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来源:银行招聘 发布时间:2021-01-16 点击:

《二年级上册》总说明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二年级上学期教学使用。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就这一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编排特点等几个主要问题,作简要说明,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一)教学内容 内容分类 内 容 数与代数 l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l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l 乘法的含义 l 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l 除法口诀 l 用乘法口诀求商 l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 l 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l 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l 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 l 有趣的七巧板 l 我们身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
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l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l 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l 经历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利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l 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的数量,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l 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理解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l 初步认识多边形,能正确区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能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l 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初步了解线段的一些特征,会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l 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l 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能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视图。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 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等活动,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全册教科书共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4课时的期末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以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各单元的具体课时安排大致如下: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6课时 二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 三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四 表内除法(一)………………………………………………………9课时 五 厘米和米………………………………………………………………4课时 ◎我们身体上的“尺”………………………………………………… 1课时 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4课时 七 观察物体…………………………………………………………… 2课时 八 期末复习…………………………………………………………… 4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单元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段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在安排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之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作准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难点是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结合现实情境引入具体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迁移。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多次接触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口算,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入有关的计算问题,以激活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已有认识,促使学生主动把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迁移到笔算中来。例如,教材的例1和例2,都创设了同学们折纸船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提出“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往下算”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完成计算,进而实现知识的主动迁移。

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策略多样,有时需要全部用笔算,有时可以全部用口算,有时既要笔算又要口算,需要学生在计算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策略。而对于能口算的,学生往往不易区分。所以,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先教学三个数的连加、连减,着重解决用两个竖式连写进行计算,再教学加减混合,同时带出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并以在竖式中“留白”的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创造机会,促使他们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不断积累加、减法计算的经验,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3.适当统一竖式的写法,避免混淆。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一方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进位和退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
另一方面,三个数连加可以写成一次相加的形式,而连减和加减混合又必须写成两次计算的形式。因此,教材没有介绍三个数一次连加的竖式,而统一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形式,以降低难度,防止竖式写法上的混淆。

4.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量关系。本单元安排的实际问题都是两个数量相比较的加、减法问题,相较于整体与部分的加、减法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与加、减含义的契合程度要低于后者。教材安排的两道例题涉及两个数量比较的多种情况。第一道例题的解题方法多样,第二道例题又需要联系加减的含义理解“比一个数多”与“比一个数少”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材在提出问题后,分别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和花,通过摆一摆、排一排、移一移等具体的操作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结合操作活动的过程,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这样安排,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数量关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上烦琐的分析和讲解可能给学生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竖式计算。

45+17 80-59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2.口算下面各题。(用卡片出示)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3.揭示课题:连加、连减 【设计说明】复习与新课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回顾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以及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有利于促进他们自觉实现知识迁移,为下一环节学生主动探索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笔算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挂图,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幅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9+27+26。

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你能列竖式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让计算出现错误的和一名计算正确的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组织交流:
(1)指计算错误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并相机提示学生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2)指计算正确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讲解:由于第二个竖式中的第一个数就是第一个竖式中的得数,因此,在用竖式计算时,可以把这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边板书边介绍)
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1页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填空。

提问:这样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和原来把两个竖式分开写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小结: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再抄一遍。这样,既比较简便,又可以避免抄错数字。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90-25-28=□。

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在计算连减的算式时,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设计说明】例题的教学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先让学生分两步列出竖式,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并通过比较发现两种写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将两个竖式连写比较简便。“试一试”的教学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启发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探索用竖式计算连减式题的方法,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再次体会竖式的简便写法。这样,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同时,特别关注计算方法的比较、总结与提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指名板演。

反馈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计算的过程,同时注意纠正其他同学中出现的错误。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场景图和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2)出示第(2)题,提问:可以根据哪两个条件求还剩多少个西瓜? 追问: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并核对答案。

提问:请大家再看一看这道题,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再问: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略)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晰,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第1题重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第2题让学生独立地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利于学生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第3、4题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初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 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   50-30-6=  42+8-30= 78-18-8= 78-40-6=   52-12+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2、出示例3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 3、尝试列式。

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板书)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

(1)60-38+40= (2)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1、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在书上填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高练习 4、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 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

《练习一》
第1题这样的口算,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经常练习。

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要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第3题,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右两题每条线上的数的特点:左边一题,每条线上三个数的个位上相加的和都是10;
右边一题,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中,都有43和17这两个数,因此,都可以先算43+17=60,再用60分别加每条线上的第三个数。

第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思考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简洁的解题思路。例如,解题时可以这样思考:两车上都有一筐是26个苹果,所以只需要考虑另外4筐中的2筐。参考答案:应交换28个和22个苹果的这两筐,或30个和24个苹果的这两筐。

《解决问题(课时1)》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结构开放,解法灵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为后面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做一些经验和方法上的准备。

例3是一道具有开放性结构的实际问题。例题要求把两串数量分别是8个和12个的彩珠调整为两串数量相同的彩珠,且对调整后两串彩珠的数量没有提出限制条件。选择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是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体系的封闭结构,丰富了数学课程内容。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只要明确两串彩珠相差4个,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又由于题目允许调整前后彩珠的总数量发生变化,这就为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所以在提出问题后,教材没有作任何提示,直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通过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思路。第一、二种思路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某一串彩珠的数量,使两串彩珠的数量相等,调整后总数量也相应地变化;
第三种思路是通过移多补少,使两串彩珠的数量相等,调整后总数量不变。这里的三种方法都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没有优劣之分。教材的最后,组织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各自的体会。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和反思,及时梳理解题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4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操作和现实的情境,掌握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数量的思考过程,逐步提高学生有序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第1题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完成填空,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思考过程。第2题以直条图的形式呈现问题,启发学生先想两个数量相差多少,再根据相差的数量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第3、4题都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其中第3题是先求鸡的总只数,再解决卖掉多少鸡后,鸡和鸭同样多的问题;
第4题是先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再解决怎样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问题。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相关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实质,进而获得更一般的解题方法,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思维。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3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并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交流时,一要注意启发学生把两串彩珠一一对应地进行排列;
二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四要注意通过比较,帮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时只要抓住两串彩珠相差4个这一关键,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完成解题后,要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问题的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都能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

3.“想想做做”的教学,要注意逐步提高要求,引领学生经历“借助操作思考——借助直观思考——借助想象思考”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数学地思考和有条理地表达。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摆好两行小棒,再一边拿小棒一边完成填空。组织交流时,要着重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操作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第2题可以先出示第(1)题的直条图,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要让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要先知道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梨比苹果多7个”完成填空。如果学生中出现其他不同方法,如“梨减少4个,苹果增加3个”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解决问题时应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不应一味地追求方法的不同。接着出示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4题的第(2)题都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里把两个数量排一排,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课时2)》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思维。

例4首先呈现了三个小朋友做花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主动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以及运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揭示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依据条件用圆片摆一摆。这里“摆一摆”的操作,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依据操作的结果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算法的重要手段。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而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完成第(1)题的解答后,教材及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检验,以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接着,提出第(2)题,启发学生先用圆片摆一摆,再解答。这样,既为学生提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又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便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理解相应的数量关系,形成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通过画图形的操作,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直观外显,使学生获得更具体的体验与感悟,并加深理解。第2~4题利用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解答一些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是一道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思考的习惯。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例4时,可以先呈现例题中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根据图中的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整理。然后出示第(1)题,启发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学生操作时,可以先按题意摆出11个圆片,再重点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排怎样摆,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排的圆片要与第一排一一对应,先摆出与第一排同样多的圆片,再接着摆3个。操作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摆出的圆片,讨论表示小华做花朵数的圆片是怎样摆出来的,要求小华做花的朵数可以怎样计算,以帮助学生在摆法与算法之间建立起联系,明确用11朵加上多摆的3朵就可以求出结果。列式解答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算出的结果正确吗?怎样才能知道结果是否正确?促使学生主动想到可以用小华做花的朵数减去小英做花的朵数,看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同时,要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要及时检查解答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接下来,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学生操作时,要作适当的指导,强调使摆出的第二排圆片与第一排一一对应,且比第一排少3个。列式解答后,可以让他们把操作与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说一说怎样根据摆圆片的过程思考算法,明确从11朵花里去掉3朵,就是小平做花的朵数.。完成解答后,一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对解题的结果进行检验,二要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是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3.“想想做做”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再交流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画图形时要注意什么,使学生体会每行中的图形在数量上的联系。第2~4题都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答案是否合理,以逐步培养学生反思、检验的意识与习惯。例如,第3题算出刘芳走了26格后,可以提问刘芳和李宁谁走的格数多,你算出的结果是不是合理等。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时应怎样根据问题选择所需要的条件,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组织交流。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解决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余条件,要注意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练习二》
【教学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教材安排了5道练习。第1、2题主要练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其中第1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逐步形成运算技能。第2题的前两道题,让学生经历一个数连续加几或连续减几的计算过程,体会连加和连减的运算特点,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表内乘、除法作一些准备;
第三题是一道逆思考的问题,需要从运算结果出发,逐一推出每一步计算中的被减数。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倒推”的解题策略。第3、4题主要练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其中,第3题综合了3个数量的比较,解题时需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第4题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有利于促进他们加深对“比一个数多”和“比一个数少”的数量关系的理解。第5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参加三项体育活动的人数,要求学生先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根据题中给定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时的思考过程。要关注学生能否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方法进行适当的整理。第2题的前两小题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第三小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在要填的方框中,最容易填出的是哪一个?填这个方框时可以怎样想?并通过交流明确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从最后一个方框想起,先想哪一个数减去5得35。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填空的顺序和思考过程。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也可以先让生说说求做了多少面红旗,要选择哪两个已知条件,,求做了多少面绿旗,要选择哪两个已知条件,再列式解答。组织交流时,可以让学生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算法选择的合理性,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第4题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题中的场景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些什么,再依次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中的条件进行推理。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再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解决问题(课时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整理成如下的板书: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谈话:想一想,根据这些已经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提出问题)
2.出示第(1)题: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完整地复述题目。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知道小华做花的朵数? 操作:在第一排摆圆片表示小英做花的朵数,可以怎样摆?(指名在黑板上摆圆片表示小英做花的朵数,让其他同学跟着摆一摆)怎样摆圆片表示小华做花的朵数呢?怎样摆就能清楚地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动手摆一摆。

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摆圆片表示小华做花的朵数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在黑板上操作)
提示:在第一排圆片下面一个对一个地摆,摆出与第一排同样多的圆片后,还要再摆3个,表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

谈话:请大家看着摆出的圆片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花? 学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数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算。

谈话:刚才我们用圆片代替花,通过操作找到了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的方法,并算出小华一共做了14朵花,上面的解答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交流后,明确:要知道解答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可以用求出的小华做花的朵数减去小英做花的朵数,看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

3.出示第(2)题:小平做了多少朵? 提问:你能先用圆片摆一摆,再算一算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列式解答。

反馈:你是怎样摆圆片表示小英和小平做花的朵数的?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指名到投影前汇报摆圆片和列式计算的过程,并组织讲评。)
再问:摆圆片时要注意什么?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提问:要知道上面的解题过程对不对可以怎样做? 4.比较: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5.小结并揭示课题:
根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我们知道,求小华做花的朵数,要把11朵和多的3朵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
求小平做花的朵数,要从11朵里去掉少的3朵,所以用减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操作,分解摆花片的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确定计算方法。列出算式之后的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为什么要用减法算?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的问题与以往所学的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最后对解决两个问题计算方法的比较,意在帮助学生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说说各是怎样画的。

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两部分相加的和?三角形的个数是从哪一部分里去掉几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先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说说图中表示松树棵数的直条包括哪两个部分,可以怎样求松树的棵数。

(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组织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组织反馈,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再说说要知道解答得对不对,可以怎样做。

【设计说明】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解答了什么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折、剪、拼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第二段是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是在折、剪、拼等活动中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以“边”为切人口,通过观察和交流,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多边形。平面图形的特征往往表现在它的边和角上。研究图形的边和角,是建立图形概念、掌握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时,首先呈现了我国古代建筑上常见的窗格图案,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并在交流中体会有些图形的边数相等,有些图形的边数不相等,从而按边的数量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命名,在观察与操作中感知相关平面图形的特征。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在“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从现实场景中找四边形的活动,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特点,再引导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的方法,“做”出平行四边形。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引导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不但可以得到比较规范的平行四边形,帮助他们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感知,建立正确的表象,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体会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3.让学生通过图形变换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折、剪、拼、移等都是图形变换的常用手段。在图形变换的过程中,有些变换,改变了图形的本质特征,由一类图形变成另一类图形;
有些变换,并不改变图形的本质特征,仅是非本质属性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变换能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教材十分重视通过折、剪、拼、移等活动,帮助学生感知相关平面图形的基本形状,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例如,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按指定的方法折一折,分别得到不同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钉子板上把围出的四边形改成平行四边形;
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
把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分别分割成三角形。

4.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适当的开放性问题,能营造个性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的需要。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注重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心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把一张四边形纸剪成两个三角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什么图形。

《多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并能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乐于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设计精美的古代建筑,请看老师给大家带的一幅图案(出示主题图)。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上一种常见的窗格图案,见过这么漂亮的图案吗?瞧,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了不起,用一个个简单的图形就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你知道怎样从图案找出图形吗?从这个图案中能找到哪些图形呢?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隐藏在窗格图案中的图形。

揭示课题: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设计说明】例题中的窗格图案常见于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古代园林建筑)中,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课前谈话的寥寥数语,既点明了窗格的历史、文化价值,叉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从图案中找图形上来。使学生在感受窗格图案精致、漂亮的同时,产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窗格图案的兴趣,进而诱发认识图形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探索 1.描图形。

提问: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一个自己认识的图形吗? 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指一指找出图形的边。如三角形,让学生指一指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启发:要清楚地说明自己找到的是哪个图形,可以像这样用笔把它描出来。(示范描图形的方法)你能把自己找到的图形描出来吗? 学生尝试描图形,并结合反馈和评价,提醒学生描图形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要沿着图形的边描,要把图形的边描直。

谈话:你能从窗格图案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先找一找,再描一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一方面关注学生描图形的情况,了解哪些同学描出的是四边形,哪些同学描出的是五边形、六边形;
另一方面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反馈:你找到的图形有几条边?描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顺序,指名带着自己描出的图形到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数出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数。

对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在学生交流时,相机让其他同学说说还找到哪些与这些图形边数相同的图形。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窗格图案中找到并描出已经认识的图形,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通过“找”图形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可以通过数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图形;
二是通过“描”图形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描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从窗格图案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并把它们描出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有利于他们在数、描、想、说、评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出图形特征,给图形命名,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感性支撑。

2.认识四边形。

谈话:刚才每个同学都找到了二些边数相同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中,有些图形有3条边(出示由窗格图案中抽象出的三角形),它们都是三角形;
有的图形有4条边(出示抽象出的两个四边形),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还能在窗格图案中找到四边形吗? 学生在窗格图案上指出找到的四边形后,抽象出相应的四边形。

提问:在我们以前认识的图形中,有四边形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分别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条数,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也是四边形。

【设计说明】以“扶”的方式直观认识四边形。先以从窗格图案中抽象出的四边形为原形,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都是四边形”,再让学生到窗格图案中找一找其他的四边形,既教给学生多边形命名的方法,又使学生对四边形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讨论在已经认识的图形中是否有四边形,目的是帮助学生及时把已有知识纳入到新的知识结构之中,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初步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出示一个一般五边形和一个正五边形,提问: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你知道它们是几边形吗?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两个图形都有5条边,都是五边形。

再问:你能在窗格图案中找出不同的五边形吗? 出示一个一般六边形和一个正六边形,提问:你能说说这两个图形是几边形吗?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两个图形都有6条边,都是六边形。

【设计说明】以“放”的方式直观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图形的边数,说一说各是几边形,找一找边数相同的图形等活动,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有利于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概念,进一步积累图形学习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4.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吗?五边形和六边形呢?(有4条边的图形是4边形,有5条边的图形是五边形,有6条边的图形是六边形。)
再问:如果一个图形有7条边、8条边呢?(七边形、八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判断,并说明理由。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围有三个图形的钉子板,让学生说说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让学生先试着围一围,再组织展示和交流。

如果学生有困难,则先让学生跟着老师围一个四边形,并通过改变顶点的位置得到不同的四边形,再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围出的四边形改成五边形,并交流围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地围出六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出:这里有一些图形,你能根据边的条数把它们分类吗? 学生先分别数数每个图形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里,再分类统计并填表。

【设计说明】通过数一数、填一填、围一围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基本特征的感知。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1)题。让学生每人拿一张四边形纸,按要求剪成两个三角形。

反馈:要把一个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可以怎样剪? 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四边形纸,按要求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反馈:把一张四边形纸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可以怎样剪? 出示第(2)题,让学生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按要求剪去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启发:还可以怎样剪?剩下的又是什么图形? 【设计说明】在开放的练习中,通过操作和交流,理解剪的方法,使学生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相关图形之间的联系。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 出示题中的图形,谈话:你能找出这个图形中的四边形吗?自己在图中找一找,看能找到几个四边形。

组织交流。(鼓励学生找到不同的四边形)
追问:你有办法数出这个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四边形吗?请大家在课后去数一数,并想一想怎样才能有顺序地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四边形。

四、总结评价 提问: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学会这些本领的? 思考:如果有一个平面图形有八条边,你知道它叫做什么图形吗?你能通过围一围、折一折或剪一剪的方法,做一个这样的图形吗? 【设计说明】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4~l5页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木框(学生可以用硬纸条做长方形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观认识 l.观察图形:出示一些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图形。

提问:你准备把这些图形怎样分类? 引导:按照边数可以分成三类。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四边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但四边形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请小朋友看下面的情境。(出示例2)
2.学习例题。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小朋友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指名学生指一指)
你也找出这样的四边形了吗?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铅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

交流:小朋友在生活里一定也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四边形? (2)操作。

请同桌小朋友拿出三角尺,每人找出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拼一拼,拼成功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交流:你能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吗? 肯定学生的正确拼法,给予鼓励。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刚才生活里见到的那种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集体读两遍:平行四边形。

(3)抽象出图形。

引导:小朋友现在知道了,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完成课题板书)老师现在想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平行四边形这四条边要怎样画才对? 画图:小朋友想法真不错!现在看老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方向要完全一样(画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方向也完全一样(画另一组对边)。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追问:这是什么图形?你能找一找开始看到的四边形里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吗? 二、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练习。

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再画一面。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画对的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4题。

引导:老师为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材料袋。咱们来打开材料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材料提供:8根同样长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
要求: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比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多。

交流:你们想用什么办法做平行四边形?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方格纸上画的、钉子板围的、小棒摆的。

交流中,结合用小棒摆的方法,要求说说可以用几根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围一围、看一看,呈现4根、6根、8根围的平行四边形,想想相对的两条边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要求。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拉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拉一拉,注意观察,同桌说说有什么发现,再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它始络都是平行四边形。

三、回顾过程,课堂小结 交流: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能回顾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练习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练习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别相关图形是什么图形,能动手操作做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在折、分、拼、剪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
感受图形的变化,体会图形间的联系;
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操作图形的活动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具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若干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其中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长方形的长、宽对应相等),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什么呀?你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引入:这一单元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板书:平行四边形)内容主要是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完成课题板书)通过练习,要能比较快地说明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能根据要求自己做出平行圆边形。

二、组织练习 1.图形分类。

(1)出示线段围成的各种图形,除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图形,能按边数分类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交流:你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哪几类? 提问:在四边形这类图形中,你认识过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几边形? (2)方格纸上画图。

请小朋友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交流所画图形,有错的改正。

2.做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用长方形纸依次照样子折出图形,同桌互相说说每次折成的是什么图形,感受图形的变化和联系。

要求学生看课本上折的图形填一填,互相说说各是几边形。

交流填写结果,并提问:第一行五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五边形?第二行六边形折过后为什么还是六边形? 引导:还能继续折出另外的图形吗?同桌互相折一折,每次说说你又折成了几边形。

学生操作,互相交流。

3.做练习三第2题。

引导:你能说出下面各是什么图形吗?你能在图里画直线把图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吗? 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如果分成三角形,每个图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再自己试着画直线分分看。(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每个图形你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展示学生的分法)
现在再比比谁分成三角形个数最步。

观察: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比较多,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现在仔细比一比,你发现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的都是怎样分的? 4.做练习三第3题。

请小朋友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师出示)请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拼成了吗?谁上来把你的拼法做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每人除了刚才的拼法,还想到不同拼法吗?自己拼拼看,看你能找到几种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交流:找到了几种拼法?谁来把三种拼法都拼给大家看看? 5.做练习三第4题。

(1)教师出示钉子板,上面有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提问:钉子板上两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你能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追问:为什么这样就是平行四边形了? (2)课本上第4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你也画一画,把它改成平行四边形。

交流:你是怎样改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6.做练习三第5题。

让学生看两次各是怎样折、剪、拼的。

请小朋友照样子操作,分别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学生交流展示拼法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刚才是照课本的样子剪和拼的,现在你能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剪一剪,再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同桌共同商量,想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学生合作思考、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想到办法了吗?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展示沿图形中间剪斜线的拼法)
归纳:现在看看有几种剪、拼方法呢?(用长方形折一折,演示给学生看几种方法)从这些剪法、拼法中可以看出,只要在长方形中像上面这样斜着沿一条线剪开,把剪下的一部分移到另一边,就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明白了吗? 5.做练习三第6题。

让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学生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引导:还能拼成其他图形吗?拼拼试试,看看拼出的图形有哪些你认识过的。

交流:指名一些学生拼一拼,看看有哪些是学过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
三、练习总结 提问:今天练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回顾一下练习活动,你觉得今天的练习有没有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呢? 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认识七巧板、拼图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使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
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
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七巧板由七块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由于它巧妙好玩,人们把它叫作“七巧板”。北京故宫还保存着我国古代的七巧板呢1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引起了海外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东方模板”“唐图”,意思是“来自东方的魔术板”“中国的拼图”。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 (2)比比想想。

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七巧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指出:七巧板一共有7块图形,分为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完全一样,两个大三角形完全一样。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

(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激趣: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学生拼图,教师巡视)
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提问: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 指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就有这么多的变化,真的变幻莫测!如果选更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吗?试一试好吗? (3)任意选择拼图。

要求: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提问:你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 指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就越多;
用全部的七块来拼,更有数不清的变化,不知道能拼出多少种我们认识过的图形!你看,七巧板真“巧”、真神奇! 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

(1)模仿拼图。

谈话: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 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四人黑板上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

(2)想象拼图。

引导: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谁聪明! 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

(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哪些体会。

交流:让掌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谈话: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
“巧”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经历探索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l~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乘法;
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使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l~6的乘法口诀。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基础。同时,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从加、减法到乘法,是认知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材结合乘法口诀的教学,还分散编排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乘法的含义;
(2)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的难点是:(1)理解乘法的含义;
(2)4和6的乘法口诀。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由于乘法的含义比较抽象,二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材结合现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先认识“几个几相加”,再认识乘法的含义。例1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直观地看到“兔有3个2只”“鸡有4个3只”,同时提出“兔有多少只”和“鸡有多少只”的问题,并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加法算式算出结果。随后的“试一试”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为认识乘法作好充分准备。例2继续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抽象出“几个几相加”,并告诉学生“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同时揭示乘法算式,以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随后的“试一试”再次引导学生经历“列出加法算式—抽象出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指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可见,教材并没有把乘法的含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注重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体会,实现对乘法含义的主动建构。

2.引导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在理解乘法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口诀。教学l~6的乘法口诀时,教材不是把现成的口诀教给学生,而是从现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经历“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列表算出得数—概括出几个几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这样编排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能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并把乘法口诀与乘法的含义有机联系起来,有意义地理解乘法口诀;
二是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能逐步感受到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了解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有利于他们灵活地记忆口诀;
三是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能学到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教材安排学生学习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的。从2的乘法口诀开始,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地组织学生探索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和3的乘法口诀在教科书中出全;
从4的乘法口诀开始,不再把口诀出全,而是让学生用加法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再试着把口诀补充完整。5和6的乘法口诀都只出了前两句,后面的都让学生自己编。这样,逐步加大学生自编口诀的力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在编出乘法口诀后,还通过动手操作、题组对比、游戏活动等丰富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有意义记忆口诀的机会,并学会一些记忆口诀的方法,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从而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把认识乘法、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应用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教材把这部分内容作了分散编排,穿插安排在概念教学和计算教学中,并注意逐步提高教学要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并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在教学1~6的乘法口诀时,从看图说三句话到看图填三句话,再过渡到含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简单乘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在单元复习时,则出现了一些情境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对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找到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生逐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0~21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第2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使学生经历由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实例,抽象出乘法概念的过程,初步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例1、例2情境图的挂图,学生准备足够数量的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创设动物学校的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动物学校的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出示如下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提问:2+3+6中的三个加数相同吗?5+5+5中的三个加数呢?你能根据加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吗?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情境,谈话:这是走进动物学校看到的场景。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列的?兔有几个2只?鸡有几个3只? 提问: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兔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
再问:要求兔一共有多少只,鸡一共有多少只,分别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兔的只数:2+2+2=6(只),鸡的只数:3+3+3+3=12(只)。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相同数连加)
提问:2+2+2这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板书:3个2相加)3+3+3+3这道算式呢?(板书:4个3相加)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场景图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列出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并通过比较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为下一环节进一步认识乘法提供了必要的感性经验。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一边摆,一边数是几个2。

提问:一共摆了几个2 ?如果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后,提问:这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让学生按照类似的方法再摆几次(如,每堆摆4根,摆2堆;
每堆摆5根,摆3堆),并根据摆出的小棒列加法算式,算出结果,再说说是几个几相加。

【设计说明】结合实际操作,通过写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并用语言概括是几个几相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

三、认识乘法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2+2+2+2=8。

讲解:求4个2相加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乘法)
板书乘法算式:4x2=8或2x4=8,介绍乘号以及乘号的写法。

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

小结: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根据图意先写出加法算式,并概括出是几个几相加,然后列出乘法算式。

提问:如果有6堆这样的小鸡,怎样列加法算式?是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又该怎样列?如果有7堆、8堆呢? 3.小结。(略)
结合例2和“试一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设计说明】例2和“试一试”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经历“列加法算式—概括出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逐步实现对乘法概念的抽象,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和理解乘法的含义,积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经验。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葡萄每串有几颗?一共有几个几颗?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鲜花每束有几朵?一共有几个几朵?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列出算式,并组织反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按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再根据每次摆出的结果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先读出第3题中的乘法算式,并分别说出每道算式中的乘数和积各是多少。再根据第4题中的读法写出乘法算式。

4.应用乘法解决问题。

提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可以用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先请大家想一想,再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练习四》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3~24页练习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并能熟练地用加法算得乘法的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的过程,培养兴趣,提高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乘法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加深对乘法的意义理解。

教学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 ☆☆☆ ☆☆☆ ☆☆☆ 一共有( )个3。

加法算式:( )+( )+( )+( )=( )
乘法算式:( )×( )=(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 6×2=12 3×8=24 二、知识巩固 1、摆一摆。(课本第23页第1题)
按要求摆小棒。

学生摆,教师巡视。

2、看图写算式。(课本第23页第2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看图写算式。(课本第23页第3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思考:观察写出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

4、看图写算式。(课本第23页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看图写算式。(课本第24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6、改写算式。(课本第24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改写的方法。

先找出相同的加数,再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

7、看图填空。(课本第24页第7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你能列出几道乘法算式?(课本第24页第8题)
投影出示图。

学生观察、独立写算式。

集体交流。

三、课时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乘法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思考:在生活中你能发现乘法问题吗? 《1~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5~27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1、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1、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类推等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3、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编出1、2、3、4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的来源,理解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投影、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

二、知识探究 1、(投影出示)情景一:玩跷跷板。

(1)1个跷跷板上坐了2人。

问:有几个2?(1个2)
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 (可以)怎么写? (2)说明1个2就是2,所以1×2=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③2个跷跷板上坐几个人?(4个)
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
联系乘法算式2×2=4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3)想想:2×1=□ 你用哪一句口诀帮助计算? 2、(投影出示)情景二:玩荡秋千。

(1)1只秋千上坐3人,2只秋千坐6人。

1个3是3,2个3是6,怎么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2)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三三得九 (3)想一想:3×1=□ 3×2=□ 你用哪一句口诀帮助计算? 3、(投影出示)情境三:小朋友坐火车。

(1)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节数 1 2 3 4 人数 (2)1个4相加、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的乘法算式怎么列?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想一想:
4×1=□ 4×2=□ 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试一试。

1×1=1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三、形成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2、“想想做做”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 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看算式,说口诀。

同桌一起练习。

4、“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口诀。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6、“找朋友”游戏。

小朋友手中有1~4的乘法算式卡片,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卡片的同学站起来,就是他的好朋友。

四、课堂小结 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练习五》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1、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1、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熟记和运用1、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提高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一背:采取比赛形式,背1、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
同桌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么样记住的。

2、说一说下面各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 2×3= 4×1= 2×2= 1×4= 4×3= 2×4= 3×3= 二、巩固练习 1、你说我答。(课本第28页第2题)
同桌合作完成。

如:一人:2×4;
另一人:2×4=8 二四得八。

教师巡视。

2、细心练习。(课本第28页第3题)
提示:看清运算符号。

学生独立练习。

3、开放性练习。(课本第28页第4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4、投影出示。(课本第28页第5题)
观察图片你能看出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提高练习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课本第28页思考题) 1 4 9 (16)
1×1 2×2 3×3 (4×4)
学生讨论交流 四、总价评价 你掌握了1~4的乘法口诀了吗?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纳5的乘法口诀,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通过经历找规律,归纳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复习1~4的乘法口诀。(口诀对对碰)
2、导入谈话:二(1)班的小朋友正在公园里划船呢!走,咱们瞧瞧去。(出示主题图)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场景图,提出问题。

提问:每只船坐几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船呢?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填写表格,做好准备。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 1 2 3 4 5 人数 (3)你能猜出今天要学什么吗?(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2、研究5的乘法口诀。

(1)你们能根据表格表示的意思和乘法算式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 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请组长在纸上写下来。

(2)反馈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编写的乘法口诀展示一下? 展示口诀。

谁来说一说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 四五二十表示4个5相加的结果是20,也可以求出4×5的积是20. 3、记忆乘法口诀 (1)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发现:下面的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上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多5,上面的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5。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口诀吗? 学生讨论交流。

如果四五二十不记得了怎么办? 可以通过三五十五来记住四五二十。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一些记口诀的好办法,下面就请你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来记一记口诀。

4、想一想:
5×1= 5×2= 5×3= 5×4= 学生回答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对口令。

2、“想想做做”第2题 花坛里的花开得有点奇怪,你知道为什么“5×4”和“4×5”这两朵花开在一起吗? “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有什么用? 你会说出另外2个花坛要用的乘法口诀,并写出乘法算式的积吗? 学生回答。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在书上做,交流时,说一说用到哪一句口诀。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先画,再写算式。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2、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出示挂图:4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1个鱼缸里只有1条,其中事先用彩纸将最后一个鱼缸档好)
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会列算式吗? 学生列式4+4+4=12或者3×4=12。

谈话:看了小朋友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还不错,那就再考考大家啦!准备接受挑战…… (出示第4个鱼缸)
二、新知探究 1、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每个鱼缸里的鱼一样多,才能改成乘法。

那你认为可以改写成什么算式? 学生交流:
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
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3×4+1)
2、你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 3、像3×4+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计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4、“想想做做”第4题 画画算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相差2的数的积加上1等于这两个数中间那个数与他自己的积。

6、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你知道吗?”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练习六》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3~34页练习六 。

教学目标:
1、熟记1~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乘加,乘减。会分析简单的乘法应用题的关系。

2、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获得运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熟记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一背1~5的乘法口诀。

你能辈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吗?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33页第2题。

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

2、课本第33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课本第33页第4题。

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交流订正。

5、课本第33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然后再交流运算的顺序。

6、课本第33页第6题。

出示第6题主题图。

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

7、课本第33-34页第7、8题。

出示第8题主题图。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8、课本第34页第9题。

游戏。同桌进行。然后列式计算。

9、课本第34页第10题 出示第10题主题图。

找一找图中有些什么?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三、拓展练习 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里的数与下面两个小正方形里的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里的数等于两个小正方形里的数的积加上第一个正方形里的数。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主要巩固了哪些知识?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5页例8,第36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编乘法口诀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你能按顺序背一背吗? 指名背1~5的乘法口诀,师生共同评价。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6的乘法口诀)
【设计说明】让学生背出1~5的乘法口诀,既可以了解学生对1~5的口诀的熟练程度,又可以激活学生编乘法口诀的经验,使学生更有意义地参与到编6的乘法口诀的活动中去,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环节。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8的场景图。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旋转木马上每次可以坐多少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次、4次、5次、6次呢?一下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师生谈话,共同完成表格的设计:
坐的次数 1 2 3 4 5 6 人数 谈话:题目告诉我们,旋转木马上每次可以坐6人,(在表格第一栏填“6”)2次可以坐多少人?(学生回答后,在表格第二栏填“12”)3次可以坐多少人?4次、5次、6次呢?你能照样子把书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是怎样算的。

3.编乘法口诀。

教师对照表格中的第一列数向学生说明:1次可以坐6人,人数就是“1个6”,(板书: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1个6?(根据学生回答,板书:l×6=6)你能把它编成乘法口诀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六得六。

让学生说说“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

指表格中的第二列数,提问:2次可以坐12人,就是几个6相加?乘法算式怎样列?怎样编成口诀?(板书:2个6相加,2×6=12,二六十二)
提问:“二六十二”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启发: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你能对照表格中的数,仿照上面的样子编出其他几句乘法口诀吗?自己试一试,并完成书上第35页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并揭示后面4句乘法口诀。

【设计说明】编乘法口诀的活动注意由扶到放。第一句以扶为主,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给学生一定的示范。第二句半扶半放,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其余几句以放为主,由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完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编乘法口诀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愿。

4.归纳小结,记忆口诀。

提问: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记忆口诀。如,自由地读一读,背一背,看着表格中的数尝试着背一背,同桌之间“对口令”。

指名背6的乘法口诀。

提问:在背6的乘法口诀时,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容易记住?哪几句比较难记?你打算怎样记住它们? 【设计说明】编出口诀后,及时组织学生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去记忆,有助于他们当堂熟记乘法口诀。而讨论“哪几句比较难记”“你打算怎样记住它们”,可以提供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的机会,实现班级群体间的“资源共享”。

5.让学生完成“想一想”中的两道题,然后说说计算时分别用了哪一句口诀。接着再补充6×1、6×3、6×4三题算式,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

【设计说明】这几道题都是编乘法口诀时没有出现的算式,通过想一想、算一算,使学生明确:除了“六六三十六”这句口诀外,其他的口诀都可以同时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三组题后,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最后进行比较。

提问: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数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 再问:从左往右看,中间一组都表示几个6相加?4个6相加比3个6相加多多少?比5个6相加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提问:你能照样子说说2个6比1个6多几,比3个6少几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填写得数和乘法口诀,然后提问:计算每一组两道乘法算式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追问:用“二六十二”这句口诀能计算哪两道乘法算式?用“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呢?6的乘法口诀中哪一句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并指名核对答案。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独立填写算式,再进行汇报交流,然后组织比较。

提问:这两道题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2)题求的是几个6相加的和?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再说说摆1个这样的长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让学生根据题中的问题列式解答。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说说每道题中的已经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求买蛋糕用去多少元,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解答? 让学生完成第一题的解答。

提问:求买巧克力用去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再问:买蛋糕用去多少元?你是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完成第二题的解答。

小结。(略)
【设计说明】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用口诀计算的过程中加深对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练习七》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7~38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所学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计算和解答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练习知识的体验中,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 一、教学过程:
口诀练习 背1~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备,指名背,对口令。)
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 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呢?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37页第2题。

(1)出示图,看清图意,先是用5分别乘以4、5、6。

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以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2、课本第37页第3题。

(1)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3、课本第37页第4题。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他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4、课本第37页第5题。

12个口算题,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教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综合练习 1、课本第37页第6题。

读题。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一辆小汽车坐5人,6辆小汽车可以坐多少人?)
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38页第7题。

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课本第38页第8题。

根据口诀填空。

4、课本第38页第9题。

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右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5、课本第38页第10题。

(1)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右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3)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6、课本第38页第11题 (1)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学生回答。

(2)不计算你怎么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4个6朵,4个6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3)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学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课时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40页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2、指导学生经历整理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积极思考和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6的乘法口诀表。

一、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这一单元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口诀整理 1、课本第39页第1题 出示图意,学生独立观察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39页第2题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和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列到6的乘法口诀。

请小朋友们一行一行背一遍。

(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从上往下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配列的。

请小朋友们竖着一列一列背一遍。

(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

请小朋友们齐着拐弯试背一遍。

(5)师生共同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9页第3题。

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一组,比比谁先过河;
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

2、课本第40页第4题。

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好统计。

3、课本第40页第5题。

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么样想的? 4、课本第40页第6题。

填方框里的乘数,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

《复习(课时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

2、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和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6×5= 4×2= 5×4= 2×6= 3×3= 2×5= 6×6= 3×5= 4×6= 6×3= 2、口答。

4个5是多少? 3个4是多少? 6个4是多少? 二、巩固练习 1、课本第40页第7题。

投影出示。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饼干每包4元,小明买3包饼干。

每块蛋糕3元,小亮买5块蛋糕。

每盒巧克力6元,小红买2盒巧克力。

三人各要用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40页第8题。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运算顺序。

3、课本第40页第9题。

投影出示图。说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4、课本第41页第10题。

(1)投影出示图,学生说说图意。

(2)小兰家栽了多少棵桃树? 6×2=12(棵)
(3)小芳家栽了多少棵桃树?6+4=10(棵)
(4)哪家栽的桃树多?多多少棵?12-10=2(棵)
5、课本第41页第11题 读题,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共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求出小军、小红各用多少元?集体交流。

三、拓展练习 1、课本第41页第12题。

投影出示图,图中画了什么?你能用哪些乘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组交流。

一共有多少只鸡? 墙上一共有多少个辣椒?…… 2、课本第41页思考题。

引导学生画图,讨论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表内除法(一)》单元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
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
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学生在结合生活实例理解除法含义时,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一些特点:
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所以,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为此:教材在揭示除法的概念之前,先安排四道例题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平均分。例1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把6个桃分成两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
例2引导学生按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得到可以分成几份;
例3引导学生按平均分成几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得到每份是多少;
例4直接提出“把12支铅笔平均分,你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操作和思考中进行两种分法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的特点,使学生头脑中的“平均分”的概念既有具体的表象支撑,又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概括,从而为认识除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联系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对平均分的已有认识,逐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认识平均分后,教材通过例5、例6提出两个实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联系操作和思考过程,揭示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安排,使学生对除法概念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有着较为深刻的感悟,除法概念的引入变得顺理成章。在“想想做做”中,教材还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由扶到放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初步体会相应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为了使学生体会除法计算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例如,教学用口诀求商时,教材创设了“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的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列出“8÷2“的算式后,教材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求出商,而是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究结果。根据除法的含义,学生可能想到用“8-2-2-2-2=0”找到答案,也可能想到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找到答案。而这些方法都不够简便易行,都不具备算法化的特征。这时,学生就会自然产生探索新算法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生自然乐于参与,乐于接受。这样使新算法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融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又直接为解决问题服务,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又有利于他们体会计算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

4.注意通过比较与交流,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认识。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特别重视以题组的形式组织学生的观察、比较与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建立除法的概念,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例如,学习平均分时,教材让学生根据同一幅场景图,完成相应的两组填空,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既可以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把一些物体按照指定的份数去平均分,从而获得对平均分概念的更为透彻的理解。认识除法后,教材让学生根据同一幅情境图写出相关的两道除法算式,或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有利于学牛自主建构认知体系,又能为接下来学习用口诀求商作些准备。学习用口诀求商时,教材通过题组让学生自主发现可以用同一句口诀计算两道除法式题,使原有的认识得以完善和提升。

《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
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

操作: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学生操作)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按学生交流,在黑板上摆出3种分法)
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或提问哪种分法每份同样多,并在学生回答后说明平均分的含义)
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把黑板上的分法按两类分开摆)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回答后集体说一说)
(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朋友看“想想做做”第1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对号。

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理由。

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1、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出示例题,摆出8个桃)
小朋友,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 要求:请小朋友在图里分一分,看看能分成几个小朋友,在( )里填一填,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教师在黑板上每2个圈一份,圈成4份)
让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说一遍。

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回顾:请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明确是按每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4份)
指出:刚才平均分的分法是这样的: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4份。(让学生说一说;
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4份)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说说题意。

提问:12根小棒,每2跟一份地分,每次拿出几根小棒,能看出怎样的结果?每3根、每4根一份地分呢? 小朋友能分吗?自己动手分一分,每次分完后看分成几份,并且记录下来:每( )根一份,分成( )份。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明确每份分了几根,结果是分成了几份,并板书。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每(2)根一份,结果分成——(6份);
第二次每(3)根一份,结果分成——(4份);
第三次每(4)根一份,结果分成——(3份)。你觉得这里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怎样平均分。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明确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交流分法和结果,逐题说说每几个一份,结果分成了几份,有错的订正。

提问:这里的平均分都是怎样分的? 强调: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

2、操作平均分。

让学生摆出6个圆片。

要求按每2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要求按每3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说明:刚才大家的分法,就是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结果知道分成了几份。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请看图上,每人分3个,图里是怎样拿气球的?(每次拿出3个气球给1个小朋友)
填空:小朋友想一想,像这样每3个一份地分,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把结果填在( )里;
如果有困难,可以再图里圈一圈,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再填一填。

交流结果。

追问:这里把15个气球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四、回顾内容,课堂小结 引导: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通过学习有哪些体会? 小结:今天学习了平均分。通过小朋友摆学具,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还通过分桃、分学具,知道了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可以看分成了几份。同时,小朋友体会到,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是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好方法。

《平均分(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5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练习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和小正方形若干。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 1、操作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学生操作)
交流:8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 结合交流演示按每2根一份地分,并画圈表示分法和结果。

(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
2、谈话揭题 像上面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的平均分是知道每2根一份,要每次拿2根摆成一份,结果分成4份,这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那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小朋友要注意两种分法不同的地方。

二、动手实践,习得方法 教学例3 (1)学生操作、交流 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这里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分几个。现在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代表2个小朋友)横着摆。

追问:摆2根小棒表示什么意思? 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8个桃,按照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来分,把桃分完,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在书上( )里填一填。(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把8个桃按几个小朋友平均分的?(教师说明并在黑板上画椭圆:要按2个小朋友平均分,先画2个椭圆,代表2个小朋友。)
接下来你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交流,演示学生各自的分法,每次有多余的时候问学生接着怎样分)
提问: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说一遍)
(2)明晰分法。

提问:刚才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份平均分)
说明: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要平均分成2份,所以先摆小棒或画圈确定分2份,再按2份平均分。

小朋友按2份平均分的分法有一些不同,有的每份先分1个,有的每份先分2个等等,再把剩下的这样分完:也有的每份依次分4个,刚好分完。过程不同,但都是按2份分,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引导:想一想,每次摆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把每份个数分得一样多呢?(为了把2份分得同样多)
演示、操作,统一方法:刚才小朋友的分法,都是按2份分,做到了每份同样多。现在请小朋友再跟老师一起分一分:8个桃要按2份平均分,先确定分的份数是2份;
(指2个椭圆,并问:你们摆好2份了吗?)为了保证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这样分:每份先分1个,接着每份再分1个等等,现在正好分完。

提问: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3)回顾小结。

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分法,把8个桃按几份平均分的?我们是怎样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说明:今天把8个桃平均分是这一分:按指定的2份平均分,分完后看到每份分得4个。

启发: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分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说明:今天学习的平均分,先确定好平均分成几份,结果是每份分得几个;
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是先确定好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手实践,习得方法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让学生说说题意。

提问: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要确定好几份来分,能看出怎样的结果?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小朋友能分吗?请小朋友先想好每次分成几份,再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看每份几根,并且记录下来:平均分成( )份,每份( )根。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结合交流演示分的过程(教师画圈或横线表示份数),明确各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根,并板书。

引导: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第一次按2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6根);
第二次按3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4根);
第三次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3根)。你觉得这里平均分都是按什么分,结果能知道什么?(板书: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让学生一齐说一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小结:(指黑板上小棒、板书)刚才学习的是平均分另一种方法。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今天是先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看每份几个。

二、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懂分的方法,说说要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每份先分1个,接着怎样分;
再连线分一分,分完为止,然后填一填。

交流连线结果,逐题说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每份几个。

提问:这里平均分先看什么,都是按什么分的? 小结:这里的平均分,都是先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能知道每份几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

提问:分胡萝卜给几只小兔,要求按几份平均分? 提醒学生可以连一连,也可以用学具表示8根胡萝卜分一分,再把分得的结果说一说、填一填。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题意后,要求学生先看着图在脑子里分一分,想想每只松鼠分得几个,再连一连、分一分、填一填,看自己想的结果对不对。

提问:这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个?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组织操作 15个圆能平均分成几份?先同桌讨论,(可以想几个几是15)想好了一起交流。

交流:能平均分成几份?(板书:平均分成3份、5份、15份)
你准备按几份平均分?先想一想,再选一个平均分的份数,用圆片分一分,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2)组织交流,深化分法。

根据学生交流分法,教师演示分法:先确定平均分几份,再分一分。分完后让学生说说15个圆平均分分成几份,每份几个。

说明:刚才小朋友用今天的分法平均分,分得真好!都是先看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几个。

(3)观察拓展。

小朋友,如果换个方法看,用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想一想分成3份的,可以看成是按每几个一份分的,结果是平均分成3份?(教师用手势表示每5个一份地分,并指分成3份的结果,初步体验不同分法)
指出:小朋友,我们从同一个分的结果里,可以看出分法虽然不同,但也是有联系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小朋友先想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就能更加清楚不同分法各是怎样分的。

三、完成“动手做” 1、用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请小朋友拿出8个小正方形,你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同桌商量怎样拼,动手做一做,看看你有几种拼法。

交流拼法,教师演示两种拼法:拼成一排的,拼成两排的。(注意引导学生明白4×2的两种拼法位置不同,但却是完全一样的图形)
启发:请看拼成的图想一想,怎样很快想到能拼成2排,每排4个?(引导用二四得八或2×4=8想)
说明:用几个几是8,想乘法口诀或算式,再把8个平均分,就能想到怎样拼。比如,二四得八,或者2×4=8,就想到按2排平均分,一排可以摆4个;
也可以想到按每4个摆一排,可以摆成2排。

2、用12个、1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用12个、18个能拼成长方形吗?你选一种个数,用你的方法想一想,拼一拼,再和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等会我们一起交流怎样拼的,各有几种拼法。

交流拼法,教师展示给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拼正方形。

提问:用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正方形的话,你最少用几个就能拼成正方形? 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拼正方形。

四、回顾过程,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的“平均分”你学到了什么?能说说今天平均分的方法是按什么平均分,结果是什么吗?和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方法不同在哪里呢? 你是通过什么活动学会平均分的方法的? 小结:今天仍然学习平均分。小朋友还是通过动手操作分桃、分学具,学会了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看清要平均分成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得到每份几个。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是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小朋友要学会用学具学数学。

《平均分(三)》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例4、“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能区分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能根据平均分的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表达等活动,比较平均分的两种方法,加深认识平均分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感受不同分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了解现实情境中具有数学现象和数学内容,体会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
培养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圆片各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感知,初步比较。

1、谈话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什么知识? 分得怎样的结果才是平均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平均分。(板书课题)
2、操作激活。

出示8根小棒。

要求:把它们每2根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根? 学生用小棒按要求操作平均分,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操作两种分法。

交流:刚才各是怎样分的? 请小朋友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小结归纳。

说明:一种是按每几根一份地分,看分成几份;
另一种是按几份平均分,看每份几根。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比较分法 1、教学例4。

引导:老师这里有12支铅笔,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12支铅笔平均分吗? 请小朋友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想想可以怎样平均分,再分一分。分的时候看明白你是怎样分的。(学生操作)
2、初次尝试。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结合学生黑板上出现的实际分法进行教学。

(1)交流:这是平均分吗?你能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吗?(学生介绍分法)
小朋友听明白他是怎样分的了吗?那来说说他怎样分的。(指名复述分法)
(2)提问:有没有分好后与他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却是不同分法的呢? 那你怎样分的?你来用不同分法说说怎样得出这个相同结果的。

哪位小朋友来说说后一个小朋友又是怎样分的? (3)比较:现在平均分摆出的结果一样,但他俩的分法不同在哪里呢?大家先同桌交流一下,再把不同的分法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明确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一种是把12支铅笔,每3支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另一种是把12支铅笔,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3支。

(4)小结:小朋友现在看到,虽然平均分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分的过程却不一样,一种是每3支一份地分,看出可以分成4份,一种是按4份平均分,看出每份3支,不管哪种分法,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支数相同,因此都是“平均分”。

3、再次尝试 引导:12支铅笔平均分,你还可以怎样分,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自己用小棒分一分,再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并互相说说你摆出的结果还可以用哪种分法得到。(学生操作,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指导)
交流:你分的结果是什么?能说出哪两种分法都能得出这个结果吗? 讨论: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你能有序地说说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平均分的结果吗? 启发: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也可以是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有几个,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每份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操作、填空。

交流每次怎样分的,根据交流演示分法和结果。

提问:这里两种分法摆的圆片结果一样吗?分法有什么区别? 说明:这里平均分摆出的相同结果,可以用两种分法得到:一种可以每2个一份地分,另一种可以按5份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2、3、4、5、6题。

四、反思过程,全课总结 引导:小朋友反思一下学习过程,今天学习了平均分的什么内容?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页例5和“试一试”,第49页例6和“试一试”,第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除法算式,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5 1.出示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说明图中的小朋友们打算坐缆车上山去游玩。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出示图下的文字,指名读题。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你打算怎么办? 如果学生能直接想出答案,则按照以下过程组织学生活动:
(1)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 (2)启发:这样的想法对吗?有什么办法能说明它是对的?(用圆片代替缆车摆一摆)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想出答案,则按照以下过程组织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或画图圈一圈。再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并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2)提问:一共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要坐几辆车呢? 4.讲解:通过分圆片、画图,我们发现几个2人是6人?因为6人里面有3个2人,所以要坐3辆车。像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揭示课题并板书:6÷2=3)“÷”是除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介绍除号的写法,并示范算式的读法。

指导学生练习写除号,读、写除法算式。

5.提问:6÷2=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个一组地分,分成了几份? 【设计说明】上面的前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第3个环节,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预案,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又十分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或操作,或思考,或讨论,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运用。后两个环节是引领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对平均分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并揭示除法的概念。

二、教学第48页“试一试” 1.让学生先观察情境图,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再想一想可以列怎样的算式计算,并在书上填一填。

2.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3.让学生读一读除法算式和得数。

提问:这里的12÷3=4表示把多少个苹果按每几个一份去分?分成了几份?也就是说,12里面有几个3? 4.小结:像这样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去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设计说明】“试一试”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以教师提问、点拨为辅,让学生及时整理思路,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和图下的文字,让学生看图、读题后,提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再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学生可能用小棒或圆片代表小朋友分一分,也可能借助已经积累的平均分的经验,想到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2人。

2.指出:像这样“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板书:6÷3=2)
提问:这道算式表示把多少个小朋友平均分?分成几组,每组有几人? 3.说明: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除法算式的得数叫作“商”。(在算式相应的数下面板书:被除数、除数、商)
让学生结合例5中的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在例5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到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因此,例6的教学进一步加大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后,没有作任何提示,直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同时告诉学生:像这样“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简洁、明快,又突出了除法含义的本质。

四、教学第49页“试一试” 1.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

2.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人分得4支铅笔的?这里的8÷2=4表示把多少支铅笔平均分?分成几份?每份有几支?能把这道算式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五、比较例5和例6 谈话:通过例5和例6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除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5和例6,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想到:例5和例6都是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例5是把6个小朋友每2个一组地分,求可以分成几组;
例6是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它们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多少份,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对例5和例6进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虽然例5和例6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不同,但都可以用除法计算,进一步沟通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内在联系,突出了除法概念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除法的概念。

六、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

(2)提问:你们是怎样想到“5次能搬完”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理解题意后,提问:这道题要求根据同一幅图回答几个问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填的。

(3)提问:第(1)题的算式15÷3=5表示什么意思?第(2)题的15÷5=3呢?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由于“想想做做”中的题型与“试一试”相仿,因此完成方式基本上是“先练后说”,说的重点主要关注由于平均分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算出的结果也不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七、教学“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再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八、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练习八》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练习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列算式的练习,能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情境表示的意思,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和问题正确列出除法算式,并能说明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
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读、写除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看情景说明列式理由,体会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强化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加深理解除法含义,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发展形象思维和观察、分析、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初步感受模型思想。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观察、思考等认知活动,感受实际生活里的除法问题;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观察情境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准备:师生各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除法,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列出除法算式。今天,我们就来练习除法的认识。(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并了解乘法和除法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理解除法含义 1、做练习八第1题。

(1)学生读题。

要求:请同桌小朋友每人用10根小棒,互相合作按题里要求分一分。

同桌用左边小朋友的小棒按第(1)题分,注意分法和结果,填写括号和算式。

用右边小朋友的小棒按第(2)题分,两人检查对不对,再填写括号和算式。

交流:第(1)题怎样分的,结果是几份?除法算式怎样列的?为什么用除法算? 第(2)题怎样分的,结果是什么? 为什么也用除法算? (2)比较:请小朋友观察分的小棒,用10根两次平均分摆成的小棒是一样的,不过分法不同。你能说说刚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吗? 请根据分法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虽然看到摆成的小棒是一样的,但两次分小棒的过程、结果不同,一种是按5根一份平均分,结果是分成2份,除法算式是10÷5=2;
另一种分法是按2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5根,除法算式是10÷2=5。所以,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或者是按几份平均分,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但算式表示的意思不同。

2、做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里有多少个棉桃,分成了几个几,明确有12个,分成了4个3。

要求同桌根据两种分法说说,可以看成怎样的分的,并交流不同说法。

让学生填空。

交流填空结果和算式,呈现学生的练习。

追问:为什么都能列出除法算式? 指出:把12个棉桃平均分成几个几的同一幅图,可以从不同分法来观察:可以看成每4个一份,分成3份:还可以看成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看成不同的分法,写出的除法算式不同。

3、做练习八第3题。

提问:从图里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读题填空、列式。

交流填空和算式,让学生说说列式时怎样想的。

指出:根据平均分写除法算式,要根据图意先想是怎样分的,结果是什么,再根据分法想算式怎样写,然后正确写出算式。

4、做练习八第4题。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想一共几条金鱼,可以看成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列出算式,同时指名板演。

交流:为什么要列成除法算式?这两道除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指出: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列式时要联系分法想算式。

三、感悟乘、除法练习 1、 做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观察图意,说说有几个花坛,每个花坛几朵花,一共多少朵。

学生自己读题填空、填算式。

交流填空和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提问: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看图的。

你是图里是根据什么列出两道不同除法算式的? 现在看一看,这幅图可以列出几道算式?怎样的三道?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三道算式。

引导:大家讨论讨论,上面列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时,每次是怎样观察这幅图的?讨论好了把你们的观察方法怎样看的。

指出:像花坛这样几个几的图,可以看成“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列出乘法算式,也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列出除法算式,还可以看成“按几份平均分”,列出另一道除法算式。所以,根据这样有几个几的图,可以列出一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这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口答练习八第7题。

观察:请小朋友仔细看第7题里的图,柜台上有些什么蔬菜,每种蔬菜是怎样摆的。

交流:哪位小朋友告诉大家,柜台上摆了哪些蔬菜,怎样摆的? 提问:黄瓜是怎样摆的,能说出哪些算式?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两道算式各是怎样想的? 引导:你能根据图里蔬菜说出哪些算式,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算式,注意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说,教师板书。

追问:这里每种蔬菜都可以写成几个乘法算式和几个除法算式?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每组三道算式。

说明:这里根据每种蔬菜写出的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生活里经常看到这样摆成几个几的物体,这时都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三道算式。看成“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就用乘法算,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或者“按几份平均分,每份几个”,都用除法算。

3、尝试、拓展。

引导:我们看到上面每组里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是有联系的。你能试着根据下面的算式,说出有联系的除法算式吗? 4、口答练习八第8题。

四、练习总结,布置作业 1、练习总结。

引导:这节课练习了许多题目,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总结:通过练习,小朋友进一步知道了,平均分的问题要用除法算。平均分的一幅图,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
也可以看成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
根据不同的分法能列出不同的除法算式,算式表示的意思就不同。还知道像这样的图,还可以看成几个几是多少,列成乘法算式。所以像今天这样的图,都可以列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这样的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看思考题,明确有3个圆,要画8个三角形,每个圆里都有4个。

学生先自己画一画,再交流怎样画的,看看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3页例7和“试一试”,第5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感受用口诀求商的合理性;
能联系除法含义解答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探索算法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培养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7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例题: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提问:求分成了几组,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板书:8÷2=)
4.谈话:怎样算出8÷2的商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办法算一算,再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算出结果了吗?谁来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1)用8根小棒代替8个小朋友分一分,8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正好可以分成4份,所以8÷2=4。(2)
8-2-2-2-2=0,从8里面每次减去2,4次正好减完,所以8里面有4个2,8÷2=4。(3)根据已有的经验思考,因为4个2人是8人,所以8÷2=4。

5.谈话: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2的商是4,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想几个2是8。因此,计算除法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例如,计算8÷2时,可以先想2乘几得8 7因为“二四得八”,所以8÷2=4。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用口诀求8÷2的商的思考过程,然后指名交流。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除法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揭示课题:用口诀求商)
二、教学“试一试”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提问:计算12÷3=□,要想哪句口诀?商是几?计算10÷5=□,要想哪句口诀?商是几? 讲解:第一题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就要想“三几十二”。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3=4。第二题被除数是10,除数是5,可以想“几五一十”。因为“二五一十”,所以10÷5=2。

3.小结:计算除法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求出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在乘法口诀中,除数可能是第一个乘数,也可能是第二个乘数。所以刚学用口诀求商时,一定要仔细地想。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2)提问:计算第一组题时,你想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第二组题呢?每组两道题在想口诀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组题后,提问:计算这三道题都是用的哪句口诀? 让学生独立完成另外两组题,分别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都是用的哪句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组的三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组中都有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乘法算式中的积和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相同,一个乘数和除法算式中的除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和除法算式中的商相同。所以,用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求乘法算式的积,也可以求除法算式的商。)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题目。提问:你知道每个图表示什么意思吗? (2)让学生在小组里算一算,互相说一说。反馈时,要求学生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每组算式的商。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选择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题目。提问:题目中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学生只说出“小猴2天吃完这些桃”的条件,则提问:要求平均每天吃多少个桃,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找出这个条件? 如果学生能找到两个已知条件,则让他们说说是怎样知道一共有12个桃的。

(2)让学生列式算出得数,并提醒他们要在最后的括号里写单位。

(3)反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计算时用了哪句口诀?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独立完成解答,并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本领?怎样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算式的商?你还有哪些收获? 《练习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5、56页练习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口算相应除法的商;
能根据口诀或乘法算式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商,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结合口算除法解释求商的办法,通过比较和列式体会乘、除法间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表内除法口算能力;
能联系乘、除法含义说明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等初步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练习,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获得熟练掌握新知、应用新知的成功体验,发展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除法口算卡片。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信心用口诀把除法算式都算对吗? 今天这节课就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大家要进一步熟悉用口诀求商的办法,能比较熟练地把除法算对,还要能根据乘法算式想到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解决乘、除法实际问题。

二、计算练习 1、做练习九第1题。

让学生独立读乘法口诀,一组一组写得数。

交流得数,要求学生一组一组齐读一遍。

提问: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算几道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说明: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这两道除法算式是有联系的。算除法想口诀,可以看算式里的除数,想它和几乘等于被除数,找到用哪句口诀,这样就能正确算出得数。

2、做练习九第2题。

让学生看题。

提问:看第一小题向日葵上3个数,你能想到哪句乘法口诀和哪两道除法算式?(指名回答后集体说一说口诀和两道算式)
后面每道题你能想到哪个除法算式,叶子上填什么数?自己思考,再叶子上填出合适的数。

交流得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要求:现在小朋友一起看4道题,先说乘法口诀,再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追问:最后一道为什么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 还能用这里每组3个数说出乘法算式吗?请小朋友看每组里的数集体一起说一说。

3、练习九第3题。

(1)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填写得数。

提问:每组题各是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指名说一说)
你觉得每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谁来试着说一说。

指出:每组三道题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算的,它是有联系的乘、除法算式,根据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下面的两道除法算式。

(2)你能自己想3个数,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说想到哪3个数,写成的哪几个算式。(教师板书)
4、口算除法。

用除法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选择一些算式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注意看学生口算掌握程度。(先指名口算,再试着集体口答)
三、实际问题练习 1、做练习九第5题。

让学生用3个条件说出从每幅图里知道了什么。(如,有两棵树,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一共有6只小鸟)
要求学生看每幅图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交流算式,让学生结合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样的一幅图,可以看成“几个几”是多少,写出乘法算式;
也可以看成“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按份数平均分”写出两道除法算式,这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现在大家一起读一读每组三道算式。(学生齐读)
追问:怎样的实际问题用乘法算?怎样的实际问题用除法算? 2、做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指名读两个问题,独立思考可以怎样算。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交流算式和想法,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说明:第一小题求分给多少只兔,就是把20根胡萝卜每5根一份地分,看分成几份;
第二小题求每只兔分得多少根,就是把20根胡萝卜按4份平均分,看每份多少根。所以,都要用除法算。

四、练习小结 今天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表现真棒!现在大家再看课本上练习九,想想练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和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交流练习内容和收获。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这节数学课,我们要进一步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小朋友通过练习要比上节课有更大的进步,除法口算要更加熟练,还要和大家比一比谁算得对、算得快。

二、巩固方法 1、背口诀。

先指名背一背6以内的乘法口诀,再集体背一背。

2、练习口算方法。

(1)看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出示: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四六二十四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比较乘法口诀和算式,除法算式里的除数和商是口诀里的哪个数?被除数呢? 说明:在比较中可以看出,除数和商是口诀里的两个乘数,被除数是口诀里的积,所以算除法要看除数,想它和几相乘得被除数,想出对应的口诀算出商是几。

(2)看算式,说口诀和得数。

出示:12÷2= 15÷3= 8÷4= 9÷3= 学生口算,结合说说是怎样想乘法口诀的。

强调:口算除法,先看除数是几,想它和几乘得被除数,找出相应的口诀求商。

三、口算练习 1、口算。

(1)做练习九第9题。

出示第9题,让学生观察每组题除数是几。

指名依次口算每组算式的得数,选择几道说说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再让学生自己口算,把每题得数写在被除数旁边,并检查得数。

按每组题让学生集体依次读算式和得数。

(2)看卡片口算。

用除法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再集体口算。

2、做练习九第10题。

出示第10题,指导看表明确要求,让学生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教师板书。

3、做练习九第11题。

出示算式,要求一组一组地算,并想想每组两道算式各用的哪句口诀。

学生填写得数,指名板演。

提问:每组算式例的数都相同,得数为什么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是乘法还是除法,不能看错运算符号,要不就会算错。

引导:每组两题用的乘法口诀都相同吗?哪几组用的口诀不同?请小朋友找一找,互相说说各用的哪句口诀。

交流:哪几组口诀不同?各用的哪句口诀?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提问:算乘法只要看乘数直接想几几得多少,算除法要看除数,想它乘几得被除数,想出对应的口诀计算。

4、做练习九第12题。

让学生同时开始,用1分半到2分钟时间填写得数,看谁都能算对。

交流得数,了解学生口算掌握情况,针对实际采取恰当措施帮助学生掌握除法口算。

5、做练习九第13题。

让学生读题,明确有两个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

交流算式、得数,教师板书。

提问:先根据什么求的一共多少盆,再根据什么求的可以分给几个班?让学生连贯地说一说解决两个问题的思路。

提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用除法? 四、练习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7、58页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除法相关知识的回顾、练习,加深除法含义的认识;
进一步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根据一句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进一步掌握解决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2、使学生能联系平均分实物揭示除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的联系;
提高用6以内乘法口诀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发展口算能力;
进一步了解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培养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活动和练习,感受正确掌握本单元内容的喜悦,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体会实际生活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除法含义、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

我们这一单元“表内除法(一)认识了除法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复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
2、提出要求。

通过今天的复习,小朋友要进一步弄清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要更加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且能解决一些除法简单实际问题,了解除法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除法含义和计算 1、做复习第1题。

让学生观察小棒图,分别说说有几份,每份几根,一共几根,结合交流教师分别摆出小棒。

学生看图填算式。

交流算式,板书算式。

提问:这里看一幅图可以列几道乘法和几道除法算式? 能联系小棒图说说每组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吗?每道除法算式表示图里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先互相说一说,再和大家交流。

让学生交流两组算式列式时的想法。

说明:一幅图可以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这样的三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让学生集体读一读。

追问:想一想,哪些情况可以写成除法算式? 归纳: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或者按几份平均分,看每份几个,都用——(除法算)。

2、做复习第2题。

启发:我们知道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那这一单元里用什么方法算除法算式的呢? 那你能根据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 现在听老师说口诀,看谁最先想到除法算式,想到几道就说几道。

教师说2~3句可以算两道除法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回答。

下面看乘法口诀卡片说除法算式。(出示一些可说两道式子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
出示一张只能说一道算式的口诀卡片,让学生说算式。

提问:为什么这句口诀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哪几句口诀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学生说出口诀)
引导:同桌小朋友能这样一个说口诀一个说算式吗?大家说的时候注意交换着说口诀和算式。(学生互说)
3、口算除法。

(1)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选择几道引导学生说说用的哪句口诀。注意结合学生口算熟练程度的情况,指导看算式怎样想口诀。

(2)做复习第3题。

学生同时开始,用1分半钟时间完成,测试学生计算掌握情况。

交流得数,注意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对学生口算能力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三、复习实际问题 1、做复习第5题。

让学生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明确有两个问题。学生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算式,要求说说为什么用除法算。

口答问题。

比较:摆成几行时每行盆数多?为什么它每行的盆数会多? 说明:求每行几盆,要把15盆花平均分成几行,所以用除法算。从算式中可以看出,平均分的行数少,每行的盆数就多,平均分的行数多,每行的盆数就少。

2、做复习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知道了哪些条件。

提问:都抬12个南瓜,哪两人抬的次数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我们这样想的,都抬12个南瓜,男同学每次抬的个数多,抬的次数就少;
女同学每次抬的个数少,抬的次数就多。想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算一算,女同学一共要抬多少次,男同学一共要抬多少次。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口答问题。

小结:从上面两题里知道,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不管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还是按份数平均分成几份,都用除法算。而且小朋友还能根据平均分的份数或者每份个数,估计哪个结果大一些、小一些。

3、做复习第7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从图里知道了些什么。

(1)学生做第(1)(2)题,指名板演。

交流:乘法算的题和除法算的题有什么不同? (2)讨论:根据图里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问题,教师板书。

提问:这里哪些问题要用除法算? 你明白了怎样的问题要用除法算吗?(平均分: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按几份平均分)
四、复习总结 1、回顾总结。

引导:这节复习课你进一步认识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如每人分得3块糖,小朋友的人数就是几人?每人分得4块糖,小朋友的人数就是几人? 让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有多少块糖,有多少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交流想法,引导用乘法口诀想: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得出可能是24块糖,5个小朋友;
也可能是36块糖,6个小朋友。

《厘米和米》单元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正确地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单元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是建立正确的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本元教学内容的编排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概念。教材十分重视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精心安排学生认识线段和探索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来计量长度的线索,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获得形式化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认识线段时,先让学生观察一根弯曲的线;
再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直,由此体会“直”是线段的一个基本特征,并揭示线段的表示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表象;
进而认识到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接着,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直尺、课本等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进一步明晰线段的表象;
随后让学生把长方形纸对折,使学生认识到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并通过折一折的活动,再分别折出一条比原来长的折痕和一条比原来短的折痕,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又如,在认识厘米之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发现测量同一长度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结果也不同,由此形成认知冲突,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厘米和米,不仅要知道它们是常用的长度单位,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清晰的1厘米和l米实际长度的表象。有了这样的表象,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才会有可靠的支撑,才有可能正确合理地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具体的测量和估计。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感知l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例如,认识厘米时,让学生先看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并用两根手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再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又如,认识米时,通过组织学生观察米尺、张开双臂比画、实际测量等丰富的活动,帮助他们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3.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测量和估计的能力,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概念。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实际测量和估计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实际测量和估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长度单位的概念,积累比较丰富的测量和估计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在认识厘米后,安排了测量线段的长、手掌的宽、一拃的长、图形的边长等活动;
在认识米后,又安排了测量黑板的长、教室门的高、自己的身高,估计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估计并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各大约有几米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既加深了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又使学生感受到实际测量和估计的价值。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9页例1,第60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长短的。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具准备:学生分别准备一根棉线、一把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准备的一根棉线,随意地把它放在桌上。(边演示边提出要求)像这样用手捏住这根线的两端,把它拉紧。

提问:与放在桌上时相比,这根线拉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出: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紧后,它就直了。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2.揭示课题。

3.继续捏住这根线的两端,并把它拉紧,但两手位置一高一低。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可以看成线段吗? 换一根长一些的线,仍然用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拉紧。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可以看成线段吗? 4.揭示线段的图形。

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谈话: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指线段的图形)来表示,仔细观察线段,在小组里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启发:知道图上的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什么吗?(线段的两端)
指出:这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线段的两端。我们把它叫作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线段除了有两个端点,还有什么基本特征?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设计说明】在线“曲”与“直”的变化中,感受线的直,明确: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并通过位置、长短的变换,凸显“直”的共同属性。在此基础上,出示线段图形,并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

二、感知线段的特征 1.结合演示,指出:直尺、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同桌互相在直尺和课本面上指一指,说一说。

提问: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2.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对折,再打开。

启发:现在同学们的纸上都有了一条折痕。仔细观察,这条折痕也能看成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提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吗? 再问:可以把它看成一条线段吗? 追问:你还能折出比它短一些的折痕吗?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并指出:线段是有长短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3.做“想想做做”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各自进行判断,再指名说说判断的理由。

第2题先示范数出正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再让学生分别数出其他的几个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设计说明】找线段、折线段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用长方形纸折“线段”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通过操作“创造”线段的机会,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还使学生体会到线段是有长短的。从一组图形中正确识别线段的练习,既可以反馈学生对线段概念的表征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内化对线段的认识。数出一些多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既巩固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又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三、学习画线段 1.启发:如果让你画一条线段,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 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沿着直尺的边来画线段。

提出要求:每人用直尺试着画一条线段。

学生各自操作,指名板演。

评点学生所画出的线段,强调:(1)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直尺;
使它不移动,然后沿直尺的边从左向右画;
(2)画出的线段一定要是直的,不能弯曲;
(3)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画一画。

学生画好后,提问:连接这两点还能画出不同的线段吗?想一想,连接两点,只能画几条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后,先适当解释“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的意思,再让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画一画。

提问:画出的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题目后,谈话:这里有4个点,如果要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出几条?先自己在书上画一画,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共画出了几条线段,是否在每两点之间都画了一条线段。

(2)启发: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画线段的过程,想一想,如果给出的点数再多一些,画出的线段的条数会怎么样?(如果点的个数越多,画出的线段的条数就越多)
【设计说明】在画线段的过程中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通过一组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知识作了渗透,渗透点的个数和画出的线段条数之间的联系,为以后探索和发现有关的规律作一些准备。

四、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1~63页例2、例3、例4和“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划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厘米的大概长度;
学会用厘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
能以厘米为单位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2、使学生在操作、比较、观察等活动中,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了解物体、线段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积累测量长度和按指定长度画线段的经验。

3、使学生积极参加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厘米,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和1厘米的小棒,学生准备测量用的相关物体,如小棒、小刀、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实践感悟、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有短。你们想知道自己课桌面的长边有多长吗? 那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比如,用文具盒、书、铅笔、手的一拃等等,去量一量。先想好准备用什么工具来量课桌面的长,再测量出有几个那么长,然后按黑板上的说法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教师巡视指导方法。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选择板书在小黑板( )里。

引导:我们课桌面是一样长的。现在看看你用什么量的,量得的数量(几)和哪个一样,和哪个一样,和哪些不一样,想想这是为什么,互相说说看。

提问:为什么你量的结果和有的数量一样,和有的数量不一样吗?那怎样才能让大家量的数量一样呢? 引入:看来啊,所有的人量同样长的物体,结果要得到同样的数,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用统一的长度作单位。那么这样的单位有哪些呢,每个单位是多长呢,从今天起我们开始逐步学习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学习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观察比划,认识厘米 1、引导:在生活里,你发现人们一般是用什么来量物体长度的? 说明:量长度的统一工具是尺。要知道有多长,可以用尺来量一量。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刻度尺。

谈话:认识厘米,我们先要学会看尺,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尺,和老师这把放大的尺比一比,找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组织交流:尺子上有数,让学生集体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

尺子上都有一条条的线,让学生观察这些线有长有短,说明叫“刻度线”,让学生看较长的刻度线表示的数,说明这些按顺序排列的数正好在这些较长的刻度线下面,数几就表示刻度几。像0就表示这条刻度线是0刻度线或者刻度0,是我们尺子上的七点;
3就是3刻度线或刻度3等等。

提问:你观察一下,刻度0到刻度1是几大格?到刻度3呢,数数刻度0到刻度10是几大格? 结合尺子上有厘米或cm,说明cm就表示厘米,厘米就是常用的一种长度单位。让学生思考尺子上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

3、认识厘米。

(1)指一指。

请小朋友看自己的尺,你知道从刻度0开始,到哪里是1厘米吗? 说明:小朋友的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这样的一大格的长就是1厘米,请小朋友在自己尺上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记在脑子里,再同桌互相指一指这1厘米。

提问:你能说说从刻度几道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 小结: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2)比一比。

引导: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

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棒两端,现在手指不动,再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这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大约就是1厘米。

看看两指之间的举例,把它记在脑子里,想一想1厘米是多长。

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互相检查。

谁来比划给大家看一看? (3)找一找。

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哪些物体长1厘米,教师比划出大约长度给学生看。

大家刚才找到的物体的长大约1厘米,1厘米大约就是这么长。厘米是一个比较短的长度单位,所以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4)数一数。

让同学们数一数,从刻度0到刻度2之间有几个1厘米,表示长几厘米? 引导:现在请你在尺上找一找3厘米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从刻度0到刻度几的长是4厘米,它有几个1厘米? 提问:还有刻度几道刻度几也是4厘米?为什么也是4厘米? 说明:不管从刻度几开始,只要有几个1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

你能在尺上找出5厘米,10厘米的长度吗?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交流:长度5厘米,10厘米在尺上怎样找的?还可以怎样找? 三、量物体长度,画定长线段 1、教学例3 引导:认识了厘米,就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请大家看课本上例3,能看出蜡笔、线段各有多长吗?填写在括号里,并且想一想,怎样用尺量出长是几厘米? 学生观察、填写,思考测量方法,然后交流各有多少厘米。

提问:根据例3的学习,你知道用厘米作单位,怎样量出物体或线段的长吗? 指出: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般把尺上的刻度0对准左端,看右端对着刻度几,长度就是几厘米。实际上,就是把左端对准尺上的一个刻度线,看从左端到右端长一共几个1厘米,长就是几厘米。

2、做“想想做做”第1、2题。

四、总结收获,应用提升 1、总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知道,学会了哪些本领?在学习中还有哪些体会? 2、应用提升。

做“想想做做”第3、4、6题。

《认识米》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比划、说明1米的大概长度;
知道1米=100厘米;
能用米作单位估计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学会用米作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测量等数学活动,体会认识“米”的必要性,形成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在估计长度的活动中,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使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等活动,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
感受人体上有一些可以使用的“尺”,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会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彩纸学生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需求 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

谈话:同学们,再我们的身上藏着好多神奇的身体“尺”呢!瞧,这是小明的身体“尺”(出示图片)。他食指的宽大约是多少?他手掌的宽、一拃的长大约又是多少呢? 小结:从图上看,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时,把物体一端对准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激发需求,引入长度单位“米” 引导:现在我们找到了1厘米、7厘米和12厘米的身体“尺”。像量这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那老师想知道黑板的长是多少,你会用这把学生尺来量一量吗?现在请你拿学生尺,老师拿另一把尺,比一比,看谁量得又快又准。谁愿意和我比? 启发:我让你们先量了,你们怎么还没量完,比我慢啊?大家注意老师刚才用了个什么长度单位吗? 引入:是啊,学生尺太短了,厘米这个单位太小,用它量黑板的长度很慢,要数出多少厘米挺不方便的。看来,量像黑板这样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就需要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今天我们来认识“米”。

二、多种活动认识“米” 1、激发动机。

提问:关于“米”你们想知道什么? 激发:小朋友想了解的真多。那么1米有多长呢?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厘米有什么关系呢?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先来认识1米。

2、认识“1米”。

(1)观察米尺。

引导:在同学们桌上有一把尺,叫作米尺,请大家自己观察,你在米尺上看到了什么? 提问:米尺上这些数是从几到几呢? 说明:再米尺上,有刻度线和对应的0到100这些数。通常,我们把0刻度线作为起点,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之间的长就是1米。

引导:在你的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是1米,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谁来指一指,说一说。

说明:从刚才观察中看到,这跟米尺的长就是1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

请同学们看一看米尺,具体看看1米有多长,闭上眼想出1米的长度,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2)感知、认识1米长度。

①剪出1米彩带。

操作:刚才我们借助米尺,知道了1米有多长。下面我们还是利用米尺,来剪出1条1米长的彩带。请同桌小朋友一个将彩带的一端对准米尺0刻度线按住,另一个同学拉直彩带对准米尺另一端100刻度线,然后剪断。

现在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捏住彩带两端,把彩带拉直举起,看看1米的彩带有多长。

说明:这是同学们剪的1米长的彩带,1米有这么长。

②用学生尺拼、连。

引导: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彩纸做的学生尺,估计一下,1米有几把这样的学生尺长? 小朋友估计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用准备好的学生尺来拼一拼、连一连,验证一下好吗? 同桌对着米尺拼、连学生尺。

提问:1米有几把这样的学生尺长?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米尺1米长度、剪彩带和拼、连学生尺,感受到了1米实际有多长。下面我们继续来体验1米大约有多长。

③用身体比较。

引导:其实在我们身上不仅有1厘米、7厘米和12厘米这样的身体“尺”,还有1米的身体“尺”呢!想不想来找一找啊? 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知道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吗? 哪你知道从地面到老师身体的哪儿高度是1米呢?谁来猜一猜,在你认为老师身上高1米的地方贴上标签。

讨论:那我怎么知道谁猜得准呢? 指名检验:是啊,可以用米尺来检验一下。

提问:检验时你想对老师提什么要求呢?这样站行吗?那你的米尺该怎么放呢?哪位同学猜得比较准啊? 指出:瞧,现在从地面到标签的高度是1米。

引导:同桌两个小朋友能不能也这样来量一量,找一找,看看地面到你身体的哪里的高度是1米,找到后贴个标签。

交流:你能告诉大家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是1米吗? 质疑:咦,老师的标签子在腰上,她的标签快要到脖子上,而他的标签却在胸口,这是怎么回事啊? 指出:是啊,身高不同,标签的位置也不同,但地面到标签的高度都正好是1米。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的变化,你身上这个标签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④比划1米。

引导:刚才我们找到了一把竖在身体上的“米尺”,身体上还藏着一把横着的“米尺呢! 比划:手臂张开多大,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呢?请小朋友手臂张开,手掌撑住米尺两端,看看两手间1米有多长,再用双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

交流:现在谁能比较准确地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引导:现在老师可以悄悄告诉你们一个不用米尺、不用彩带,也能比较准确地比划出1米的小秘诀,想不想听?看,像我们二年级大部分小朋友,手臂水平伸直,两只手朝里弯一弯,两个手腕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米。

你能像这样试着比划一下吗?请小朋友张开双臂,这样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

指出: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找到了两把身体“米尺”,一把是在自己身高上的大约1米长,另一把是用两手比较出的大约1米长。

引导:再把米尺在地面上竖起来,仔细看看1米有多高,和身上1米比一比,并用手比划一下1米的高度。

交流:哪位小朋友来比划一下,从地面起多高大约1米? 3、多种活动感受1米。

引导:其实感受1米的方法还有很多。瞧,这几位同学也在感受1米大约有多长。你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啊? 交流:全班反馈,出示相应方法的图片并完成板书。

根据反馈和板书说明、小结:
像我们二年级的大部分同学,4到5个脚的长度大约是1米。

像我们班的同学,7个或8个一拃的长大约是1米。

4本数学书连起来的长度大约是1米。

每人挨个横着排,3个同学肩膀的宽大约是1米。

所以只要小朋友动脑筋,可以用很多活动和方法来记住1米大约有多长。刚才我们就是通过比、量、摆、排等方法,进一步感受了1米大约有多长。

4、举例反馈。

引导: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物体的长或高大约是1米。双人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饮水机的高大约是1米。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并集体确认。

小结:生活中像这样长1米的物体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再去找一找。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量一量 1、教学“1米=100厘米”。

(1)看一看。

启发:刚才我们剪了一根1米长的彩带,你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谁来说说看? 结合交流演示: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仔细看:绸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100刻度线,所以这根长绸带长100厘米。

(2)数一数 引导:我们再来在米尺上仔细数一数,1米有多少个1厘米。从0到1是1厘米,大家一起共同数:1、2、3、4......9、10,10、20......90、100,到这里是100厘米。所以1米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是——1米。

小结:我们通过看、数、算,知道了1米等于100厘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数学”试一试“。

(1)估一估。

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1米有多长了,那黑板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米呢?可以用手臂“米尺”先来估一估,谁愿意估? 指名学生先比划出大约1米给大家看看,然后1米1米地比划黑板的长,学生齐声数数,说出结果大约几米。

(2)量一量。

引导:到底估得准不准呢?请两位同学用米尺来量一量。

现在小朋友开始测量黑板的长了,大家看好怎样测量的,边看边想测量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黑板长大约是几米。谁来说说用米尺怎样测量? 测量:现在哪位同学来量一量教室的门大约高几米? (3)先估再量。

现在请小朋友估计一下我们教师的长和宽大约几米,填在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的表格里。

估计得怎样呢?我们请小朋友来测量一下。

指名学生测量并集体说出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追问:我们教室长几米、宽几米? 请小朋友看教室的长和宽,想想是几米,看看有多长。

(4)看一看。

观察:同学们,长度单位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看,篮球架上球筐的高度大约是几米。追问:3米里面有几个1米? 说明:我们知道了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和宽、篮筐高度大约各是几米。

像这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物体长度的例子还很多,只要你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现在请你举例说一说: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二、做一做、说一说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示范给以为小朋友量身高和长度,说明先量出1米,接着再量还有多少厘米。

让同桌示范给以为小朋友量身高和长度,每人记住自己身高各是1米还多几厘米。

引导:比比你的身高和长,你觉得有什么巧合吗?说说你的发现。

指出:一个人的长,大约等于他的身高。你看人的身体上,有许多有趣的奥秘呢!如果你留心注意的话,以后还会发现许多人体的秘密。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口答算式和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口答谁走的路近,说一说自己怎样想的。

追问:从科学实验室到气象观测站,最短的路程能比85米少吗? 指出:沿着科学实验室到气象观测站间的线段走,路程是最短的;
也就是这两点间的路线,线段最短。

三、全课总结 反思: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总结: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要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找到答案了。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在实际测量中,学会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特别是今天这节课,还知道了我们身上藏着许多身体“尺”,还能用米作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小朋友的收获真多! 《练习十》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67页练习十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含义,及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能判断测量长短不同物体所用的单位;
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进一步强化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提高应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经历动手做的过程,初步感受长方形的相关特征,培养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初步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
获得应用知识和发现规律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准备1厘米的1米长的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粉笔等;
师生准备“动手做”的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顾内容。

谈话:请小朋友回顾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什么内容呀? 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道和本领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厘米和米的练习。小朋友要积极参加练习活动,能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知识,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掌握好测量长度的方法,还要能积极探索一些图形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知识再现 1、再现长度单位。

引导: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请小朋友相互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交流:谁来比划厘米和米各有多长?比划给大家看一看。

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长大约1厘米的例子吗?大约长1米的呢? 2、回忆进率。

提问:还记得米和厘米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我们是从哪里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的? 3、单位应用。

(1)提问:厘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一般怎样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用米呢? 铅笔大约多长?教室的长和宽呢? 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多少吗?试着举出你知道的例子。

(2)测量。

引导:你能估计一下自己的食指有多长吗?用直尺量一量,大约几厘米? 估计一下,我们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大约多少米?用米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是不是差不多。

三、练习提高 1、做练习十第1题和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第1题和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第1题结果,让学生结合说说怎样想的。

说明:一般米用量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量比较短的物体。填写单位时,要根据物体实际有多长,联系1厘米、1米的长度,想想量出的是几厘米呢,还是几米。

交流第2题结果,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估计哪一条线长一些,交流自己的估计、判断。

请小朋友量一量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看看你的估计对不对。

提问:你觉得什么原因让你估计错了呢? 说明:表示端点的不同方法,骗过了我们的眼睛。通过测量,知道这两条线段是相等的。

3、讨论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先思考两个问题的结果,再交流。

结合交流让学生说说求明明的身高是怎样想的。

4、做练习十第6题。

让学生看题,交流已经知道什么条件,要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完成填空。

交流填写的高度,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提问:如果要摆成9厘米高,有哪些摆法?摆成14厘米高呢? 5、估计、测量。

(1)请小朋友拿出你的橡皮、粉笔盒数学书,估一估它们各长几厘米,填在( )里。能自己完成吗? 测量:估计得是不是接近呢?现在来量一量,把实际长度填在后面括号里。

比较估计和测量的结果:你哪些估计准了,哪些估计得比较接近,哪些估计得不准确?自己比一比,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你哪些估计准了,是几厘米,是怎样估的?哪些比较接近,各是几厘米,怎样估计得? 说明:估计时,一般以1厘米为标准,看看大约几个1厘米,估计大约几厘米。我们经常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就会有估计的经验,也会估计得越来越接近实际长度。

(2)比划。

小朋友,你能用手指比划出大约3厘米有多长吗?比划一下。大约5厘米呢?大约10厘米呢? 说明:如果你能知道大约几厘米有多长,也可以用它估计一个物体有几个这么长,大约有多少厘米。

四、学生“动手做” 1、量一量 (1)请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的纸,横摆在课桌上,量一量每条边多长,把它记录在那条边上。

交流:你的长方形上面边多长,下面边多长?左面的边和右面的边呢?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比较:请你比较量的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其他小朋友也有这样的发现吗?自己再比一比是不是这样的。

(2)请小朋友量一量书上的长方形,并在( )里填写量得的结果。大家比一比量得结果,和你的发现一样吗? (3)指出:长方形上下两边长度是相等的,左右两边长度也是相等的,也就是长方形里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2、折一折。

让学生按要求折一折,每次量出折痕长度,填在( )里。

观察:请小朋友指一指,你折的最长的是哪一条?最短的呢? 启发:根据刚才折的三条折痕先想一想,怎样折得到的折痕最长,再折出这条折痕并且量一量。

提问:长方形里怎样折出的折痕最长?你折给大家看一看。

指出:这样斜着由一个角上这一点折到对面角上的这一点,这条折痕是长方形里最长的线段。没有折出来的小朋友,这样折一折、看一看,好吗?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回忆一下,通过练习,你对厘米和米的哪些知识更清楚了?又有了哪些新收获? 《我们身上的“尺”》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比较和交流等实践活动,了解自己身体上的“尺”会测量并知道各“身体尺”的长度,能灵活选用合适的“身体尺”测量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运用“身体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感受“身体尺”方便、快捷的特点;
经历运用不同“身体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并对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感受“身体尺”不够准确、不够统一的局限性。

3、使学生了解“身体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培养主动思考,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尺”用“身体尺”测量长度。

教学准备:每两人1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激活经验。

谈话:小朋友,如果不让你用尺量,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量出数学书长大约几厘米? 说明:我们知道自己手掌的宽,一拃的长等这些身体上的长度,就可以用手掌、一拃等方法来量一量,估计出大约几厘米。

2、导入课题。

谈话:最近,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并学会用尺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生活中,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可是我们不能随身带着尺,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借助于自己身体上的“尺”。今天,我们就通过实践活动,研究我们身体上的“尺”,并用身体上的“尺”量一量。

二、活动一:认识“身体尺” 1、提出问题。

引导:如果知道身体上一些长度,就能测量一些物体大约多长。你想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拃、一步、一脚大约长多少厘米吗? 现在我们就来量一量自己身体上这些长度,记录下来。

2、讨论测量方法。

提问:小朋友先想一想,自己测量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说明:自己的一拃可以用尺这样测量,其余的需要同桌合作。测量步长时,要按照正常的步伐走一走,随机停下来再测量两脚脚尖之间的距离;
测量脚长时,可以先站直,像图上那样画出两条线后再测量。

3、实际测量。

让学生两人一小组,互相测量,然后在书上填一填。

说明: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人的一拃、一步、一脚的长度往往是比较固定的。一拃、一步、一脚的长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交流:你知道了身体上的哪些尺?它们各有多长? 4、初步运用。

引导:根据小朋友的测量,身体上的尺除了一尺的长度超过了1米,其余都没有超过1米。那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走几部,大约有几脚长吗? 说明:其实,要知道用身体上的这些尺多少是1米,可以对着米尺,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你会这样做吗? 测量活动:现在两人一小组,按这样的方法合作完成。每个小朋友测量时,一定要记住:你大约几拃是1米,大约几步是1米,大约几个脚长是1米。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把自己表示1米的“身体尺”说一说。

小结:通过大家努力,虽然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根据绝大多数小朋友的结果,知道了像我们二年级小朋友,大约7拃长是1米,大约走2步是1米,大约5个脚长也是1米。

三、活动二:用“身体尺”量 1、合理选择。

引导:认识了四种“身体尺”,你还知道1米大约可以用几拃、几步、几脚来量,我们就可以选用“身体尺”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那测量要选用哪种“身体尺”呢,比如:量课桌的长,你准备选择哪种“身体尺”?量黑板、教室的长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说一说,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课桌比较短,可以拃来量;
教室的长,可以用步来量,也可以用脚来量。

小结:在实际测量中,我们要根据被测量物体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身体尺”来测量。

2、实际测量。

要求:下面,我们就在教室或校园里选择一些物体,用“身体尺”量出它们的长度。

现在先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选择在教室还是校园测量,准备测量教室或校园里的什么,选用哪种“身体尺”。

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帮助适当调整。

让学生按小组合作测量,要求先分工明确再活动,并提示如果自己小组测量结束了,而别人还没有量好,自己可以再选择一种物品量一量。

学生分小组活动,测量、记录结果。

3、交流汇报。

交流:请小组长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测量了什么,用的哪种“身体尺”,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能不能得出大约多少米或多少厘米。

小组长汇报交流,重点交流以下两种情况:
(1)我测量的是 长度是 步。

结合汇报,根据实际情况提问测得的结果转化成用米或厘米作单位是多少,并适当指导,让学生体会可以结合“身体尺”的长度和1米的关系,推算结果大约多少米或多少厘米。

(2)不同的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不同。

结合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的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却不相同?通过学生解释、交流,感受不同的人“身体尺”的长度可能不相同,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定相同。因此,用“身体尺”测量的结果未必准确。

指出:人的身高不同,“身体尺”的长度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人测量同一个长度,结果一般会不一样。可见,“身体尺”一般是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不需要准确结果的时候用来测量,结果只能知道大约有多长,不像用尺来量出的是一个准确的结果。

四、回顾反思 1、回顾反思。

提问:现在知道在没有尺或不需要测量得很准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你对自己身体上的“尺”有哪些了解? 请小朋友回顾找“身体尺”和用“身体尺”测量的过程,想想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组织交流,明确:用“身体尺”测量很方便,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能帮我们记住长度单位等等,只不过不太准确,如果要得到准确的结果,还得用尺量。

2、活动小结。

指出: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自己身体上的“尺”,知道了用这些“尺”怎样量出大约1米的长度。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身体尺”来测量物体的大概长度,很方便。但是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得借助于尺,这需要我们自己灵活选择。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知道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编制和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
乘法口诀和表内乘、除法计算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这不仅是学生计算技能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必备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编制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熟记乘法口诀。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采用乘法和除法交替安排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乘法口诀,突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是分开编排的。这样做是由于学生初次学习乘法和除法时,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有一定的困难,把乘法和除法分开编排,有利于分散难点。当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除法后,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而且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难度较大、容易混淆,这时将乘、除法穿插编排,把记忆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应用口诀的机会,使每一部分乘法口诀得到及时的巩固,既避免学生机械记忆,又能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引导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创设了吸引学生自主探索7~9的乘法口诀、积极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编乘法口诀的方法,促进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教材注意不断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尽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编制乘法口诀时,注意由师生共同编制逐步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依据列表计算的结果和教材提供的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来;
8、9的乘法口诀,不再出示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而是让学生根据列表计算的过程和已有的编乘法口诀的经验直接写出来。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以例题的形式呈现;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不再安排例题,而是在编出口诀之后,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学习。这样,不断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记忆口诀的难点在于能否正确确定每一道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在编制乘法口诀之前,教材设计表格让学生经历相同数连加的过程,加深对结果的感知与记忆,分散记忆的难点。在编制口诀之后,教材注意让学生体会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利用乘加、乘减的计算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教材还设计了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
在每一部分口诀学完后,注意全面巩固已学过的口诀;
把学过的乘法口诀系统整理成表,帮助学生熟记全部口诀,并注意在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规律和整理概括能力。教材还安排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其目的主要也是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内乘、除法。

《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页例1和“想一想”,第71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出示用7个▲拼成的小船图。

提问:这只小船是用三角形摆成的。数一数,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 2.出示表格中第一栏的内容,提问:如果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摆3只呢?4只呢?……摆7只呢?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出示完整的表格:
小船只数 1 2 3 4 5 6 7 ▲的个数 7 学生在书上填写后,指名汇报结果,教师填写上表。

3.提问: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里面有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吗? 学生回答后,组织学生看表格中的数按顺序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4.提问:算三角形的个数时,你想到了什么? 谈话:怎样编出7的乘法口诀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摆小船需要多少个▲的问题,组织学生计算几个7相加是多少,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相加的结果,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具体感知得到的这些和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学生编制和记忆口诀作准备。】 二、新课 1.提问:摆1只小船用了7个▲,7是1个7。(板书:1个7)摆2只小船用了14个▲,14是几个7相加?……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2个7相加,3个7相加,……,7个7相加。

提问:1个7是几?乘法算式怎么写?(板书:l×7=7)谁能根据这道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七得七)
2.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几个7相加”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吗?编出口诀后,可以让同桌的小朋友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在编口诀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编写口诀。

指名汇报,完成口诀板书,要求学生核对、检查自己编写的乘法口诀是否正确。

3.谈话:请大家齐读编出的口诀,再说说7的口诀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有什么关系。

4.谈话:请大家再分别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 学生读记口诀后,提问: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比较容易记住?哪几句口诀难记一些?对于这些难记的口诀,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 在交流中,教师相机指导记忆方法。如:“三七二十一”,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帮助记忆;
“四七”是多少,可以通过把“三七二十一”的得数加7来想。

5.记口诀。

(1)学生看着填好的表格j一起说口诀;
教师随机指表中的得数,学生根据得数说口诀。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6.完成“想一想”。

学生在书上填写“想一想”的得数,教师再指名口答,要求说出计算时分别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已有编制2~6乘法口诀的经验和几个7相加是多少的知识准备,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交流口诀的排列规律,探讨记忆口诀的方法。通过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的数学交流机会,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三组题。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上下三题的得数相等? 学生回答后,组织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再指名说说填写的结果以及思考的过程,其余学生核对。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看看题中的两个小朋友,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说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说乘法算式,两人轮流进行。

提问: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说几道乘法算式? (根据“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可以说一道乘法算式,其他六句口诀都可以说两道乘法算式。)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填写得数;
指名报得数,其余学生核对。提醒学生:如果发现有做错的题,就要好好想想当时怎么会做错,现在要及时订正。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瓢虫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再问:求4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星”,就是求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列式的方法和计算结果。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7.做“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反馈:每道题的括号里分别应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说明:熟记口诀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编制口诀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促进记忆。练习“想想做做”第1、2题,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第3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活动,激发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第4题既是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又是对本课教学效果的检测,有利于提高教与学双边活动效率;
第5题让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并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实际问题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题,及时反馈学生解题结果的同时,让学生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7题着重让学生说清楚填空时的思考过程,为下节课自主探索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作好准备。】 四、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用7的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里2及想想做做,教科书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 36÷6= 7×3= 5×7= 7×4= 24÷4= 18÷3= 7×7= 3÷3= 6×7= 30÷6= 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过程。

小结: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3、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交流、讨论,并在教科书上例2的空格里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8÷4=7的过程。(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所以28÷7=4、21÷7=4。)
教师板书:28÷7=4 想:(四)七二十八 28÷4=7 想:四(七)二十八 28÷7=4 (5)总结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师:比一比28÷7、28÷4与20÷5、36÷6,思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2、做教科书第72页“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的第一组,核对时指名学生说出想法,再集体讲评。

突出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的直观感知,渗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4,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然后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2、做想想做做5、6题时,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同桌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要总结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3题。

《练习十一》
第1题,除了要求学生按口诀表中横着的顺序背诵外,也可以要求按竖着的顺序背诵,还可以“拐弯”背诵。

第2题,可以组织学生在同桌之间合作完成。每次拿出一张写有口诀的卡片,根据口诀,一人说两道乘法算式,另一人说两道除法算式。同时,要提醒学生在课外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

第3题,可以让学生用1分半左右的时间独立完成计算。同时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要具体分析错误原因,并要求及时订正。

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写一写,再通过小组交流,启发学生有序地进行整理。

第6题,组织比较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每组两道算式中的乘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每组中第一道算式的两个乘数相同,第二道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比第一道算式中的乘数多1和少10对于规律的表达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描述。如,可以举例加以说明:3×3=,2×4+1=。

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解决题中的三个问题,再指名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并比较三道题条件和问题以及解题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8题,要让学生具体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并提醒学生:解题时,要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不能仅根据部分条件就轻率列式。

第9题,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买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7支圆珠笔”这一条件的含义。可以通过直观图示或实物演示加以说明,也可以启发学生画图表示这一关系。并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求用买4支钢笔的钱,可以买多少支圆珠笔,就是求4个7是多少;
求每支钢笔的价钱,就是求7个2是多少。

第10题,要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摆成右边的物体要7个小正方体。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用正方体学具摆一摆,再数一数。

《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3和“想一想”,第76~77“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你能拼出哪些熟悉的形状? 在四人小组里相互合作完成。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每人再拼两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学生拼完后,相互检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谈话:你们小组的同学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看看你们拼成的大正方体,数一数或算一算,摆这样的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2、看课本上的表格,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个表格的意思?请大家把表格填完整,尽量自己填。

组长检查每个同学表格填得是否正确,指导填错的学生改正。

3、提问:你能看表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根据表里的数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口诀。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写。

4、全班交流,指名读口诀,大家共同订正。

5、练习记忆,再讨论交流。

你认为哪几句好记?你用什么什么方法来记住的?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1。

独立做题,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指名在班上交流。

2、想想做做2 独立在书上填写。

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填写的?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6个8相加的和是48,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如果知道8个8相加的和是64,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 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记住那几句难记的口诀? 3、想想做做3。

谈话:看看题中的两个小朋友,你能说出这道题的要求吗?同桌两人一人说8的乘法口诀,另一人说能列出的乘法算式,说完后再交换角色练习。活动结束后提问:你们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了几道乘法算式?有特殊情况吗? 4、想想做做5,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订正。

5、想想做做6。

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看一看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想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再填写算式。

6、学生独立填写想想做做第7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4题。

《用8的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7页例4和第78“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会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生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8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4的图,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 师:这是一条漂亮的花边,长16厘米,如果我们把花边平均剪成2段,每段长多少厘米?平均剪成8段呢? 学生小组交流后完成书上的填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想相关的乘法口诀,帮助我们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一组一组地完成,时间两分钟。

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

2、学生两人一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完成后交流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第5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我们在口算8的除法时,可以利用什么来计算?在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练习十二》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8的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除法的计算。通过练习,一方面促进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计算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一共安排了6道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第1题。要求学生背出1~8的乘法口诀,帮助学生整理并记忆已经学过的所有乘法口诀。第二层次是第2~3题,主要练习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同时,也带着练习以前学过的计算,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其中,第2题以转盘游戏的形式练习有关8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进一步巩固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和求商的方法。第3题通过开放性的练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得数相同的口诀,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第三层次是第4题,教材呈现了直线(数轴)表示的3个8,要求学生看图写出乘法或除法算式,有利于他们加深对乘、除含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用线段表示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作些准备。第四层次是第5、6题,主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其中,第5题是一道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且呈现问题的方式有所变化,不再分步出示两个问题,而是先出示有联系的三个条件,再出示两个问题。这样学生在解题时,需要从已知条件中选择两个条件求出第一问,再根据求出的结果与第三个条件求出第二问。第6题除了应用已经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外,还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新的问题并有选择地加以解决。通过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的能力,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材最后安排的思考题含有两个未知数。已知两个未知数的积与差,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运算,通过简单推理求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学生探索时,不仅需要简单推理,还能感悟“尝试一调整”的解决问题策略,有利于发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课时进行教学。

2.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背一背乘法口诀,再有重点地进行抽查。对部分容易混淆或遗忘的口诀,要加强比较,并组织学生交流记忆这些口诀的方法和技巧。第2题,教师可制作类似教材上的转盘教具或相应的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练习。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小组竞赛、接力或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第3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填法。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填出的结果以及填写算式时的想法。通过比较和交流,使学生发现不同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有的是相同的,重温这些口诀,可以加强记忆,防止混淆。第4题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加法和乘法、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根据题中的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参加义务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解答的结果。第6题重点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引导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不同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灵活地组合信息,既可以提出一些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解决的问题。

3.思考题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反馈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启发他们根据得数是24的乘法口诀,找到乘法算式中乘数可能是哪两个数,再看这两个数的差是不是2,然后确定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0页例5和是试一试,第81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记住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想得奖吗?老师这里有很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题。

2、引导思考。

看看,每一行有几格?一行中有几颗智慧星,空几格?每行智慧星的个数比10少几? 一行是几个9,比10少几?两行是几个9,比20少几……九行呢? 3、分组讨论。

4、汇报讨论结果。

5、填表。(第80页)
(1)学生尝试填表。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师出示结果,全班集体订正。

6、让学生观察表中内容,总结规律。

7、刚才小朋友观察讨论得很认真,下面给积极动脑筋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出色就从盒子里拿一课智慧星。

8、填口诀。

9、集体订正。

10、提问:怎样才能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三、尝试练习 完成试一试。你都用哪句口诀? 四、巩固练习 1、游戏:对口令。

2、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课后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说给好朋友听,回家后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本领说给爸爸妈妈听。

六、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3题。

《练习十三》
第1题,背9的乘法口诀时,要加强对容易混淆的口诀的指导。如“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等,可以单独列出来对比着背。

第2题可以根据题意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可以在小组内由一人报口诀,其余的同学说相应的算式;
也可以由教师出题,各小组轮流派人口答。

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分别用了哪句口诀。由于这几组口诀容易混淆,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并适当强化记忆。

第4题,要提醒学生根据每道题的特点,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如,比较7×9与3×9的大小,可以先分别算出左、右两边算式的积再比较;
也可以根据7个9比3个9多,直接确定它们的大小。

第5题可以提醒学生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还要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题的思考过程,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练习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每个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编出不同的乘、除法实际问题。例如,根据第(1)题可以编出两道除法实际问题:一共有27人在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一共有27人在跳绳,平均分成9组,每组有多少人? 《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3页乘法口诀表,第8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并填写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地掌握1~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提高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索并发现表中乘法口诀排列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感受探索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乘法口诀? 指出: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学过的乘法口诀。

出示教科书第83页的乘法口诀表,揭示课题。

二、整理 1.整理乘法口诀表。

谈话:请大家观察乘法口诀表,你能看出已经填好的乘法口诀是怎样排列的吗? 提问:其余的空格应该是哪些乘法口诀呢?你能按规律把这张乘法口诀表填完整吗? 学生在书上的乘法口诀表中填写口诀。

谈话: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乘法口诀表中口诀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并已根据规律把乘法口诀表填写完整。请按顺序先横着读一读口诀,再竖着读一读,检查自己填写的口诀是不是正确。

学生读口诀。

谈话:通过填写乘法口诀表和读表中的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再从小组里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汇报你们小组的发现。

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发现的规律表述清楚。

2.应用乘法口诀表进行练习。

指口诀表中的某一句口诀,让学生根据这句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让学生两人一组照样子进行练习。

3.要求学生看着乘法口诀表,从“一一”到“一九”,从“一二”“二二”到“二九”,从“一三”到“三三”再到“三九”……这样拐着弯把乘法口诀完整地读一读。

指出:能这样“拐弯”背出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能很快用口诀去计算。

【设计说明:整理乘法口诀表,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索的机会。先让学生把乘法口诀表填写完整,初步感知表中口诀的排列规律;
再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逐步明确表中口诀的排列规律,然后通过根据口诀说算式的练习,进一步强化记忆。最后要求学生能拐弯读背乘法口诀,有利于学生提高用口诀计算的熟练程度。】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表格中已经填写的数,说一说应该怎样填写这张表。

提出要求: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一斜行的数,启发: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张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各自独立计算,全部完成后,可举手表示。教师计时,并及时了解在2分半钟内完成的人数。

指名报得数,学生同桌间互相批改。

了解各人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表扬全部算对的学生。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提问:填出的是什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中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求“一共种了多少棵青椒”,应选择题中的哪些条件?为什么这样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后,组织反馈。

出示第(2)题,提问:你能根据题中现有的已知条件求出“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吗?为什么? 问:怎样补充缺少的条件?根据你补充的条件,应怎样列式解答? 小结:解决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余条件或缺少条件的情况。遇到多余条件时,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列式解答;
遇到缺少条件时,要根据问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

【设计说明:练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应用口诀进行计算,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数学思考。第1题,在乘法表中填写每组对应的数的积,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又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积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第2题是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的综合练习。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第3题,通过开放性练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熟练记忆。第4题设计了多余条件和缺少条件的练习,需要学生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合理地选择或补充。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结构和数量关系的把握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缜密性。】 四、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得怎么样?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5页例6和“试一试”,第85页“想想做做”。

教学三维目标: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 二、新课 1、创设情境: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 2×3×4 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 (1)指导读算式。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 36÷4×3 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讨论。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看看又有谁来了。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 8×3÷6= 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现了什么? 2、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5题,女同学做右边的5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愉快的参加了快乐岛的数学游园会,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你们太棒了。谁来讲讲今天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2题。

《练习十四》
第2题,课前要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1~9的数字卡片。游戏前,先要让学生明确规则,即两人同时出示卡片,一人根据卡片上的两个数说出乘法算式,另一人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还可以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每说对一次得1分,比比谁的得分多。

第3题要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练习后,要引导学生对加减混合和乘除混合的运算进行比较,体会在计算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第4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每个小组分得8本书,这8本书要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本?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求买面包和买牛奶各用多少元,应怎样选择条件,再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和列式解答的结果。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说说是怎样根据要求的问题选择条件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的。

第6题可以先算出6张5元人民币一共是多少元,再分别和两种锅的价钱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还可以启发学生患考:如果买36元的铁锅,至少要带多少张5元的人民币,并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复习》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除法计算,感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一共安排了11道题。第1题,通过看图写一道加法算式、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沟通乘法与加法、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乘、除法的含义。第2题根据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第3题通过填表,既巩固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又有利于学生体会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4题将计算与找规律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感受数学的奇妙,激发练习的兴趣。第5题是表内乘、除法计算的综合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也为学生评价自己的运算能力提供了机会。第6题是用直条图表示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获得一定的读图能力,为以后学习用几何直观描述问题作一些准备。第7题是应用乘、除法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第8题要求学生根据三个小朋友的对话,想到:一共有3种儿童画,每种有7张。通过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炼数学问题,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第9题呈现了4种商品的单价,要求学生根据购买商品的总价判断买的可能是哪种商品,买了多少。这样的练习,需要学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判断。通过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第10题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利用直觉判断选择哪种船需要的只数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提升对运算结果的把握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增强数感。第11题创设了同学们搬课桌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对话,找到“搬一套课桌椅需要3人”的条件,进而解决相关的问题。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还安排了一道找规律填数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每盆两棵花叶片上数的观察和分析,找出每棵花三片叶子上的数之间的联系,以及同一盆的两棵花上的数之间的联系,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填数。通过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探索规律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

最后的“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完成第87页第1~5题,第二课时完成第88~89页第6~11题。

2.组织复习时,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第1题,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算式,再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沟通乘法算式与相应的加法算式、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第3题可以让学生试着填一填。交流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左边表中第4列与右边表中第3、4列,分别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怎样根据乘法算式中的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
怎样根据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商,求除数。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再引导学生结合直观的图示,比较每组的两道算式,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律写出一道连加算式和一道相应的乘法算式,从而获得更清晰的认识。第5题可以让学生用2分半钟的时间独立完成。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对相关计算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后的交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以明确进一步努力的目标。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怎样看出来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解题的过程和结果。第7题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并比较三小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第8~11题都可以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并观察情境图,弄清题目说的是什么事,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解题,并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其中,第8题要提醒学生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去主动收集信息。第9题要着重让学生说说怎样根据用去的1 8元选择可能购买的食品,为什么不选饼干和蛋糕。第10题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题中问题的含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肯定学生有价值的思考,以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思考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完成填空。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第一盆中两棵花上的数,说一说每棵花三片叶子上的数有什么关系,进而发现:每棵花中间叶子上的数正好等于左、右两片叶子上数的乘积。同时填出第二、三盆花叶子上空着的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盆左、右两棵花上的数,发现:每盆的两棵花中,左边一棵花上的三个数,都是两个相同的乘数和一个积;
右边一棵花上,两个乘数分别比左边一棵花上的乘数多1和少1,积总是比左边一棵花上的积少1。发现规律后,再让学生把其他叶片上的数填完整,并检验填出的数是不是符合所发现的规律。此外,由于题中的规律用语言描述比较复杂,不应要求学生完整地描述规律,只要学生有所感悟,并正确填出叶子上的数就可以了。

4.“你知道吗”中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组织交流。还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查阅有关乘法口诀的起源和发展资料,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复习》教材解析 第1题,要让学生先说清楚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填写每道算式时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

第3题,左表中第四列是根据乘法的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填表时可以想口诀:五( )三十五。左表中第三、四列是根据除法的被除数和商,求除数。填表时可以分别想口诀:( )九七十二,四( )三十六。组织交流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但不必总结出关系式让学生记忆。

第4题中的规律可以表述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单数)的和等于奇数(单数)个数的平方,但在教学时不应要求学生作如上的表述,只要对此有所感悟就可以了。

第5题,可以用2分半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对有错误的要了解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

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解决三个问题,再指名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并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8题,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要组织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第9题可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应根据得数是18的乘法口诀作出判断。因为得数是18的口诀有两句,分别是三六十八和二九十八,所以,小红买的可能是水果糖,也可能是巧克力,再分别算出买水果糖和巧克力各多少袋。

第10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并利用日常生活经验直接判断选哪种船需要的只数少。组织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还可以让学生分别算出需要大船和小船的只数,以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第11题的第(1)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到两个小朋友抬着一张课桌,另一个小朋友搬着两把椅子,并根据“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1套”,想到“搬一套课桌椅需要3人”。第(2)(3)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解题时的考过程。

思考题是根据平方差公式设计的探索规律的活动。如果每盆左边一棵花上的3个数的关系用a×a=b表示,那么,右边一棵花上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a-1)×(a+1)=b-1表示。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二盆中两棵花上数的排列规律,发现每棵花中间一片叶子上的数都等于左、右两片叶子上数的乘积,再引导学生观察每盆中左、右两棵花叶片上的数,发现两道乘法算式中乘数与乘数、积与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发现的规律完成填空。

“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一段文字,并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观察物体》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想象和判断等活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
观察物体是认识和了解被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的重要方法。在观察物体时,能不能抓住某一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主要特征,往往受制于观察能力的高低。而观察能力是在观察物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安排的第一次观察物体的教学,主要是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在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教学难点是能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看到的视图。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而且也能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以及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其他内容提供帮助。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有层次地安排观察活动。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视图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此缺乏有意识的经验积累。所以,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正确建立联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考虑到这些因素,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先让学生从前、后两个方位进行观察,再过渡到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其他简单的物体。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地逐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2.精心选择观察的对象,便于学生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一般来说,判断从前、后两个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判断从左、右两个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则难度较大。因此,教材注意选择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如玩具猴、汽车、飞机模型。这样,不仅便于学生比较并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而且便于学生交流作出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例1、例2,第91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具准备:
学生按小组准备一只玩具猴和一架飞机模型。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照片、挂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
一、从前面和后面观察 谈话: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你认真观察过我们的教室吗?在你的座位上朝教室的前面看,你看到了什么?转过头来朝教室的后面看,又能看到什么? 引导:从后面看教室的前面与从前面看教室的后面,看到的样子有哪些区别? 出示第一道例题中的两张照片。提问:仔细观察,你知道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另一张照片是从教室的哪一面拍的? 小结:同样一间教室,分别从前面和后面观察,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别从前面和后面观察熟悉的教室,发现从前面和后面看到的样子不同,初步体验到观察的位置和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二、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 过渡: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教室,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这里有一只玩具小猴,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只小猴,看到的样子又会怎样呢? 拿出玩具猴的教具,放在讲台上,指名4个同学上来示范观察的方法,并通过师生谈话使学生明确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小猴的方法。

谈话:四人一组,各小组拿出玩具小猴,小猴的正面对着1号同学。每个同学先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照相机的镜头”(手势表示)对准小猴,看看小猴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从老师发给你们的4张照片中找到自己“拍”的那一张。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

提问:1号同学是从哪一面观察小猴的?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的?3号同学呢? 提问:2号同学是从哪一面观察小猴的? (右面)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的?你选的照片对吗? 再问:4号同学是从哪一面观察小猴的?(左面)看到的小猴和2号同学的一样吗?说说你看到的小猴的样子与2号同学看到的不同在哪里。

引导:刚才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给小猴“拍”了一张照片。想不想换换位置,再给小猴“拍”几张照片? 要求:小组里的4个同学商量好次序,分别走到其他位置给小猴“拍”照。要在每个位置上把小猴的样子看清楚,并说一说“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组织交流,并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从左面和右面“拍”到的照片。

提问:如果老师拿出一张小猴的照片,你能知道是在哪个位置上拍摄的吗? 分别出示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让学生再进行判断。

谈话:书上的四个小朋友也为小猴分别拍了一张照片,你能把每人拍的照片连一连吗?(对从左面和右面拍到的小猴照片,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区分的。)
小结:通过刚才给小猴拍照的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说明:以上的教学环节,通过从玩具猴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根据观察的结果找相应的照片,根据照片确定观察者的位置,根据情境图确定观察者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四个方位看到的视图,积累观察活动的经验,发展初步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你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讨论:如果让你观察一辆汽车,你打算从哪个位置观察?从前面、后面和侧面看到的汽车形状会有什么区别? 要求: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的观察位置,把每个小朋友与相应的视图连一连。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每个小组拿出飞机模型,照样子摆放好后,进行观察。先说说自己看到的飞机模型是什么样子的,并在4幅图中找到自己看到的那一幅图。

提问:你能说出其他三人看到的各是哪幅图吗? 【设计说明: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玩具模型进行观察,指导学生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视图,学会区别从左面和右面看到的视图,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四、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观察物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练习十五》
第1题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观察。组织交流时,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图,通过想象和简单推理,判断图中小朋友看到的形状,并完成连线,再通过观察进行验证。其中右面一题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图中小朋友的位置没有移动,汽车正按从左向右的方向行驶。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每一幅图中汽车相对于斑马线的位置判断三幅图的先后顺序,并完成编号。可以这样思考:第二幅图中汽车在斑马线的左边,第三幅图中的汽车已经行驶到了斑马线上,第一幅图中的汽车已经行驶到了斑马线的右边,所以,第二幅是1号,第三幅图是2号,第一幅图是3号。

第4题的教学过程可以仿照第3题进行。要引导学生根据图中小朋友脸的朝向判断小船是由远到近运动的,再根据图中小船的大小变化及河岸两边的参照物判断三幅图的先后顺序,并完成编号。

第5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字典的摆放位置,以及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进行判断,并完成连线。交流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判断前后两个小朋友看到的视图的方法。为了方便交流,还可以给图中4个小朋友取名字。练习后,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进行实际观察,以验证自己的判断。

第6题要组织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书包,并组织交流。

第7题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实物照样子摆一摆,看一看,再连一连。也可以通过想象和简单推理完成。交流时,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期末复习》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能熟记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能正确地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
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运算能力。

2.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
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的视图,培养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习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整理和复习。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熟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等有关计算,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不断积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在教学中需要组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梳理并明晰一些对以后学习有用的经验和方法,以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有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对学习过程以及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反思和评价。因此,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的期末复习单元开始,安排对全册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反思和评价活动,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学习内容、反思学习过程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单元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并整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必要技能,最终达成本阶段的学习目标;
第三部分是组织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反思学习过程,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作出评价。其中,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本单元的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是第1~6题,主要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以及乘加、乘减、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
第二段是7~9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以及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段是第10~15题,主要复习米和厘米,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以及观察物体等有关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
第四段是第16~20题,主要复习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回顾与整理部分,教材设计的问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回忆并整理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性的认识;
二是回忆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梳理,使其清晰化、条理化,进而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通过回答本学期最感兴趣、学得最好,以及觉得有困难的学习内容分别有哪些等问题,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样的设计,凸显了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更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组织有针对性的复习活动。

练习部分,第1题通过看图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回忆乘、除法的含义,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2题的第(1)题要求学生再次背出所有的乘法口诀,进一步落实熟记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
第(2)题让学生练习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帮助学生复习用口诀求积和求商的方法,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与表内乘、除法之间的对应关系,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第3题通过5和2分别与一个数相乘的练习,既巩固相关的计算,又渗透了5和2的倍数的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中一些简单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与运算有关内容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第4题通过计算和填表,复习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求积和求未知乘数,求商和求未知被除数或除数的比较,进一步感知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发展思维。第5题复习乘加、乘减、乘除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相关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第6题是表内乘、除法口算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表内乘、除法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第7题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继续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第8题是一道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以后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作准备。第9题主要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类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积累分析数量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0题让学生比划1厘米和1米,进一步明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巩固已经建立的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第11题通过画一条6厘米长线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形成必要的技能。第12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进一步丰富对厘米和米实际长度的感知,增强正确使用长度单位的意识和能力。第13题提供了一幅由几种常见多边形拼成的图案,让学生从中分别数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台旨力,又有利于他们感受几何图形的视觉美,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第14题要求学生估计并测量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体会平行四边形对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15题呈现了4个小朋友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图想象不同人物所看到的视图,并把人物头像和相应的视图连起来。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感受观察位置与不同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第16题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第17题是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在路两边插彩旗、放盆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简单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8题是一组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对比练习。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断积累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9题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的情境,并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解答这些问题,有时需要学生从提供的信息中选择合适的条件;
有时需要联系生活经验进行估计。通过练习,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复杂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0题是一道找规律的练习。教材呈现了一组呈放射状的点子图,随着各个方向上点子个数的增加,点子的总个数也不断增加。要求学生根据其变化规律,分别把图形、算式和数所组成的序列补充完整。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材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题中出示了两组数列,要求从中找出隐含的规律,并按规律填数。其中,第(1)题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的数都是前一项的数与2的乘积。第(2)题是由两个简单的等差数列综合而成的,奇数(单数)项上的数分别是3,6,9,…偶数(双数)项上的数分别是5,10,15,…由于数列中蕴含的规律都很隐蔽,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反复比较相邻的数、间隔的数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加、减、乘、除等运算,通过多次尝试,发现规律,并完成填空。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挑战性。让学生经历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既有利于他们体会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实际价值,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数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作出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学习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组织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复习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以及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式题,完成第94~95页第1~6题;
第二课时,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完成第95页第7~9题;
第三课时复习本册教材中有关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包括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以及观察物体等内容,完成第96~97页第10~15题;
第四课时复习用学过的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第97~98页第16~20题。

2.复习乘、除法的含义和乘法口诀,以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时,重点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最后结合题意说说列出的每道算式表示的实际含义,在交流和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乘、除法的含义以及相互联系。第2(1)题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互相检查乘法口诀的记忆情况,再适当选择部分口诀指名背一背。要注意了解还有哪些学生未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背口诀时,要注意变换背的形式,加强针对性和趣味性。第2(2)题可以先让学生各自按要求写出四道算式,并组织反馈。再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说一句口诀,另一人说相应的乘、除法算式。最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包含了两个乘数和一个积。如果两个乘数不同,这句口诀就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如果两个乘数相同,这句口诀就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进而使学生对乘法口诀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等内容有结构性的认识。第3题可以让学生按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初步体会5(或2)与一个数相乘所得的积个位上数的特点。第4题可以先举例复习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关系,再让学生填表。反馈时,要让学生说说每个数分别是怎样算出来的,特别像左表中“知道积是24,一个乘数是3,求另一个乘数”和右表中“知道除数是2,商是6,求被除数”等逆思考的问题。练习后,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根据乘法算式中的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
怎样根据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求被除数;
怎样根据被除数和商,求除数。第5题可以先完成计算再讨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逐步归类整理。也可以先提出一些有关混合运算顺序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比如,在一道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乘法又有除法的混合运算呢?使学生先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初步整理,再具体说说每道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第6题可以让学生在2分半钟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反馈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组织学生对计算时出现的错误作适当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如,用错口诀,看错运算符号等),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以后犯类似错误。如果计算的正确率比较低,速度也比较慢,要增加时间用于练习和指导。

3.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关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时,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计算与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竖式连写的格式和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经历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第7题要着重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根据算式的特点判断哪些算式要用竖式计算,哪些算式中的某一步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第8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一说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第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具体地说说是怎样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的。

4.复习有关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时,重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的含义,感知相关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第10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再比划出1厘米和1米,并分别与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相对照。还可以让学生举出二些长度大约是1厘米或1米的例子,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第11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线段的基本特征,以及画线段的方法。第12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头脑中关于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经验,通过简单推理,作出选择。第13题可以先出示一些多边形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五边形,哪些是六边形,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像这样的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分类和填表。要提醒学生先确定每个图形分别是几边形,并在图形内部做上记号,再一类一类地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第14题可以先让学生分别估计图中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度,再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交流时,要组织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长短,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的特征,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15题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想象每个小朋友看到的茶壶的样子,并完成连线。如果有困难,也可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再完成连线。

5.复习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重点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不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第16题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第17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题意,再列式解答。解题后,要通过交流,明确把“16面彩旗”和“14盆花”分别放在路的两边,求“平均每边插多少面彩旗,放多少盆花”,就是分别把16和14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第18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并比较三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问题中“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兴趣小组的个数和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要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第19题可以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要解决图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应分别选择哪些条件,并结合交流,启发学生分别用三句话描述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逐一完成解答,并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第20题可以先出示点子图,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说说图中点子的个数是怎样变化的,怎样按规律画出第五个点子图,怎样算出每个图中点子的个数。再结合学生的交流,逐一出示图下面的乘加算式和相应的数,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完成相应的填空。

6.思考题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到数列中的规律,并完成填空。等多数学生有了答案后,再组织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三)评价建议 期末评价是对学生本学期以来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收获与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同时,也是教师总结教学的经验与不足,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要以本册教科书的知识技能目标为标准,采用合适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状况。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评价的方式要根据考查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单项评价可以采用口试、笔试、个别交流等形式进行。如,看学生是否熟记了乘法口诀,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背口诀,并记录背口诀所用的时间和背错的句数;
看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可以编制一定数量的口算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对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进行统计。一般情况下,如果平均每分钟能完成8~10题,正确率在95%左右,则可以视为达到了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综合评价可以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例如,可以选用本书附录中提供的期末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或超过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操作活动;
能否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
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空间观念、简单推理能力等,是否有所增强。

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有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意愿;
是否初步养成认真读题、细心计算、自觉检验等习惯;
遇到困难时是否有勇气克服;
是否对数学学习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

《期末复习》
回顾和整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并结合交流,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适当梳理。例如,表内乘法可以从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乘法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整理,但表现形式不宜过于形式化。

第1题,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列式的依据,明确:求3个5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是3×5=15或5×3=15:求15里面有几个5,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5÷5=3;
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5÷3=5。

第2题的第(1)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背一背,以了解学生口诀记忆的熟练程度。还可以让学生变换形式背一背。第(2)题要让学生结合口诀的特点,说一说根据哪些口诀可以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以加深学生对乘、除法算式和口诀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解。

第3题,要通过观察和交流,明确: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5或0,2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可能是2、4、6、8或0。

第4题,要着重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一说:怎样根据乘法算式中的积和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
怎样根据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和商,求除数。

第5题,要让学生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如,要弄清运算顺序,记住第一步的得数,每算完一题要检查得数是否正确。此外,像“8×6+2”这样的乘加算式,要让学生经常练习,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为以后学习笔算乘法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6题可以让学生用2分到2分半钟的时间独立完成。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对个别暂时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第7题,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哪些题要用竖式计算,哪些题中的某一步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

第9题,理解题意时,要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求面包车有多少座,应选择“中巴车有22座”和“面包车比中巴车少6座”这两个条件;
求大客车有多少座,应选择“中巴车有22座”和“大客车比中巴车多23座”这两个条件。完成解答后,要让学生说说分析数量关系和列式解答时的思考过程,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第10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比划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比划的结果分别和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如果误差较大,要进行适当的矫正。

第11题,反馈时,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画线段的方法。如,要沿着直尺的边,从0刻度线开始画到6厘米的刻度线;
要在画出的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要比一个铅笔盒的长短一些,一棵大树的高不可能只有一个铅笔盒那么长,所以,括号里应选择“米”,而不是“厘米”。

第12题,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时的思考过程。如,一棵大树的高大约是15( )。可以这样思考:15厘米要比一个铅笔盒的长短一些,一棵大树的高不可能只有一个铅笔盒那么长,所以,括号里应选择“米”,而不是“厘米”。

第13题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几种多边形,分别是几边形,再分别数一数,填一填。

第14题,要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左右两条边的长度也是相等的。

第15题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中茶壶与每个小朋友的位置关系,通过想象,有序地确定每个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并完成连线。组织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具体的思考方法。例如,可以根据看到的形状,想到他对面的看到的形状应是。

第16题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再分别列式解答。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使学生体会到三个问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都可以用乘法计算。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因为每人浇树的棵数相同,都是4棵,所以,浇树的人数越多,浇的总棵数也越多。

第17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交流时,要让学生具体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时,认识到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要用到“路两边”这个条件。

第1 8题,反馈时,要先让学生说一说列算式的依据,并通过比较,沟通三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19题,一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找到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并用三句话完整地描述题中的三个问题;
二要在完成解题后,让学生具体地说说解答每一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第20题,观察点子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图中点子个数的变化规律,明确:每个图的中间都有1个点子,同一个图的三个方向上点子的数量相等;
后一个图总比前一个图多3个点子(每个方向上多1个点子)。完成填空后,要让学生具体地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明确图、算式、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思考题,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对解题思路作适当的提示。其中,第(2)题可以提示学生把这一列数的单数(奇数)项和双数(偶数)项描上不同的颜色,再用弧线连接,使学生发现单数项是3分别乘1、2、3……的积,双数项是5分别乘1、2、3……的积,进而找出答案:12、20。

评价本学期学习情况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在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中,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再通过给“☆”涂色进行评价。

推荐访问:
上一篇:XX镇2020年大走访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篇:2021年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