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管理渗透劳动教育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4 点击:

胡杨城

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惠州市 516800

教育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创新,构建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丰富教学组织内容。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育改革背景下,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组织必要性,也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劳动教育,通过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有效性。通过劳动教育在各级教育背景下的贯彻落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促进新时代劳动事业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在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践训练中的劳动教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也能通过有效的教育融合,进而培养社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

汽修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中职院校也较多的结合市场社会的需求,开设汽修专业。在落实人才培养工作时,中职院校要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部分中职院校学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劳动能力有限、就业技能学习不够深入,核心竞争力未能有效提升,导致了后续就业的不顺利。当学生无法适应岗位需要时,在就业上面临的现实阻碍会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作为中职院校,要立足于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学生特色,面向汽车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汽修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要引导学生掌握维修技术,也要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实训教学与劳动教育有着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要通过汽修专业实训课堂中劳动教育的融入,以劳动教育的高质量渗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得学生更加顺利的参与社会实践。

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实训课中劳动教育渗透的必要性,而在开展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时,教师要对于教育进行优化创新,保障二者结合的质量。但当前汽修专业在组织实训课堂管理渗透劳动教育时,却存在着意识淡薄、力度较弱、整体设计不足、质量评价不到位的现实困境。

3.1 劳动意识薄弱

教育工作的组织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实践方式进行优化创新。面对汽修实训课渗透劳动教育的组织要求,教师要立足教育环境,既强化技能的培养,也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的劳动主动性。

在开展劳动教育渗透时,面临着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组织困境。大部分学生对于劳动缺乏参与主动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中职学生在过往的生活经历中缺乏参与劳动的经验,学生较少的直接体验劳动导致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参与实训课堂实践时,存在着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学生缺乏劳动实践的经验,当学生知识储备欠佳时,实训教学的组织也难以保障良好的质量。

基于中职学生劳动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教师要探究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的课堂组织模式,在正确认识学生特征、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落实教育改革的要求,探究劳动教育与实训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与方法。

3.2 劳动教育力度不足

现代教育提倡五育并举,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基于职业院校现实的教育组织背景,虽然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面向学生组织了多元化的教学工作。受到现实条件的局限,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缺乏参与主动性,也影响了实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质量。

当教学压力过重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更加倾向于从本专业教学内容出发,对于知识进行讲解,教师教实训课堂的教学目标局限在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劳动教育渗透,使整个的劳动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组织实训教学时,虽然有着渗透劳动教育的机会,但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忽视了劳动环节学生的参与。课堂只关注技能技术的学习,则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缺乏对劳动教育的创新,既不重视劳动精神的传播,也不重视劳动意识的培养,在缺乏正向引导的教育环境下,实训课堂中劳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的渗透。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劳动情操、劳动品格劳动技能的培养,也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后续的职业技能学习。

3.3 缺乏整体设计

劳动教育要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既要开展专门的课程,也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进而打造出系统、持续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实施劳动教育漫长且艰巨,不管是校园活动还是课堂教学,都要探究劳动教育高效组织的策略与方法。

基于实践训练的背景,开展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技术,也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让学生正确认知职业、参与劳动,进而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建设者。但当前在组织劳动教育时,虽然从学校的层面提出了劳动教育渗透的要求,但在整体规划上,缺乏细致的实践方法,教师在组织实训课堂时,未将汽修专业技术学习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教学环节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渗透,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组织专业实训教学时,学生能实践参与的劳动机会较少,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4 质量管理评价不到位

中职院校虽然在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也基于教育改革的视角,探究劳动教育组织的手段,但中职院校针对劳动教育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其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仍然不够科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于指导教学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当前劳动教育却存在着评价不到位、评价体系的不健全、评价结果不可靠等问题。

在劳动教育组织时,虽然基于专业实训教学的角度要求教师渗透劳动教育,但在落实环节存在着方式不具体、流程不完善的问题,也面临着评价失效的组织困境,难以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效果进行客观认知,使得教学组织随意盲目,既不符合劳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难以发挥劳动教育的组织价值。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组织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各专业实训课堂环境,探究劳动教育有效渗透的方式,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通过实训教学中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的加入,使教师提高对于劳动教育的思想重视,也通过客观了解劳动教育渗透的效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优化。

汽修专业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基于实训课堂的教学环境,一系列的教学实践,要把握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也要基于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育与优化。针对于实训课劳动教育渗透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为了保证劳动教育质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的策略:

4.1 营造教育文化氛围

学生参与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也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学生在感知劳动乐趣,理解劳动必要性的基础上主动的参与、积极的配合,也有助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在培养社会所需的汽修专业人才时,要基于劳动教育的视角,调整教学手段。在汽修专业实训课堂中,教师要构建出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氛围,在专业学习中渗透劳动精神,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理解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

在汽修专业的实训教学中,首先可以从环境构建的角度出发,通过宣传警示标语、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学校校友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使学生对学劳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其次,在劳动教育氛围营造时,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打造学生可以有效参与的劳动教育环境,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故事分享、班级交流等多元化的形式,使学生在日常的技术技能学习中,也能持续的接触到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在专业的实训课堂中,教师可以加入劳动教育,将劳动精神、优良工作作风引入技能学习,进而通过文化熏陶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

4.2 构建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的搭建对于教学质量的保障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在组织劳动教育时,专业教师既要对于本专业的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也要学习先进的劳动教育理念,探究劳动教育与实训课相融合的方式。为了构建出专业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导师进入学校开展专业指导,保障实训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案例分享,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企业、实际的劳动场所的劳动需要,在产教融合下,通过企业与学校教师之间的配合,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企业对于员工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的要求,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正确认识劳动、理解劳动。

其次,在培育专业教师团队时,可以采用教师进入企业深入一线学习的模式。大部分教师虽然有着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但本专业内容未能形成深刻的社会理解,教师要掌握本专业系统化的内容,也要掌握社会实践的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渗透错了,在实训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进入企业观摩学习、参与实践的方式,以教师劳动实践技能的提升保障课堂劳动教学的有效性,在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训课堂相融合的背景下,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专业教师团队的打造,在保障教师对学汽修专业教学有着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也探究劳动教育与渗透实践的方式。

4.3 优化教学环节

在现代教育实践背景下,教育工作的组织并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探究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学生劳动技能职业素养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具有劳动美德的技术型人才,在实训课堂中,教师要融入劳动精神,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对劳动要求各要素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在保障劳动教育有效渗透实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积极参与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具体的活动组织中,可以以学校为主导,组织职业实践、社会研习等系列化的活动,通过学生融入社会劳动氛围,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劳动的价值,也体会劳动背后的育人价值。当前的实践劳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组织探究性的学习,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劳动实践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根据不同的发展特征搭建主体化的劳动活动,也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积极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要主动的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除了借助于案例进行展示之外,也可以借助于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资源,而教师在开展实践操作时,可以从学生的劳动职业素养训练出发,通过小组合作,对于项目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学生亲身参与劳动的基础上,也保障教育教学效果。

4.4 构建多维度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有机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教学平台。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教学优化改进有着指导意义,而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生都能更加全面的认知到当前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实训中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为了保障劳动育人的效果,可以通过评价的完善,以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的加入,督促教师落实劳动教育工作。

在当前的教学评价中可以构建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评价模式,也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手段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直观感知的机会。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采用学分考评制度,通过过程进行梳理与记录来了解当前的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在线上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也可以采用线下评价的方式,以劳动记录的填写、劳动成果的展示,进而了解学生的劳动参与状况,为了激发学生劳动教育的热情,教师可以构建出学分考评激励机制,进而保障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4.5 创建劳动志愿服务,从第二课堂出发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实践实训作为基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劳动志愿服务,从第二课堂出发,在校园的劳动教育实践中,通过学生参与汽修技能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认知劳动的本质与内涵。在校内可以建设的对外服务的实训基地,如汽车美容基地和汽车维修基地,给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等勤工俭学岗位。课余时间可提供给优秀学生勤工俭学岗位,学生在课外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劳动果实。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能理解劳动者的艰辛,也能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可以通过学生实习的方式,以劳动教育融合专业实践,创新优化教学组织方法保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质量。

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的今天,劳动者的劳动素养、精神面貌和专业技能水平是每位劳动者不可或缺的。随着我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在实训课不断深化开展劳动教育,在专业实训课中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将会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未来的职业教育也将越走越好。

猜你喜欢劳动实训中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12期)2020-05-22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6期)2017-07-01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信息记录材料(2016年4期)2016-03-11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实训 渗透
上一篇:“职教20,条”政策下高职汽车专业群开展精准岗位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下一篇:这种萌物竟以“万妖之祖”命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