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来源:美国留学 发布时间:2021-04-28 点击:

 台州·中百姓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一、台州民营经济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

 二、台州财产结构和财产集群提升研究

 三、台州人力资源提升和人力资源治理研究

 四、台州民营经济生长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五、台州民营经济生长情况与政府自身改造

 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课题组

 二 二 0 00 五年十一月

 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课题组

 二 二 0 00 五年十一月

  课题组成员名单

 一、总卖力人:

 厉以宁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 孙晓华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辜胜阻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保育钧 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二、课题组成员:

 第一部分

  晓 亮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高级照料

  邵伟生 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

  张厚义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刘平青 北京理工大学治理与经济学院副传授、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

  杨欲钦 北京理工大学治理与经济学院副传授 第二部分

  顾 强 国度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经济随处长

  廉 莉 国度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经济处

 李 毅 国度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经济处

  任 宝 国度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非国有经济处 第三部分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传授、博导

  张 雁 灼烁日报理论部记者、博士

  李 燕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 第四部分

  钟 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传授、博导

  章 彰 中国银行处长 第五部分

  周天勇 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传授

  焦开国 北京经贸大学经济系副传授 总编辑

  保育钧 中百姓(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第一部分

 台州民营经济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晓

 亮 亮 邵伟生 张厚义 刘平青 杨欲钦

  5 2005 年 年 1 11 月

 导

 言

 本文是《台州·中百姓营经济创新示范区》的第一个子课题。它所要说明和探讨的问题是,台州民营经济是怎样通过制度创新生长起来的,今后应当如何通过创新,继承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中百姓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本子课题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台州民营经济是怎样通过自主创新生长起来的,“台州现象”的实质就是通过民营经济的创新生长促进区域经济的生长。(二)当前台州民营经济在生长中存在哪些问题,遇到哪些制约因素;(三)台州民营经济要继承走在全国前列,最要害、最重要的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继承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

 本文试图说明,民营经济的创新生长,要对峙实践是查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寻求一种良好的制度摆设,既包管产权的明晰,又不使其封闭僵化;要逐步创建适合于民营企业范围的“资本、经营、劳动”三大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三者制衡机制;要为家属企业的“两权疏散”创造条件,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构建信用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施有效的执法掩护,既掩护民营企业的正当权益,又掩护员工的正当权益;更要引导民营企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生长观,实现从“小老板”到企业家的转变。

  台州民营经济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

 一、台州民营经济是怎样通过创新生长起来及生长的 台州人民突破旧体制的束缚,率先开办了个别、私营等民有、民营企业,率先创建了股份相助制企业;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理性支持和实时引导,为台州的经济社会生长争取了名贵的时间;一些较大的民营企业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生长后,适时地实行了适合自己情况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形成新的生产力――这就是26年来台州民营经济创新生长的主要经历。

 (一)台州民营经济的生长历程 按历史顺序,台州民营经济的生长历程,大要上可以分别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挣脱贫困,积聚创业资金阶段(1978-1984)。

 历史上的台州,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在浙江省是个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多地少,不少人一有时机便外出经商谋生,因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改造开放后,由于推行了家庭承包,效率提高了,加上情况宽松了,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便离开土地,在政府和市场的引导下,经历了三个创业阶段:

 一是生长“两水一加”,即生长以水果、水产物为原料的食品和饲料加产业。“两水一加”同传统农业的区别是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一条龙”,农业劳动者从单纯的自然经济状态的生产者转化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生产者。1982 年,全地区出现了种种专业户、重点户 6 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 5%;同时,出现了种种新经济联合体 1.2 万户。

 二是大批劳动者外出务工经商。台州地区人均不敷三分地,已往就有外

 出谋生的习惯,“要想富,出门补鞋卖豆腐”。但在筹划经济时期外出谋生是有可能被视为投机倒把的,因此,那时候出门谋生是担风险的。改造开放后允许了,他们便走遍天涯,“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赚人家看不上眼的小钱”,一角一分地积聚创业资本,一点一滴地积聚创业本领。开始是为了谋生生活,随着加产业的生长,逐步转向产业原料的采购和产业产物的推销。挣了钱、掌握了一定创业本领的农民,有的回家建工场、办商店,有的仍然留在外地从事商业经营运动。人们常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其实台州人也一样。温、台地区生长历程相似,开始是外出打工经商,现在大部分是外出当老板了。直到现在,仍有 60-70 万台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

 三是拆旧利废。路桥等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起就开办了机器、五金等小工场。但是,在筹划经济体制下,工场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钢、铝、铜等金属质料无法解决。有人就外出收购废旧钢铁、铝、铜材和塑料、橡胶等废旧物资,运回本地,成了“抢手货”。于是,便有更多的人到全国各地以低廉的代价购买报废的机床、电机、汽车、船只乃至境外的飞机、坦克零部件,千辛万苦地运返来,大拆大卸,转卖给小厂。这样,逐步形成一定范围的拆卸业,进而派生出一定范围的旧钢铁市场。仙居县的炼银业,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仙居人到各地把含银的废定影液、废旧胶卷、逾期的 X 光片以及损坏了的电火花塞、含银下脚料等“废物”收集起来,炼成“银渣”,最后炼成纯度达 99.99%的白银。一年产量达 500 吨,占全国矿山冶炼银的 1/4。

 如果说,“两水一加”属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国各地较为普

 遍;那么,几十万劳动者走出去,成千上万吨废旧钢铁运进来,则是台州人民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伟大创举。在这个历程中,他们不但积聚了极其可贵的创业资金,并且学会了更为可贵的创业本领,像邱继宝这样的第一代企业家,无不经过这些伟大创举的洗礼。

 第二阶段,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股份相助制为载体,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大生长阶段(1984-1994 年)。

 1984 年,台州的乡镇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范围,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生长。地方政府在总结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集市治理经验的底子上,着手推动专业市场的生长。玉环县不生产木材,却建起了闻名遐迩的家具市场;仙居县办起了全国有名的白银市场;椒江办起了打扮、机器市场;温岭、路桥、临海办起了汽摩及其配件市场等等。

 专业市场的兴起,使产物的销售和要素的流通有了顺畅的渠道。挣脱了贫困的台州人开始对企业组织形式进行探索。玉环、黄岩等地群众凭据历史上“打硬股”的经验,创造了股份相助制形式。即企业吸收职工入股,明晰产权干系;帮助性劳动疏散在各家各户完成,也可以入股。这就是:“自筹资金,合资合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其时的地委实时地总结了这个经验,明确地予以支持,1984 年就允许注册为股份相助制企业。今后,台州种种形式的民营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迅猛生长起来。到 1995 年,台州产业企业生长到 8.7 万家,其中股份相助制企业 11682 家,个别私营企业 6.7万家。

 第三阶段,政府扶优扶强和企业自发生长相结合,民营企业由量的扩展进入质的提高阶段(1994 年至今)。

 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生长、总量扩张与财产升级,技能创新的要求日益迫切,优化财产结构,提高技能水平和产物质量,改变“低、小、散”状况的任务凸现出来。台州地(市)委于 1993 年、1995 年、1998 年多次发出指导性文件,引导民营企业提升素质。其中最有力度的是 1995 年台州市政府实施的“131”工程,以培植、扶持“小巨人”主干企业为具体目标。凡被列入“131”工程的企业,都能得到政府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扶持。2000年初,又在全市实施“211”、“128”等项工程,落实优惠政策,有效配置资源,扶优扶强,继承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和主干企业,发挥它们对全市产业经济的拉行动用。

 在政府扶优扶强的同时,台州少数民营企业也产生了在更大范畴内组合种种生产要素、通过新的组合实现企业范围扩张的要求。1992 年 6 月双菱团体乐成组建,这是台州历史上的首家企业团体。随后浙江宇龙工贸团体、浙江中贝九洲团体、浙江亚星工贸团体、威尔莎团体等一批企业团体相继创建。至 1996 年,全市拥有省批企业团体 15 家,市批企业团体 22 家。目前,台州种种企业团体有 100 多家,涌现出了钱江、海正、祥瑞、奔腾等一批范围较大、效益较好、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团体。它们在台州经济生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台州已经开端形成以企业团体为主导、大量中小企业参加分工协作的经济格式。

 (二)民营经济在台州经济社会生长中的作用 1、创造了“台州现象” 改造开放以来,台州人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千辛万苦来创业,千方百计搞经营,千家万户忙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头万绪抓底

 子,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台州现象”“台州现象”。所谓“台州现象”,就是在群众的创造创新与党委、政府的适时引导下,以股份相助制与民营经济为载体,以专业市场和供销员为依托,以民资、民力、民智为底子,以加工制造业为底子的区域经济现象。

 经过二十多年的生长,台州民营经济在台州百姓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据台州市统计局测算,2003 年,台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784.7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78.9%。其中,第一财产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91.94 亿元,占第一财产增加值比重 99.0%;第二财产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505.29 亿元,占第二财产增加值比重 87.4%;第三财产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187.55%,占第三财产增加值比重 57.9%。

 分行业门类来看,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凌驾 80.0%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99.0%)、居民办事和其他办事业(98.4%)、修建业(96.6%)、住宿和餐饮业(95.4%)、产业(86.4%)、房地财产(85.5%)、批发和零售业(80.8%)。

 截至 2005 年 6 月底,全市登记的种种企业有 8 万多家,其中,私营企业 35767 户、股份相助企业 9226 户,团体企业 3991 户,公司制企业 8917户(其中有限责任公司 6499 户),相助社 76 户,其他企业 20 户,另有个别工商户 245575 户。民营经济已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95%以上。台州形成了汽摩及其配件、医药化工、塑料模具、家用电器、打扮机器、水泵阀门、工艺美术、食品饮料、鞋帽打扮等十大特色鲜明的支柱财产,涌现出钱江、奔腾、海正、祥瑞、星星、伟星、苏泊尔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的龙头企业。据台州市统计局数据,目前全市已有注册商标 22183个,注册国际商标 800 多个,中国弛名商标 5 个,中国名牌产物 8 个,省

 著名商标 75 个,省名牌产物 78 个,省知名商号 34 个,有 24 个产物在国际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一。台州已形成了全国摩托车制造基地,最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最大节能灯生产出口基地,最大缝纫机生产出口基地,最大阀门、水泵生产基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台州制造”格式开端形成。

 2、推动了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改造 台州的股份相助制推动了国有、团体企业的改制、改造,推动了公有制企业的民营化。台州公有制企业改制在浙江省进行得最早,也比力顺利。先是于 1988 年在黄岩县金清区开始,步伐就是将团体企业拍卖给小我私家(或几小我私家合股),变“团体所有”为“股份(私人)所有”。台州乡镇团体企业自 1993 年开始改制,至 1995 年底,80%以上企业完成改制。产权明晰后,企业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1994 年,国有企业开始改制,做法是,除了承包、租赁、联合、吞并等要领外,还通过存量资产折股转制,将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制和股份相助制企业;别的,另有存量资产部分内购转制、还本租赁转制、拍卖转制,等等。目前,全市国有、城镇团体产业企业改制面达 97.0%,流通企业改制率达 94.0%。

 3、推动了全市底子设施建立和社会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进程 台州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开国 40 年来(1949-1979 年)国度仅向台州地区投资 4.6 亿元,台州底子设施等社会事业欠账许多。在近 20多年的经济生长历程中,台州民间以集资、借贷、参股等多种方法,聚沙成塔,搜集成可观的社会资本,不但办了许多政府想办而未办成的社会事业,并且推动了底子设施建立和社会公用事业的改造,为台州的交通、能

 源、商贸、旅游、金融及文化、教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生长作出了孝敬。例如,台州人民筹集资金买通了 30 多座隧道,建成第一条台州高速公路,缩短了台州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路桥两家最大的民办金融机构——台州银座和泰隆都市信用社,为企业年融资额达 30 亿元;苏泊尔公司投资1.5 亿元,取得开发省级森林公园大鹿岛风物区 40 的年租赁权;群众自愿投股筹资 216 万元,开发温岭长屿硐天风物区,使该地迅速生长为省级风物名胜区,并被录入世界吉尼斯大全。台州撤地设市 10 年来,企业或小我私家投资开办了台州职业技能学院、台州乡镇企业专修学院、浙江经济治理专修学院、浙江现代艺术专修学院、浙江光大专修学院、玉环江南理工专修学院...

推荐访问:台州 示范区 中国
上一篇:公司产品设计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和迎大道监理规划终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