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二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来源:中考 发布时间:2021-03-04 点击: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错误! !

  线索 1 古代农业发展:古代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

 线索 2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

 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 3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 4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主题 1 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 [考情分析]

 年份 考题 考查角度 2018 全国Ⅲ卷,T24 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 全国Ⅰ卷,T26 北宋民营手工业发展 2017 全国Ⅲ卷,T25 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 全国Ⅲ卷,T26 唐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全国Ⅱ卷,T26 唐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2016 全国Ⅰ卷,T25 汉代庄园经济的特点 全国Ⅲ卷,T27 明代手工业的发展的特点 全国Ⅰ卷,T40 清代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非) 2015 全国Ⅰ卷,T24 小农经济的形成 全国Ⅰ卷,T27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全国Ⅱ卷,T26 唐宋经济重心南移 [命题特点]

 本考点是高考命题频率很高的知识点,命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运用图文材料,主要考查农耕经济发展特点、原因及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等。复习备考时,要重视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等。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农耕经济决定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发展密不可分,手工业发展也是影响农业、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考命题可能会从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影响角度考查农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主干排查] 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隋唐出现曲辕犁。

 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铁农具:翻车、筒车、耧车。

 (2)生产技术:牛耕,都江堰、白渠,耕耙耱技术。

 (3)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夏商周: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5.经济重心转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6.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2)主要行业:冶金业(铜、铁、钢)、制瓷业(青瓷、白瓷、彩瓷)、纺织业(丝织业和棉纺织业)。

 (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汉代开辟了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

 [热考重点] 一、先秦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变化及内在联系

  1.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的进步。原始社会至春秋以前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夏、商、周三代有少量青铜工具用于生产,这就决定了其耕作技术是“刀耕火种”或“石器锄耕”。落后的工具需要集中更多的劳动力,所以春秋以前的耕作方式是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就使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可能。

 2.耕作方式(经营方式)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紧密相连。小农户个体经营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真题例证] 1.(2018·高考全国Ⅲ卷)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根据地图可知,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当时铁器及冶铁技术没有普遍使用,故选 D 项,可排除 A、C 项。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密切,可排除 B 项。

 三步法解答地图类选择题 第一步:读题干,把握设问中心。第二步:读全读细,获取全部有效信息(包括设问、提示语、图名、图例、图文等)。第三步:仔细甄别,准确作答。将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逐一对选项进行筛选。

 2.(2018·高考全国Ⅰ卷)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材料“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说明手工业者的自主性较强,但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

 会地位高,故排除 B 项;只依据四川一地史实不足以说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排除 D 项;四川一县就有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可以说明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 A 项正确。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关注表示程度的词语:如材料中出现了雇佣劳动,但只反映了四川一地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其已经普及。

 (2)材料不涉及的内容基本不选:材料没有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材料无法说明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3)避免偷梁换柱:材料只提到受雇工匠自主性较强,这不能等同于其社会地位高。

 3.(2017·高考全国Ⅲ卷)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此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A 对: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来看,从土地规模(亩)、户数和户数比例数据比较分析,“户数比例”最多的家庭拥有的土地亩数较少,可知自耕农经济盛行。B 错: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较多土地的户数占的比例并不大,不能反映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错:均田制是政府将掌握的无主土地进行分配,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D 错:材料中的数据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情况。

  解题障碍(理解障碍) 不能将表中“土地规模”的大小与自耕农(小农)联系起来 解法指导 表中数据说明大土地所有制相对不盛行,是小范围经营的形式大量存在,即自耕农(或小农)

 4.(高考全国Ⅰ卷)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据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 D,排除 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 B;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

 除 C。

 解题障碍(概念障碍) 区别“精耕细作”“田庄经济”两个概念 (1)精耕细作:主要指技术进步及工具改进 (2)田庄经济:地主土地上集体劳作 解法指导 用“史实判断、概念判断”法;A、C 用史实判断,B、D用概念判断

 5.(高考全国Ⅱ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由材料中“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可知宋代出现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即土地兼并现象;多数封建政府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北宋政府却“不抑兼并”,导致兼并现象严重,故 B 正确。

 宋代租佃制比较普遍,地主和佃农签订一年或几年的租佃契约,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其主要原因有: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土地的商品化程度更高;宋朝政权为了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把唐以前打击、抑制兼并的政策改变为“不抑兼并”和保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权的政策,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

 [热考重点]

 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真题例证] 6.(2017·高考全国Ⅱ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C 对: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A 错: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

 茶开始北运”。B 错: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D 错: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

 材料信息反映了喝茶习俗在北方由被嘲笑到普遍流行的变化情况,喝茶本来是南方习俗,据此分析唐中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7.(高考全国Ⅱ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选 C 项。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 A 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 B 项错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D 项错误。

  题眼 唐宋时期的耕作技术已有很大进步,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母题变式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何特点? 提示: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突出;三是经济重心向东南的转移又导致了政治重心和文化重心相应的转移

 [考法新探] 1.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 D。传统的宗法制度的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

 2.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这表明(

 ) 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 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 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选 C。据材料“‘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可知材料说的是经济重心南移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关系,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体现不出这一关系,故 A 项错误;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说的是人口南迁多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关系,故 B 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不

 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主题 2 古代商业贸易与城镇经济 [考情分析] 年份 考题 考查角度 2018 全国Ⅰ卷,T27 明代朝贡贸易 2017 全国Ⅱ卷,T24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全国Ⅰ卷,T27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5 全国Ⅰ卷,T26 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全国Ⅱ卷,T27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4 全国Ⅱ卷,T26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013 全国Ⅱ卷,T26 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命题特点]

 古代商业发展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之一。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影响。复习备考时注意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不同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成因、特点及影响,认识商业发展与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经济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主干排查]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突破

 1.先秦:“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

 2.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开通丝绸之路。

 3.隋唐:市坊分开的城市布局;“柜坊”“飞钱”的出现;市舶使专管外贸。

 4.宋元:使用“交子”;市坊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早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

 5.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商帮的活跃与兴盛;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热考重点] 一、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要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的出现即是例证。

 4.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出现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5.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6.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但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真题例证] 1.(2018·高考全国Ⅰ卷) 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 A 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排除 C 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 D 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 B 项正确。

 朝贡贸易是官方组织的对外贸易,其特点是不以经济目的为主,而是追求政治目的,如郑和下西洋就属于朝贡贸易,其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海禁政策并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活动,而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这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并不矛盾。

 2.(高考全国Ⅱ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

 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据题干“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信息,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 A 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 B 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 C 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D 项错误。

 [热考重点] 二、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转移紧密相联,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真题例证] 3.(高考全国Ⅲ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 A 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 B、C、D 三项。

 “明末江南农村变化”“百年前的雇工”;“如今的雇工”社会地位提高,与市镇经济发展有关。

 [考法新探] 1.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城市规模的扩大

 D.长途运输的便利 解析:选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结束于两宋,故 A 项错误;结合材料中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及四川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可知这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B 项

 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商品经济而非城市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丝织业中心无桑株,家种桑而不搞丝织业,并未反映长途运输,故 D 项错误。

 2.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

 )

 A.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

 B.商业具有开放交易特点 C.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解析:选 A。据材料中的胡商、波斯邸集中,专门管理的平准署以及市中无坊存在说明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的市没有居民区的存在且各种商业按类型被集中到一起不能说明商业开放交易,故 B 项错误;材料展现唐朝的西市景象,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商业主要是生活百货,农产品占比例极少且到明清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材料主要展现唐朝西市状况,故 D 项错误。

 主题 3 古代经济政策的演变 [考情分析]

 年份 考题 考查角度

 2018 全国Ⅱ卷,T25 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 2016 全国Ⅱ卷,T26 宋代土地政策的影响 2014 全国Ⅰ卷,T27 清代的对外贸易 [命题特点]

 本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从经济政策的背景、影响及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土地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等角度,理解认识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及社会转型的影响等。复习备考时,注意经济政策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影响;经济政策与政治、文化关系等。

 [主干排查] 1.“重农抑商”政策 (1)历程:秦国商鞅首倡,历代沿用。

 (2)内容:农本商末、限制商人、官营政策等。

 (3)意义: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2.“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1)禁止民间私人对外贸易,只准官方贸易。

 (2)清朝还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特许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2)特点: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少数地区和行业;发展缓慢,水平低。

 (3)地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

 [热考重点]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变的制约因素 1.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导致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及资本转化的进程。

 3.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思想观念: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真题例证] 1.(2018·高考全国Ⅱ卷)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答案选 B。自商鞅变法以来到晚清,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改变,A 错;材料没有提及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C 错;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D 错。

 2.(高考全国Ⅰ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据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选 A 项。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 B 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题眼 民间普遍使用外国银钱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了海禁前中外贸易的繁荣及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母题变式 提示:(1)在对外贸易上出现了明初的朝贡体制和清朝的闭

 关政策,使得宋元以来发达的海上贸易急速衰退。

 (2)内因是中国专制皇权的加强,自然经济的顽固,思想文化的压抑,对外交往的收缩。外因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科技的进展及对外殖民扩张 明清以来中外贸易的逆转及其原因是什么?

 3.(高考全国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①③,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④⑤。明初设养济院④收孤苦无靠者②,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④:“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②”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④,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④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⑤,贫穷读书人救济等②。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①③。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④⑤。救济办法因类而异④,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②;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⑤。1834 年,新济贫法规定④⑤,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⑤。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拆分设问 查找关键 得出结论 (1)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救济方式的异同 共同目的 ① 维护统治 ② 救济弱势群体 ③ 维护社会稳定 异同 ④ 相同点: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⑤ 不同点: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涉及面广;中国救济办法比较单一笼统;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现代福利制度的特点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本讲是全国卷高考最重要的命题区域,尤其是在非选择题上,每年必命题。主要考查明清作为向近代转型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

 化上的表现。有横向中西间的比较,有纵向某一主题的归纳,体现中西比较、纵横贯通的特点。经济上主要关注移民、市场的扩展、经济往来、商业及城市等。政治上关注晚清政府面对危机的表现、近代海洋及南海问题等。思想文化上关注近代西学、科技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等。

 [考法新探] 1.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解析:选A。由材料“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说明清代广东地区农业领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 A 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农户竞争的结果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未体现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故 B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农户竞争的结果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未体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故 C 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D 项错误。

 2.《御倭杂著》载:“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这主要反映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 B.小农经济的脆弱 C.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D.海禁政策的恶果 解析:选 D。材料中“商道不通”,对外贸易的通道受阻,重农抑商政策抑制的是国内贸易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对外商业发展受阻是政府经济政策导致的,与小农经济的脆弱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只能反映出官商矛盾的激化,故 C 项错误;政府的海禁政策导致海外贸易受阻,带来“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严重后果,故 D 项正确。

 1.“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改革实行的一种新的土地租税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均地分力”,二是“与之分货”。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即“均地分力”;在“均地分力”基础上实行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制,即“与之分货”。“相地而衰征”标志着劳役地租已转化为实物地租,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性的进步,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2.汉代田庄:田庄是汉代社会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的进行生产、生活的经济实体。

 3.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草市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

 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宋代由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了市坊界限,草市也随之有了很大发展。至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盐铁官营: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盐铁官营虽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抑制了商人势力,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5.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政治、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

 (1)春秋战国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赋、税、役”三元结构。此后,随着经济与阶级关系、财政需求等多方面的演变,赋役结构不断产生重大变化。秦制为田租(税)、口赋、力役。

 (2)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征收的租、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或庸)。

 (3)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税,中经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

 (4)中国古代赋役结构在清代最终完成由人头税向资产税的转化,同时也完成赋、税、役归并为田赋的转化。换言之,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

 6.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向 ①由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和元朝的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向江南。

 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 50 万中原人前往越族地区。

 ④华人外流。我国古代出现的到海外谋生、居住现象,形成华人外流。如郑和下西洋后形成的南洋潮。

 ⑤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

 (2)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巩固边防、开垦荒地、限制富豪、文明开化等政治需要成为促成移民的因素。

 ②环境因素:战乱和自然灾害严重频发之地的人民向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之地迁移是历史上的一种常态。

 ③经济因素: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人民向拥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地区迁移。

 (3)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意义 ①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国防的巩固。

 ⑤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1.(视角: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注重精耕细作

 B.结构日趋合理 C.分工日益细化

 D.技术领先世界 解析:选 A。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相符,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模式精耕细作,而不是农业结构,故 B 项错误;分工日益细化与材料“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不相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未涉及到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故 D 项错误。

 2.(视角:田庄经济的影响)汉魏时期的“徒附”户,是豪强地主荫庇自己的宗族、宾客而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直接服务于豪强地主,逃避了朝廷的赋税和兵役负担。以这一阶层为基础形成了庞大的田庄经济。这体现出汉魏时期的田庄(

 ) A.深受底层农民拥戴

 B.自给自足程度较高 C.能与政府分庭抗礼

 D.不利于政府的统治 解析:选 D。在汉魏时期的田庄制度之下,其“徒附”户虽然逃避了政府的赋税和各种徭役兵役负担,但仍然要受到豪强地主的剥削与压迫,底层农民并不拥戴他们,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在汉魏时期田庄制度之下,“徒附”户的生活状况,没有涉及田庄经济的自

 给自足形态,故 B 项错误;在汉魏时期,田庄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其并不能与政府分庭抗礼,故 C 项错误;在田庄制度之下,各个田庄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对政府来讲是一种分裂势力,这样不利于政府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3.(视角:小农经济的特点)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解析:选 B。根据材料“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说明农民并未放弃农业,故不会冲击地主所有制经济,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可知农民以副业的方式从事小规模经济活动有利于农业的自给自足,故 B 项正确;据材料“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可知农民并未脱离土地,人身自由没有变化,故 C项错误;据材料“小雇佣劳动”可知这种雇佣形式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故 D 项错误。

 4.(视角: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地区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区,泉州、漳州和广州普遍种植甘蔗,浙江湖州一些人专以植桑为业,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农业发展的推动

 B.重农抑商的影响 C.人口增长的需求

 D.手工业技术变革 解析:选 A。由材料可知明代中后期出现专业性农业生产区域,体现了商品经济推动农产品商品化,因而出现专业性农业生产区域,

 故 A 项正确;材料中专业性农业生产区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 B 项错误;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需求增大,而材料中专业性农业生产区域均非生产粮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无手工业技术变革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5.(视角:明清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农民上街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在桥头、茶馆店前现卖换钱,再买回所需物品回乡,甚至还通融用实物顶钱买回所需物品……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南西北还有小市;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市镇(

 ) A.形态不一,功能不同 B.因地制宜,自然生成 C.名不副实,多为草市 D.统一规划,特色鲜明 解析:选 B。材料所反映的江南市镇虽形态不一,但功能却是相似的,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根据“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可知江南市镇形态各异,但都根据各自的特点来发展商品经济,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市镇因地制宜、自然生成,故 B 项正确;根据“有的数百家、近千家”可知江南市镇的规模远远超出了草市,故 C 项错误;根据“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南西北还有小市”可知江南市镇的因地制宜,并无统一规划,故 D 项错误。

 6.(视角:清朝“海禁”政策)清初规定“取具船户不得租与匪人甘结”。雍正九年(1731),朝廷为使“盗匪即无人假管”,规定:

 “嗣后商、渔各船照票内舵工水手各年貌项下。将本人箕斗验明添注,均于进口、出口时按名查验,一有不符,即行根究。”据此分析雍正帝的主要意图在于(

 ) A.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 B.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C.以天朝观念应对外国人 D.防止人民在海外聚众反清 解析:选 D。根据所学,清代尚未有清晰的维护海权意识,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能断定材料所述事件为清代海禁的开始,故 B 项错误;材料所述“嗣后商、渔各船照票内舵工水手各年貌项下”,主要针对国内的商、渔人员,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取具船户不得租与匪人甘结”“嗣后商、渔各船照票内舵工水手各年貌项下。将本人箕斗验明添注,均于进口、出口时按名查验”,结合所学,说明清代严防人民出海与境外人士勾结,故 D 项正确。

 限时规范训练(二) (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8·湖南郴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C.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控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解析:选 C。根据材料可知,各诸侯国变革税制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C 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瓦解了井田制,从而瓦解了分封制,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孟子“仁政”的主张,无法推断出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排除 B。这些改革承认土地私有,便利了土地兼并,排除 D。

 2.(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点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铁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解析:选 C。“一耒(点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信息从播种、翻土以及除草工具说明了齐国耕者农业耕作工具的齐全,C 正确;耒耜不是铁制农具,A 错误;此时农业并不是转型时期,B 错误;D 中推广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

 3.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

 ) A.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 B.削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 C.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 D.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 解析:选 A。在光武帝下令度田之后,度田官不敢如实度田,因

 为“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说明该政令会触犯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故 A 项正确;既然度田官不敢如实度田,可知度田令所起到的作用很小,即对中央政治经济力量的影响很小,故 B 项错误;均田制度是在北魏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与题干无关,故 C 项错误;田庄经济出现在东汉后期,而光武帝是东汉的初期,故 D 项错误。

 4.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解析:选 B。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茶叶的发展变化,而不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故 A 项错误;据材料“茶叶市场广泛,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开始征收茶税”可知茶叶作为农产品进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 B 项正确;“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产量多”而非农民主要财源,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茶叶的商品化,未涉及到南北经济交流,故 D 项错误。

 5.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C.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 D.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解析:选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佃户,使得原有的税收政策不再适用,因此有所调整,B 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A 不正确;唐代中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C不正确;积贫积弱局面出现与北宋中后期,材料没有明确的时间指向其是北宋中后期的政策,D 不正确。

 6.1027 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

 ) 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 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 C.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 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 解析:选 A。据材料“客户(佃户),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可知政府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这反映出北宋由于“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租佃关系盛行,地主与佃户关系紧张,故 A 项正确;依所学,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材料中“更不取主人凭由,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可知佃户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并非隶属于地主,故 B 项错误;依所学,北宋时,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很紧张,地主加强对佃户的控制与剥削,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客户(佃户)起移,主人凭由”可知主要围绕租佃关系展开,未涉及到土地兼并问题,故 D 项错误。

 7.(2018·广东肇庆二模)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

 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C.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解析:选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坚守抑商观念,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 ‘不产米,仰食四方’”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条件,对传统的农业结构有所突破,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区域经济的相关信息,故 D 项错误。

 8.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

 ) A.防止土地兼并

 B.稳定统治秩序 C.增加赋税收益

 D.开发关中地区 解析:选 B。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材料主要说明国家减少农民徭役而不是土地的所有制,故 A项错误;材料表明“免徭役”和“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有利于减少流...

推荐访问:年高 农耕 复习资料
上一篇:数学教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一篇:中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1000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