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性分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4 点击:

艾莉颖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震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持续发展,给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能够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管理能力。但由于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实际开展环节会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这两项工作的研究力度,通过多样化手段使其实际开展更为科学、有效。

(一)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即组织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和评价程序,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结合评价标准与内容,针对评价对象的工作业绩与能力实施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1]。实施绩效评价的目的: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
为员工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评估员工对组织的贡献;
评估培训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等。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组织基于战略目标,全面预测并筹划未来经营活动与财务结果,同时通过监控执行过程,对比分析实际情况与预算目标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改善经营活动,从而使管理人员科学管理企业,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制定出可行的目标,根据目标制订预算管理计划,使管理人员通过具体行为计划对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加以考虑;
通过预算管理对组织活动进行协调,促进各部门合作与交流,在有效沟通下,使各部门形成良好合作;
以预算管理促进业绩评价,对员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首先,实施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能够实现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而言,重视开展绩效评价,科学进行预算安排,促进绩效目标实现,能够使单位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反馈,能够有效管理单位各项工作,优化配置单位财政资源,进而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从整体上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助力单位健康发展。其次,实施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能够促进财政管理方式更新[2]。财政收入主要是基于量入为出原则服务社会,通过实施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能够使单位加大对财政收入的重视程度,形成正确的绩效意识,在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下增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最后,实施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能够实现资金合理分配。通过强化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可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还能体现出权责对等目标。并且,全面评价绩效目标,还能使单位绩效信息公开透明,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人员绩效意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环节,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遵循科学性原则,并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开展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应确保其具备较强的公开性以及公正性,按照不同项目与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类[3]。同时,详细记录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支出,将其与项目资金紧密联系,明确单位日常工作中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按照单位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其次,当前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尤为迅速,因此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分析自身预算管理工作需求,同时,深入探究预算实际执行效果,以确保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最后,强化责任意识,与其他类型的单位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若想促进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良好开展,提升工作有效性,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责任制度,通过具体责任对员工工作行为进行约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绩效评价目标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发展[4]。

(二)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性提升过程中,应重视预算编制工作。首先,应形成科学的预算编制理念,基于正确、合理的理念,实施预算编制,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应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方式,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际工作开展中,单位管理人员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预算管理,同时还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预算编制工作[5]。预算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细致、深入地分析上一年度财务报表,结合单位职能与社会要求,科学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完善预算管理项目,全面分析项目的各个细节,使预算管理执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6]。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加大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审查预算结果,避免相关人员出现以公谋私的不良行为,也防止工作环节预算管理漏洞,以及“小金库”等情况发生。最后,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优化,借鉴国内外优秀预算编制案例,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可以选择动态滚动式预算管理方式,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7]。

(三)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更不可直接将别人的方法用于自身,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科学导向原则,将具体职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科学建立考核评价指标,构建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体系,确保体系标准具备较强的可行性。(1)构建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工作应结合多方面要求,如立项可行性要求、预算编制合理性要求、方案可操作性要求等[8],对本单位拟申报项目实施自行评价与审核,顺利开展预算编制、执行、考核评价等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2)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对于预算执行后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估,详细掌握资金使用以及效益情况,以此作为后期预算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更为高效地利用财政资金。(3)调整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对预算编制不断做出调整,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与价值。(4)多部门配合。基于财务部门引导,实现多个部门良好协同配合,尤其要强化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间的联系,实现统筹规划,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方式与方法,共同进行预算编制。同时,细化各项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严格把控各项资金流动情况,所有项目支出均应详细列出,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作用。(5)实施预算审核。为确保体系的良好执行效果,财政部门需要对新增项目与政策进行严格预算审核,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分析,不但要对立项可行性进行分析,还应重点关注投入的经济性。在事前做好预防,在事中严格控制,及时找出潜在的资金风险,制定出有效的应急对策,以避免在拟定项目支出发生变动时资金支付受到较大不良影响[9]。

(四)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不仅会涉及内部财务工作,还会涉及一些非财务工作,单位财务人员会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与强度。随着业务数量持续增加,相应的财务工作内容也会不断增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作失误。如果想实现绩效评价工作的优化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经营内容把控,并且对单位内部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审查,进一步创新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第一,强化内部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清晰自身职责,构建完善的监管体制。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应创建专门的考评部门与执行部门[10],所有监管人员均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与工作责任,制定出科学的规划,监管人员通过完善的考评制度,深入了解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而全面了解该体系执行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将问题展现出来,将其上报给部门管理人员,直接找到相应负责人追责,以获得良好的警示效果。第二,引入外部监督。将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引入其中[11],加大预算外部监督力度,适当公开单位预算情况,在社会大众的监督下使单位规范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12]。第三,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强化监督,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规范的模块化工作,对平台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及审核,有序开展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保证自身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良好应用信息分享平台,统筹管理各项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信息,并将此作为具体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对于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应在信息化处理平台应用下,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及时记录与处理,保证基础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13]。

(五)科学制定处罚及资源共享制度

网络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时代发展情况,科学制定处罚及资源共享制度:第一,制定处罚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实行针对性的处罚制度,对预算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如果某些行为没有按照预算要求开展[14],应做出相应处罚。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均应严格遵守预算要求,严格惩处违规者,尤其是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人员,更需要加大惩罚力度,并且还应制定责任首问制度,避免存在冒名顶替的情况[15],以此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良好开展。第二,制定资源共享制度。单位应制定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形成完善的资金预算流数据库,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中所有信息数据库的连接与共享,实现预算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单位官方网站进行公布,让公众了解实际情况。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重点对公众疑问进行解答[16]。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强化人才建设,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17]。第一,强化人员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实际培训环节应聘请综合水平高的管理精英,重点对单位财务人员相关业务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加深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还应通过专家讲座、以老带新、外派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人员综合能力水平,重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现存问题[18]。培训过程中,既要进行财务知识的培训,也要重点培训信息化技术使用技能,使人员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第二,重视专业人员引进。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拓宽人才招聘渠道,适当提升人员准入门槛,重点招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财务人员,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综合实力强的财务管理团队,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的有效性[19]。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发展,应将重点放在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上,通过有效的方案,提升实际工作的有效性。具体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人员绩效意识,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监管力度,科学制定处罚及资源共享制度,强化人才建设。通过以上方式,保证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更好地发挥两项工作的实际作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预算编制绩效评价行政行政学人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年9期)2015-12-30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年23期)2015-10-26行政为先 GMC SAVANA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推荐访问: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 有效性
上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时间银行”生发原理、藩篱与纾困之道
下一篇:政府职能视角下的农村电商产品质量研究——以海南省S镇与Y镇为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