者某些分区域内存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b一般使用的标准分布有两种,一种是正态分布,另一种是均匀分布,对于搜寻基点和基准线来说,使用经适当变化的正态分布,而对于搜寻基准区域,均匀分布就更适用些。1.2.3 遇险事故后幸存者的行动 遇险事故中幸存者可能在援助人员到来之前已经离开事发现场,特别是海上遇险中幸存者,他们通常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可能在原地逗留,如果救生筏有小铁锚,而其水深符合舶相对运动,总流压差(TWC)由海流(SC)、潮流、内河水流和当地风生流(WC)等部分组成,如已知海流和风生流的矢量值就可以计算水流矢量合成值。对于风和流的观测,其中一种方法是向过往该区域的船舶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船舶不仅要报告流速流向,还要报告风速风向和天气的观测结果,获得这些信息后由不存在风压差影响并随着表面水流移动的浮标的漂移运动可确定总流压(TWC),风流数据的其他来源是预报天气和海况的计算机模式,这些模式数据需与气象局联络获取。对于幸存者的漂移估算,一旦估算出风压差和总流压差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那么根据矢量三角形原理就可算出漂移的方向和速度。1.2.4 位置总或然误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估算搜寻基准和估算遇险位置及海上漂移时都存在误差,这些误差也会影响到搜寻的开展,位置总或然误差E在估算基准位置内的位置总或然误差由遇险位置估算的或然误差X,事故后幸存者移动估算的或然误差De,以及搜寻设施位置或然误差Y算出。公式为:E=(De2+X2+Y2)?,如果遇险后幸存者的移动可以忽略不计,公式则为:E=( X2+Y2)?。2 搜救的方法和实践2.1 海上搜救的方法较多,在制定搜救计划后,在最初的行动中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的拦截到遇险物标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天气海况和人员估算误差等因素我们并非能够直接拦截到遇险物标,往往到达预计现场后需要进一步的展开搜寻。对于直接拦截行动和海上搜寻,可介绍以下几种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

 2.2 拦截行动中的对遇拦截法: 当遇险船舶向搜救设施的位置直接驶来时,选用对遇拦截法。为了确定拦截行动航线和会遇的时间、地点,应按照下列程序采取行动: (a)在拦截搜寻设施已做好航行准备时,标绘遇险船舶A和拦截搜寻设施B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b)用线连接两者位置AB,这条线是遇险船舶的已定航向,而相反向则是拦截设施应该航行的方向。

  (c) 作遇险船舶已定航向线的垂线,并在该线上取适当距离AC。

  (d ) 根据遇险船舶的已定航速,在AC线上取点X,使AX等于它1小时的航程。

  (e) 作拦截设施航向线的垂线,取AB向的反方向,并在该线上取适当距离BD。

  (f)根据拦截搜寻设施的已定航速,在BD线上取点Y,使BY等于其1小时的航程。

  (g)连接XY,交航向线与P,P点即交汇位置。

  (h)量取起始点(无论哪一个)到交汇点之间的距离,并除以相对应的航速,即求出两者交汇所需的时间。对遇拦截法示意图2.3拦截行动中的追越拦截法: 当遇险船舶背离搜救设施的位置驶去时,选用追越拦截法,为了确定拦截行动航线和会遇的时间、地点,应按照下列程序采取行动:(a)在拦截搜寻设施已做好航行准备时,标绘遇险船舶A和拦截搜寻设施B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b)用连线连接两者位置,并延伸适当长度BC,此线方向是遇险船舶和拦截搜寻设施的已定航向。

  (c)作拦截搜寻设施航向线的垂线,并在该线上取适当距离BD. (d)根据拦截搜寻设施在计划航线上的已定航速,在BD线上去点X,使BX等于它的1小时的航程。

  (e)作遇险船舶已定航线的垂线,并在该线上取适当距离AE,使AE与BD同向。

  (f) 根据遇险的已定航速,在AE上取点Y,使AY等于其1小时的航程。

  (g) 连接XY,交航向线与F,F点即拦截位置。(h)量取起始点(无论哪一个)到交汇点之间的距离,并除以相对应的航速,即求出两者交汇所需的时间。

  追越拦截示意图2.4 在海上搜救中,搜救船只在到达预计现场后如没有发现目标,就要根据计划来展开海上搜寻,海上搜寻的方式主要有视力搜寻、电子搜寻和夜间搜寻。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运用最多的是视力搜寻,现简单介绍视力搜寻的方法之一:扇形搜寻(VS) 扇形搜寻适用于搜寻目标的位置相对比较准确时,且用来搜寻以某个基点为中心的圆形区域,搜寻设施能容易地航行在基点附近区域,并仔细搜寻这个最易发现目标的区域。

  扇形搜寻可用于一架航空器和一艘船舶来执行同一区域各自的扇形搜寻行动任务,可在基点位置投放适当的标识(一个烟雾信号)作为搜寻方式中心的参考活助航标志,每段搜寻路径应近距离活在正上空通过标识,按照海上标识实施扇形搜寻时,行动期间水流总和对搜寻目标移动造成的影响能自动调整,对于搜寻目标,如存在很少或不存在风压情况下的落水人员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救生机会。对航空器而言,扇形搜寻半径通常在5海里至20海里之间,对于船舶而言,扇形搜寻半径通常在2海里至5海里之间,每次转向角是120度,通常是向右转向。如果在完成一遍扇形搜寻后仍未找到搜寻目标,应转到扇形,并下移第一次搜寻半径的一半进行第二次扇形搜寻,如图虚线搜寻航程所示。扇形搜寻示意图2.5 扩展方形搜寻(SS) 当搜寻目标位置处于相对较近的区域内,扩展方形搜寻方式也是最有效的。这种搜寻方式的搜寻起点始终是基准位置,搜寻行动以同心方形向外扩展,从而基本均匀覆盖了以基点为中心的区域。如果基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方案应改成向外的扩展矩形,由于涉及的区域不大,上述提到的扇形搜寻方式中多设施搜寻的使用注意事项同样使用于扩展方形搜寻。

  扩展方形是一种精确的搜寻方式,要求搜寻设施能精确航行,为了减小航行误差,首条搜寻路线通常为逆风方向,前两条搜寻航线长度等于搜寻线间距,以后每两段搜寻长度在原基础上增加一个搜寻线间距。在与总流压差相比,风压可以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情况下,扩展方形搜寻通常适用于船舶或小船搜寻落水人员或其他的搜寻目标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船舶应根据航迹推算并按照搜寻的方式航行可能比较适合,而不是依赖精确的电子导航。正如扇形搜寻中使用浮标作为航行参考点能补偿总流压和产生的影响一样,船舶扩展方形搜寻的推算船位航行也能自动补偿总流压的影响。

  扩展方形搜寻示意图2.6 对于海上搜寻和拦截遇险船舶,简单的介绍这些方法,这些在实际的救助中用的较多,也是搜救船舶驾驶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并在工作中多加运用和实践,把海上搜救理论和方法更好的掌握。参考文献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 第二卷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年4月海上救助实用指导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年8月

推荐访问:浅谈文印工理论与实践 搜救 浅谈 海上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课学生主体性浅谈
下一篇:XX年结合时事思想汇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