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形而上学_唯物辩证与形而上学

来源:加拿大留学 发布时间:2019-08-05 点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取得了显著的课改成绩。然而,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使语文教学走入极端,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切勿走入“个性化”的极端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重视“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理念。这些理念是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是对学生、对生活的一种人文关怀。然而,有些教师在践行上述理念时,出现了极端现象。不知从何时起,“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最喜欢哪句就读哪句;你喜欢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等语言充斥于语文课堂,泛滥成灾,并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张扬学生的个体创造性”。这些语言进入课堂,确实能唤起学生自主表达的愿望。但读书学习不加任何指点而放任学生胡学一气,学习能力、语文能力怎能提高?而点拨、指导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现代的语言说,老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做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智慧。这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体现,其中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教师、学生、课文作者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平等对话,但其精神实质我们是否真的把握准确了呢?据研究,对话有以下共性:一是对话展开的前提是对话各方不能完全对立,有共通性。二是对话展开的条件是各方能互补、互促,对话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对话的结果具有创新性。其实质就是交流。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二、切勿走入“资源利用”的极端
  在新课标中,实施建议部分专列一节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理念,倡导了在生活中学语文和用语文的理念。但是,在新课改过程中,有些老师在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时出现了极端。比如有位老师在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后,就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和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环保的资料,把语文课上成课外知识大杂烩。由于课外资料与语文教材配合不紧、整合不够,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科书起着奠基的作用。没有课本的学习,哪来超越课本的智慧;没有课堂的学习,哪来超越课堂的能力。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科书本身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同时注意适度、适时地跟其他课程相沟通,与课外资源相融合,既不墨守成规,又不滥用课外资源。因此,我们要守住语文教学的一亩三分地,防止主要课程资源的泛化,以免“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切勿走入“形式主义”的极端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如“小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当我们全面审视阅读教学中的这些教学方式时,却不难发现,有的“小组学习”只是形式而已,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交流时缺乏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旦出现新的问题,则教师往往不知所措。有些课堂运用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不仅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干扰了学生形象思维。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不管什么学习内容都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中学生的探究只浮于表面,有的学生只是装装样子而已,真正探究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学生只是陪客。现代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有效课堂的构建,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的本质,它有四层意思:首先,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其次,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再次,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由国家、社会与成人们依据学习者身心发展需要、社会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明确计划的,由一定的机构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最后,这里所说的教师的组织活动,既包括讲解、指导、辅导,又包括范读、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在新课程改革中极端现象还有不少,我们只要多一些辩证思维,少一些形而上学,相信许多误区就可以避免,新课改必将走向更高的境界。

推荐访问:形而上学 思维
上一篇:[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新疆农业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