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在于静止 [长寿在于善养生]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19-04-11 点击:

  我们祖先早已懂得:长寿之道在于养生。《上古天真论》说:“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古人把一年间的气候变化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他们认为,“六气”如果变化适度,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果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则称做“六淫”,就对人体健康有害。《黄帝内经》写道:“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各种疾病的发生,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如春季多呼吸道热性病、鼻衄和风湿等,夏季多消化道疾病、中暑和腹泻等,秋季多风疽,冬季多咳嗽、痹厥(关节疼痛)。
  《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环境与日月变化,都与人体生理、病理有关,人应适应自然节律。《四气调节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不亦晚乎。”老年人易患冠心病、中风、肿瘤、哮喘、风湿病等等,更需顺应外在环境的节律,生活有序,预防为主。
  2.中医学将喜、怒、悲、忧、恐等精神变化称为“五志”,加上惊、思称为“七情”。情志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五脏的正常功能。白居易写诗道:“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由此证明,情绪波动,容易生病;精神愉快,才能身心健康。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给自己建立一个“君子坦荡荡”的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3.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古代养生学十分重视节食。《黄帝内经・素问》:“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吃不重用”,讲的就是要定时定量。明《修真秘要》说得更具体:“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饥中饱,饱中饥。”这种食无求饱的说法,与现代养生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古人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孙思邈总结这方面教训告诫人们:“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
  忌暴饮暴食。宋张杲在《医说》中写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这就是现时医学家所主张的“少吃多餐”观。一次食入过量,胃骤然加重负担,极易引起胃痛、胃扩张、呕吐等症,严重者可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
  忌身体肥胖。《太平御览》写道:“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求,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因此,体胖者必须削减主食(谷气)以加强元气(脏腑功能)、(适度锻炼),避免由肥胖而带来的一系列疾患。
  4.孔子说:“居无求安。”是指不要贪图安逸,过分享乐。《千金方》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是说劳动和体育锻炼是重要的长寿之道,不要因年老而停止原有的体力、脑力和体育活动。所谓“小劳”,就是量力而行。《宣明五气篇》明确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思伤神。”即劳逸结合之谓也。
  自古以来,耄耋高寿者并不乏人,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更是炎黄子孙的榜样。他们的长寿经验积累为养生之道,应当结合今日内外环境和生活方式,予以继承和发扬。
   〖编辑:求索〗

推荐访问:长寿 养生
上一篇:心理疾病【怎样发现心理疾病】
下一篇:谈胎息(上):练成胎息谈体验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