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30例报告】腺性膀胱炎吃什么药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19-04-16 点击:

  [摘要]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对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电切电汽化术,术后加羟喜树碱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治疗后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正常者26例,总有效率86%。结论 腺性膀胱炎病因不十分明确,治疗手段多样,经尿道汽化电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205-01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国外统计其发病率在0.1%-1.9%之间[1],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活检意识增强以及病理检查技术的提高,此类病例有增多趋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是一种良性病变有恶变可能[2]。我院从2005年-2009年共收治腺性膀胱炎30例,采用经尿道电切汽化术,术后经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女22例,男8例,年龄22-74岁,平均44.2岁。症状多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可伴有腰痛,下腹胀痛及会阴痛。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15例,三角区及颈部8例,三角及输尿管口4例,侧壁3例。膀胱镜下病变形态可分为:(1)乳头状瘤样型9例,表现为带蒂的乳头状物或菜花样新生物,粘膜充血水肿。(2)滤泡水肿型16例,表现为片状浸润性的滤泡状水肿隆起,此型较多见。(3)慢性炎症型5例:表现为局部粘膜粗糙,粘膜苍白或血管纹理增多。
  1.2治疗方法
  本组30例均在腰麻或连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电切电汽化术。对乳头状病变铲状电极汽化切除,深达浅肌层,对滤泡水肿型和慢性炎症型病变用滚动电极作滚动。均匀,适度电灼汽化,对位于输尿管开口的病变,用环状电极电切,出血点予轻点或电凝止血。由于腺性膀胱炎有多中性,多阶段病变共存的特点,肉眼观察到的只是细胞增生明显的部分,其周围组织实际上也可能存在病变。所以切除范围要广,深度宜深,应按照膀胱肿瘤电切的原则进行,必需切至正常组织,可达膀胱的深肌层[3],病变周围肉眼观正常的膀胱黏膜也必需一并切除,这样能降低复发率。术后一周开始予以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即羟基喜树碱20mg加生理盐水2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h,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均为每月一次,至少十次,灌注期间随访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第二年起每6个月复查一次。
  2 结果
  30例术后无尿失禁,无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23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尿道膀胱镜复查和活检粘膜正常),5例好转(术后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但偶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偶有血尿,膀胱镜复查粘膜无明显异常,活检有慢性炎症病变),复发2例(术后3个月膀胱镜检和活检无异常,但6个月后复查出现腺性膀胱炎),再次行经尿道汽化后继续用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
  3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粘膜增生性改变,其病变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国内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仍有很大分歧,目前对病因有两个观点:(1)由胚胎器官的发育形成,有部分内胚层的肠上皮细胞残留在膀胱中可发育形成移行上皮下结缔组织内的肠上皮样腺体。(2)慢性刺激所引起移行上皮反应化生,如结石、感染、梗阻、肿瘤等因素,移行上皮反应性过度生长形成上皮芽,并向下长入上皮下结缔组织形成Brumn巢。囊性膀胱炎或分化成粘液柱状细胞的腺性膀胱炎。近来报道腺性膀胱炎发病多与感染,结石,梗阻等因素有关。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及血尿。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在对本组患者的诊治中,我们体会到:对于长期抗感染治疗而上述症状仍未改善的患者,要高度怀疑腺性膀胱炎的可能性,应尽早进行B超筛查和膀胱镜检及必要的活检。B超为无创检查,价格便宜,对于膀胱内>1.0cm病变,具有较精确的检出率。且可以同时发现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结石等合并症。殷军报道[4]超声检查对腺性膀胱炎的定位和定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减少误诊,但要注意与膀胱肿瘤相鉴别。确诊要靠膀胱镜检查和活检病理诊断。
  腺性膀胱炎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甚满意。经尿道电切是主要的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5][6]。杜海鸣等[7]报道经尿道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有效率为82.6%。单纯经尿道电切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1)病变深达固有层,且为多中心性,有些为弥漫性病变,电切有时不能完全彻底;(2)本组病例及上述文献均显示感染,结石等慢性刺激为本病的诱发因素,如果诊断和治疗时不能重视这些诱因的存在,忽视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会留下复发的原因。有些特殊部位的腺性膀胱炎,如输尿管口周围和尿道内口的病变往往得不到彻底切除。针对上述原因,本组病例首先治疗可能诱发腺性膀胱炎的病变,如行TUVP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及女性膀胱颈梗阻,膀胱切开取石或经尿道碎石,积极抗感染治疗等。经尿道电切仍是核心的治疗,电切时应切除全部病变黏膜深达肌层,包括与之相邻1cm的正常黏膜组织,对可疑的膀胱黏膜还应电灼。为了彻底切净输尿管口周围的病变,本组1例置入输尿管导管作标记,围绕导管切除,术后置双J管以防止输尿口狭窄。
  羟基喜树碱是从我国喜树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物,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抑制S期DNA的合成,可使癌细胞集落形成率和分裂指数明显降低,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应用的HCPT分子量为364.37,基本不被膀胱黏膜吸收,是一种较好,全身反应轻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临床观察发现HCPT很少发生膀胱刺激症状。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的增生性病变,我们在经过尿道电切术后用HCPT灌注治疗总有效率86%,能有效消除残留,散在的病灶,使得治疗更为有效,同时可达到预防复发和恶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Bott H Lebret T,Bane P,et al,Electrovaporization of prostration with the gyrus device J.
  J Endourol,2001,15(3):319-322
  [2] 张循亮,王晓雄,曹静。腺性膀胱炎(附15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413-416
  [3] 庄乾元,管维,等。腺性膀胱炎治疗分析(附89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686-687
  [4] 殷军。腺性膀胱炎的超声诊断与分型[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12):936-938
  [5] 方平,王文成,马腾骧.经尿道电切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1):95-96.
  [6] 王中琨,邰国兴,石峻等.经尿道激光烧灼治疗腺性膀胱炎[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6):353-355.
  [7] 杜海鸣,杨宇如,李虹,等.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2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6):355-356.

推荐访问:膀胱炎 诊断 治疗 报告
上一篇:【3253名汽车生产焊装作业临时用工职业健康调查】 焊装车间职业伤害
下一篇:培美曲塞二钠+顺铂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观察及护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